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中药汤剂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泌尿系结石45例

20 ~ 20 00 0 7年 , 我们 用 中药 汤 剂 配合 穴 位 注 射治 疗 泌尿 系结石 4 例 , 5 疗效 肯 定 , 报道 如下 。 现
一
0 5 , 体 酮 2 mg 每 天 1 。 嘱 多 饮 水 并 适 当 进 行 . mg 黄 0 , 次
跳跃 活 动 。1个 疗 程 7天 , 程 间休 息 3天 , 续 3个 疗 连 疗程 后进 行疗 效评 定 。
讨 论
中药方 剂 : 葵子 2 g 金 钱 草 3 g 鸡 内金 、 蓄 、 冬 4, 0, 篇 瞿麦 、 滑石 ( 包煎 ) 车前 子 ( 煎 ) 鱼腥 草 、 膝各 1 g 、 包 、 牛 5, 木香 、 木通 、 大 黄 ( 下 ) 8 。每 日 1剂 , 煎 分 2 生 后 各 g 水 次服 , 一般 不 超 过 7剂 。服 药 期 间 自觉 腰 背 部 明显 酸 胀 , 有腰部 疼痛 , 偶 不必 处理 , 自行缓 解 。 可 穴位 注射 : 用 阿托 品 、 体 酮 , 承 山 、 药 黄 取 足三 里 两 穴 。方 法 : 性 发 作 者 , 双 侧 穴 位 分 别 注 射 阿 托 品 急 于 0 6 , 体酮 2 mg 先取 足 三 里 , 射 3 mi 症 状 . mg 黄 0 , 注 0 n后 不缓解 , 同法注射 承 山穴 , 察 3 mi , 观 0 n 再无 效 者再 注 射 足三 里 , 过 2次 穴位 注射 治疗 , 经 如果 症状 不缓解 , 疼 或 痛不 能完全 消失 , 可用 杜冷 丁 7 mg肌 注 。急 性发 作 经 5 穴位 注射症 状消失 但结 石未 排 出者或 体检 发现 者 , 全部 口服 中 药 汤 剂 , 药 后 穴 位 ( 穴 轮 换 ) 射 阿 托 品 服 两 注 效 。恢 复期 和后 遗症期 针剌 以局 部取 穴为 主 , 合循 经 配 远取 , 面部 采用透 刺 法 , 法 不宜 太 重 。中药 组 成 酌 加 手 活血 化瘀通 络之 品 。患 者发 病 后 及 时 采用 合 理 的方 法 治疗 是提高疗 效 的关键 。据 笔者 临床 观察 , 发病后 治疗 不 当或不及 时 , 尤其是 急性期 在 患部针 刺或 强刺 激易 引 起茎 乳突孔 水肿 加重 , 疗效 不理 想 。因此在 急性 期应 循
承山穴穴位注射治疗泌尿系结石疼痛疗效观察

承山穴穴位注射治疗泌尿系结石疼痛疗效观察摘要方法:将120例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承山穴位注射黄体酮;B组单纯针刺承山穴;C组黄体酮臀部肌肉注射,观察其止痛效果并进行比较。
结果: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93.0%,B组71.8%,C组60.5%。
结论:黄体酮承山穴位注射对泌尿系结石引起的疼痛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两组(P0.05)。
2 治疗方法2.1 A组(穴位注射组)取穴:患侧承山穴。
药物:黄体酮注射液20mg。
操作:患者俯卧或侧卧位(患侧在上),充分暴露穴位,用2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黄体酮注射液1ml(20mg)。
穴位常规消毒后垂直刺入2~3cm,提插捻转,使针感向上,得气后抽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出针后用干棉球按压针孔。
2.2 B组(单纯针刺承山穴组)取穴:患侧承山穴。
操作:患者体位同上,穴位常规消毒,28号2寸不锈钢针直刺、强刺激,使针感向上,不留针。
2.3 C组(单纯肌注黄体酮组)取黄体酮注射液20mg,臀部肌肉注射。
3组均治疗1次后评定疗效。
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显效:注射后15分钟内疼痛完全缓解;有效:15~30分钟内疼痛逐渐缓解,但未完全消失;无效:注射30分钟后疼痛不减或加剧。
3.2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3组疗效比较例以上3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10.40,P0 05,说明此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
A组与B、C两组比较,χ2=9.8,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说明A组疗效最佳。
4 典型病例张××,男,27岁,教师,2000年4月13日下午就诊。
主诉:右侧腰部绞痛1小时。
患者急性痛苦面容,坐卧不安,右腰部持续性绞榨样痛,向右侧小腹及会阴部放射。
右肾区有压痛及叩击痛,麦氏点稍下方有明显压痛,反跳痛不明显,尿常规RBC(+++)。
B超见右肾集合系统扩张 1.7cm,右输尿管下段见一约0.8cm×0.7cm×0.5cm团状强回声伴声影,提示右输尿管下段结石,右肾积水。
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观察

3 陈娟 , 朱兰 . 慢性 盆 腔疼痛 的诊 治策 略 [ J ] . 实用妇 产科 杂志 ,
2 0 0 7 ,2 3( 4 ) :2 0 0—2 0 2 .
