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6.琵琶行课件(共35张PPT)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1月月考化学(文)试题(原卷版)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11月月考化学(文)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11H和12H B.CH3COOH和CH3OCH3C.O2和O3D.H2O和H2O22.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实现上述理念的重要措施。
某垃圾箱上贴有如右图所示的标志,向此垃圾箱中丢弃的垃圾是A.危险垃圾B.可回收物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3.分类法是人们认识事物时常用的科学方法。
下列关于“K2SO4”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电解质B.属于离子化合物C.属于钾盐D.属于氧化物4.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硫酸铜溶液B.稀硫酸C.溴水D.氢氧化铁胶体5.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如右图,推断不正确的是A.可以与碱发生反应B.可以发生水解反应C .该物质易溶于水D .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6.下列物质的盛放不正确...的是 A .烧碱必须密封保存 B .浓硝酸保存在细口棕色试剂瓶中 C .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D .氢氧化钠溶液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存放 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 .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H + [: :]-C .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D .碳酸氢钠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NaHCO 3=Na ++HCO 3— 8.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的是A .SO 2B .H 2OC .NaClD .HCl 9.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A. 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 .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C .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D .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混合加热 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11.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A .0.8mol 二氧化碳 B .标准状况下2.24L 氨气C .3.6g 水(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1)D .含N A 个氢分子的氢气12.在3NO 2+H 2O=2HNO 3+NO 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质量之比为·· ··ClA.2:1 B.1:2 C.1:1 D.3:113.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A.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的腐蚀主要是化学腐蚀B.金属的化学腐蚀的实质是:M—ne-===M n+C.金属的化学腐蚀必需在酸性条件下进行D.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14.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B.钠与水的反应:Na + 2H2O === Na+ +2OH-+ H2↑C.氯气通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2Cl2+2OH-=3Cl-+ClO-+H2O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CaCO3 + 2CH3COOH === Ca2+ + 2CH3COO- +CO2↑+ H2O 15.下列物质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2的是A.CH4B.C2H4C.C3H8 D.C4H816.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Ba2+、SO42-、K+、OH-B.Na+ 、H+、NO3-、SO42-C.Al3+、HCO3-、K+、OH-D.Fe2+、NH4+、Cl-、OH-17.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A.NO2→HNO3 B.Cl2→HClO C.SiO2→H2SiO3 D.H2SO4(浓)→SO2 18.分子为C5H12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A.2 B.3 C.4 D.519.下列现象因发生取代反应而产生的是A.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B.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0.设计下列实验方案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粉末,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比较生成气体的快慢B.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适量的水,比较固体溶解量的多少C.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配成溶液,然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比较是否有沉淀生成D.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比较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浓盐酸具有强化性能将铜等不活泼金属氧化B .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主要放出氢气,而浓硝酸则使金属钝化C .浓硝酸、稀硝酸和浓硫酸都是强氧化剂D .在室温下,铜既可与浓硝酸反应,也可与浓硫酸反应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只可以转化为热能 B .