进入社会主义2011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认识及其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认识及其重要意义

2011-2012年第一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科目考查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认识及其重要意义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我国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

中共十三大提出这一论断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我们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中国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然要经历的特定的阶段。

它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也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达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等发达阶段和发达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论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提出的。

2011年人民日报社论

2011年人民日报社论

在把握机遇中迎接下一个十年(社论)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了。

历经了自然灾害等各种风险的考验,穿越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波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巨轮驶入了新的历史航道,13亿人民迎来了下一个十年。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祝福。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2010年的中国写下了精彩篇章。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对、开拓进取,战胜了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活力,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句号。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十一五”铺下了厚重基石。

过去五年里,我们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进展。

通过实践,我们进一步提高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加深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的认识,为我国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启之年。

回首上一个十年,进入新世纪的中国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

下一个十年我们如何作为,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效,关系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成败,关系到中国在国际新格局中的地位。

在大有作为的时代更加奋发有为,我们才能在把握机遇中成就下一个十年的辉煌。

从国际看,未来的十年我们依然可以大有作为。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深度冲击,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中国还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还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中国还是不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二是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不成熟、上层建筑不完善的阶段。

我查的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是:“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第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在竞争中并存发展.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发展中国家”,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

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是否还是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议论纷纷。

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但是中国仍然存在着和多问题。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011年)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011年)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专题六 专题七 专题八 专题九 专题十 专题十一 专题十二 专题十三 专题十四 专题十五 专题十六 专题十七 专题十八 专题十九 专题二十 专题二十一 专题二十二 专题二十三
高级社
初级社
互助组
30
• 到1956年底全 国入社农户占总 农户数96.3%, 其中加入以土地 和主要生产资料 归集体所有的高 级农业生产合作 社又占总农户的 87.8%。
17
▲ 1952年党中央提出:“现在就要开始 用10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 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即“改 建并举”的思想。 毛泽东修改过的文件
18
1953年12月,中央对过渡时期总路
线作了完整的正式表述:“从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 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 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28
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首先,毛泽东论证了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认为 农业合作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是巩固工 农联盟的需要 。 第二、阐明了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原则 。 第三、阐明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限制富 农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阶级政策。 第四、阐明了循序渐进的由互助组到初级社、高 级社的“三步走”的步骤。 29
9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

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

2011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1. 试述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20世纪社会主义的崛起,对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是促进还是促退,这是目前思想理论界有争议的一个问题。

我们只能坚持前者,否定后一种错误观点①建立和发展了新的更高类型的社会主义文明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推翻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实现了从资本主义旧世界向社会主义新世界的转变,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二是中国革命的胜利,突破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三是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古巴革命的成功,使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形成了世界社会主义体系。

人类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相继出现了奴隶社会的文明、封建社会的文明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

这三个对抗社会的文明都具有两重性:既推动社会进步,又产生和扩大阶级对抗。

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却被剥削阶级所据有,并把它作为压榨和奴役劳动人民的手段。

文明和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文明的发展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完善需要高度的文明。

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本世纪建立了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新的更高类型的社会主义文明。

②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法西斯主义1929—1933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的“大萧条”、“大崩溃”,使资本主义世界损失2600多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700多亿美元还多很多。

资本主义世界生产急剧下降,各项工业生产倒退了二三十年。

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的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寻找出路,实行法西斯主义,对内血腥统治,对外发动战争,并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法西斯主义严重威胁着人类和文明。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这场战争后来演变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在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强盗的斗争中,苏联红军起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法西斯主义的覆灭,标志着正义战胜了邪恶,光明代替了黑暗。

为什么还说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什么还说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什么还说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件人:游茂强<237893908@>查看拒收时间:2011年4月20日(星期三) 下午5:26收件人:游茂强<812318075@>十六大党章把总纲部分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修改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样修改,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至少需要100年,全党同志要从这个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根据十三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面论述,1988年4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增加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内容。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党章在总结部分增写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他有关初级阶段基本问题,基本路线的内容。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明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又把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修改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六大党章修正案把总纲部分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修改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发展和深化。

