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天府教育大联考2017届高三高考热身卷(三)物理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2017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能力测试(三)理综物理试题 含解析

2017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能力测试(三)理综物理试题 含解析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表达式中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是()A。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B⊥L)B。

点电荷电场的电场强度E=kC。

金属导体的电阻R=ρD。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答案】A【解析】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与直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和电流大小I 以及金属棒的长度L都无关,故用的是比值定义法,选项A正确;电场强度,E随场源电荷q的增大而增大,随r增大而减小,该表达式不是比值定义法,故B错误;导体的电阻与电阻率、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故R=ρ用的不是比值定义法,选项C错误;电容器的电容的决定式:C=与极板之间的正对面积成正比,与极板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不属于比值定义,选项D错误;故选A.点睛:中学物理中,有相当数量的物理量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应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客观上需要,二是间接反映特征属性的两个物理量可测,三是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必须是一个定值.2. 右图为飞船发射过程中某个阶段的示意图,飞船先沿实线椭圆轨道飞行,然后在A处点火加速变轨,由实线椭圆轨道变成虚线圆轨道,在虚线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100 mi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全过程中飞船内的物体一直处于超重状态B. 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大于100 minC. 在圆轨道上运行时飞船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

飞船沿椭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大于沿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答案】C【解析】全过程中飞船内的物体一直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错误;因飞船沿椭圆轨道飞行时的半长轴小于沿虚线圆周的半径,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小于100 min,选项B错误;根据,可知可知,因同步卫星的高度比飞船的高度大的多,故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选项C正确;飞船沿椭圆轨道通过A点时所受的万有引力等于沿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万有引力,则根据可知,飞船沿椭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等于沿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选项D 错误;故选C。

2017高考全国3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7高考全国3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7⾼考全国3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绝密★启封并使⽤完毕前试题类型:川2X6年普通⾼等学校招⽣全统⼀考试理科综合能⼒测试(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务必将⾃⼰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可能⽤到的相对原⼦质量:⼆、选择题:本⼤题共8⼩题,每⼩题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项是符合题⽬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 ?开普勒在⽜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星运动的规律B ?开普勒在天⽂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 ?开普勒总结出了⾏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定律【答案】B【解析】试題分析:幵普勒在天⽂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岀了开普勒天体运动三定律,找岀了⾏星运动的规律, ⽽⽜顿发现了万有引⼒定律,ACD错误B正确,【考点定位】考查了物理学史【⽅法技巧】平时学习应该注意积累对物理学史的了解,知道前辈科学家们为探索物理规律⽽付出的艰⾟努⼒,对于物理学上重⼤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15?关于静电场的等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可能相交B .电场线与等势⾯处处相互垂直C.同⼀等势⾯上各点电场强度⼀定相等D .将⼀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的等势⾯移⾄电势较低的等势⾯,电场⼒做正功【答案】Bm A.—2【答案】C 【解析】C . mD . 2m试题分析:根据设悬挂⼩物块的点为 O',圆弧的圆⼼为 O ,由于ab=R ,所以三⾓形 Oab 为等边三⾓形,根据⼏何知识可得aO'b =12。