合成氨反应N 2+3H 22NH 3,当N 2、H 2、NH 3浓度相等时该反应达到了最大限度 C .合成氨反应N 2+3H 22NH 3中,升高温度,该反应速率减小D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3.已知,有机化合物A 只由C 、H 两种元素组成且能使溴水褪色,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4级〕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根底知识〔每题2分,共10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自诩.〔xǔ〕孱.头(càn) 刹.那(shà) 祈.祷(qí)B.给.予(jǐ) 酒馔.(zhuàng) 脑髓.(suǐ) 掘.起(jué)煤C.赍.发(jī) 憎.恶(zēng) 孤僻.(pǐ) 迤.逦(yǐ)D.庇.祐(bì) 惩.罚(chěng) 央浼.(měi) 撮.合(cuō)2.以下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磕头怂恿蹩进安然无恙B.冠冕降服玄虚残羹冷灸C.仓敖枯燥譬如碎琼乱玉D.讥诮囊括忧郁稍纵即是3.对以下各组中加点实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⑴生生所资,未见其术.:本领⑵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往,到B.⑴会.有四方之事:恰逢⑵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福分C.⑴景.翳翳以将入:阳光暗淡⑵故夫知效.一官:胜任D.⑴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自夸⑵犹望一稔.:庄稼成熟4.对以下各组中加点词的解释,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⑴农人告余以.春及⑵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B.⑴慈父见.背⑵遂见.用于小邑C.⑴置杯焉.那么胶⑵复驾言兮焉.求D.⑴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⑵覆杯水于.坳堂之上5.对以下各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施耐庵的《水浒传》全名《忠义水浒传》,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B.《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
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C.《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的“三径〞是隐士住处的代称。
文中“登东皋以舒啸〞的“东皋〞在古诗文中也多代指隐居地。
D.《滕王阁序》中“家君作宰〞的“宰〞是“宰相〞的意思。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12.由《梦想》谈演讲

由《我的一个梦想》浅谈演说演说之所以要“演”,是因为它是直面观众的,观众是一场演说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是决定演说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演说者与观众的关系较之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有很大不同。
区别在于后者的完全主动和完全被动以及纯粹精神层面的交流,观众的反映影响着演说的内容。
时间、地点、观众人数、组成成分,甚至是周围环境都足以影响演说。
对于一个成功的演说者而言,同样的框架,可以出现完全不同的语言建筑。
如此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了演说的难度和偶然性,同时却也是演说魅力之所在。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便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不可多得的经典。
天时这点,毋庸置疑。
马丁·路德·金是为了纪念《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签订100周年而发表的演讲。
任何事物,第一个百年往往是最令人难忘的。
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一部对于一个人种都有着划时代意义的法典。
在如此特殊的时刻来纪念如此特殊的事物,可谓是占尽了天时。
100年都过去了,黑人的生活状况依旧堪忧,社会地位依旧底下,对观众进行这种暗示性的提醒,更使得观众对演说的热情高涨。
补充一点,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马丁演说的的那天,天气状况良好,阳光明媚。
这种天气会使人的心情更好,有利于开展对黑暗过去的控诉,对美好未来的想象,也有利于人立志、奋斗。
第二点是地利。
华盛顿是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黑人的特殊境遇表现得最突出的城市之一。
在这里,黑人解放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认知感。
而马丁又是在林肯纪念堂发表的演说,来此集会的人都是支持黑奴解放,支持民权平等的人,这些人正是马丁言论的最有利支持者和宣传者。
最重要的是人和,如果没有马丁高超的演说技巧,再好的天时地利,也无济于事。
演说讲究交流,讲究把握观众的情绪,控制演说的节奏。
“文似看山不喜平”,演说更需要波折。
在《我有一个梦想中》中,喜和悲的情绪变化被马丁发挥到了极致。
先是《宣言》签署的喜,接着是残酷现实的悲,一次小小的波折,引出了演说的目的。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虚词课件(共42张PPT)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 7、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指适宜的地方或位置
必能得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
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二、代词 3、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 的人(事物\地方)”等 当其欣于所遇(所接触的事物) 概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所到达的地方) 4、【引】如果所字结构后面接名词,那么该所字 结构在句中相当于定语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 三、表假设 5、假若,如果 余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三)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①何辞为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四)【乃】P60 (一)用作副词 1.于是,就。 良乃入,具告沛公 2.才,这才。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3. 却,竟(然),反而。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4. 只,仅。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5.是,就是(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 成功乃失败之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6. 而,又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故燕王欲结于君(和,跟)
