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2013年山东各市GDP及人均GDP

2013年山东各市GDP及人均GDP

2013年山东各市GDP及人均GDP第一篇:2013年山东各市GDP及人均GDP2013年山东各市GDP(亿元)和人均GDP(元)排名地市2012GDP2013年GDP 常住人口(万)人均GDP人均GDP (美元)排名1青岛2烟台3济南4潍坊5淄博6济宁7302.118006.60886.855281.385613.00697.934812.685230.19695 4012.434420.70918.583557.23801.24477.313189.373501.5814.3 590281.3380423.5475254.5348125.3779638.8142997.4814577.492富裕 12985.784富裕 12151.156富裕7770.6812工农业强市12859.075富裕6942.6914 7临沂8东营9泰安10威海11德州12聊城13滨州14菏泽15枣庄16日照17莱芜全省3012.83336.81008.333093.333000.663250206.38157476.50 2547.02790.7552.950473.872337.862515280.4889667.712230.56 2460.59556.8244190.042145.652400578.9941451.491987.73215 5.7377.9657035.141787.362052833.8124609.921749.081830.633 72.9349087.761352.571500.16283.4352928.77631.41650129.8550057.7650013.24 54684.39684.8756463.645343.4925427.32 8149.8814478.41 7135.256693.079209.323973.707926.078546.278082.709117.04 1富裕 93富裕1315将步入富裕17 本省最穷地市 11810第二篇:2012年浙江各市GDP和人均GDP2012年浙江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2012年,浙江经济总量达到34606.3亿,全省人均GDP63184.66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各地级市来看,杭州、宁波和温州GDP位列前三;从人均GDP来看,杭州、宁波、舟山、绍兴、嘉兴均超过1万美元,浙江所有地市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均衡的省份。

中共济南市委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3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的决定

中共济南市委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3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的决定

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3年度科学发展综
合考核先进单位的决定
佚名
【期刊名称】《济南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4(000)010
【摘要】<正>济普发〔2014〕15号(2014年4月29日)2013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群众为根本,以实践为标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工作,积极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较好完成了全年科学发展目标任务。

为表彰先进,激励全市各级各部门在推进省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根据全市2013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情况,市委、市政府决定,历下区、长清区和济南高新区为"济南市2013年度科学发展综
【总页数】2页(P9-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0
【相关文献】
1.中共济南市委办公厅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2015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执行情况考核方案》的通知 [J], ;;
2.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工作的意见[J], ;
3.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工作的意见
[J], ;
4.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4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的通报 [J], ;
5.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4年度科学发展先进县(市)区的通报[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服务业发展情况

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服务业发展情况

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服务业发展情况2013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济南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服务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市服务业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2013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892.2亿元,同比增长9.7%,比全市增加值增速高0.1个百分点,比全省服务业平均增速高0.5个百分点;与1季度、上半年和1-3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相比,分别提高了2.1、0.9和0.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55.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贡献率达53.5%,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

全市服务业共完成税收458.5亿元,同比增长14.6%,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比全部税收增速高2.8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57.8%,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从全市服务业经济发展情况看,我市服务业各行业发展既有亮点,也存在一些发展相对薄弱的方面。

一、全市服务业发展亮点批发零售业稳定发展。

2013年,限额以上法人企业零售额1177.7亿元,增长12.1%,其中批发业零售额267.9亿元,增长17.6%;零售业873.3亿元,增长12.3%。

2013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671.6亿元,同比增长12.7%,高出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23.2%,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其中批发业实现增加值437.6亿元,同比增长13.9%,零售业实现增加值234.0亿元,同比增长10.4%。

金融业拉动有力。

金融业增加值增速较前三季度有所放缓,但是对服务业经济的拉动依然有力,2013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61.0亿元,同比增长16.2%,高出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6.5个百分点;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15.9%,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截至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925.8亿元,增长10.4%;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211.2亿元,增长6.7%。

