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心脏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心脏介入诊疗是一种通过导管技术在心脏内部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
由于介入诊疗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心脏介入诊疗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预案旨在规范心脏介入诊疗过程中的紧急情况处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二、组织架构1. 心脏介入诊疗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心脏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共同应对紧急情况。
2. 心脏介入诊疗应急小组:负责执行心脏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开展救援工作。
三、应急预案内容1. 术前准备(1)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等。
(2)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手术风险和紧急情况处理措施。
(3)准备急救药品、设备、器材等,确保手术过程中随时可用。
2. 术中紧急情况处理(1)心律失常发现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时,立即停止手术操作,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进行电复律。
(2)心肌梗死若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立即启动心肌梗死抢救流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抗心肌缺血等治疗。
(3)血管并发症发现血管并发症时,立即停止手术操作,进行血管内治疗,如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
(4)空气栓塞若发生空气栓塞,立即停止手术操作,给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进行体外循环。
发现出血时,立即给予止血药物,必要时进行血管内栓塞或手术止血。
3. 术后观察与处理(1)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2)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3)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抗凝等治疗。
四、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心脏介入诊疗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 定期组织心脏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总结心脏介入诊疗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心脏介入诊疗过程中的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落实,确保心脏介入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心血管介入手术应急预案

一、目的和意义为了确保心血管介入手术的安全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本预案旨在规范心血管介入手术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心血管介入手术室内进行的各类心血管介入手术,包括但不限于冠状动脉介入、起搏器植入、心脏电生理检查等。
三、应急预案组织机构1. 院长担任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负责应急工作的总体协调和决策。
2. 心血管内科主任担任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负责具体应急工作的组织实施。
3. 心血管内科护士长担任应急指挥部成员,负责协调护理工作。
4.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抢救小组:负责手术中突发事件的抢救工作。
(2)药品及设备保障小组:负责应急药品、设备等的供应与维护。
(3)通讯联络小组:负责应急信息的传递与协调。
四、应急预案流程1. 术前准备(1)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制定手术方案。
(2)备齐手术所需的药品、器械和设备,确保应急使用。
(3)医护人员熟悉手术流程,掌握急救技能。
2. 突发事件处理(1)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值班医师,启动应急预案。
(2)抢救小组迅速到位,进行抢救。
(3)通讯联络小组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协调应急资源。
(4)药品及设备保障小组确保应急药品、设备供应。
3. 应急处理措施(1)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给予除颤等抢救措施。
(2)心律失常: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进行电复律。
(3)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抗心肌缺血等治疗。
(4)出血:给予止血药物,必要时进行手术止血。
(5)急性肺栓塞: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
4. 应急处理结束(1)患者病情稳定后,由抢救小组评估手术风险,决定是否继续手术。
(2)应急指挥部召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应急预案。
五、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心脏血管介入技术应急预案

心脏血管介入技术应急预案1. 引言心脏血管介入技术是一种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意外情况或紧急情况。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编制本应急预案,以规范相关工作流程,提前做好紧急预案的准备工作。
2. 应急预案2.1 人员配备在心脏血管介入技术操作中,应设置专业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确保操作过程中的专业性和连续性。
预案中应明确人员具体分工和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主刀医生:负责手术操作,具备丰富的技术经验和操作熟练度;- 助理医生:协助主刀医生进行操作,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护士:负责提供患者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包括安全监测和记录;- 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的准备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2 装备准备在操作之前,必须确保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已准备齐全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预案中应详细列出所需设备和材料,并规定负责人及其准备和检查的具体要求。
2.3 工作流程为了保证手术过程的高效性和连贯性,应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
流程中应包括但不限于:- 患者准备:包括患者的评估、体格检查、术前准备等;- 设备准备:包括设备的检查、调试和配置等;- 手术操作:包括手术器材的使用、手术步骤的具体要求等;- 突发情况处理:包括定义不同紧急情况、应对措施和相关通知流程等;2.4 紧急情况处理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患者血压下降、支架移位、血管穿孔等紧急情况。