于其身也,则耻学于师(对于/向)
业精于勤,荒于嬉(由于)
2、表比较(多放在形容词之后),可译为“比”、
“胜过”、“超过”等
长于臣/寒于水/难于上青天
3、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兴高彩烈缅甸嬉闹撕打B.得意洋洋汲取睚眦天赋C.比比皆是反馈端倪锻炼D.各执己见陡峭悬崖纷纭【答案】A①形辨法。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比如“厮打”的“厮”和“撕”两字。
②音辨法。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青睐”的“青”和“亲”。
“青眼有加”出自魏晋时的阮籍。
阮籍能做“青白眼”,青眼就是黑眼,两眼正视,眼球上黑的多,就是“青眼”;两眼斜视,眼球上白的多,就是“白眼”。
阮籍对待不欢迎的人,就用白眼看他;对待欣赏的人,就用“青眼”。
由于这个故事,后来就产生了垂青,青盼,青照这些词。
严格来讲青睐是来自青眼。
青睐的意思是眼珠正面看人,意为尊重。
人们常用“青眼有加”或者“青睐”来表示对人的赏识或者喜爱,用“白眼”表示对人的厌恶。
③义辨法。
即结合具体语境,根据字的意思辨析正误。
比如“姑息养奸”的“姑”和“辜”。
辨析字义时还可运用“对举法”“搭配法”“形旁辨义法”等,如“遮天蔽日”“柳暗花明”中的“遮”“蔽”“明”“暗”对应;再如“剑拔弩张”“绿草如茵”中的“剑”和“拔”搭配,“草”和“茵”搭配;再如“溃不成句”和“功亏一篑”中的“溃”和“篑”注意区分形旁。
④联想法。
有些字形相近,意思也相近的一组成语,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记住其固定搭配。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战斗游戏时,动物互相亲密地撕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
B.动物常常兴高彩烈地独自奔跑、跳跃,在原地打圈子。
C.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
D.游戏的实践性强,能产生直截的效果反馈,对锻炼动物的能力很有效。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应结合词义来识别。
A项中“撕打”应为“厮打”;B项中“兴高彩烈”应为“兴高采烈”;D项中“直截”应为“直接”。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5-2016学年高高一下学期开学验收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

吉林一中2015-2016届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验收语文试卷语文测试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一、语言文字运用(注释)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针贬咀咒戴罪立功殚精竭虑B.粽子恣肆掉以轻心独辟蹊径C.竹杆昭雪东施效颦雕虫小技D.账目诤友当头捧喝顶礼膜拜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惨淡诧异间牒欣然前往B.和蔼编辑惩创殚精竭虑C.暮霭立仆流言暗然神伤D.流逝踌躇凶残绝秘文件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蚱蜢..(zhàměng) 镂.刻(lîu) 脊.梁(jǐ) 命运多舛.(chuǎi)B.糍粑..不乐(yāng)..(cíbā) 傩.戏(nuï) 拔擢.(zhuï) 怏怏C.棕榈..(zōnglǘ) 牛腩(nǎn)踹.开(chuài) 解.腕尖刀(jiě)D.混沌..(húndùn) 央浼.(měi) 隘.口(ài) 奄.奄一息(yān)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轻歌漫舞前踞后恭奴颜婢膝B.惬意广袤成群结对仗义疏财C.寥落滂沱改弦更张黄梁一梦D.就犯招揽徇情枉法擢发难数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翌.日翳.蔽自怨自艾.翕.然从之B.剽.窃骠.勇四处漂.泊路有饿殍.C.害臊.聒噪.不骄不躁.藻.类植物D.蘑.菇羁縻.风靡.一时旌麾.南指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许多美国经济学家希望通过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籍此吸引跨国公司扩大资本输出,增加在美国的投资,从而改善就业状况,但这招未必能奏效。
B. 他们大量用这种没有“结合力”的“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木讷寡言不黯世事。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11月月考文数试题(原卷版)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11月月考理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b a >,y x >,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 .y b x a +>+B .b x a y -<-C .y a x a ||||>D .y b a x b a )()(->-2.若p 的否命题是命题q 的逆否命题,则命题p 是命题q 的 ( )A .逆命题B .否命题C .逆否命题D .p 与q 是同一命题3.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n S ,若36a =,312S =,则公差d 等于( )A.1 B . 53 C .2 D .34.如果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010101y x y y x ,则y x -2的最大值为( )A .3-B .2-C .2D .15.21,F F 是椭圆192522=+y x 的两焦点,过1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若8|=AB |,则=+||22B F A F ||( )A .2 B.12 C.18 D.966.若条件41:≤+x p ,条件32:<<x q ,则q ⌝是p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7.已知0,0a b >>,且24a b +=,则1ab 的最小值为( )A .4B .41C .2D .218.在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31=a ,前三项的和213=S ,则543a a a ++的值为()A .33B .72C .84D .1899.