子败酱散 出自 《 金匮要略》 ,主治 “ 腹皮急 ,按之濡 ,腹 内有 痈脓” 【 4 ] 。本方药用薏苡仁 、败酱草利湿散结 ,用小剂 量辛热
之附子助阳行血 ,破散 瘕瘕 ,使 湿滞 去 ,阳气通 。依 据 久病
人络 ,导致 瘀血 内结 、气机 不 通 的病 机 ,配伍 当归 芍药 散 ,
4 卢守华 , 王玲玲.金刚藤片 配合 艾灸疗 法治疗 盆腔 炎性疾病 疗效
观察 [ J ] . 中国全科医学 ,2 0 1 1 ,1 4( 6 ) :2 0 9 8 .
1 . 2 方 法
1 . 2 . 1 治疗组
中药基本方金钱草 3 0 g ,海金沙 ( 包煎 ) 、石
苇 、冬 葵子 、滑石 、瞿麦 、车前子 ( 包 煎 )各 1 5 g ,鸡 内金 、 牛膝 、威灵 仙、香附各 1 2 g 。腰痛不 易消 失者 加杜仲 2 0 g ;血
尿甚者加 白茅根 、生地黄各 1 5 g ;伴发热 、脓尿者加 白花蛇舌 草 、马齿苋各 3 0 g ,蒲 公英 、鱼 腥草 各 2 0 g ,黄芩 1 5 g 。1剂/
【 关键词 】 中草 药;尿路结石 ;治疗结果 【 中图分类号 】R 6 9 1 . 4 【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编 号】1 6 7 4 — 3 2 9 6( 2 0 1 4 )0 1 C一 0 1 2 8 — 0 2
泌尿系结 石简 称尿 石 ,是指 在泌尿 系统 内因尿液 浓缩沉 淀形成颗粒或成 块样 聚集物 ,包 括 肾结 石 、输尿 管结石 、膀 胱结石 和 尿道 结 石 ,近 年来 发 病 率 有上 升 趋 势。 中医 称 为 “ 石淋 ” ,我国医学 中很早 ( 约 公元前三世纪 )就有关 于 “ 砂 淋… ‘ 石淋… ‘ 血淋” 的记 载 J 。其 发病机制 ,古人认为 除三 因学说外 ,都归纳为 :“ 肾虚而膀胱有热” ;“ 初则为热淋 、血 淋、膏淋 ,久则火 炼而成砂 石 ,即为 ‘ 砂淋 ’ ,大则 成石 ,为
泌尿系结石应用针药结合配合中频治疗的临床观察

泌尿系结石应用针药结合配合中频治疗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泌尿系结石应用针药结合配合中频治疗的临床观察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辨证中药内服加针刺以及联合中频脉冲电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只使用中药辨证和中频脉冲电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各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排石效果进行比较,同时对患者止痛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5.41%;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止痛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泌尿系结石应用针药结合配合中频治疗的临床效果好,止痛快,对患者安全可靠,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针药结合;中频治疗泌尿系结石主要有输尿管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
在中医上属于石淋的范畴,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小腹聚痛,小便困难。
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无创伤,副作用小等优点,本文主旨探讨分析泌尿系结石应用针药结合配合中频治疗的临床观察效果,特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年龄19岁到74岁,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48例,年龄21岁到72岁,平均年龄(44.98±2.53)岁;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9例;病程2个月到9年,平均病程(3.12±0.79)年;7例单肾结石,3例双肾结石,27例输尿管结石,11例膀胱结石;结石面积0.09cm2到0.54 cm2。
对照组患者48例,年龄19岁到70岁,平均年龄(43.97±2.69)岁;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8例;病程4个月到8年,平均病程(3.61±0.62)年;8例单肾结石,2例双肾结石,29例输尿管结石,9例膀胱结石;结石面积0.11 cm2到0.47cm2。
黄体酮穴位注射结合自拟金芪汤总攻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观察

黄体酮穴位注射结合自拟金芪汤总攻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肌注黄体酮穴位注射结合自拟金芪汤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疗效。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应用黄体酮注射液臀部肌注;治疗组应用黄体酮注射液在三阴交穴位注射外加用自拟金芪汤治疗。
5日为一个疗程,应用1—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黄体酮穴位注射联用自拟金芪汤组)有效率91.8%,对照组(黄体酮肌注组)有效率75.6%。