应制定针对不同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案,包括但不限于:- 心肺复苏:在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 出血处理:及时查明出血源,并采取措施阻止和控制出血;- 血管穿孔处理:及时修补血管穿孔,防止进一步出血和其他并发症;- 支架移位处理:及时调整和固定支架,恢复血流通畅等。
2.5 纪录和报告在术后应详细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包括患者信息、操作细节、发生的紧急情况以及处理结果等。
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相关情况,以便进一步检查和总结经验教训。
心血管介入并发症应急预案

一、引言心血管介入手术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提高心血管介入手术的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心血管介入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等手术。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心血管介入并发症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和指挥应急预案的实施。
2. 设立应急预案执行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中的各项措施。
四、应急预案措施1. 预防措施(1)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降低手术风险。
(2)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手术安全。
(3)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手术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设备、药物、抢救器材等。
2. 术中措施(1)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2)及时发现并处理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血管破裂等。
(3)术中保持手术室环境整洁,防止交叉感染。
(4)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降低感染风险。
3. 术后措施(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并发症,立即进行抢救。
(2)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如出血、血栓等。
(3)做好术后护理,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4)定期随访患者,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五、应急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心血管介入并发症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抢救、术后护理等环节。
3. 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预案总结与评估1.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总结与评估,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 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七、结语心血管介入并发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提高心血管介入手术的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各相关部门和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本预案,确保心血管介入手术顺利进行。
介入室诊疗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介入诊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提高介入诊疗质量,确保介入室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介入室开展的各类介入诊疗手术,包括但不限于冠脉介入、起搏器安置、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等。
三、组织架构1. 成立介入室诊疗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实施。
2. 设立应急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日常应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 各岗位人员明确职责,确保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四、应急预案内容1. 术前准备(1)检查设备、器械是否完好,确保手术过程中正常运行。
(2)备齐抢救药品、物品,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补充。
(3)医护人员熟悉手术操作流程、抢救技术及药品使用方法。
2. 术中应急处理(1)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手术,启动应急预案。
(2)术者为主要负责人,指挥现场人员进行抢救。
(3)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如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抢救药物等。
(4)如抢救无效,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邀请相关科室协助抢救。
3. 术后应急处理(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2)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3)做好患者病情记录,详细记录抢救过程及用药情况。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设备故障、患者病情突变、抢救流程等。
3. 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六、预案修订1.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2. 如遇重大变化,及时修订预案,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介入室诊疗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各岗位人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确保熟悉应急处理流程。
3. 如有违反本预案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心血管介入意外紧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心血管介入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意外情况,为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紧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2. 提高医务人员对心血管介入手术意外情况的处理能力。
3. 优化抢救流程,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心血管介入意外紧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设立抢救小组,负责手术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处理和抢救工作。
