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初中地理八上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精品课(共50张PPT)

合集下载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说课稿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说课稿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是一节关于地理学科的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聚落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以及聚落景观的变化。

教材从实际案例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聚落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聚落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以及聚落景观的变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聚落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掌握聚落景观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聚落发展的原因和特点,聚落景观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分析聚落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以及聚落景观的变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聚落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聚落的特点和变化。

2.新课导入:介绍聚落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聚落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一组聚落发展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总结聚落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4.聚落景观的变化:让学生观察一组聚落景观的图片,分析聚落景观的变化规律。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聚落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总结: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强调聚落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以及聚落景观的变化。

7.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个聚落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以及景观的变化。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原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特点:依山傍水、沿河流、交通线分布•景观变化:从原始聚落到现代城市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

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巴黎城区 的范围在不断地变大。
聚落的规模会发生改变!
德国埃森市
案例二
1.找一找从1829年到现在一直保留的建筑。 代表着当地历史风貌的建筑: 教堂 2.观察图C,说说在1867年的时候埃森是一 个什么性质的城市。 以钢铁机械为主的重工业城市
案例二
3.从景观上看,埃森的工业结构发生了什
古楼兰国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扼东西交通的门 户,是汉王朝进入西域的桥头堡。当年在这条交通 线上是“使者相望于道”,交通繁忙,城市经济繁 荣,楼兰古城有着极盛一时的历史和灿烂的绿洲文 化。
楼兰古国遗址
楼兰古国曾是何等的繁荣昌盛,城墙的残迹竟达八米之厚。可楼兰古国究竟为何突然废弃? 除了缺水缺粮外,史学家尚有两种猜测: 一是发生了瘟疫,因发现了一些尸体,但这些尸体又缺手残腿,死状惨烈; 二是发生了战争,但若说是战争,则尸体又太少。楼兰古国之谜至今无人能解。
A.甲、乙、丙三处聚落形成的最有利因素是靠近公路
B.丁处聚落位于两条公路及河流交汇处
C.图中四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丙处
D.如果四处聚落房屋建筑均如图右下方所示,那么图示区域位于炎热多雨地区
4.历史上人类对复活节岛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文明从繁荣到衰退。复活节岛
历史进程中符合人地和谐发展理念的是( D )
A.小村庄变成小城镇 B.小城镇发展成小村庄 C.大商埠变成大农场 D.小渔村直接变成大城镇 2.上海原是个小渔村,自清末开埠以来,工商业发展快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口城市。上海市发展快速的
原因是( A )
A.位置优越 B.地形平坦 C.气候温和 D.渔业发达
3.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均表示乡村聚落。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 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  教案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也会发生变化,并知道会发生哪些变化;(2)了解引起聚落发生变化的因素(人类活动对聚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举例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引起聚落变化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要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念。

【教学重点】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2.人类活动对聚落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树立人类社会与自然规律协调发展观。

【教学方法】读图、探究合作、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1913年的迈阿密图和20世纪末的迈阿密图。

提问:观察两幅图,说说迈阿密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明确:1913年的迈阿密房屋大多低矮,分布零散,周围有大片的农田;20世纪末的迈阿密高楼林立,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到处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

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探究一下聚落的发展与景观的变化是如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二、新课学习(一)聚落的规模变化案例1:(1)巴黎最初建立在哪里?为什么当初建在这里?(2)从图中找出不同时期的巴黎城区范围,思考巴黎城区范围是如何变化的?(学生回答)明确:(1)巴黎最初建立在塞纳河边的西岱岛上,原因是这里水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

(2)随着社会的发展,巴黎城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呈放射状扩展。

得出结论1:聚落的规模可以发生变化,人们常常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建立聚落。

(二)聚落的性质变化案例2:(1)找一找从1829年到现在一直保留的建筑。

(2)观察图C,说出1867年的埃森市是一个以什么职能为主的城市?(3)观察图D,说出现在的埃森市与1867年的埃森市相比有哪些变化?(学生回答)明确:(1)代表当地历史风貌的建筑:教堂。

最新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3第4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精品教案

最新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3第4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精品教案

第四节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变化;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了解引起聚落发生变化的因素(人类活动对聚落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大量的活动实例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变化,并归纳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引起聚落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的分析,学生应该认识到:人类保护环境、合理发展经济等合理的方式会促进聚落的兴旺;反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使好的聚落衰落甚至消亡。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人类活动对聚落变化的影响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课时安排 1课时活动过程过程指导:一、活动准备:每个同学准备2个有关聚落变化的实例。