2017年四川省资阳市高考物理三诊试卷

2017年四川省资阳市高考物理三诊试卷

2017年四川省资阳市高考物理三诊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强度太小B.U→T h+H e为α衰变方程C.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大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小的轨道时电子动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加D.只有光才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B【解析】解:A、根据光电效应的条件可知,由于各种金属都有一定的逸出功,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能量太小,频率太小的原因.故A错误;B、根据α衰变的定义可知,U→T h+H e为α衰变方程.故B正确;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大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小的轨道时,释放光子,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受到的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则:,,r越小,动能越大,故C错误;D、除了光,实物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故D错误;故选:B根据光电效应的条件判断A;根据α衰变的定义判断是否为α衰变;根据玻尔理论判断氢原子能量的变化;光与实物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该题考查四个不同的知识点,解决本题关键要正确理解玻尔理论,要注意玻尔理论与库仑定律结合理解电子动能的变化.2.如图所示,固定斜面上有一光滑小球,被一竖直压缩的轻弹簧P与另一平行斜面的轻弹簧Q连接着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所受力的个数是()A.1B.3C.4D.5【答案】C【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弹簧P被压缩,则对小球有向下的弹力作用;此时小球同时受重力、支持力的作用,要使小球能保持静止,则弹簧Q一定有拉力作用;由于小球光滑,故小球不受摩擦力作用,故小球共受四个力的作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明确弹簧的状态,分析是否存在弹力,再通过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判断小球可能受力的个数.本题判断受力的个数,关键抓住小球所受合力为零,通过平衡判断小球可能受力的个数,注意根据弹簧的形变分析弹力方向是解题的突破点.3.地球同步卫星A和一颗轨道平面为赤道平面的科学实验卫星B的轨道半径之比为4:1,两卫星的公转方向相同,那么关于A、B两颗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A、B两颗卫星所受地球引力之比为1:16B.B卫星的公转角速度小于地面上跟随地球自转物体的角速度C.同一物体在B卫星中时对支持物的压力更大D.B卫星中的宇航员一天内可看到8次日出【答案】D【解析】解:A、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知,物体间的引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和两者之间的距离均有关,由于A、B两卫星的质量关系未知,所以A、B两颗卫星所受地球引力之比不一定为1:16,故A错误.B、A卫星的轨道半径比B卫星的轨道半径大,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B卫星的公转周期小于A卫星的公转周期,而A卫星的公转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所以B卫星的公转周期小于随地球自转物体的周期,因此B卫星的公转角速度大于地面上跟随地球自转物体的角速度,故B错误.C、物体在A、B卫星中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均为零,故C错误.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k,知A、B卫星轨道半径之比为4:1,则周期为8:1,所以B卫星的运行周期是地球自转周期的8倍,因此B卫星中的宇航员一天内可看到8次日出,故D正确.故选:D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分析两颗卫星所受地球引力之比.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分析A卫星与B卫星的周期关系,即可知道B公转周期与地面上跟随地球自转物体的周期关系,即可分析它们的角速度关系.物体在B卫星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根据B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的关系分析B卫星中的宇航员一天内能看到日出的次数.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开普勒第三定律,并能熟练运用,也可以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表示出周期和角速度的表达式,再进行比较.4.用一根横截面积为S、电阻率为ρ的硬质导线做成一个半径为r的圆环,ab为圆环的一条直径.如图所示,在ab的左侧存在一个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磁场垂直圆环所在的平面,方向如图,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k(k<0),则()A.圆环具有收缩的趋势B.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C.圆环中a、b两点的电压U ab=|kπr2|D.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为-【答案】C【解析】解:A、由楞次定律的“来拒去留”可知,为了阻碍磁通量的减小,线圈有扩张的趋势;故A错误;B、磁通量向里减小,由楞次定律“增反减同”可知,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故B错误;C、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故C正确;D、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E==,线圈电阻R=ρ,感应电流I=||=,故D错误;故选:C由题意可知,磁通量减小,由楞次定律可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出感应电动势;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出ab间的电势差.本题应注意ab两点的电势差为电源的路端电压,故应为不在磁场中的部分两端的电压.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5.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带正电粒子以速度v1从A点沿直径AOB方向射入磁场,经过t1时间射出磁场.另一相同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2从距离直径AOB的距离为的C点平行于直径AOB方向射入磁场,经过t2时间射出磁场.两种情况下,粒子射出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间的夹角均为60°.不计粒子受到的重力,则()A.v1:v2=:1B.v1:v2=:1C.t1=t2D.t1>t2【答案】AC【解析】解:AB、如图由几何知识知R1=R tan60°,R2=R,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知°°°B qv=m知r=与v成正比,故v1:v2=R1:R2=2R cos30°:R=:,故A正确,B错误;由周期T=知两粒子周期相同,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决定于角度,角度θ相同,则时间相同,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画出运动轨迹图,由几何知识知半径,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知r=与v成正比;根据t=知周期相同,时间决定于转过的角度.此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注意找圆心,运用几何知识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属于较难题目,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础.6.一个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R1、R3、R4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表为理想电表,u为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电压有效值恒定,当滑片P从左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始终不变C.