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心脏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心脏介入诊疗是一种通过导管技术在心脏内部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
由于介入诊疗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心脏介入诊疗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预案旨在规范心脏介入诊疗过程中的紧急情况处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二、组织架构1. 心脏介入诊疗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心脏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共同应对紧急情况。
2. 心脏介入诊疗应急小组:负责执行心脏介入诊疗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开展救援工作。
三、应急预案内容1. 术前准备(1)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等。
(2)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手术风险和紧急情况处理措施。
(3)准备急救药品、设备、器材等,确保手术过程中随时可用。
2. 术中紧急情况处理(1)心律失常发现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时,立即停止手术操作,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进行电复律。
(2)心肌梗死若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立即启动心肌梗死抢救流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抗心肌缺血等治疗。
(3)血管并发症发现血管并发症时,立即停止手术操作,进行血管内治疗,如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
(4)空气栓塞若发生空气栓塞,立即停止手术操作,给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进行体外循环。
发现出血时,立即给予止血药物,必要时进行血管内栓塞或手术止血。
3. 术后观察与处理(1)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2)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3)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抗凝等治疗。
四、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心脏介入诊疗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 定期组织心脏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总结心脏介入诊疗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心脏介入诊疗过程中的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落实,确保心脏介入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介入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预案概述介入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承担着多种疾病的介入治疗工作。
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介入治疗质量,制定本预案,旨在明确介入科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对措施和流程。
二、组织架构1. 成立介入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应急预案的执行。
2. 设立应急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等组成,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
三、应急预案1. 患者突发情况(1)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异常等情况时,立即停止操作,迅速给予患者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等紧急处理。
(2)若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启动心肺复苏,同时通知相关科室进行抢救。
(3)若患者出现急性过敏反应,立即给予抗过敏药物,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2. 医疗器械故障(1)发现医疗器械故障,立即停止操作,确保患者安全。
(2)通知设备维护人员,尽快修复故障设备。
(3)在设备故障期间,采取替代方案,确保患者治疗不受影响。
3. 药品、耗材短缺(1)发现药品、耗材短缺,立即通知采购部门进行补充。
(2)在药品、耗材短缺期间,合理调配现有资源,确保患者治疗需求。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安全。
(2)加强科室内部消毒、隔离工作,防止疾病传播。
(3)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四、应急流程1. 患者突发情况(1)发现患者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报告上级医师。
(2)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
(3)报告医务处,通知相关科室进行抢救。
2. 医疗器械故障(1)发现医疗器械故障,立即停止操作,报告上级医师。
(2)启动应急预案,通知设备维护人员。
(3)采取替代方案,确保患者治疗。
3. 药品、耗材短缺(1)发现药品、耗材短缺,立即报告上级医师。
(2)启动应急预案,通知采购部门进行补充。
(3)合理调配现有资源,确保患者治疗。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启动应急预案。
(2)加强科室内部消毒、隔离工作。
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

2023-10-29CATALOGUE目录•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概述•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救援队伍与装备•应急响应与处置流程•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与演练•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估与修订01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概述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实施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医院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确保患者安全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旨在确保患者在接受介入诊疗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增强应急能力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增强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目的和意义适用于接受介入诊疗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心脏介入、血管介入、肿瘤介入等。
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诊所等。
适用范围工作原则介入诊疗应急救援预案应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以患者为中心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协作配合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应注重预防,通过加强培训、定期演练等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在紧急情况下,应快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救援工作及时、有效。
预案的实施需要医院内部各部门和外部相关机构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救援任务。
02应急组织与职责成立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院长担任指挥长,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配备专业应急指挥人员,包括医疗、护理、后勤保障等部门负责人,确保救援工作的有效实施。
应急指挥机构应急工作小组及职责成立医疗救治组,负责现场紧急救治和转运伤员,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成立护理救治组,负责为伤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协助医生救治等。