实例1. 调查叙永县近10年内都发生了那些变化。

(要获得这些资料,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从父母等长辈那里了解他们的亲身感受;到叙永县城市规划部门了解本县变化的一系列情况)实例2. 了解世界上任意一个聚落的变化情况(除本地外),也可以用教科书上的任何一个实例。

二、活动步骤:(1)学生交流自己所准备的材料(2)学生分组讨论本组的材料(3)各组学生归纳本组材料的共同点(4)各组学生代表发言,说出他们归纳的共同特点是什么(5)综合各组代表同学的发言内容,老师提问:①叙永县在发生变化吗?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的聚落一般都会发生变化吗?③叙永县发生了哪些变化?④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呢?1.学生发言并总结(需要老师引导):——聚落的规模和性质的变化2.思考:叙永县是在不断地扩大,但是我们这个城市是否能扩大到像泸州市甚至成都市那么大呢?(叙永的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没有打的河流和便捷的交通,而且由于地形因素,多山地,实质上限制了本县的发展,要是城市规模无限的扩大,将会严重破坏我们县的生态环境)4.“聚落性质的变化”,以叙永县为例,20年前,它就是一个小镇而已,经过多年发展,今天的叙永成了依托采煤而发展起来的小型都市,而且是中国的重要的交通要道,321国道穿城而过,沿海的深圳、香港,它们都是由笑而发展壮大的。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教学设计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教学设计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聚落的形成、发展以及景观的变化。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掌握聚落的发展变化规律,并能够分析不同类型的聚落景观特点。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案例和插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聚落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聚落发展的具体原因和过程,以及景观变化的原因和特点,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深入分析聚落发展和景观变化的原因,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聚落的形成、发展及景观变化的原因和特点;能够分析不同类型的聚落景观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地理角度研究聚落发展和景观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聚落的形成、发展及景观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2.不同类型聚落景观特点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聚落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聚落的发展和景观变化。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聚落案例资料和图片。

2.制作课件,展示聚落发展和景观变化的内容。

3.准备问题讨论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聚落图片,如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聚落?聚落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聚落发展的相关资料,如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原因,城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原因等。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聚落发展的原因和过程。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类型的聚落景观特点。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

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的趋势和未来展望
城市化进程加速,聚落规模不断扩大 景观变化显著,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 生态保护意识增强,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趋势 科技进步推动聚落发展,智能化、信息化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06 探究与实践:如何
保护和改善聚落的 景观环境
保护和改善聚落景观环境的意义和价值
保护历史文化:聚落景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保护景观就是保护历史文化 提升生活质量:改善聚落景观环境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促进经济发展:良好的聚落景观环境可以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05
聚落发展与景观变 化的实例分析
不同地区的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
亚洲:古代中国城市发展,印 度城市文明,日本城市发展
非洲:古代非洲城市,近代 非洲城市发展
美洲:古代美洲城市,近代 美洲城市发展
欧洲:中世纪城市兴起,文艺 复兴时期城市繁荣,工业革命 后城市化加速
大洋洲:古代大洋洲城市, 近代大洋洲城市发展
景观变化的评价和影响
自然景观:植 被、地貌、气 候等自然因素
的变化
人文景观:建 筑、文化、社 会等社会因素
的变化
评价:对聚落 景观变化的评 价,包括正面
和负面评价
影响:对聚落 景观变化的影 响,包括对环 境、社会、经 济等方面的影

04
聚落发展与景观变 化的相互关系
聚落发展对景观变化的影响
聚落发展:人 口增长、经济 发展、基础设
聚落的形成因素
地理环境:地 形、气候、水 源等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人 口、资源、交 通等社会经济
条件
文化传统:历 史、宗教、习 俗等文化因素
政治制度:政 治体制、政策 法规等政治因

八年级地理上册3.4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课件2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3.4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课件2中图版
一、释疑难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 后复习30分钟。
2. 烟囱林立→工业城市。
3. 城市的能见度很高,空气清新→工业结 构转型。
三. 聚落的标志——地名 [读图]活动P.72
城区外——农村
四. 聚落的兴衰变化 ①日益繁荣 ②日渐衰落 ③永远消失
[思考]活动P.73 1. 楼兰古国、古巴比伦、庞贝古城。
2. 聚落消亡原因 ①自然原因:自然灾害——火山爆 发、地震、泥石流;洪涝。
2019/5/27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5/27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第四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 与景观变化
一. 聚落的规模变化 ①小村庄→大农场
②小城镇→大商埠
[读图]活动P.70 ①这里位于河流冲积平原上,土壤肥 沃,灌溉便利,农业生产发达。