结论:黄体酮三阴交穴位注射结合自拟金芪汤总攻泌尿系结石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自拟金芪汤;黄体酮;穴位注射;泌尿系结石;疗效泌尿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振波或激光碎石和药物治疗等,药物治疗虽然起效慢,但无创,患者痛苦小,且经济实惠,对直径小的结石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自2008年1月-2012年11月以来笔者所在医院对泌尿结石患者用自拟金芪汤结合穴位注射黄体酮进行了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7例门诊及住院的泌尿结石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石淋”的诊断标准,10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痛、血尿、尿痛等症状,X 线腹部平片、B 超或静脉尿路造影确诊,结石直径3—10 mm 肾结石46例,膀胱结石36例,输尿管结石19例,多发性结石11例。
其中男67例,女40例,年龄32~58岁,平均51.9±3.0 岁。
随机分为黄体酮联用自拟金芪汤组(治疗组),黄体酮组(对照组)。
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备可比性,病历资料见表一。
1.2 治疗方法本次研究用的黄体酮为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为黄体酮注射液,国药准字H33020829,规格10mg。
1.2.1对照组(黄体酮肌注组)用黄体酮臀部肌肉注射,用量为次20mg,每日2次。
治疗组(黄体酮穴位注射联用自拟金芪汤组)选穴为三阴交穴,在三阴交针刺,待患者有针感再注射黄体酮20mg,每日2次,双侧穴位交替使用。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泌尿系结石观察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泌尿系结石观察
王笑梅;杜宗礼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8(014)006
【总页数】1页(P7)
【作者】王笑梅;杜宗礼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中医院;安徽省蚌埠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514
【相关文献】
1.肾石汤配合针刺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观察 [J], 罗亚萍;仇新军;李湘
2.排石汤配合针刺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疗效观察 [J], 王德全
3.电针配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泌尿系结石15例临床疗效观察 [J], 王彦慧
4.自拟中药加针刺治疗泌尿系结石86例疗效观察 [J], 蔡惠林
5.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观察 [J], 曹凤梅;王健;陈拥军;王国平;王咏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结合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82例

管结 石 55例 ,肾结石 16例 ,肾结 石 12g,枸杞子 15g;若见小便涩滞 、淋 膀 胱湿热所致 。由于 肾虚导致膀 胱
并输尿管结石 11例 ,合并 肉眼血 沥不尽 、少腹 满痛 者 ,可加乌 药 12g, 气化不利 ,泌尿功能失常,有利于
尿 42例 ,泌 尿系感 染 7O例 ,肾积 水 小 茴香 9g,延 胡 索 12g,红花 6g。 结石的形成 ,复因湿热蓄积下焦 ,
维普资讯
· 治 验 集 锦 ·
中I 药’-- 结合 针 灸治 疗 泌 尿 系结 石 82例
邹 兵 玉林市中医院 537000 广西玉林市人 民东路 805号
关键词 泌尿 系结石 ;中医药疗法;针灸疗法
中图分 类号 :R691.4
文献标 识码 :A
气滞血瘀 ,治当以清热利湿 、行气
12g,三棱 lOg,莪术 10g,延胡索
活血 、通 淋排石 法 为主 。方 中金钱
12g,白芍 15g,甘 草 6g。加减法 :气 3 疗效 观察
草、海金砂 、鸡内金 、车前子 、滑石、
虚者加 黄芪 3Og,党参 3og;血尿 者 3.1 疗 效标准 参 照 《中医病证 石韦清热利湿 、通淋排石 ,金钱草
1 临床 资料
针灸治疗 :主穴取肾俞 、膀胱 3.2 治疗结果 82例 中治愈 6l
本 组 病 例 82例 ,均 为 本 院 门 俞 、足三里、关元 ,均为双侧 ;配穴 例,其中输尿管结石 5O例 ,肾结石
诊及住 院 患者 ,男 62例 ,女 2o例 ; 取中极、三阴交(双)、阴陵泉(双)。 并 输尿 管结 石 9例 ,肾结 石 2例 ;
文章编 号 :1003一Cr719(20o8)O1—0036—02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泌尿系结石51例

2;木通 , 0, ; 淡竹叶 , 日 l , 每 剂 水煎服。服药 5 剂后 , 除舌缘最大 的一处溃疡尚未完全愈合外 , 其余
