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考化学 第二单元 物质构成的秘密 第10讲 物质的构成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化学】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选择题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分子间间隔变大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答案】B【解析】【详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正确;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错误;C、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说明分子间间隔变大,正确;D、空气中含有不同物质的分子,所以空气是混合物,正确。

故选B。

2.西山公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

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不相同的是A.质子数B.电子数C.含氧原子个数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

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二者只是发生电子的得失,所以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含氧原子个数都没有变化。

故选B.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3.中国志愿者王跃参加了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

有探测资料表明,火星上存在丰富的镁资源。

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C.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答案】A【分析】【详解】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镁元素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则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故B正确;C、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故C 正确;D、由题意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D正确。

河北省中考化学 第二单元 物质构成的秘密 第10讲 物质的构成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

河北省中考化学 第二单元 物质构成的秘密 第10讲 物质的构成专项训练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

第10讲物质的构成考点内容年份题型题号分值考查方式1 分子的性质及应用2015 选择题92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用分子性质解释相关现象2014 选择题9 2 结合教材实验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分子的不断运动2013 选择题11 2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2 原子构成、性质及应用2013 选择题 2 2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原子数目的表示方法3 核外电子排布、离子2015 选择题4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3个铁离子的表示方法2014 选择题6(C)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查有关离子的分析推理选择题6(D)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本讲内容我省在考查时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占试卷分值约为3分,预计在2016年我省中考会继续以考查分子的性质与应用,原子、离子等知识为重点。

分子和原子分子原子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的最小粒子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相同点①分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____;②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____;③分子、原子之间都有____;④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____再分在化学变化中原子____再分联系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是由____构成的原子的构成、性质及应用1.原子是可以再分的,但由于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在________中不可以再分。

2.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________(带正电)、________(不带电)、________(带负电)。

(注意特例:一般的氢原子无________)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的____________,电性________,因此整个原子________。

3.在原子中:________数=________数=________数,但是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2019-2020学年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509)

2019-2020学年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509)

为+4 价,氧元素为一 2 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A.Na2SeO3
B.Na2SeO4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NaSeO3
D.Na2SeO2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物质都由原子直接构成
C. Mg2+表示两个镁离子
D.2H 表示两个氢分子
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会增加
46 个水分子构成 8 个笼,每个内容纳 1 个甲烷(CH4 )分子或游离的水分子。若晶体中每 8 个笼有 6 个容纳甲烷分子,另外 2 个被游离的水分子填充。则“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
表示为(

A.3CH4. H2O
B.CH4. 3 H2O
C.CH4. 6 H2O
D.CH4. 8 H2O
12.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化合物 X,此分子的模型如下图,其中每个●
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42
B.相对原子质量为 95.94g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元素符号为 MO
17.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具有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的新型、高效水处理
剂。高铁酸钾(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5
D.+6
18.2008 年 9 月发生了轰动全国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毒事件,原因是其中加入的三聚氰
胺(其化学式为 C3H6N6)严重超标,三聚氰胺如果长期或大量摄入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
导致产生结石。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是由三个碳元素、六个氢元素和六个氮元素组成

【化学】中考必备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必备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必备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水是一种混合物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D.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题意,“干水”的每个颗粒内部是一颗水滴,外层是二氧化硅,所以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组成的混合物,选项正确;B.干水和干冰不是同一种物质,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选项错误;C.干水中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选项错误;D.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

2.西山公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

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不相同的是A.质子数B.电子数C.含氧原子个数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

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二者只是发生电子的得失,所以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含氧原子个数都没有变化。

故选B.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3.吸烟有害健康,是导致肺癌最广泛及作用最强的因素。

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被动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低,今年开始我省已经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造成被动吸烟的原因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的大小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分子的体积很小,非吸烟者不易觉察D.分子在不断运动【答案】D【解析】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烟气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烟气分子向四周扩散,造成人们被动吸烟,故选D。

4.中国志愿者王跃参加了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

有探测资料表明,火星上存在丰富的镁资源。

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C.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镁元素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则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故B正确;C、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故C 正确;D、由题意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D正确。

中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构成》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构成》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构成》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一、选择题1. 三月的田东,漫山芒果花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 分子很小B. 分子不断运动C. 分子间有间隔D. 分子由原子构成2. 下列元素符号的书写正确的是A. 铜一CUB. 氢一heC. 氯一CLD. 银一Ag3. 碳-12原子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关于氧-18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质子数8B. 中子数为8C. 电子数为8D. 相对原子质量为184.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净水剂。

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 +6B. +3C. +2D. 05. 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A. 铁B. 水C. 氦气D. 氯化钠6. 在H2、H2SO4、H2O、H2O2四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A. 氢原子B. 1个氢分子C. 2个氢元素D. 氢气7. 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

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纯碱,其化学式为A. Na2CO3B. NaNO3C. NaOHD. NaCl8. 研究表明,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