1299.中图初中地理八上《3第4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word教案

1299.中图初中地理八上《3第4节 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word教案

第四节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变化;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了解引起聚落发生变化的因素(人类活动对聚落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大量的活动实例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变化,并归纳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引起聚落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的分析,学生应该认识到:人类保护环境、合理发展经济等合理的方式会促进聚落的兴旺;反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使好的聚落衰落甚至消亡。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人类活动对聚落变化的影响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课时安排 1课时活动过程过程指导:一、活动准备:每个同学准备2个有关聚落变化的实例。

实例1. 调查叙永县近10年内都发生了那些变化。

(要获得这些资料,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从父母等长辈那里了解他们的亲身感受;到叙永县城市规划部门了解本县变化的一系列情况)实例2. 了解世界上任意一个聚落的变化情况(除本地外),也可以用教科书上的任何一个实例。

二、活动步骤:(1)学生交流自己所准备的材料(2)学生分组讨论本组的材料(3)各组学生归纳本组材料的共同点(4)各组学生代表发言,说出他们归纳的共同特点是什么(5)综合各组代表同学的发言内容,老师提问:①叙永县在发生变化吗?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的聚落一般都会发生变化吗?③叙永县发生了哪些变化?④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会发生哪些变化呢?1.学生发言并总结(需要老师引导):——聚落的规模和性质的变化2.思考:叙永县是在不断地扩大,但是我们这个城市是否能扩大到像泸州市甚至成都市那么大呢?(叙永的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没有打的河流和便捷的交通,而且由于地形因素,多山地,实质上限制了本县的发展,要是城市规模无限的扩大,将会严重破坏我们县的生态环境)4.“聚落性质的变化”,以叙永县为例,20年前,它就是一个小镇而已,经过多年发展,今天的叙永成了依托采煤而发展起来的小型都市,而且是中国的重要的交通要道,321国道穿城而过,沿海的深圳、香港,它们都是由笑而发展壮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的发展与变化
三 岔 河 口
民间谚语: “三岔口,停船口,南北运河海河口; 货船拉着盐粮来,货船拉着金银走; 九河下梢天津卫,风水都在船上头。”
当时三岔河口漕运的繁荣景象
天津的发展与变化
德国埃森市——城市职能的变化
汇报人:李文杰
案例二
1. 观察上面三幅图,从1829年到现 在一直保留的建筑是什么?
楼兰被瘟疫疾病毁灭。一场从外地传来的瘟疫, 夺去了楼兰城内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侥幸存活的人 纷纷逃离楼兰,远避他乡。
土壤 肥沃
水源 充足
适合发聚 展落 农业
交通 便利
自然资 源丰富
气候温 暖湿润
案例二:
西岱岛 巴黎城区的范围变化
巴黎最初建立在西岱岛的原因?
从图中找出不同时期巴黎城区的 范围,思考巴黎城区范围如何变 化的?
成放射状向西外岱岛扩风展光
1652年的巴黎城区 1653-1789年扩展的巴黎城区 1790-1870年扩展的巴黎城区 至今仍在扩展的巴黎城区
聚落的发展
乡村与城市间演变的一般过程是: ①村庄-②集镇-④城镇-③城市
规 模 逐 渐 变 大
聚落
(一)城市规模发生变化
结论一
1.聚落的规模可以发生变化。 2.人们常常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建立聚落。
我们的家乡—天津
汇报人:张子淇
三岔河口玉皇阁渡口
明成祖朱棣
天津 天津水系图
如今的估衣街 大胡同商贸区
古楼兰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扼东西 交通的门户,是汉王朝进入西域的桥头 堡。当年在这条交通线上是“使者相望 于道”,交通繁忙,城市经济繁荣,楼 兰古城有着极盛一时的历史和灿烂的绿 洲文化。
楼兰复原图
楼兰遗址全景旷古凝重,城内破败的 建筑遗迹了无生机。
楼兰古城四周 的墙垣,10多处已 经坍塌,只剩下断 断续续的墙垣孤伶 伶地站立着。城区 呈正方形,面积约 十二万平方米。
德国埃森市
埃森大教堂
农业城市
案例二 1.认真观察上面三幅图,找一找从 1829年到现在一直保留的建筑。 2.观察图C,说出1867年的埃森市是
一个以什么职能为主的城市?
德国埃森市
工业城市
案例二
1.认真观察上面三幅图,找一找从 1829年到现在一直保留的建筑。
2.观察图C,说出1867年的埃森市是 一个以什么职能为主的城市?
楼兰古国消失之谜
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楼兰消失于战争。公元五世纪后, 楼兰王国开始衰弱,北方强国入侵, 楼兰城破,后被遗弃。
有人认为是罗布泊的漂移和过度放牧开垦造 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楼兰人被迫远走 他乡。
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经过哈密 (伊吾)、吐鲁番的丝绸之路北道开通后,经过楼兰的 丝绸之路沙漠古道被废弃,楼兰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光 辉。
(四)聚落的兴衰变化
结论
聚落并不都会日益繁荣。有些聚落在环境改变下, 可能被放弃,或者因毁灭而消亡。
在曾经的世界版图上,亚欧大陆勤劳勇敢的人民,用
双脚和船只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 交流的陆上和海上通路。打开当今的世界地图,中国倡导 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再次 激发了这古老而又崭新道路的无限活力。共同的利益联结 “一带一路”。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未来。在中国与沿线 国家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将会更加宽广、更加绵长。
案例四
阿纳萨齐人没有 保护好环境,造成 了什么结果?
聚落衰亡的原因有哪些?
人为原因:乱砍滥伐、破坏森林; 过度放牧,破坏草原; 排放污水,污染河流。
2008年地震后的汶川
1976年地震后的唐山
公元79年意大利苏维埃火山喷发淹没的城市——庞贝古城
聚落衰亡的原因有哪些?
自然原因:火山、地震
人为原因:乱砍滥伐、破坏森林; 过度放牧,破坏草原; 排放污水,污染河流。
———展示成果————公布成绩 (组内自评、 (计算得分) 组间互评)
案例二:
巴黎最初建立在西岱岛的原因?
西岱岛 巴黎城区的范围变化
西岱岛风光
1652年的巴黎城区 1653-1789年扩展的巴黎城区 1790-1870年扩展的巴黎城区 至今仍在扩展的巴黎城区
早期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地形 平坦
聚落名称知多少?
平顶山市
因山得名---平顶山, 位于市区北平顶山顶, 平顶山市的名字由此得 来。
山顶公园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 为古准噶尔语,意 “为优美的牧场”
克拉玛依
“黑油语”“克拉玛依”是系以维石吾油尔命
名的城市。的译音,
(三)聚落的标志——名称
结论三 聚落的名称一旦确定,一般不会改变。我 们可以从地名了解到该地以前的自然、经济 和文化方面的一些情况。
今天的中关村
(三)聚落的标志——名称
我们可以从地名了解到该地以前的自然、 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一些情况。
自然环境 取方位地名:河南 河北