电流表示数减小D.理想变压器输出功率增大【答案】AC【解析】解:AC、设原线圈电流为I1,原线圈的电压为U1=U-I1R1,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得:,副线圈的电流为:I2=,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得:n1I1=n2I2,联立各式解得:U2=(U-R1I1);I2=,原副线圈匝数不变,当滑片P从左向右滑动的过程中,R2增大,所以I2减小,I1减小,U2增大,故AC正确;B、因为I2减小,R3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容器的电压减小,由Q=CU可知,电容器C 所带电荷量减小,故B错误;D、理想变压器输出功率为P=U1I1=(U-I1R1)I1=UI1-I12R1,P是关于I1的二次函数,当I1减小,P有可能先增大后减小,也有可能一直减小,故D错误.故选:AC.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结合串联电路的特点,求出副线圈电压、电流数学表达式,再由原副线圈匝数不变,滑片P从左向右滑动的过程中,R2增大,判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根据Q=CU判断电荷量的变化;根据理想变压器输出功率表达式讨论.本题考查变压器的应用,要注意明确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不是电源的输出电压,而是电阻电压与变压器输入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压,这是本题解题的关键.7.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M、N以相同的速度同时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M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N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同一点.不计带电粒子重力和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从开始射入到打在上极板的过程中()A.它们运动的时间t N=t MB.它们电势能减少量之比△E M:△E N=1:2C.它们的动能增量之比△E k M:△E k N=1:2D.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之比q M:q N=1:2【答案】AD【解析】解:A、由题可知,两个带电粒子都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且它们的水平位移相等、初速度相等,则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即t N=t M.故A正确;B、由图可知,竖直位移之比为y M:y N=1:2;而竖直位移y=at2=,由于m、t、E相等,则带电荷量之比q M:q N=y M:y N=1:2.电荷在电场中运动时,由功能关系可知,电势能减小量等于电场力做功,则电势能减少量之比△E M:△E N=q M E y M:q N E y N=1:4.由动能定理可知,动能增量之比为1:4,故BC错误,D正确.故选:AD.两个带电粒子都垂直于电场射入匀强电场中,都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题可知,水平位移相等、初速度相等,即可知运动时间相等,由竖直位移的关系,由牛顿定律和位移公式即可求解电量之比.由动能定理求解电场力做功之比,得到电势能减少量之比.本题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法研究类平抛运动,要抓住两个粒子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的关系分析其他量的关系,同时明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和动能之间的关系.8.如图甲所示,物块A、B间拴接一个压缩后被锁定的弹簧,整个系统静止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中A物块最初与左侧固定的挡板相接触,B物块质量为2kg.现解除对弹簧的锁定,在A离开挡板后,B物块的v-t图如图乙所示,则可知()A.A的质量为4kgB.运动过程中A的最大速度为v m=4m/sC.在A离开挡板前,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D.在A离开挡板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3J【答案】BD【解析】解:A、弹簧伸长最长时弹力最大,B的加速度最大,此时AB共速,由图知,AB共同速度为v共=2m/s,A刚墙时B的速度为v0=3m/s.在A离开挡板后,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B v0=(m A+v B)v共解得m A=1kg,故A错误.B、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A的速度最大,由m B v0=m A v A+m B v Bm B v02=m A v A2+m B v B2.解得:A的最大速度v A=4m/s,故B正确.C、在A离开挡板前,由于挡板对A有作用力,A、B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所以系统动量不守恒;故C错误.D、分析A离开挡板后A、B的运动过程,并结合图象数据可知,弹簧伸长到最长时A、B的共同速度为v共=2m/s,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有:m B v0=(m A+m B)v共E p=m B v02-(m A+m B)v共2.联立解得: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 p=3J,故D正确.故选:BD在A离开挡板前,由于挡板对A有作用力,所以A、B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A离开挡板后A、B的运动过程中,系统的合外力为零,系统的动量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求解.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知道当弹簧伸到最长时,其弹性势能最大,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结合研究这类问题.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9.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探究恒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水平轨道上安装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有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细线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砝码盘.实验时首先保持轨道水平,通过调整砝码盘里砝码的质量让小车做匀速运动以实现平衡摩擦力,再进行后面的操作,并在实验中获得以下测量数据:小车、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的总质量M,平衡摩擦力时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m0,挡光板的宽度d,光电门1和2的中心距离s.(1)实验需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板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d= ______ mm.(2)某次实验过程,力传感器的读数为F,小车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t2(小车通过光电门2后,砝码盘才落地),砝码盘和砝码的质量为m,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对该小车,实验要验证的表达式是______ .A.mgs=M()2-M()2B.(m-m1)gs=M()2-M()2C.(F-m0g)s=M()2-M()2D.F s=M()2-M()2.【答案】5.50;C【解析】(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5mm,游标读数为0.05×10mm=0.50mm,则d=5.50mm.解:(2)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知,小车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瞬时速度分别为,,则小车动能的增加量为=,外力对小车做的功W=(F-m0g)s,则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F-m0g)s=.故选:C.故答案为:(1)5.50;(2)C.(1)游标卡尺的读数等于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2)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求出小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从而得出小车动能的增加量,结合外力做功得出需要验证的表达式.