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2)(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2)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2)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 D图画说2、《周易·系辞》和《说文解字》认为“八卦”为()所作A神农氏 B伏牺氏 C仓颉 D郑樵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D2、B3、C4、B5、A6、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吹”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采明北晶 B耳林从解 C治星炊信 D 自文蚕进9、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10、“辟”和“避”的关系是()A古今字 B通假字 C繁简字 D 异体字6、D7、A8、A9、B 10、A11、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年至5000年A 2000B 3000C 40000D 450012、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保”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自”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牟”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1、D 12、C 13、A 14、D 15、B1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亦街炎伐 B涉崔莫私 C安即和牧 D鸣步武益1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修约菜苗 B保禄私空 C寐融照哀 D问娶分笺18、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A攻期江棋 B郊胡鸽邵 C河诂语超 D滑株鸠功19、“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A改换意符 B增加意符 C读音相同 D意义同源20、《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王引之 B张玉书 C阮元 D 许慎16、D 17、C 18、C 19、A 20、A2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止末行锦 B目曰戒哀 C又甘受朝 D皿亦眉疆2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A佗——他 B翦——剪 C说——悦 D反——返2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A陈——阵 B赴——讣 C矢——屎 D曾——增24、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25、“北”是一个()字。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一项是“術”的本义:BA 学术、学问B 邑中的道路C技能、技艺D 方法2、“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是:CA 文学课B 理论课C 基础课D 应用课3、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A 女耳自B 本刃末C 武信从D 江河娶4、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DA知智益溢 B早蚤昏婚 C莫暮反返 D信伸畔叛5、“责毕收乎?”中的“责”用的是“责”的:AA 本义B 引申义C 假借义D 比喻义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DA 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C 绝江有托于船。
(《吕氏春秋?知度》)D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诗经?周南?汉广》)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C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庄公寤生,惊姜氏。
C 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D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8、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共有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等。
它是:AA 《尔雅》B 《玉篇》C 《正字通》D 《康熙字典》9、“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DA 对文B 异文 C衍文 D 互文10、“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BA 结构助词“的”B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 指示代词“这”D动词“去”二、填空题1、形声字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个部分叫,也叫义符,另一部分叫声符,也可叫音符。
2、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被称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也叫转折点。
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的。
4、关于汉字起的传说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
5、《礼记》与( )、《仪礼》合称为“三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6、“防”、“隄”、“陸”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阜;“祁”、“部”、“邦”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1、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 B结绳说C仓颉造字说 D图画说2、《周易•系辞》和《说文解字》认为“八卦”为()所作A神农氏B伏牺氏C仓颉 D郑樵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A象形 B 指事C会意 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A象形 B 指事C会意 D形声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 D形声6、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吹”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 D形声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采明北晶 B耳林从解 C治星炊信 D 自文蚕进9、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10、“辟”和“避”的关系是()A古今字 B通假字C繁简字 D 异体字11、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年至5000年A 2000 B3000 C40000 D 450012、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保”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 D形声1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自”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 D形声1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 D形声1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牟”字应属()A象形 B指事C会意 D形声1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亦街炎伐 B涉崔莫私C安即和牧D鸣步武益1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修约菜苗 B保禄私空 C寐融照哀 D问娶分笺18、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A攻期江棋 B郊胡鸽邵 C河诂语超 D滑株鸠功19、“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A改换意符 B增加意符 C读音相同 D意义同源20、《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王引之 B张玉书C阮元 D 许慎2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止末行锦B目曰戒哀C又甘受朝D皿亦眉疆2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A佗——他B翦——剪C说——悦D反——返2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A陈——阵B赴——讣C矢——屎D曾——增24、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25、“北”是一个()字。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A、條倍脩休B、特牧福祈C、盆簋益孟D、颖颍顿颈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阿)A 说——悦B 矜——鳏C 歌——謌D 昏——婚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A 遁——遯B 脩——修C 辟——避D 罢——疲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C )A 姜氏何厌之有?B 敢问何谓也?C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D)A 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从左右,皆肘之。
C 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B)A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盍各言尔志?8、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B )A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D 百里奚举于市。