与地形、水体有关:平顶山、黑龙江
名 经济活动历史状况 反应商业集市贸易的地名:牛街、马市
反映矿产资源:锡矿山、铁岭
文化历史状况 反映历史事件:秦皇岛
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 地名:呼和浩特
上海浦东的 旧貌与新颜
学习与探究——聚落的发展与景观变化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八中学 杨芳
教学目标
1.感受聚落世界聚落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变 化表现在多方面。
2.了解引起聚落发生变化的因素。 3.懂得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
环境意识。 4.锻炼学生地理观察、分析能力和小组合作
能力。
活动流程
分组、选择活动课题——查找资料、整合资料、制作课件
3.观察图D,说出现在的埃森市与 1867年的埃森市相比有哪些变化。
德国埃森市
综合性现代 化城市
高新技术产业 文化产业 旅游业 ……
结论二
城市在发展变化当中,城市性质(职能) 也会发生变化。
聚落的标志——名称
汇报人:吴思凝
案例 3 (三)聚落的标志——名称
1949年以前城区 今城区
北京中关村
探秘楼兰
汇报人:张曦
举世闻名的新疆重要 古迹楼兰古城,位于罗布 泊西部,处于西域的枢纽,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 为重要的地位。
我国内地的丝绸、茶 叶,西域的马、葡萄、珠 宝,最早都是通过楼兰进 行交易的。
楼兰古城
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楼兰 就是西域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古楼兰国 有人口14000余,士兵近3000,真可谓 是一泱泱大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