2013年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3年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3年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情况目 录第一部分 概况一、主要职能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第二部分 2013年部门预算表一、 2013年收支预算表二、2013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三、2013年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第三部分 2013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第一部分概 况一、主要职能(一)拟订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研究分析全市及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国民经济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目标、政策,提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二)负责监测全市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承担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的责任;研究全市宏观经济运行总量平衡、经济安全和总体产业安全等重要问题并提出落实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统筹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政策建议;起草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负责汇总分析全市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情况,参与研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综合分析财政、金融、土地、价格政策的执行效果,研究提出运用经济杠杆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提出直接融资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拟订政府投资及其他重大建设项目建设方案;负责全市非上市企业债券发行的审核、转报工作;参与提出价格总水平的调控目标和调控政策,协调价格调控政策方面的重要事项。

(四)承担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全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责任;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全市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搞好重要专项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衔接;组织实施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和改革试验区的有关工作;拟订全市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研究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和国民经济市场化的重大问题,提出推动非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济政发[2012]4号【发布部门】济南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03.12【实施日期】2012.03.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济政发〔2012〕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济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济南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专业计划,由市发改委另行下达。

济南市人民政府二O一二年三月十二日济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市政协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创新驱动、富民惠民四大战略,全力做好调结构、稳物价、保民生、促改革等重点工作,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406.3亿元,同比增长10.6%。

其中第一产业237.9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1829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2339.4亿元,增长10.3%。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5.5:41.9:52.6调整为5.4:41.5:53.1。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新增6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加快实施,粮食生产连续9年丰收,总产量达到295.8万吨。

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涉农4项补贴4.75亿元,比上年增加1425万元。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重点扶持80个都市农业园区和47个特色品牌基地,建成核心示范区26万亩,带动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万亩。

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0家、农民合作组织620家,累计分别达到410家和3278家。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呈报济南市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呈报济南市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呈报济南市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报告【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济政办函[2014]4号【发布部门】济南市政府【发布日期】2014.03.27【实施日期】2014.03.2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呈报济南市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报告(济政办函〔2014〕4号)省政府办公厅:根据有关要求,我市编制了《济南市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现予呈报。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3月27日济南市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2013年度我市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

本报告由概述,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情况,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及主动公开平台建设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及监督检查情况,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情况,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情况及附表等11部分组成。

本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

本报告的电子版可以在济南政府网(http://)上下载。

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联系(地址:济南市龙鼎大道1号龙奥大厦7层,邮政编码:250099,电话:66607748,电子邮箱:dzzw@)。

一、概述2013年,全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办法》精神,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以深化公开内容为核心,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拓宽公开渠道,进一步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平台,不断拓展公开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0年1至7月份全市经济运行和安全生产情况的通报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0年1至7月份全市经济运行和安全生产情况的通报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0年1至7月份全市经济运行和安全生产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8.24•【字号】•【施行日期】2010.08.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0年1至7月份全市经济运行和安全生产情况的通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1-7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工业经济发展平稳。

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14.2亿元,同比增长14.7%;主营业务收入2616.1亿元,同比增长23.0%;实现利税251.5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实现利润141.6亿元,同比增长20.7%。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

1-7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995.3亿元,同比增长13.6%。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33.4亿元,同比下降4.1%;第二产业投资308.4亿元,同比增长7.7%;第三产业投资653.5亿元,同比增长17.8%。

房地产开发投资279.4亿元,同比增长47.1%。

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

1-7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1.0亿元,同比增长18.4%。

其中,城镇零售额846.7亿元,同比增长18.0%;乡村零售额94.3亿元,同比增长21.8%。

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83.8亿元,同比增长19.9%。

对外贸易继续回升。

1-7月份,全市进出口总额40.0亿美元,同比增长27.2%。

其中,出口总额21.3亿美元,同比增长25.0%;进口总额18.7亿美元,同比增长29.9%。

合同外商直接投资6.4亿美元,同比增长13.5%。

实际到账外资4.6亿美元,同比增长1.9%。

财税收入较快增长。

1-7月份,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4.1亿元,同比增长26.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3.0亿元,同比增长16.0%。

全部税收收入336.1亿元,同比增长25.0%。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济政发[2003]9号【发布部门】济南市政府【发布日期】2003.03.05【实施日期】2003.03.0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济政发[2003]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济南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济南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具体计划,由市计委另行下达。

济南市人民政府二00三年三月五日一、2002年计划执行情况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实现“五年大变样”的目标,突出工业强市、高新技术、民营经济和外经外贸等重点,大力实施“四个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其中第一产业98.7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501.6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599.7亿元,增长14.8%。