成立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必要的物资和设备支持,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应急联络与信息通报机制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进展情况和救援工作情况。
建立新闻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事故信息和救援进展情况,消除不实传言和恐慌情绪。
介入治疗科应急预案范文

一、总则为保障介入治疗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介入治疗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介入治疗科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病情突变、设备故障、医疗事故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介入治疗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组织实施本预案,协调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
2. 介入治疗科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包括抢救、疏散、安抚等工作。
3. 医护人员:负责对患者进行救治、监测、护理等工作。
4. 设备保障组:负责设备故障的排除和维修。
5. 信息联络组:负责及时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情况。
四、应急响应流程1. 患者病情突变(1)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并报告应急小组。
(2)应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
(3)根据患者病情,通知相关科室进行会诊。
(4)如遇紧急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
2. 设备故障(1)设备保障组立即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
(2)应急小组根据设备故障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3)如无法修复,及时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寻求支援。
3. 医疗事故(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患者进行救治。
(2)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3)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五、应急物资及药品1. 介入治疗科应急物资:急救药品、急救设备、防护用品等。
2. 应急药品:包括抗生素、抗过敏药物、抗休克药物等。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应包括:患者病情突变、设备故障、医疗事故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介入治疗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如遇特殊情况,经介入治疗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同意,可对本预案进行修订。
3. 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本预案执行,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4. 对违反本预案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介入科应急预案流程

一、总则1. 介入科应急预案旨在确保患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2. 本预案适用于介入科所有医护人员及患者。
二、组织架构1. 成立介入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
2. 确定各岗位的应急职责,明确责任分工。
三、应急预案流程1. 患者进入介入科(1)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
(2)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3)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患者沟通、知情同意、药物准备、设备调试等。
2. 介入诊疗过程中(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如出现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紧急情况处理(1)立即停止介入操作,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2)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
(3)通知值班医师和护士,启动紧急抢救。
(4)遵医嘱给予患者抢救药物。
(5)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调整治疗方案。
4. 抢救结束(1)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评估,确保生命体征稳定。
(2)如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继续进行介入诊疗。
(3)如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立即转入ICU或相关科室进行治疗。
(4)做好患者家属沟通,告知抢救情况及后续治疗方案。
5. 应急预案评估与改进(1)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3)加强医护人员应急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应急物资储备1. 心肺复苏设备:心脏除颤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呼吸器、吸氧设备等。
2. 抢救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利多卡因等。
3. 其他应急物资:急救包、血压计、听诊器、氧气袋等。
五、总结介入科应急预案流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介入诊疗安全性、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介入科全体医护人员应熟悉并严格执行本预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介入科的应急预案范文

一、总则为确保介入科在诊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突发状况,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介入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预案的实施。
2. 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具体指挥、协调、调度应急工作。
3. 设立应急小组,负责各项具体应急措施的实施。
三、应急预案内容1. 患者突发状况(1)发现患者突发状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迅速组织应急小组,对患者进行抢救。
(3)对突发状况进行分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4)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必要时转送至相应科室。
2. 医疗设备故障(1)发现医疗设备故障,立即通知设备维护人员。
(2)在设备维修期间,及时调整工作流程,确保诊疗工作不受影响。
(3)如设备故障无法在短时间内修复,启动备用设备,确保诊疗工作顺利进行。
3. 医疗事故(1)发生医疗事故,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组织应急小组,对患者进行抢救,并协助家属处理后续事宜。
(3)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组织应急小组,对患者进行救治,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疫情控制。
(3)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调整救治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四、应急措施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水平。
3. 配备充足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4. 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五、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实施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2. 介入科全体医护人员应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本预案内容。