3. 设立应急物资保障小组,负责抢救所需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四、预案内容(一)术前准备1. 医务人员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做好各项检查,评估手术风险。
2. 术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告知手术风险及意外情况可能发生的概率。
3. 术前充分准备抢救药品、设备、器械等物资。
(二)术中意外情况处理1. 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失常、心律失常等情况时,立即通知抢救小组。
2. 抢救小组迅速进行抢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a. 静脉注射抢救药品;b. 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c. 使用除颤器进行除颤;d. 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e. 采取抗休克、抗过敏等治疗措施。
3. 如患者出现大出血、血管破裂等情况,立即通知抢救小组进行止血、血管吻合等操作。
(三)术后意外情况处理1. 患者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心悸、胸痛等症状时,立即通知抢救小组。
2. 抢救小组迅速进行抢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a. 检查生命体征,评估病情;b. 对症治疗,如吸氧、止痛、抗感染等;c. 如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除颤等抢救措施。
(四)应急预案培训1.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心血管介入意外紧急预案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意外情况的处理能力。
2. 对抢救小组成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抢救技能和流程。
五、应急物资保障1. 储备足够的抢救药品、设备、器械等物资,确保随时可用。
医院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提高医院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和效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所有介入诊疗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冠状动脉介入、神经介入、肿瘤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等。
二、组织架构1. 应急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药剂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应急救援小组:由介入科、心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ICU等科室医护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应急工作的实施。
三、应急流程1. 术前准备(1)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病情、病史及过敏史。
(2)术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3)术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手术风险、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术前准备抢救药品、器械及设备,确保其完好备用。
2. 术中应急(1)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2)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如发生急性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血管破裂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3. 术后应急(1)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术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如疼痛管理、伤口护理等。
四、应急物资与设备1. 抢救药品: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硝苯地平等。
2. 抢救器械:心脏除颤器、呼吸机、心电图机、血压计、吸痰器等。
3. 介入设备:冠状动脉介入导管、球囊、支架、药物涂层球囊等。
五、应急培训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应急知识考核,确保其具备基本的应急处置能力。
3. 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协同作战能力。
六、应急总结与改进1. 应急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2. 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提高应急工作的有效性。
3.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确保其适用性和可行性。
心血管介入诊疗预案模板

一、预案名称心血管介入诊疗应急预案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3. 《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操作规范》4. 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三、预案目的为确保心血管介入诊疗过程中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心血管介入诊疗科室,包括冠脉介入、起搏与电生理、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等心脏病介入手术。
五、组织架构1. 成立心血管介入诊疗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实施及监督。
2. 设立心血管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六、预案内容(一)术前准备1. 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2. 完善术前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符合手术要求。
3. 术前充分准备手术器械、药品及抢救设备。
4. 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同意。
(二)术中管理1. 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范,确保手术过程安全。
2.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4. 术后及时评估手术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三)紧急情况处理1. 术中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异常,立即停止手术,进行抢救。
2. 术者作为抢救工作主要负责人,指挥现场人员进行抢救。
3. 立即通知医务处、主管院长、院长及患者家属。
4. 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通报病情及抢救情况。
5. 抢救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记录医嘱和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6. 处理完毕后召开讨论会,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制定改进措施。