(一)工业生产和效益快速增长。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18.6亿元,增长20.8%,增幅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销售收入917.3亿元,增长23.1%;利税92.7亿元,增长19.7%。

重点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达到97.8%。

在288种主要产品中,产量增长的200种,占69%。

其中,载重汽车增长71.4%,钢增长34.2%,机床增长27.5%,家用洗衣机增长50%,微机增长19%。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

面临多年不遇的严重干旱,通过加大抗旱措施和结构调整,保持了农村经济形势的稳定。

全年粮食总产量189.9万吨,比上年减产20.6%;蔬菜总产量633.7万吨,增长9.9%;肉类产量35.3万吨,增长6.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中心任务,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一、综合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99.9万人,增长0.7%;户籍总人口613.2万人,年人口增长率6.6‰。

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4.53‰,上升 0.86个千分点;人口出生率11.35‰,下降0.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82‰,下降1.26个千分点。

人口机械增长率2.65‰,提高0.66 个千分点。

城市化率达到66%,比上年提高0.29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5230.2 亿元,比上年增长9.6%[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4.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053.2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2892.3亿元,增长9.7%。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5.4:39.3:55.3。

全市全部税收收入793.0亿元,增长11.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2.1元,增长13.9%。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648 元,增长9.5%;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667元,增长8.2%。

农民人均纯收入13248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799元,增长12.5%。

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3][3] 30.6%,下降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3.9%,下降1.7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82.3万人。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8.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比上年末降低0.68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9%。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

2013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67.0万亩,粮食总产量266.6万吨。

棉花播种面积24.2万亩,减少8.8万亩;棉花产量2.0万吨,减产 27.2%。

油料播种面积22.7万亩,增加0.3万亩;油料产量5.7万吨,增产0.3%。

蔬菜播种面积149.8万亩,增加0.9万亩;蔬菜产量 657.1万吨,增产3.7%。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40.2万吨,增长1.1%。

其中:猪肉产量23.0万吨,增长2.2%;牛肉产量6.8万吨,增长0.9%;羊肉产量 2.4万吨,增长2.4%;禽肉产量7.6万吨,减少2.8%。

禽蛋产量35.6万吨,减少1.5%。

牛奶产量达到31.8万吨,减少4.2%。

水产品产量4.6万吨,增长1.9%。

全年生猪出栏316.1万头,增长4.0%;年末生猪存栏210.0万头,增长2.4%。

全年完成造林20.5万亩,新育苗4.8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349.4万亩;年末森林覆盖率34.0%。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7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9.2万亩。

农业机械总动力552.1万千瓦,农用拖拉机6.2万台。

农作物机耕面积、机播面积和机收面积分别达到437.5万亩、651.5万亩和594.0万亩。

年末全市农业园区发展到214个,示范乡镇发展到20个。

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量达442家,新认定8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663家,新增690家;发展种植面积3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78户,耕地总面积达4.1万亩;发展家庭农场569家,从业人员达2000人。

三、工业、建筑业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4]增加值增长11.3%。

按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5.0%,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8.2%。

按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2.6%,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0.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46种大类产品中,82种产品产量增长。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150.2亿元,增长11.4%;实现利税 531.5亿元,增长26.3%;实现利润252.0亿元,增长40.3%。

其中:食品制造业利润12.5亿元,增长28.4%;医药制造业利润 26.5亿元,增长32.0%;金属制品业利润30.8亿元,增长22.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 18.8亿元,下降0.5%。

年末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488家,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30.2 亿元,增长14.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0.56 %,比年初提高1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62.6亿元,增长7.7%。

年末资质内建筑业企业472家,实现总产值1378.1亿元,增长15.6%。

其中在省外完成的建筑业产值458.7亿元,增长7.9%。

签订合同额3197.5亿元,增长17.3%。

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736.4亿元,增长34.8%。

全年淘汰压缩80万吨炼钢产能,淘汰拆除20万吨水泥熟料产能。

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初步核算,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超额完成年度和进度目标任务。

四、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3.9亿元,增长13.4%。

分城乡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4.2亿元,增长13.5%;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7亿元,增长12.2%。