中药 配 合 针 灸治 疗泌 尿 系结石 5 例 1
李 靖 关键词 南通市中医院 260 江苏省南通市建设路 4 号 20 1 1 泌屎系结石; 中药 ; 针灸疗法
均消失 , 进食不痛 , 精神转佳 , 大便 成形 , 舌苔薄白。 守方继服 5 , 剂 溃 疡全部愈合。 后改用补中益气丸合 六味地黄丸调理 1 个月, 停药随访
1 年未 复发 。
5 体 会
中图分 类号 : 614 R 9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3 7 920 )2 03—0 10 —0 1(020 —03 2 泌 尿 系结 石 是 指 在 泌 尿 系 统 O 5 者为 1 例。 超检查显示输 、r e a 6 B
中晶体物质和有机 物异常积聚形 尿管无明显畸形 、 狭窄及梗阻 , 结
成 的结石 。因结 石所 在的部 位不 同 石与管壁无粘连 、 嵌顿 , 肾功能检 分 为 肾结 石 、输 尿管结 石 、膀胱 结 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中有典型的 其
石及尿道结石。其成因较复杂 , 若 肾绞 痛及反复发 作肾绞痛的病 史 不及时治疗结石可逐渐增大 , 结石 者 3 例 , 1 有血尿 者 4 例 , 2 有感染 者
2 治疗方 法
效果不理 想 , 手术治 疗创 伤大 。笔 补土升阳泻火法 ,方能虚实兼顾 , 者 在 19 年 2 一20 年 2月 期 96 月 11 3 标本两全。 治疗以黄芪 、 党参 、 甘草 采用 中药配合 针刺 治疗泌 尿系 补 脾 胃益 中气 ,白术 温 胃气 ,陈 皮 间 , 化 浊气 , 升麻 升脾 胃下 陷之气 ,柴 结 石取 得 了较 为满 意 的效果 , 现总 胡 升少 阳生发之气 , 且升麻 、 胡 结如 下 。 柴 又能疏泄邪热 , 并协助参 、 芪提升 中气 , 中气 旺则 阴火 消 。 I型属 脾 虚胃弱 , 心火上炎型, 加生地黄补 1 临床 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服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口服中药排石方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肾俞穴注射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
方法:将62例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口服中药联合肾俞穴穴位注射治疗,另一组单用排石颗粒治疗。
结果:治愈率口服排石方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肾俞穴穴位注射组(77.4%)高于单用排石颗粒组(45.2%)(P<0.01),总有效率口服排石方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肾俞穴穴位注射组(93.55)高于单用排石颗粒组(74.2%)(P<0.05)结论:口服排石方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肾俞穴穴位注射治疗尿路结石明显优于单用排石颗粒组。
【关键词】尿路结石;穴位注射;排石颗粒、饮食护理
尿路结石为临床常见多发病,是尿路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导致尿路感染和肾功能损害。
尿路结石的治疗首先应采用预防及病因治疗,直径≥0.7cm的尿路肾盂、输尿管上段结石可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治疗〔1〕,直径<0.7cm的尿路结石多采用口服排石颗粒治疗,但单纯口服中药疗效不尽人意,本研究采用口服排石方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肾俞穴穴位注射,配合饮食护理及体育运动来治疗尿路结石,取得满意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62例尿路结石患者,均为本院2006年1月-2008年7月住院病人,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石淋”的诊断标准〔2〕,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下腹痛、尿痛或伴血尿,个别曾有砂石排出史或有肾绞痛史,且经B超或腹部平片确诊为尿路结石,最大直径<0.7cm,尿路无明显狭窄梗阻,未并发尿路感染和肾功能损害。
62例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结石部位,大小无差异、联合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5—60岁,平均(34.5±12.6)岁.单用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16—61岁,平均(35.6±13.1)岁。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一般疗法:每日进水量>3L,根据结石种类调整饮食结构,多体育活动。
联合组在一般治疗的同时,采用排石方:金钱草、穿破石、车前子(包煎)、王不留行各30g,川牛膝、石韦、海浮石、滑石(包煎)各20g,海金砂(包煎)、鸡内金、冬葵子、扁蓄各15g、瞿麦、穿山甲、三棱、莪术各10g。
每日一剂,煎服。