(四)术后管理1.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 加强术后护理,确保患者康复。
3. 定期复查,评估手术效果。
七、预案培训1. 定期对心血管介入诊疗科室医护人员进行预案培训。
2. 医护人员应熟悉预案内容,掌握应急处理流程。
八、预案修订1.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订预案。
2. 预案修订后,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九、预案实施与监督1. 心血管介入诊疗科室严格执行本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县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冠脉介入、起搏与电生理、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一、总则1.各项手术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设备的运行情况、物品的准备、抢救药品的准备等。
2.术者应于术前充分考虑患者手术的风险性,制定出详实的手术方案,做好应急的特殊物品的准备和心理准备。
3.一旦出现紧急意外情况按照如下流程进行抢救工作:⑴第一时间,术者为主要负责人(有特殊安排者除外)指挥现场人员进行抢救,抢救效果好的,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据情况继续手术或终止;⑵如在场人员自己处理有困难,应立即提出紧急会诊要求,邀请相关科室人员协助抢救,同时通知医务处;⑶如有必要,应报告给主管院长、院长;⑷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通报患者病情和抢救情况,以征得家属理解;⑸抢救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记录医嘱和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当时记录不全的抢救结束后立即补记。
⑹处理完后召开讨论会,分析出现紧急情况的原因、抢救是否及时、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出教训、以及改进方案等,并详细记录备案。
4、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心内科开展的冠脉介入手术、起搏器安置与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等心脏病介入手术。
二、实施细则1、介入诊疗术中可能因导管钢丝等器械引起血管或心肌穿孔导致心包积液,需要立即行心包穿刺和引流。
2、介入器械、药物干扰心脏敏感区域可能引起或加重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室速、室颤或心脏停搏),情况危急时需要药物、电复律或起搏器植入。
3、病情和病变性质决定介入术的策略,有时于介入术中临时改变计划,会向家属交待。
4、介入术中心脏、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脱落,以及器械的断裂或脱落可能造成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中风、肺栓塞或其他部位缺血,情况危急时会考虑中断手术。
5、部分介入术需联合应用抑制血液凝固的药物,可能诱发或加重出血,包括伤口、消化道、腹膜后、胸腔、眼底、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时需要输血、压迫、腔镜、外科手术等处理。
6、患者可能对消毒剂、对比剂或其他药物、材料过敏,出现皮疹、头晕、呼吸困难、休克、溶血等,予相应处理,情况不能控制应终止手术。
7、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会出现再灌注综合征如:血压下降、室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等,可予多巴胺、利多卡因、阿托品等静推。
血压升高应急预案【抢救流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予镇静↓尽可能排除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的因素(焦虑、紧张等)↓血压仍持续很高,给予相应降压药(如卡托普利、心痛定、亚宁定、硝普钠等)【应急预案】1.密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2.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等;3.告知患者手术前一晚保证休息,术前排空大小便,尽可能排除术中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的因素;4、血压仍持续很高,给予相应口服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等;或静脉给予乌拉地尔等药物控制血压。
血压下降应急预案【抢救流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尿量等情况↓因禁食禁饮引起的血压下降,术中可给予适当补液、扩容,必要时多巴胺泵入↓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抢救药品(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应急预案】1.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尿量等情况;2.做好术前宣教,行颈动脉支架术患者术前一天停服降压药;3.因禁食禁饮引起的血压下降,术中可给予补液、扩容治疗,依据心率和血压恢复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升压药物治疗;4.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并密切监测压力变化。
躁动应急预案【抢救流程】与病人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患者有意识障碍者,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约束↓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躁动仍影响操作的进行,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如安定等)【应急预案】1.给予心理安抚,与病人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2.患者本身可能有意识障碍者,经过家属同意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约束;3.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4.若躁动仍影响操作的进行,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如地西泮、咪达唑仑等。
心率减慢应急预案【抢救流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等情况↓对既往有严重心动过缓史的高危患者,加强观察↓术中可嘱患者用力咳嗽↓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材(如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应急预案】1.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等情况;2.对既往有严重心动过缓史的高危患者,加强观察;3.术中可嘱患者用力咳嗽(咳嗽可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使心率加快);4.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依据心率和血压自行恢复情况,遵医嘱决定是否使用药物治疗或植入临时起搏器,同时备好除颤器。
穿刺处血肿应急预案【抢救流程】采用指压止血方法↓在医生按压的同时,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的颜色↓假性动脉瘤请外科会诊↓安慰患者,嘱其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局部血肿及淤血者,在术后加强交接【应急预案】1.观察穿刺失败后按压是否正确,采用指压止血方法;2.在按压的同时,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的颜色;3.假性动脉瘤请外科会诊;4.安慰患者,嘱其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5.局部血肿及淤血者,在术后加强交接。