本题探究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注意研究的对象是小车,抓住外力对小车做功和小车动能的变化是否相等进行验证,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注意不需估读.10.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现除了有一个标有“5V,2.5W”的小灯泡、导线和开关外,还有: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5V,内阻可不计)B.直流电流表(量程0〜3A,内阻约为0.1Ω)C.直流电流表(量程0〜600m A,内阻约为5Ω)D.直流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为15kΩ)E.直流电压表(量程0〜5V,内阻约为10kΩ)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G.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实验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并能测多组数据.(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 ,电压表应选用______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 (均用序号字母表示).(2)请按要求将图1中所示的器材连成实验电路.(3)某同学通过实验正确作出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现把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接到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其中电源电动势E=4V,内阻r=1Ω,定值电阻R=9Ω,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 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C;E;F;0.34【解析】解:(1)灯泡的额定电压为5V,因此电压表选择大于等于5V的即可,故选E;而灯泡的额定电流I===0.5A;故电流表应选择C;因本实验采用分压接法,滑动变阻器应选小电阻;故滑动变阻器选择F;(2)本实验要求多测几组数据,故采用分压接法;同时因电流表内阻与灯泡内阻接近,故电流表选用外接法;实物图如下图所示;(3)将定值电阻等效电源内阻,作出等效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与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为灯泡的工作点,由图可知,此时灯泡的电压为1.0V;电流为0.34A;则灯泡的功率P=UI=1×0.34W=0.34W;故答案为:(1)C;E;F;(2)如图所示;(3)0.34.(1)根据灯泡额定电流选择电流表,根据灯泡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为方便实验操作,应选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2)根据(1)中分析明确实验电路图,从而明确对应的实物图;(3)在灯泡的U-I图象坐标系内作出电源的U-I图象,根据图象求出灯泡两端电压与通过灯泡的带那六,然后求出灯泡实际功率.本题注意定值电阻的存在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同时注意作伏安特性曲线时应根据特殊点作图,如0.4A的位置.根据实验中给出的灯泡的额定值可以确定电流表及电压表;由实验要求可以确定接法,进而可以确定滑动变阻器;在坐标系中作出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则两线的交点为灯泡的工作点,即可求出实际功率.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2.0分)11.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的底端有一质量m=1kg的凹形小滑块,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现让小滑块以某一初速度v从斜面底端上滑,同时在斜面底端正上方有一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经过0.4s,小球恰好垂直斜面方向落入凹槽,此时,小滑块还在上滑过程中.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求:(1)小球水平抛出的速度v0;(2)小滑块的初速度v.【答案】解:(1)设小球落入凹槽时竖直速度为v y,则有:v y=gt=10×0.4=4m/s因此有:v0=v y tan37°=3m/s.(2)小球落入凹槽时的水平位移:x=v0t=3×0.4=1.2m.则滑块的位移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滑块上滑的加速度为:a=gsin37°+μgcos37°=8m/s2根据公式::v=5.35m/s.答:(1)小球水平抛出的速度为3m/s;(2)小滑块的初速度为5.35m/s.【解析】(1)根据运动时间可以求出平抛小球竖直方向速度,根据水平和竖直速度关系可以求出平抛小球的初速度;(2)滑块沿斜面减速上划,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其加速度,然后求出其位移可正确解答本题.该题考查了学生对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每个运动过程,正确应用所学知识求解.12.如图所示,一足够大的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个粗细均匀的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线框abcd,线框的质量m=0.6kg,其电阻值R=1.0Ω,ab边长L1=1m,bc边长L2=2m,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斜面以EF为界,EF上侧有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的物体用绝缘细线跨过光滑定滑轮与线框相连,连接线框的细线与斜面平行且线最初处于松弛状态.现先释放线框再释放物体,当cd边离开磁场时线框即以v=2m/s的速度匀速下滑,在ab边运动到EF位置时,细线恰好被拉直绷紧(时间极短),随即物体和线框一起匀速运动t=1s后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取g=10m/s2,求:(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细绳绷紧前,M下降的高度H;(3)系统在线框cd边离开磁场至重新进入磁场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E.【答案】解:(1)线框cd边离开磁场后受到的安培力:F=BIL1=,线框cd边离开磁场时匀速下滑,由平衡条件得:mgsinθ-μmgcosθ-F=0,解得:B=1T;(2)由题意,线框第二次匀速运动方向向上,设其速度为v1,细线拉力为T,则匀速运动的速度:v1===2m/s,对线框,由平衡条件得:T-mgsinθ-μmgcosθ-=0,对物体,由平衡条件得:T-M g=0,设绳突然绷紧过程中绳子作用力冲量为I,由动量定理得:对线框:I=mv1-m(-v)对物体:I=M v1-M v0,绳绷紧前M自由下落:v02=2g H,解得:H=1.8m;(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线框匀速下滑过程:Q1=mg L2sinθ,绳子突然绷紧过程:Q2=M v02+mv2-(M+m)v12,线框匀速上滑过程:Q3=M g L2-mg L2sinθ,损失的机械能:△E=Q1+Q2+Q3,解得:△E=21.6J;答:(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为1T;(2)细绳绷紧前,M下降的高度H为1.8m;(3)系统在线框cd边离开磁场至重新进入磁场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E为21.6J.【解析】(1)线框cd边离开磁场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应用平衡条件可以求出磁感应强度.(2)细线被绷紧后线框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细线绷紧前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应用平衡条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与动量定理可以求出物体下落的高度.(3)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损失的机械能.本题是一道综合题,难度较大,分析清楚物体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平衡条件、能量守恒定律可以解题,第(2)问中也可以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求出细线绷紧前瞬间物体的速度.。