9、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D)A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B 是非君子之言也。
C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A)A 惠等哭,舆归营。
B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11、下列各组汉字,都是形声字并且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C )A、陣都鄙隣B、树析休栔C、修脩儵倏D、胃肺膾炙1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一组是(D )A、暱——昵B、翦——剪C、桀——揭D、赴——讣13 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一组是(A)A、知——智B、昏——婚C、雕——彫D、襍——雜14 下列句子,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B )A 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B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时尚词汇的是:A. 麃(bēi)B. 鬈(quán)C. 刎(wěn)D. 鳢(lǐ)2. 古代汉语中常用的颜色词是:A. 靑(qīng)、苍(cāng)、黛(dài)B. 靛(diàn)、赭(zhě)、绀(gàn)C. 藐(miǎo)、碧(bì)、翠(cuì)D. 翛(xiāo)、苇(wěi)、赅(gāi)3. 下列古代诗词中,不属于宋词的是:A. 春江花月夜B. 静夜思C. 渔家傲D. 西江月4. 以下句子中,哪一句是正确的古代用法?A. 忧郁自然年年老。
B. 动静深相似。
C. 韶光塞巷空。
D. 不覩当年行人。
5.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其作者是:A. 曹操B. 施耐庵C. 罗贯中D. 曹雪芹二、问答题1. 解释古代汉语中的“草木皆兵”一词。
答案:古代汉语中的“草木皆兵”形容因为过度恐慌而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敌视和威胁。
2. 用古代汉语表达“感恩”和“报恩”的意思。
答案:古代汉语中,“感恩”可以用“戴德”表达,而“报恩”可以用“延宠”。
3. 请用古代汉语造句,表达“岁月静好”。
答案:岁月如矢,静好如初。
4. 解释古代汉语中的“墟落”一词。
答案:古代汉语中的“墟落”指的是乡村、村庄。
三、阅读理解古代汉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和理解古代汉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古代汉语的特点是词义丰富、表达方式独特,同时也有一些时尚词汇和独特的句法结构。
通过阅读古代诗词、名著以及古代文献,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就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回顾和巩固他们对古代汉语的学习成果。
通过选择题、问答题和阅读理解,同学们可以加深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
四、补充说明本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最终以教师布置的考试内容为准。
古代汉语的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实践,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古代汉语水平。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名词的是:A. 君子B. 德行C. 仁义D. 礼智2. “诗经”中的“风”指的是:A. 风景B. 民歌C. 风土人情D. 风尚3. 古代汉语中,“吾”和“余”在人称代词中分别代表:A. 第一人称单数和复数B. 第二人称单数和复数C. 第三人称单数和复数D. 不定人称4. “左传”是下列哪一本史书的注释?A. 春秋B. 尚书C. 礼记D. 周易5. “夫子何为者”中的“夫子”是指:A. 丈夫B. 老师C. 父亲D. 尊称6.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哪部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汉赋D. 唐诗7. “夫战,勇气也”中的“夫”字,其在句中的作用是:A. 助词,无实际意义B. 代词,指代人或物C. 连词,连接前后句子D. 副词,表示程度或范围8. “礼失求诸野”中的“野”指的是:A. 野外B. 未开化之地C. 民间D. 边疆9. “出淤泥而不染”中的“淤泥”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比喻:A. 污泥B. 困境C. 恶劣环境D. 低贱出身10. “夫子喟然叹曰”中的“喟然”表示:A. 悲伤B. 惊讶C. 感慨D. 愤怒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在古代汉语中,“__”是指通过诗歌、音乐、舞蹈等形式进行的一种礼仪教育。
2. “__”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以十二年为一个周期。
3. “__”是《诗经》中的一篇诗歌,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4. “__”是《论语》中孔子的一句名言,意在强调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5. “__”是《尚书》中的一篇文献,记载了周公辅佐成王治理国家的故事。
6. “__”是《左传》中的一个典故,讲述了晋国大夫屠岸贾因忠诚而遭受不幸的故事。
7. “__”是《孟子》中提出的一个政治理念,主张君主应以民为本。
8. “__”是《周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表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9. “__”是《史记》中的一篇传记,记述了汉代名将卫青的生平事迹。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古代汉语试题(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B睹覩C置寘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无”与“勿”是古今字。
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A段玉裁B桂馥C王筠D朱骏声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A其后秦稍蚕食魏。
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
《文学概论(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A.反映论B.信息论C.意志论D.文化论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A.观众B.情感.C.文采D.文化3.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A.历史性B.独创性C.感染性D.朦胧性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识性5.(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正剧B.笑剧C.悲剧D.悲笑剧6.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个体体验B.意识形态氛围C.拟想读者D.创作过程7.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
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 )。
A.文本存在方式B.人与人的干系C.文本媒介方式D.社会糊口联系关系域8.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
A.共鸣B.净化C.领悟D.观赏9.在相同或类似的作者语境条件下,作者的创作却大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作者个体的主体条件,作者的主体条件主要包括( )、想象力、语言敏感和拟想读者等四个方面。
A.文学资源场B.历史情境C.个体体验D.创作过程1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 )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A.作家B.文学作品C.文学流派D.文学思潮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精确答案,请将精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11:美国学者XXX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2)(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20分)
1.古代散文主要的类型有--------、---------、----------、-----------。
2.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岳阳楼记》属于一类;《欧阳生哀辞》属于------ 类。
3.骈文的特点主要有---------、---------、--------。
4.古文标点错误的类型主要有----------、---------------。
5.古人所说的句读和今天所说的标点的区别是------------------、-----------------。
6.五律平仄的基本格式是-----------、-----------------、--------------、-------------。
7.律诗的对仗是指--------------- ;工对是指-------------------- ;借对是指-------------------------------------------------------------------------------------------------------------------------------。
二、说明下列大号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义(10分)
8.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
9.厉王虐,国人谤王。
10.世之有稷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11.纵士卒无赖,郐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
12.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13.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
三、说明下列大号黑体字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20分)
14.或问儒者日:“方此时也,尧安在?”