2011、2012年五篇思想汇报

2011、2012年五篇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敬爱的党组织:进入2011年,迎接我们的新春佳节,我们怀着新的面貌,面临着一个加速变化的崭新世界,作为一个积极要求入党的青年,如何才能适应现代改革的要求,担负起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并且顺利适应目前的发展形势,我想不断学习是现代青年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

社会越是发展,知识的作用就越是显著,离开了对知识的拥有,一个人就不可能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贡献。

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

勤学、思考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我的工作。

我想作为一个要求入党的现代青年不应成为空谈者——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行动中却很少动真格,而应成为一个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者。

工作成绩的取得需要实践,靠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

作为一名即银行客户经理,我应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但仍然有很多敌视社会主义尤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敌对势力存在,而且,我国当今的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很多人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难免会发生偏移,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入党积极分子因该旗帜鲜明,摆正我们的政治立场,拥有崇高的政治追求,积极入党,积极地投身于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去。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党员的修养,很有必要性,我们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都应该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现在我认识到了入党不仅是一种光荣,更重要的是应该有坚定的信仰,为我们党的事业出谋划策,用更多的热情和更好的务实精神支持党的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要坦率真诚,相信党组织。

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自己在思想上与党组织靠近,加强自己在社会实践各方面的锻炼,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争取早日加入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并且成为其优秀的一员,用党的思想来武装自己,深刻理解里面的精髓,用于指导实际行动。

时间在继续,每个人也在不断地变化,有长大成人的,有变老的……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我要保持优点,改正错误,争取早日达到一个共产党人的标准,请党组织给予批评教育。

汇报人:2011年2月6日敬爱的党组织:2011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92周年。

1995-2011年社会背景

1995-2011年社会背景

1995-2011年社会背景
这个阶段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在社会结构上的特征是“多元化社会阶层”的形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深入发展,社会利益的多元分化和冲突博弈,传统的单位制和人民公社制迅速瓦解,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也开始逐步松动,整个社会的流动日益频繁和活跃,中国社会结构逐步过渡到以十大社会阶层为核心的现代化的阶层结构。