物理_2017年四川省教育联盟高考物理三诊试卷_复习

物理_2017年四川省教育联盟高考物理三诊试卷_复习

2017年四川省教育联盟高考物理三诊试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B 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减少1C 一群处于n=3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D 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γ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2. 如图所示,虚线表示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等势线.一带电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点沿实线abcde运动.若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粒子带正电B 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 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 经过b点和d点时的速度相同3. 如图所示,电路中有五个完全相同的灯泡,额定电流均为I,电阻均为R,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现在五个灯泡都正常发光,则()A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n1:n2=3:1B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n1:n2=3:2C 电源电压U 为2IRD 电源电压U为3IR4. 如图所示,A、B两颗卫星在同一平面内绕行星O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若A、B 的周期之比T A:T B=1:k (k为大于1的整数).从图示位置开始,在B运动一个周期的过程中()A A、B距离最近的次数为k次B A、B距离最近的次数为k−1次C A、B与行星O共线的次数为2kD A、B与行星O共线的次数为2k−15. 如图所示,将一均匀导线围成一圆心角为90∘的扇形导线框OMN,其中OM=R,线框总电阻为r,圆弧MN的圆心为O点,将导线框的O点置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其中第二和第四象限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第三象限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 3BωR22r A BωR22rC 2BωR2rD √5BωR22r6. 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光滑.光滑小球被轻质细线系放在斜面上,细线另一端跨过定滑轮,用力F拉细线使小球沿斜面缓慢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在此过程中()A 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变小B 斜面体对小球的支持力变小C 地面对斜面体的压力变小D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变大7. 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金属板正对着竖直放置,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

2017-2018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三诊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三诊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2017-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1.物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1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7题,每题6分,4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哥白尼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并由此提出了日心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精确测出了引力常量C.伦琴发现了X射线,并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照片D.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E=mc2中的m是物体的静质量,m与物体的速率无关2.2017-2018年6月13日,搭载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 km的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第5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率都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神舟十号”欲追上“天宫一号”,必须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C.对接完成后,当王亚平站在“天宫一号”内讲课“不动”时,她处于平衡状态D.对接完成后,当王亚平站在“天宫一号”内讲课“不动”时,她处于失重状态3.图甲所示为t=0时刻简谐横波a与b的波形图,其中a沿x轴正方向传播,b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都是10 m/s,振动方向都平行于y轴。