15.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16.项羽乃疑范曾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17.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1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20.京叛大叔段,段人于鄢,公伐诸鄢。
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10分)
21.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22.怀敌抚远,何招而不至?
23.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
窃为陛下惜之。
24.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五、给下列古文加上标点符号(10分)
25.陈亢问于伯鱼① 日子亦有异闻乎对日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诗乎对日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礼乎对日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日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
季氏》)
注:①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鲤。
六、标出下列律诗的平仄,平仄不合处画圈,并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孤平【10分)
26.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萎满别情。
注:一、接、别,入声。
不,平声。
七、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
27.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日:“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公日:“太师谁撞?”师旷日。
“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擅之。
”公日:“寡人也。
”师旷日;“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一左右请除之。
公日:“释之,以为寡人戒。
”(《韩非子·难一》) 28.仲尼居’曾子侍。
子日:“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
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日:“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开宗明义章》)
一、填空(20分)
1.每空1分,共4分
史传文论说文杂记文应用文
2.每空1分,共2分
杂记类哀祭类
3.每空1分,共3分
讲究骈偶与四六讲究平仄讲究用典
4.每空1分,共2分
断句错误使用标点符号错误
5.每项1分,共2分
古人所说的“句”不等于今天的句号古代没有冒号等标点符号
6.每空1分,共4分
四句的顺序不对不给分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7.每空1分,共3分
两句话在结构、意义上两两相对用同一小类的名词或形容词对仗不用字在句中的意义对仗,借用该字其他意义或与该字同音字的意义对仗
二、每宇1分,共10分。
8.学问:学习和问难。
9.国:国都。
谤:公开议论别人的过失。
10.被:遭受。
一
11.无赖:指蛮横无理、放刁撒泼等恶劣行迹。
偷:懒惰。
货:钱财。
12.得罪:获罪。
恨:遗憾。
13.详:假装。
三、说明在句中的词性1分,说明意义或作用1分,共20分。
14.或:代词,有人。
15.以: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竞:副词,最终。
为(秦)所:被动句句式。
16.乃:副词,就。
稍:副词,逐渐。
17.而:第二人称词,你。
18.以:介词,表原因。
19.且:副词;将近。
20.诸:“之于”的合音词。
四~每个词类活用2分,共10分。
21.友:名词用作动词,交朋友。
、
22.怀:使动用法,使(敌)归顺。
抚:使动用法:使(远方的人)归附。
23.富安:使动用法,使天下富足安定。
24.免:使动用法,使……免于灾祸。
五、错一处标点扣1分。
不倒扣,共10分。
25.陈亢闯于伯鱼日:“子亦有异闻乎?”对日:“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日:.学诗乎?’对日:‘未也。
’日:‘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日:.学礼乎?’对日:‘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臣亢退而喜日:。
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一
参考译文
晋平公和群臣一起喝酒,喝得痛快了,于是感慨地说:“没有谁比做君主更快乐的了,只有
他的话没人敢于违背。
”师旷在前面陪坐,拿起琴撞了过去。
平公拉开衣襟躲避,琴在墙上撞坏
了。
平公说:“太师擅谁?”师旷说:“现在边上有个小人说话,所以撞他。
”平公说:。
是我呀。
师旷说:“呀!这不是做君主的人该讲的话。
”近侍要求处罚师旷,平公说:“免了,把这作为我的鉴戒。
”
28.原文:
①仲尼居,曾子侍。
②子日:“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
③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汝知
之乎?”④曾子避席日:“参不敏,何足以知之?”⑤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⑥复坐’吾语汝a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⑧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⑨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⑩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
参考译文
孔子坐着’曾子陪伴他。
孔子说:“先王有一种最高的关键的道德,用来治理天下。
民众因
此和睦’君臣上下间因此没有怨恨。
你知道这种道德吗?”曾子从坐席上站立到一边说:。
我曾
参不聪明'怎么会知道它呢?”孔子说:“孝道便是道德的根本,是教化产生的基础。
你再坐下
吧'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包括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接受来的,自己应该爱惜,不敢毁伤
它’这便是实行孝道的开始。
修身处世,实行道义,在后世扬名,从而使父母光荣显耀,这是实
行孝道的归宿a孝道,从奉事父母开始,以奉事君主作为继续,修身处世能够忠孝两全就是孝
道的最终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