C60属于A. 混合物B. 单质C. 化合物D. 有机物9. 已知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CuB. SC. OD. H10. 自来水常用二氧化氯(ClO2)来杀菌消毒。

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 -4B. +2C. +4D. +511. 下列物质中,不含原子闭的是A. CaCl2B. CuSO4C. NaOHD. CaCO312. 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 Ca:表示钙元素B. 2K:表示2个钾原子C. 2N:表示2个氮分子D. +1H O:表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213. 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A. B. C. D.14. 微粒a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微粒b,过程如下图所示,变化前后保持不变的是A. 核电荷数B. 化学性质C. 核外电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15. 钯是我国探月工程和载人航天工程中所研发的新型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不能由此现象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间有间隔C.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小D.分子由原子构成【答案】D【解析】A、此现象能直接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论;B、两种气体能混合,说明分子间有间隔.C、A瓶混合较快,B瓶混合较慢,说明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氮密度小.D、本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不能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选D【点评】此实验能从多角度证明分子的性质,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实验.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核内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属于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故C符合题意;D、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3.西山公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

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不相同的是A.质子数B.电子数C.含氧原子个数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

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二者只是发生电子的得失,所以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含氧原子个数都没有变化。

故选B.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4.生活中废弃的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A.化合物B.金属或合金C.氧化物D.非金属【答案】B【解析】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都属于废旧金属材料,主要成分是金属单质或合金,与有机物氧化物非金属无任何关系,应属于金属或合金.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废旧金属的考查,属于废旧金属回收的知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5.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A.二氧化碳B.水C.高锰酸钾D.液态空气【答案】D【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有氧分子,故不符合题意;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有氧分子,故不符合题意;C、高锰酸钾是离子化合物,不含有氧分子,故不符合题意;D、液态空气是混合物,其中包含液氧,而液氧是由氧分子构成,故符合题意。

河北省中考化学考点分值分布

河北省中考化学考点分值分布

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题型个数分值比例选择14 28 46.7%填空 5 20 33.3%实验探究 1 7 11.7%计算 1 5 8.3%1、中学化学主要考五大板块:第一块:元素、原子、化合价、离子、化学式、相对原子质量,这一大块以原子和原子结构为中心。

第二块: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大块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中心。

第三块: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第四块: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这是初中化学学习到的四种化学反应类型。

第五块: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及其他的性质、用途和制取(或转化)包括O₂、H₂O、CO₂,常见的金属、盐、碱、酸等。

2、选择题共14题,其中实验操作2-3题,化学常识2题,微观粒子2题填空题共5题,其中化学方程式2-3题,化学与生活1题,物质推断1题实验探究共1题,主要考察如何探究物质的组成以及所选试剂和实验步骤计算题共1题,主要考察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求溶液的质量分数或者物质纯度3、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四种化学反应类型是中考化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在O₂、H₂O、CO₂、属、溶液、酸、碱、盐部分;4、常考推断题: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盐和酸之间的反应铵盐和碱之间的反应碱性氧化物和酸之间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5、常考计算题:根据反应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纯度或者最后溶液质量分数以及反应物纯度等。

酸碱中和反应根据加入溶液的量计算原溶液质量分数。

黄色:平时学习重难点 红色:平时、中考重难点 灰色:中考不考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九年级上)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课题1 水的组成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课题3 水的净化 课题4 爱护水资源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课题2 元素 课题3 离子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九年级下)第九单元 溶液 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1金属材料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题 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 化学肥料。

第10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周期表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讲义(人教版)(解析版)

第10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周期表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讲义(人教版)(解析版)

第十讲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周期表一、考点梳理知识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1)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3)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4)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探究a.实验装置:b.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烧杯A中的溶液变红c.解释:烧杯B中浓氨水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与水反应生成了氨水,氨水呈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d.实验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2.原子(1)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2)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性质: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原子间有间隔;(4)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氯原子为例):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电子。

(5)最外层电子数的应用: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为2)的是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易失电子,活泼;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易得电子,活泼。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3.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分类: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阴离子(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电性,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若离子带的电荷数是1,则“1”省略不写;如O 2-; 0H - (4)原子和离子的判断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知识点二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1.元素(1)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2)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讲 物质的构成本讲内容我省在考查时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占试卷分值约为3分,预计在2016年我省中考会继续以考查分子的性质与应用,原子、离子等知识为重点。

分子和原子 原子的构成、性质及应用1.原子是可以再分的,但由于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在________中不可以再分。

2.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________(带正电)、________(不带电)、________(带负电)。

(注意特例:一般的氢原子无________)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的____________,电性________,因此整个原子________。

3.在原子中:________数=________数=________数,但是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原子核很小,相对于原子核来说核外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上,这是因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质量几乎相等,而一个电子的质量只相当于一个质子质量的1/1 836。