全年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实现零售额1177.7亿元,增长12.1%。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41.3亿元,增长13.4%;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6.4亿元,下降18.1%。

2013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主要商品零售额全年新签外商投资项目86个,实现合同外资额16.5亿美元,增长2.0%;实际到账外资13.2亿美元,增长8.2%。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95.7亿美元,增长4.7%。

其中:进口40.9亿美元,增长19.5%;出口54.8亿美元,下降4.1%。

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36.7亿美元,下降6.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0亿美元,增长8.9%。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9.7亿美元,增长4.8%;新设境外企业48家,中方协议投资额5.4亿美元,增长23.6%;外派劳务人员8339人,增长34.8%。

五、交通、通讯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2696.7公里,增长3.3%。

其中有铺装、简易铺装路面12422.3公里,增长3.5%。

境内高速公路354.7 公里,增长2.3%。

年末拥有民用机动车141.9万辆,增长1.7%。

其中民用汽车121.4万辆,增长14.6%。

年末公交线路247条,线路长度 4310.6公里;公交营运车辆4820辆,全年旅客运输量8.5亿人次,下降2.3 %。

执行航线150条,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813.9万人次,增长6.2%;货邮吞吐量7.3万吨,下降2.0%。

2013年主要运输工具运输量[6]全年邮电通信业营业收入75.8亿元,增长7.5%。

年末邮政局所 215处;固定电话用户180.0万户,下降6.8 %;移动电话用户1243.6万户,增长27.2%;宽带网用户175.9万户,增长1.3%。

六、现代服务业[7]全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29.8亿元,增长10.9 %;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为49.4%。

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925.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4%。

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808.1亿元,增长10.3 %,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267.8亿元,增长13.1 %。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211.2亿元,增长6.7%。

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812.5亿元,增长5.5 %。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41.5亿元,增长15.5%;累计赔款与给付47.3亿元,增长34.3%。

有价证券交易成交总量8861.6亿元,增长 65.7%。

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320.6亿元,增长14.8%。

全年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4807.0万平方米,增长26.0%。

其中住宅施工面积 3245.5万平方米,增长20.6%。

房屋新开工面积1386.7万平方米,增长11.6 %。

商品房销售面积 820.2万平方米,增长24.6%。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 702.8万平方米,增长25.9%。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126.5万人次,增长9.8%。

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095.8万人次,增长9.9%;接待入境游客30.7万人次,下降2.8%。

实现旅游总收入528.9亿元,增长14.5%。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19.5亿元,增长15.0%;入境旅游收入1.5亿美元,下降 5.7%。

全年举办会展156场,与上年基本持平;直接营业收入 4.1亿元,增长10.8%;参观人数911万人次,增长9.4%;展会交易额1320亿元,增长7.9%。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年末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48.2万人,下降1.9%。

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1%。

教育事业基本情况年末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级2家,省级48家,市级218家;新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总数达到21家。

新增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3家,总数达到12家。

全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 21 项,三等奖12项。

全市获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全年专利申请量22525件,下降2.5%。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1328件,增长31.7%。

专利授权量12389件,下降13.8 %。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168件,增长2.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485亿元,增长10.1%。

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85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270亿元,增长9.1%。

新签合同利用外资项目35个,实际使用外资2.6亿美元,增长8.3%。

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48项,其中国家级火炬项目5项。

综合保税区通过封关验收。

年末全市九家省级及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40家;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7.8亿元,增长10.7%;实现利税214.7亿元,增长25.6%。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一院三馆”[8]如期完成并投入使用。

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9个县(市)区两馆[9]建成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各县(市)区均建成一处标准化电子阅览室。

745个规范化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和农村文化大院全部建成。

市属艺术院团演出 1846场,收入1405.6万元。

举办“喜迎十艺节•全民共欢乐”广场文化活动500余场,观众达600余万人次。

举办公益演出336场,组织公益艺术培训、基层文化辅导班700余次。

放映农村(社区)公益电影5.7万场次,为900个农家书屋更新了图书、200个农家书屋进行了数字化升级。

“喜迎十艺节•全民共欢乐”全国群众文化优秀节目惠民展演96场,观众66万余人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