椭圆122=+my x 的焦点在x 轴上,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m 的值为( )A .4B .2C .21D .4110.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和焦距依次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A .52B .53C .21D .2211.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命题“若1>x ,则12>x ”的否命题B .命题“若y x >,则y x >||”的逆命题C .若5<k ,则两椭圆15922=+y x 与15922=-+-k y k x 有不同的焦点D .命题“若方程222=+ky x 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k 的取值范围为(0,1)”的逆否命题12.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命题“p ⌝”与命题“q p ∨”都是真命题,那么命题q 一定是真命题;②命题“若0=a ,则0=ab ”的否命题是:“若0≠a ,则0≠ab ”;③若命题p :0≥∃x ,012<+-x x ,则p ⌝:0<∀x ,012≥+-x x④设{}n a 是首项大于零的等比数列,则“12a a <”是“数列{}n a 是递增数列”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其中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16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不等式113≥+x 的解集是14.若椭圆19822=++y k x 的离心率31=e ,则k 的值为 .15.如果椭圆193622=+y x 的一条弦被点(4 , 2)平分,则这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16.已知1F ,2F 为椭圆116222=+y a x 的左右焦点,M 为椭圆上一点,且21F MF ∆的内切圆的周长等于π3,若满足条件的点M 恰好有2个,则=2a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右焦点为)0,1(F ,A 、B 分别是椭圆C 的左右顶点,P 是椭圆C 上的动点.(Ⅰ)若PAB ∆面积的最大值为2,求椭圆C 的方程;(Ⅱ)过右焦点F 做长轴AB 的垂线,交椭圆C 于M 、N 两点,若3=||MN ,求椭圆C 的 离心率.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在等比数列}{n a 中,11=a ,且2a 是1a 和13-a 的等差中项.(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n b 满足)(12*N n a n b n n ∈+-=,求}{n b 的前n 项和n S .19.(本小题满分12分)在等差数列{}n a 中,公差2=d ,2a 是1a 与4a 的等比中项.(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Ⅱ)设2)1(+=n n n a b ,数列⎭⎬⎫⎩⎨⎧n b 1的前n 项和为n T ,求n T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 :)0(12222>>=+b a by a x ,其中左焦点)0,2(-F . (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若直线m x y +=与椭圆C 交于不同的B A ,两点,且线段AB 的中点M 在圆122=+y x 上,求m 的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a x a x x f ++-=)2(2)(2.(Ⅰ)当0>a 时,求关于x 的不等式0)(>x f 解集;(Ⅱ)当1>x 时,若1)(-≥x f 恒成立,求实数a 的最大值.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C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1 0)F -,、2(1 0)F ,,短轴的两个端点分别为12 B B 、. (Ⅰ)若112F B B ∆为等边三角形,求椭圆C 的方程;(Ⅱ)若椭圆C 的短轴长为2,过点2F 的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 P Q 、两点,且11F P FQ , 求直线l 的方程.:。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吉林一中15级高一下学期月考(3月份)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2分,每题2分)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勉强.(qiáng)一瞥.(piě)朱拓.(tuò)瘦削.(xiāo)B. 歆.(xīn)享钗钏.(chuān)牲醴.(lǐ)老监.(jiān)生C. 厢庑.(wǔ)内帏.(wěi)懵.(méng)懂炮烙.(lào)D. 阜.(fù)盛胆怯.(qiè)翠幄.(wò)驯.(xùn)熟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台矶惫懒纨绔雕粱画栋B. 憨顽蹙缩寒喧孽根祸胎C. 草窠踌蹰厮混放涎无礼D. 怨府负疚简捷百无聊赖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作者曹雪芹,续作由高鹗完成。
它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B.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C. 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把“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 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现代作家。
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江苏台的春晚大腕云集,惊喜不断,看完节目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愉悦,真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
B.娱乐城中那位侏儒演员在和他身边两米多高的搭档一起说相声时,每说一句台词都得很费力地去仰人鼻息....。
C.当初汽车闯黄灯要罚款、扣分的消息刚一透露,立刻引发了全国的一片不满声,一时闹得沸反盈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曲中带情
琵琶女以情奏曲
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说尽心中无限事。
诗人以情绘声
别有幽情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4.通过对演奏者的动作描写
拢、捻、抹、挑、画
5.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侧面烘托