3. 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将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对违反规定者将严肃处理。
通过本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介入科应对各类突发状况的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介入科的应急预案范文模板

一、预案名称介入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二、预案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介入科工作特点,特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介入科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急性心力衰竭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介入科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科主任- 副指挥长:主治医师、护士长-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医护人员、药剂科、设备科等相关人员2. 介入科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负责人:主治医师- 成员:住院医师、护士、药剂科、设备科等相关人员3. 职责-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介入科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 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组织抢救、救治、转移患者等工作。
- 医护人员负责患者的救治、护理、观察、记录等工作。
- 药剂科负责提供抢救药品、医疗器械等。
- 设备科负责提供抢救设备、仪器等。
五、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突发事件- 当班医护人员发现患者病情恶化,立即报告科主任和副指挥长。
- 科主任和副指挥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抢救措施- 立即组织抢救小组,对患者进行初步救治。
- 抢救小组按照预案要求,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抗休克、抗心律失常等治疗。
- 必要时,请其他科室会诊,共同救治患者。
3. 患者转移-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和路线,确保患者安全、快速地转移到指定医院。
- 转移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抢救工作。
4. 信息报告-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情况,包括患者病情、抢救措施、转院情况等。
- 向患者家属通报患者病情和抢救情况,取得家属理解和支持。
5. 总结评估- 事件结束后,组织应急指挥部、应急小组及相关部门进行总结评估。
- 分析事件原因,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六、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介入室诊疗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介入诊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提高介入诊疗质量,确保介入室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介入室开展的各类介入诊疗手术,包括但不限于冠脉介入、起搏器安置、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等。
三、组织架构1. 成立介入室诊疗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实施。
2. 设立应急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日常应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 各岗位人员明确职责,确保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四、应急预案内容1. 术前准备(1)检查设备、器械是否完好,确保手术过程中正常运行。
(2)备齐抢救药品、物品,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补充。
(3)医护人员熟悉手术操作流程、抢救技术及药品使用方法。
2. 术中应急处理(1)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手术,启动应急预案。
(2)术者为主要负责人,指挥现场人员进行抢救。
(3)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如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抢救药物等。
(4)如抢救无效,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邀请相关科室协助抢救。
3. 术后应急处理(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2)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3)做好患者病情记录,详细记录抢救过程及用药情况。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设备故障、患者病情突变、抢救流程等。
3. 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六、预案修订1.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2. 如遇重大变化,及时修订预案,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介入室诊疗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各岗位人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确保熟悉应急处理流程。
3. 如有违反本预案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江中心医院心内科介入诊疗应急预案目录介入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2院内紧急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4急诊手术应急预案........................................ 6转运途中的应急预案...................................... 7动脉鞘管脱出的风险预案.................................. 8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应急预案.......................... 9冠脉手术中发生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 12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时的风险预案及程序.............. 13术中发生气胸的应急预案................................ 15PCI术中无复流应急预案................................. 17介入手术中迷走反射应急预案............................ 20心包填塞应急预案...................................... 21手术患者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23患者住心导管室出现摔伤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25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27手术中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39停水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40消防紧急疏散患者应急预案及程序........................ 41介入手术术后管理及流程................................ 43心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预案.................. 47介入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一、目的通过本预案的实施,为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为此,对危重患者的处理,制定规范的应急措施。
二、要求1.中心ICU、急诊、病房要很好地配合,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必要时向主管部门及院领导汇报;及时会诊或进行各项检查,做到快速有效,协调有序。
2.确保各种医疗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
3.各项检查及时落实结果,妥善保存,认真分析。