乙图画出的是平衡位置在x=2 m处的质点从t=0开始在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其中正确的是4.图甲所示的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1,图乙是该变压器cd 输入端交变电压u的图像,L1、L2、L3、L4为四只规格均为“9 V,6 W”的相同灯泡,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b输入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 πt( V)abB.电流表的示数为2A,且四只灯泡均能正常发光C.流过灯L2的电流每秒钟方向改变50次D.ab输人端输人功率P ab=18 W5.在透明均匀介质内有一球状空气泡,一束包含a、b两种单色光的细光束从介质射入气泡,A为入射点,之后a、b光分别从C、D点射向介质,如图所示.已知A点的入射角为30°,介质对a光的折射率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光射出空气泡后相对于射入空气泡前的偏向角为30°B.在该介质中,光传播速度v a >v bC.光从该介质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C a >C bD.a、b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时,屏上相邻两干涉条纹的间距x a >x b6.图甲所示为索契冬奥会上为我国夺得首枚速滑金牌的张虹在1000 m决赛中的精彩瞬间.现假设某速滑运动员某段时间内在直道上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可简化为图乙,已知运动员(包括装备)总质量为60 kg,在该段时间内受到的阻力恒为总重力的0.1倍,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3 s内,运动员的加速度为0.5 m/s2B.在1 ~3 s内,运动员获得的动力是30 NC.在0~5 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是12.5m/sD.在0~5 s内,运动员克服阻力做的功是3780 J7.如图所示,长为L、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场强方向平行于纸面的电场中,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以初速度v0由斜面底端的A点开始沿斜面上滑,到达斜面顶端B点时速度仍为v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等于小球在A点的电势能B.由题设条件可求得A、B两点的电势差C.该电场可能是位于AB中垂线上的正电荷所形成的电场D.若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电场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时,电场强度最小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4题,共68分.8.(17分)(1)(6分)某同学用图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及其特点.他的实验操作是:在小球A、B处于同一高度时,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①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球A、B (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②让A、B球恢复初始状态,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将 (填“变长,’.“不变”或“变短”);③上述现象说明:平抛运动的时间与大小无关,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运动.(2)(11分)有一电压表V1,其量程为3V,内阻约为3000Ω,现要准确测量该电压表的内阻,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E:电动势约15 V,内阻不计;电流表A1:量程1A,内阻r1Ω,;电压表V2:量程2V,内阻r2=2000Ω;定值电阻R1:阻值20Ω;定值电阻R2:阻值1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A;开关一个,导线若干.①提供的实验器材中,应选用的电表是、定值电阻是 ;(填器材符号)②请你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1的实验电路图,画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要求:滑动变阻器要便于调节)③说明实验所要测量的物理量: ;④写出电压表V1内阻的计算表达式R V1= .9.(15分)我国已于2012年11月完成舰载机阻拦着舰(见图)试验!与岸基飞机着陆时可减速平飞不同,舰载机着舰时,一旦飞机尾钩未能挂住阻拦索,则必须快速拉升逃逸.假设航母静止,“歼–15”着舰速度为30 m/s,钩住阻拦索后能匀减速滑行45 m停下,若没有钩住阻拦索,必须加速到50 m/s才能安全飞离航母,航母甲板上用于战机加速的长度仅有200m.(1)求“歼–15”在钩住阻拦索后的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及滑行时间.(2)若没有钩住阻拦索,战机要安全飞离航母,则“歼–15”在甲板上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至少多大?10.(17分)如图所示,倾角分别为37°和53°的两足够长绝缘斜面上端以光滑小圆弧平滑对接,左侧斜面光滑,斜面某处存在着矩形匀强磁场区域MNQP,磁场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MN平行于斜面底边,0.5。

2017年四川高考理综卷物理部分

2017年四川高考理综卷物理部分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

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相比,组合体运行的()A.周期变大B.速率变大C.动能变大D.向心加速度变大15.如图,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U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

金属杆PQ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PQRS,一圆环形金属框T位于回路围成的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

现让金属杆PQ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B.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C.PQRS中沿逆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D.PQRS中沿逆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16.如图,一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柔软细绳PQ竖直悬挂。

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点,M点与绳的上端P相距13l。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A.19mgl B.16mgl C.13mgl D.12mgl17.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cm。

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cm;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A.86cm B.92cm C.98cm D.104cm18.如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1B的匀强磁场中,两长直导线P和Q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

在两导线中均通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I时,纸面内与两导线距离为l的a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2017年3月2017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物理卷(原卷版)

2017年3月2017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物理卷(原卷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4.2017年2月12日消息,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安全壳内辐射量达到高值,对此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安全提醒,建议在日侨胞及赴日中国公民妥善安排出行计划。