并根据辩证加味,气虚加党参、黄芪各15g;血虚加当归、熟地各15g;阴虚加女贞子、早莲草各15g,阳虚加菟丝子,肉苁蓉各15g;湿热加知母,黄柏各15g;血瘀加桃仁,红花各15g;气滞加松实,木香各12g,血尿加小蓟,白茅根各20g。
同时用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肾俞穴注射,双侧肾俞穴均注射,
每日2次。
15d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
单用组:在一般治疗的同时,口服排石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15d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每周均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每1疗程结束均复查B超,腹部平片。
1.4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石淋”的疗效评定:①治愈:肾绞疼或输尿管梗阻疼痛消失,结石排出,经B超或X 光拍照证实肾或输尿管结石、肾盂或输尿管积水、扩张消失,尿常规检查,镜下血尿消失。
②好转:肾绞疼或输尿管梗阻疼痛改善,经B超或X光拍片证实肾或输尿管结石减小,同时结石下移和积水减小。
③无效:肾绞疼或输尿管梗阻性疼痛无缓解或虽有减轻,但B超或X光拍片确诊,肾或输尿管结石、积水无变化[2]。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以均数士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用卡方(x2)检验,P□0.05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种治疗方案疗效对比见下表:
治愈率口服排石方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肾俞穴穴位注射组(77.4%)显著高于单用排石颗粒组(45.2%),总有效率口服排石方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肾俞穴穴位注射组(93.5%)高于单用排石颗粒组(74.2%)。
3护理
3.1饮食护理根据结石种类调节饮食①钙结石:避免高钙和高草酸盐饮食,如菠菜、茶叶等。
②尿酸结石:低嘌噙饮食如:动物内脏、海产食品等。
③胱氨酸结石:低蛋氨饮食,还应限量摄入糖类,蛋白质不宜过量,少吃豆制品,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肾结石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如此。
3.2补液多饮水每日进水量>3L,可增加尿量,利尿使结石上部的液体静压增高,推动结石下降。
3.3多体育活动如跳跃、跑步、体操、弯腰时叩击肾区[1]可增加结石的活动度,利于结石排出。
3.4加强病情观察如有无肾绞痛症状,有无肉眼血尿等,肾绞痛时患者卧床休息,深呼吸,使肌肉放松以减轻疼痛,必要时给予镇痛剂的应用,经常观察询问患者尿液性质、量、颜色等有无变化,出现血尿等症状时要及时检查,并正确记录尿液的出入量。
4讨论
尿路结石属于中医的“石淋”“血淋”“腰痛”“癃闭”等范畴,以腰痛、腹痛、血尿、排尿因难为主要临床表现。
辨病治疗以祛瘀化石、利尿通淋、利气排石。
本研究中的排石方中,海金砂、金钱草具有清热通淋、利尿排石及抗菌作用,穿破石、海浮石具有软坚化石、止淋作用,鸡内金具有化石作用,车前子、冬葵子具有利尿通淋作用,滑石、瞿麦具有利水、通淋、清热作用,扁蓄、石韦具有利水通淋、抗菌作用,穿山甲、川牛膝、王不留行具有活血化瘀作用,三棱,莪术具有破血祛瘀行气止痛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上术药物有溶石与利尿作用,同时又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并使之蠕动加快而促进结石排出。
肾俞穴为肾经经气输注于背部之处,又属足太阳膀胱经,能疏通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经气,增强肾与胱胱气化。
穴位治疗有缓解疼痛、增强输尿管蠕动,促进排石过程[3],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注射液,有改善微循环,使括约肌松弛,解除平滑肌痉挛作用。
加强饮食护理,调整饮食结构可减少结石的形成,补液多饮水可利于结石排出。
上述治疗护理方法互资其长,优势互补,协同凑效,可缩短治疗时间,加快排石速度,可达道防治尿路结石的功效。
口服排石方,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肾俞穴穴位注射,不需特殊设备,方法简单,无明显副作用及并发症,患者依从性好,疗效高,值得重视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中西医结合肾病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02-507.
[2]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1994,26-27.
[3]岑斌,上尿路结石治疗概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增刊):9.
作者:孟亚红女出生年月:1969年12月21日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