4.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不良反应,应用贵重或自费药品前,应告知家属。
5.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患者抢救治疗。
三、处理1.手术时患者有不适时,应迅速做出初步诊断,快速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
医师迅速开出医嘱交护士执行,病情紧急可先下口头医嘱由护士复述后执行,抢救结束后立即据实补记。
在紧急处理后尽快完成抢救记录等资料。
并向患者家属详细告知病情、治疗方案和风险程度等,听取患者家属对抢救治疗的意见,取得其合作。
2.心包填塞、大出血、休克或心肺功能不全等,科主任要立即调动本科人员,并与相关科室联系参与抢救。
紧急情况下可口头或电话请会诊,但应据实补记会诊记录。
院内紧急意外事件应急预案一、保护现场,及时报告1.院内遇有意外事件,应立即通知急救部值班人员。
由急救部负责组织实施抢救。
2.遇有突然死亡事故、自杀或他杀时,要在第一时间保护现场,报告保卫科、分管院领导。
分管院领导,根据初步判断报告派出所和公安局。
3.对因突然发病死亡人员,先确认是否可救,如未死亡,应就地实施抢救,并第一时间通知急救部;如确定已经死亡,应协助公安人员查验死亡原因。
4.对自杀死亡人员,首先保护现场,劝阻无关人员靠近,待公安、保卫人员到达后,寻找死者遗书等证据材料。
5.对他杀死亡人员,首先保护现场,并报告保卫科,观察周围有无可疑人员,不许无关人员靠近,待公安人员到达后,汇报情况和提供有关线索。
二、做好善后工作1.当公安、保卫人员查清死者的死亡原因后,应及时做好与社会的沟通工作。
2.如死者是来院就医或探视患者者,应尽快与患者家属及单位取得联系,详细说明死亡原因。
3.做好周围群众及住院患者的解释工作,打消大家的猜疑与恐惧心理。
急诊PCI术应急预案1.遵循急诊手术优先的原则,择期手术必须无条件让道急诊手术。
2. 通知护士长准备导管室(),由总值班进行人员安排。
3. 护士长接到急诊手术通知时,立即通知技术人员准备放射设备,介入护士准备手术相关物品。
4. 如果没有空闲的导管室,且不能在规定的时间窗内结束手术,应首先考虑其他的替代治疗方法。
如果不能在急诊PCI的90分钟时间窗内结束,首先考虑溶栓(有适应症、无禁忌症),如无溶栓适应症或有禁忌症,可择期行PCI术。
心动过缓的治疗应首先考虑药物维持治疗,择期进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的治疗。
必要时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5. 夜间值班人员务必在接到急诊手术通知时30分钟内到达心导管室,做好相应的手术准备。
6. 如遇到需要多科协作,请其他科室会诊或电话报告给医务部或院值班进行协调处理。
7.患者因特殊原因(如昏迷)又无家属在身边,应报医务部或总值班审批。
转运途中的应急预案遵循以病人为中心,安全为原则。
1.与病区交接流程规范、严谨。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15 min由介入护士通知患者所要返回的病区,由病房或CCU护士为手术后患者准备床位、氧气、床边监护仪等,调整病房环境温度,防止患者回到病房更换一个较冷的床位,而加重患者低体温的状况。
2.病房或CCU护士携带简易急救箱,携带必须的抢救器材。
病房或CCU护士和病房医生共同前往心导管室接回患者,介入护士须和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患者的手术情况、生命体征和术后的观察要点。
3.防止意外伤害的对策。
意外伤害最主要的是各种管路的脱落,搬运手术患者之前要做到一查二看三整理四搬运,即:查患者所有管路和鞘管的数量、位置;看管路是否已从固定的架子上取下,有无扭曲缠绕现象;鞘管是否固定完好,理顺管路使其畅通无阻,然后再搬运,有效防止意外发生。
4.防止转运途中坠床。
术毕患者移至转运床后应及时立起床档,医护人员应陪伴在患者身旁,途中避免颠簸床档滑脱,防止鞘管的滑脱,引起大动脉或静脉的出血。
注意输液管道的通畅,途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
5.途中若出现意外,护送的医生和护士应立即作出相应的处理,并通知科主任和上级医生赶赴现场。
并尽快将患者转至就近的抢救条件完善的单位进行抢救。
并联系相关科室进行急会诊。
必要时电话通知医务部或院值班进行协调工作。
动脉鞘管脱出的风险预案一、处理方法:(1)鞘管一旦脱出,顺着血管走行立即压住动脉。
防止血液继续流出使病人失血过多,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止血措施。
(2)立即测量血压,脉搏,并开放静脉通路。
监测心率,血压,神志情况。
(3)协助医生进行伤口处理,护士按介入术后护理常规,密切观察伤口情况,以防再次出血。
(4)处理伤口的同时还应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
(5)医护人员接触过病人的血液后,立即清洗双手,并用消毒液浸泡双手。
(6)通知家属。
二、预防方法:(1)严密观察鞘管放置及透明敷料覆盖是否严密。
(2)嘱患者术侧肢体严格制动,将双手置于棉被外,必要时予约束带约束。
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应急预案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情绪的紧张和焦虑可诱发和加重对比剂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向患者做好耐心解释,给患者以安全感,营造温馨愉快的检查气氛,解除患者心理负担,并提前告知患者静脉推注对比剂后会出现的感觉,如发热、恶心、发痒等,让患者有所了解,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详细询问药物或其他过敏史,特别是药物和对比剂过敏史,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尤其是肝、肾和心脏功能,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及有无高危因素。
3严格控制对比剂的用量,掌握注射速度。
对比剂的应用量应控制在能达到诊断目的的水平即可,尽量少用。
4推注药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推注,给予抗过敏处理。
5手术结束后,常规嘱患者多饮水以利对比剂排泄,观察尿量。
6对比剂不良反应类型1)轻度反应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荨麻疹、面部潮红、眼睑口唇水肿、流涕、喷嚏、流泪、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反应。
这些反应于对比剂的用量及给药方式无关。
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入对比剂,积极处理过敏反应。
①首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0.1%盐酸肾上腺素0.5~1mg,必要时15min后重复一次。
②持续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
④呼吸困难、喘弊者给予氨茶碱0.5g加入液体中静脉点滴。
⑤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⑥碘过敏反应轻微者多能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处理。
2)重度反应患者可出现喉头水肿、脉搏细弱、口唇紫绀、呼吸困难、脸色苍白、皮温降低、血压下降、中枢性抽搐,以至休克。
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查,就地抢救。
①平卧、保暖、氧气吸入。
②立即使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异丙嗪等抗过敏药物。
③对神经血管性水肿者可肌注非那根25-50mg;喉头或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0ml,或安茶碱0.5-1.5g或喘定1-2g置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200-400ml中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400mg或肌注地塞米松5-10mg,以抑制机体的过敏反应;经上述处理,病情不见好转,血压不见回升者,需补充血容量,并酌情给予多巴胺、阿拉明等升血压药物,呼吸受抑制者可应用尼可刹米、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者可行气管切开,呼吸心跳骤停者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等。
根据情况予以输氧、抗颠痫和抗休克治疗。
④对症处理。
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肌肉软瘫无力者可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1mg。
⑤抢救同时应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未脱离危险患者不宜搬动。
冠脉手术中发生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微量气栓:仅微量的气泡进人,无临床症状;少量气栓:相当于约lml 的空气进入,可引起轻微的心肌缺血症状,表现为心电图ST 段的抬高或心率的变化;中量气栓:大约2~3ml的气泡进人,通常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大量气栓:相当于约3~5m]的空气进人,有极严重的临床表现。
一般微量或少量气体栓塞不需特殊处理,停止导管操作及给氧后可自行缓解,需要特殊处理的多在中量以上空气栓塞。
预防:空气栓塞应以预防为主。
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动作轻柔,操作者连接导管系统时应严格排气,避免操作中经常回抽造影剂,时刻保持连接系统密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