关于核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站是使核能转化为内能,通过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来发电的B.发电的能量来自于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C.核泄漏中放射性物质都是天然放射性元素D.核电站的核废枓可以直接堆放在露天垃圾场15.如图所示,OO'为圆柱筒的轴线,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的磁感线平行于轴线方向,在圆筒壁上布满许多小孔,如aa'、bb'、c c'···,其中任意两孔的连线均垂直于轴线,有许多同一种比荷为qm的正粒子,以不同速度、入射角射入小孔,且均从直OO'轴线的对称的小孔中射出,入射角为30°正粒子的速度大小为2km/s、则入射角为45°的粒子速度大小为A.0.5 km/s B.1 km/s C.2 km/s D.4 km/s16.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底端向上滑出,从滑出至回到斜面底端的时间为6 s,若在物块上滑的最大位移的一半处设置一垂直斜面的挡板,仍将该物块以相同的初速度在斜面底端向上滑出,物块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块从上滑至回到斜面底端的总时间约为(不计空气阻力)A.1.0 s B.1.8 s C.2.0 s D.2.6 s17.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通过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的变化,检测电容器电容的变化来检测导电液体是增多还是减少的仪器原理图。

图中芯柱、导电液体、绝缘管组成一个电容器,电源通过电极A、电极B给电容器充电,充电完毕移去电源,由此可以判断A.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小,说明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增大B.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小,说明导电液体增多C.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说明电容器电容增大D.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导电液体液面升高18.如图甲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1=1 000匝,副线圈匝数为n2=150匝,变压器输入端的正弦交变电压如图乙所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1 Ω,总阻值为22 Ω的滑动变阻器滑片为P。

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理综三诊模拟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理综三诊模拟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理综三诊模拟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K+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而Na+并不参与B. Fe2+在血红蛋白运载氧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过量摄入钠盐,会导致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降低D. K+内流是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主要原因2.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列条件中属于发生该现象必要条件的是A.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细胞膜外侧有识别水分子的受体C.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 D.水分子不能穿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3.右图表示生物界完整的中心法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示的过程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B.④⑤过程可以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C.①②⑧过程都需要有酶的参与D.该图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4.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维生素D佝偻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C. 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亲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异常导致的D.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5.关于HIV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卫生的文身、文眉等器械有可能传播HIVB.HIV具有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更容易患流感、恶性肿瘤等疾病D.感染者体内的HIV中的遗传物质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6.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B.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记名计算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D.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的机制7.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SO2、NO2都是酸性氧化物,分别能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B.明矾[KAl(SO4)2·l2H2O]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高铁车厢大部分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D.日常生活中常用汽油去除衣物上的油污,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炊具上的油污,两者的原理完全相同8.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2N A时,阳极质量减少64 gB.标准状况下,22.4 L CO和C2H4混合气体的总分子数为N A,质量为28 gC.常温常压下,1 mol甲基(-CH3)所含电子数为10N AD.标准状况下,11.2 L苯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 A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苯环上已经连有-CH3、-CH2CH3、-OH三种基团,如果在苯环上再连接一个-CH3,其同分异构体有16种B.HOCH2CH(CH3)2与(CH3)3COH属于碳链异构C.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方法是加入新制生石灰,经过滤后即得乙醇D.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杂质,可加入足量烧碱溶液,通过分液即得乙酸乙酯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1.A、B、C、D、E五种元素,前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酸雨的形成与D元素密切相关,E2+的核外电子数比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E>B>D>C>AB.元素D可形成多种酸,它们的酸根均能促进水的电离C.EB2中存在离子键与非极性共价键D.C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VIIA族,其最高正价为+71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池工作时,CO32-不断移向负极B.乙池负极反应为CH3OH - 6e一+3CO32- =4CO2 +2H2OC.甲池中Fe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l- - 2e一=Cl2D.为了使电池持续供电,工作时必须有C02参与循环13.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pH=1的KHS04溶液:c(H+)=c(SO42-)+c(OH-)B.CH3COONa和BaCl2混合溶液:c(Na+)+c(Ba2+)=c(CH3COO-)+c(CH3COOH)+2c(CI-)C.三种相同浓度的铵盐溶液中c|[NH4+)从大到小的)I|页序:NH4H SO4、NH4Cl、NH4HCO3D.已知AgCl、AgBr、Agl溶度积常数依次为1.6×l0-10、7.7×10-13、8.7×10-17,则对应饱和溶液中c(X-)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l-、Br-、I-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省级联考】四川省天府教育大联考2017届高三高考热身卷(三)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1—5单选,6—7多选)
1. 2018年1月31日,天幕上演150多年一遇的“超级蓝血月全食”。

如图所示,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
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图中灰色区域),形成月全食。