6.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________(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__________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如果用算式表示,可以表示为: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略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则发现: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数+________数。

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1)通常用________表明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________层,最多的有________层,最外层电子最多不超过________个。

(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2.原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离子1.带电的____________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________,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________。

2.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温馨提示】①在原子中: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②在离子中: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原子和离子的关系4.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命题点1分子的性质及应用(2015·河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B.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D.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思路点拨:水结成冰,是分子间间隔改变,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本题考查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需要认识微粒的主要性质(以分子为例):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间有作用力。

另外,要熟记一些微粒典型的宏观表现的例子,以便于区分它们。

1.(2014·河北)如图所示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 )A.闻到气味B.气体混合C.刻出划痕D.品红溶解2.(2013·河北)登山时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

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 ) A.个数减少B.质量减少C.间隔变小D.体积减小3.(2015·石家庄一模)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A.液氧是淡蓝色的——氧气分子是淡蓝色的B.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构成物质的分子可以再分C.水结冰后不能流动——水分子在0 ℃以下将不再运动D.5 mL水与5 mL食醋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 mL——分子之间有间隔命题点2原子的构成、性质及应用(2015·北京)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4 B.26C.30 D.56思路点拨: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弄清原子中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4.(2014·台州)如图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为电子,内圈为原子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模型表示一种碳原子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C.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2个电子上D.该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5.(2015·荆州)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质子和中子6.(2015·杭州)考古学上常用碳-14原子测定文物年代,碳-14原子和碳-12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中子数不同,它们的原子质量之比是________。

命题点3核外电子排布、离子(2015·成都)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Na和Na+,其中相同的是( )A.电子数B.质子数 C.电子层数 D.所带电荷数思路点拨: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每一部分所表示的含义进行解答,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

7.(2015·苏州)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铜 B.二氧化碳 C.金刚石 D.氯化钠8.(2014·菏泽)下列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微粒①易得到电子B.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C.微粒③易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D.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9.(2015·菏泽)有A、B、C、D四种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如下:(1)D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D元素与上图中________(填字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D元素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

(2)A、B、C三种元素能形成一种化合物,其水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3)A、B两种元素的原子以1∶1的比例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写化学式),其中B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

第10讲物质的构成一、选择题1.(2015·襄阳)“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以再分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2015·云南)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3.(2015·绵阳)下列各种粒子,不带电的是( )A.原子核 B.质子C.中子 D.电子4.(2015·汕尾)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 B.铝 C.金刚石 D.氯化钠5.(2014·温州)最近某科研小组证实了117号元素的存在,其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7个质子和176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59 B.117 C.176 D.2936.(2015·石家庄二模)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做饭时炊烟袅袅,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B.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没有间隙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D.房间里喷洒香水后满屋飘香,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7.(2015·荆州)下面所列各项中,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的核电荷数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8.(2015·阜新)某离子核内所含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该粒子一定是( )A.原子 B.分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9.(2014·广州)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实心球体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10.(2015·石家庄市内四区毕业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原子都能构成物质D.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二、填空及简答题11.(2015·株洲)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x =______;A粒子的化学式是 ______。

(2)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粒子的名称是________。

(3)以上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表示离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12.(2014·重庆A卷)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填字母)。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④⑤13.(2015·荆州)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中n≠0),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的最大值为________。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其对应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由+6价的该元素形成的常见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若m-n=10,则该粒子对应的常见金属元素有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14.(2015·绥化)把握微观世界,了解构成物质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1)反应物中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通过该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第10讲 物质的构成考点解读考点1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很小 运动 间隔 可以 不能 原子考点2 1.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质子 中子 电子 中子 电荷总量相等 相反 不显电性 3.核电荷 质子 核外电子 不一定 5.原子核 质子 中子 6.碳原子 原子的质量 原子实际质量/碳-12原子质量的1/12 质子 中子考点3 1.(1)电子层 (2)1 7 8 2.(1)质子数 电子层 原子核 该电子层的电子数 (2)<4 失 ≥4 得 8 最外层电子数考点4 1.原子或原子团 阳离子 阴离子 2.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个镁离子 3.=Ne > Na +< Cl各个击破例1 A 例2 B 例3 B 例4题组训练 1.C 2.C 3.D 4.D 5.B 6.7∶6 7.D 8.B 9.(1)硫 B S 2-(2)> (3)H 2O 2 -1整合集训1.A 2.A 3.C 4.A 5.B 6.D 7.D 8.C 9.D 10.C11.(1)2 S 2-(2)铝原子 (3)AD12.(1)氯化钠(或NaCl) (2)失去 (3)D13.(1)8 (2)S 2-H 2SO 4 (3)Na 、Mg 、Al14.(1)O 2 4NH 3+3O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 2+6H 2O 置换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或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氨气和氧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产氮气和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