[2]这一阶段是我国社会结构分化与重组、变迁与再造的重要阶段。

现代化社会结构的基本元素和特质已经蕴生,为构建一个现代化社会奠定了重要结构基础。

这一阶段农村发展变迁的主线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基于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并针对长期实行城乡分割和农业养育工业所导致的“三农”问题凸显的状况,国家确立了扭转不利于“三农”的收益分配和城乡分治的政策取向,开始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将农业养育工业调整为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明确与实施,促进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优化、农村居民收入增幅低于城镇居民增幅的差距缩小并转为自2010年开始有所超过、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快速构建、城镇化稳步推进、农民单一向外地流动就业转变为部分回乡创业、新型农民成长步伐加快,农民生活由小康水平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难点:“一五”期间的辉煌成就及意义。
授课时间: 9月5日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法、阅读法
教学准备: 课件、图册
总课时数:
思 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基 本制度已经在中国建立?
第二课时
进入社会主义
〇上述两幅图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〇土地改革后,当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但是现在中国农村土地是属于农民私有吗?
实质: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改造为 社会主义的国家所有制(国有制)或集体所有制
三大改造的完成
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建立
主要内容:三大改造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956
三大改造的意义: 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中国开始进 入社会主义社会。
工业成 就
1956年
1953
1956年
㈡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成就 读P16 图1-19
1.我国的工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无缝钢 管厂和七号炼铁炉相继提前竣工。 同时还建立了新的工业部门,如飞机制造业和 汽车制造业。到1956年,我国第一个生产载重 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 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 一架喷气式飞机。 2.“一五”时期的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江苏省常州铁业合作社,1956年组织成立时, 只有6个社员,1台螺丝车,只能做些犁头、钉 耙之类的农具,3个月产值不到1000元,社员 每月人均工资25元。到1955年,该社已发展 到154人,增添了钻床、刨床、车床、冲床、 马达、鼓风机等生产设备,不仅能生产农用工 具,还能生产螺丝、锻件、机器零件、切削机 件等配件产品,年产值猛增至56万多元,3年 积累资金12万元,人均每月工资提高到35元 以上,比组织起来时,增加近40%。社员还享 受劳保、公费医疗等福利,拿到1000多元劳 动返回金,集体生产组织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 体现。
1.四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在“一五”期间哪些 方面的成就?
①钢铁工业
②农业
③科学科技
④工商业
2.表达出那个时代中国人的哪些共同感受和情怀?
反映了人民翻身得解放、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
他们充分发挥主人翁责任感,满怀激情地
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对农业的社大”改 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
“一五”成就主要表现在重工业、交通运输等方面。 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 建立起来。由于基本建设投资半数以上投放内地, 一大批工矿企业在内地兴办,使旧中国工业 过分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初 步得到改进。
工业化的开始- “一五”计划(1953-1957)
•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时,有人对中国的经济做 了这样形象的比喻:工业是王二麻子,商业是 林家铺子,交通运输业是骆驼祥子。 •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 段话: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 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 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五”期间,我国共建成三十多条铁路,
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和边疆的联系, 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还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川藏、青藏、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意义?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主要围绕新中国三大改造的完成及成就展 开,“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中国开始 改变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技能目标:通过识图,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所取得的成 就,并通过搜集材料等多种方法,讲述一 五期间新中国的变化。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辉煌成就,让学 生感受人们在那个时代,参加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激情。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
邯郸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通过上述两幅画并结合P14页内容,思考开展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目的是什么? 农民的态度又是怎样?
到1956年底,加入农业生产 合作社的农户已达到1.17亿 用户,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 占全国总数的 87.8%,农业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
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了。
•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选: • 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选。 • 三大改选基本完成标志着以公有制为基础 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选: • 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选。 • 三大改选基本完成标志着以公有制为基础 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激情燃烧的岁月-------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被改造的资本家都踊跃参加祖国建设, 他们表达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哪些共同的感受和情怀? 反映了人民翻身得解放、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他们充分发挥 主人翁责任感,满怀激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
4、结合1-19 图, 说说“一五”期间的建设成就主要 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建设成就主要集 中在哪些地区?
1956年底,全国共组织了 10万个体合作社,入社社员 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 92%以上,对手工业的社会 广义改造基本完成。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是指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
利率领取定息。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赎买)
三大改造的 概况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公私合营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建立
1、完成《作业本》第3页
的第2 、3 、6题。
2、复习当天所学,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亮点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这 方面的能力。不足之处是:如果教师用三 大改造的图片、 “一五” 视频向学生介绍全 国人民为实现“一五”计划而努力奋斗的情 形,效果应该会更好。在此基础上,让学 生去感受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教学问题就 将迎刃而解了。
• 1956年春,全市的合作化运动进入了高潮。印 刷、酒酱、纸业、漆业、铜锡、皮件、五金电 料、编织、木器、打铁、制帽、缝纫、镜箱、 钟表修理、豆腐、度量衡器、竹藤柳器、雨伞 等70多个行业、万名以上的手工业者,争先恐 后打报告,递决心书,要求入社和全行业合作 化。一年中,全市手工业从业人员有10658人 参加了合作社,占到调查划归手工业改造人数 的92%。到年底,全市已组织起100个社组, 基本完成了改组改造工作。全市实现手工业总 产值2188万元,比1949年增长58倍。一些小 作坊或小工场逐步壮大起来,晋升为后来有影 响的企业
交通运输业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12厂 (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这些建设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些成就主要集中在那些地区?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武汉长江大桥
3.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毛泽东称之为“一桥飞架
南北,天堑变通途”,它形象地描述了武汉长江大桥的
农业合作社的成立
社 会 主 义 的 改 造
个体经济(私有制)---------集体经济(公有制)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的成立 个体经济(私有制)---------集体经济(公有制)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
公私合营
私有经济---------国有经济(公有制)
社会主义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