这次月全食发
生时,月亮几乎处在近地点的位置,因此称为超级月全食。

月球的轨道为图中的椭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太阳对月球的万有引力)
A. 月亮在近地点时的速度等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 月球在整个椭圆轨道上运行中机械能不变
C. 月球远离近地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
D. 月球在近地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远地点时的加速度
2.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电荷量为,两个正点电荷分别固定于A点和B点,两点相距L。

在以L为直径的光滑绝缘半圆环也位于水平面上,其上穿着一个带电小球+q(视为质点),在P点平衡,PA与AB的夹角为α,且α<45°。


A. B. C. D. O点的场强方向沿A指向 B
3.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到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38万公里的地月转
移轨道。

12月6日傍晚17时53分,嫦娥三号成功进入离月球高度为100km的环月圆轨道。

12月10日21时20分,嫦娥三号在环月圆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进入远月点100km、近月点15km的月面着陆轨道。

然后开始沿抛物线轨道着陆,在离月面100m处悬停,下降到离月面4m高度处开始自由下落。

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成功实施软着陆。

12月15日凌晨,嫦娥三号搭载的“玉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与嫦娥三号进行器件分离。

12月15日晚,正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的嫦娥三号着
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下列关于嫦娥三号,说法不
正确的是
A. 嫦娥三号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的速度应大于7.9km/s
B. 三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逐渐远离地球的过程中,速度变小,加速度也变小
C. 嫦娥三号在由地月转移轨道变到环月轨道时,必须减速
D. 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上运动的周期比月面着陆轨道的周期小
4. △OMN为等腰三棱镜玻璃的横截面,a、b两束可见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面MN,在棱镜侧面OM、ON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
学*科*网...学*科*网...
A. 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
B. 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
C. 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大一些
D. 通过同一窄缝时b光的中央衍射亮条纹更宽
5. 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传播,甲图为t=0.75s时的波形图,乙图为P点(x=1.5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形,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波向右传播,波速为2m/s
B. t=1.0s质点K和M的速度相同
C. t=1.25s时,质点M处于平衡位置,并正在往正方向运动
D. t=1.25s时,质点K向右运动了2m
6.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假设电场区
域足够大,静止时悬线向左与竖直方向成60°角。

线长为L,细线不可伸长。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保持
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现将电场反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带负电,电场强度
B. 电场反向后,小球即做圆周运动,在最低点的速度最大,
C. 电场反向后,小球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圆周运动,最大速度
D. 电场反向后,小球将做往复运动,能够回到初始位置
7. 两磁感应强度均为B的匀强磁场区I、III,方向如图所示,两区域中间为宽为s的无磁场区II,有一边长为L(L>s),电阻为R的均匀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置于I区域,ab边与磁场边界平行,现拉着金属线框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则
A. 当ab边刚进入中间无磁场区域II时,ab两点间的电压为
B. 当ab边刚进入磁场区域III时,拉力为
C. 把金属线框从ab边刚进入II区域到完全拉入III区域过程中,拉力所做功为
D. 把金属线框从ab边刚进入II区域到完全投入III区域过程中,磁通量的变化量为0
二、实验题(2小题)
8. 如图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为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砝码及砝码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

小车A的质量为,砝码及砝码盘B的质量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时应先平衡摩擦力,以后改变小车质量是,不必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C.细线的拉力一定小于砝码及砝码盘B的重力
D.小车A的质量不必,不断增加砝码及砝码盘B的质量,小车的加速度不会超过重力加速度g
②实验后,测得的a-F图像为如图中的图像丙,图像不经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
某同学想研究它的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9. 一只小灯泡标有“3.6V,0.3A”,
①该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档“R×1”
调零后,初测灯泡冷态时的电阻,如图所示,则冷态电阻为_____.
②实验室提供导线和开关及下列器材:
A.电源E(电动势为 6.0V)
B.电压表(量程为0~3V,内阻约为2KΩ)
C.电压表(量程为0~5V,内阻约为4kΩ)
D.电流表(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2Ω)
E.电流表(量程为0~100mA,内阻约为2Ω)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额定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额定电流1A)
为了便于调节,减小读数误差和系统误差,请你选择合适的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____(填所选仪器前的字母序号),并在虚线框内画出机电路图。

_____
③根据正确设计的实验电路图,测得电压、电流,如下表:
实验数据表面,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将此小灯泡与电动势为3V、内阻为1Ω的电源及阻值为9Ω的电阻串联,则灯泡的功率约为______W(保留两位小数)。

三、计算题(3小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