腹膜后出血应急预案【抢救流程】疑有腹膜后出血,应立即停用抗凝剂↓相关检查(腹部CT等)↓酌情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取平卧位,腹胀严重者给予胃肠减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可根据情况使用止血药物↓同时进行交叉配血,快速补液,补充血容量,并根据情况给予输血↓造影中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可使用球囊压迫止血↓如以上方法均告失败,应及时用外科方法开放止血。
【应急预案】1.如怀疑有腹膜后出血,应立即停用抗凝剂,行腹部CT等相关检查必要时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1mg鱼精蛋白中和100单位肝素,鱼精蛋白一次用量不超过50mg)。
2.一旦确诊腹膜后出血要立即给予平卧位,腹胀严重者给予插胃管达到胃肠减压的目的。
必要时给予灌肠处理。
3.可根据情况使用止血药物。
4.同时进行交叉配血,快速补液,补充血容量,并根据情况给予输血。
5.如造影中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可使用球囊压迫止血,如长时间压迫也不能终止出血,可考虑放带膜支架以封闭出血点。
6.如以上方法均告失败,应及时用外科方法开放止血。
脑出血应急预案【抢救流程】术中严密监测血压、心率、神经功能等情况↓术中正确肝素化,监测ACT,剂量合理准确↓一旦出现了脑出血,立即遵医嘱给予鱼精蛋白去肝素化↓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15-30°,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呕吐情况↓给予脱水、降压、止血药物↓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做好应急抢救准备,必要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应急预案】1.术中正确肝素化,监测ACT,剂量合理准确;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患者有脑出血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等)时,做好急救准备;3.一旦确诊脑出血,立即给予中和肝素药物如鱼精蛋白,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并严格控制血压。
4.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抬高15-30°,头偏向一侧,给予氧气吸入;5.给予快速滴入20℅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解除脑血管痉挛等抢救药物;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血糖、肢体活动,适度降低血压在理想水平;7.有呼吸道阻塞者,将下颌向前托起,可应用口咽通气管防止舌后坠;若患者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表浅呈潮式呼吸等;血氧饱和度逐渐降低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给予机械通气;8.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做好记录,有咖啡色呕吐物时,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给予对症处理;9.做好急诊手术前的准备,做好抢救记录。
造影剂过敏应急预案【抢救流程】术中注意病人反应↓若出现过敏样反应应立即停止手术↓给予地米5-10mg静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抗组胺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做好抢救记录【应急预案】1.为预防造影剂过敏,术前应详细了解病史,对有过敏史患者做好碘过敏试验;2.术中注意病人反应;3.若出现过敏样反应应立即停止手术;4.遵医嘱给予地米5-10mg静推,应用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和抗组胺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异丙嗪等,扩充血容量;5.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做好抢救记录。
支架内血栓形成或无复流应急预案【抢救流程】术前规范抗栓治疗↓造影后认真读片,观察血栓负荷情况,必要时在球囊扩张前抽吸血栓↓如果发生血栓,立即再次测定ACT,按测定结果调整肝素的用量↓可送入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完全抽吸后血栓仍然存在,可给予替罗非班或溶栓药物及硝普钠冠脉内注入,血流完全受阻,可给与球囊再次扩张【应急预案】1.术前规范抗栓治疗,造影后认真读片,观察血栓负荷情况,必要时在球囊扩张前抽吸血栓2.如果发生血栓,应立即再次测定ACT,根据测定结果调整肝素的用量。
3.送入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4.如果完全抽吸后血栓仍然存在,完全抽吸后血栓仍然存在,可给予替罗非班或溶栓药物及硝普钠等(尿激酶、r-PA)冠脉内注入,血流完全受阻,可给与球囊再次扩张。
迷走反射应急预案【抢救流程】密切观察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变化↓一旦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小于50次/分,面色苍白,立即遵医嘱给予阿托品1mg静推↓补液扩充血容量,备齐抢救药品,按压力度适宜,对于疼痛敏感患者可皮下给予利多卡因↓拔管30分钟内观察患者神态、面色,询问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一旦发生低血压症状,立即救治↓术后护士鼓励患者早日排尿,协助穿刺肢体移动【应急预案】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变化;2.一旦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小于50次/分、面色苍白,立即给予阿托品1mg静推;3.补液扩充血容量,并备齐抢救药品(阿托品、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多巴胺等)。
压迫止血时按压力度以摸到足背动脉为宜,两侧股动脉同时有伤口时,严禁同时拔管按压,紧张、伤口巨痛的患者,必须使患者身心放松,同时可在伤口处皮下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
4.拔管30分钟内观察患者神态、面色,询问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一旦发生低血压症状,立即救治。
5.术后护士鼓励患者早日排尿,协助穿刺肢体移动。
鼓励患者及时进食,同时快速补液,尽快补充血容量,加快造影剂排出。
封堵器脱落应急预案【抢救流程】密切观察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变化↓一旦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小于50次/分,面色苍白,立即遵医嘱给予阿托品1mg静推↓补液扩充血容量,备齐抢救药品,按压力度适宜,对于疼痛敏感患者可皮下给予利多卡因↓拔管30分钟内观察患者神态、面色,询问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一旦发生低血压症状,立即救治↓术后护士鼓励患者早日排尿,协助穿刺肢体移动【应急预案】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变化;2.一旦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小于50次/分、面色苍白,立即给予阿托品1mg静推;3.补液扩充血容量,并备齐抢救药品(阿托品、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多巴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