1、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2、为了深化诗歌的意境。它把动态的音乐凝固 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 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 茫茫,无边无际,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 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们凭着诗意 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 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 总之余音绕梁,不绝如缕。这两句诗里,情和 景,意和景,悲怆的乐曲和凄清的画面都融为 一体,这种以景结情的写法,颇有“言有尽而 意无穷”之妙。
写作艺术
* 1、层次分明,故事完整。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江头 送客闻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琵琶女演奏、 倾诉身世,最后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而收束全篇,层次分 明,结构紧密。 * 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强烈的抒情气氛贯彻始终,诗 歌所叙之事本身饱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节的描 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渗透着感情,使诗歌的故事性和抒 情性融合无间。 * 3、刻画细致,语言生动。人物的举止神态,通过细节描 写,把内心活动也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出来。如诗中琵琶女 自述身世的话,写得生动、形象、简洁。
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病卧浔阳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夜梦往事——孤寂伤感
起对比反衬作用
第三次演奏:
琵 琶 女 : 却 坐 促 弦 弦 转 急
满座皆泣
诗
人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 : 坐促弦弦转急。 重 闻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 琵 座重闻皆掩泣。 琶 青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 衫 州司马青衫湿。 湿
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 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 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 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 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 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 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 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 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第三段:江中听诉苦身世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过渡句——由弹奏琵琶转入自述身世。活:奢华惬意
»弟走从军阿姨死……梦啼妆泪红阑干。
年长色衰:寂寞冷落
£前后两种处境的转变原因是什么?
弟走从军、阿姨身亡、年长色衰
诗的前半部分写乐事,是否与琵琶女 的苦身世矛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š 不矛盾 š 起对比反衬作用 年轻美貌——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孤守空船 夕日欢笑——今日辛酸 夜梦往事——孤寂伤感
是全文的主题句。作者与琵琶女的共同之处
š 我从去岁辞帝京……呕哑嘲哳难为听。
表现诗人谪居江州后的凄凉生活和郁闷心情。
š 今夜闻君琵琶语……为君翻作《琵琶行》
邀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琵琶。
年轻时
年老时
年轻美貌——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孤守空船
本是京城女
去年辞帝京 被贬江洲
名满京都的艺人 夕日欢笑——今日辛酸
如何理解琵琶女形象? 一个飘泊江湖的曾经名噪京都、红极一时的长 安歌妓。青春欢笑、老大沦落、年老色衰。“重色 重利”的社会使色艺双绝的琵琶女“独守空船”, 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损害的歌伎们的悲惨命 运。她有一种“曾经沧海”,却仍不失其率真及女 性矜持端庄风格的成熟美。
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 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 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 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 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 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 《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 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 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 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 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 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千字律 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 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火红青春 红极一时
阶段 曲调 特点
生活轨迹
年长色衰生活变故 门庭冷落迫于生计 嫁与商人
丈夫重利轻别离琵 琶女独守空船 痛不欲生 悔恨交加 激愤哀号 对命运的 抗争
大弦嘈嘈如急雨
间 关 莺 语 花 底 滑
四 弦 一 声 如 裂 帛 水 浆 迸 刀 枪 鸣
小弦切切如私语 凝绝不通声暂歇
(二)讨论音乐描摹的方法,并 赏析借助这些描摹方法所表现的 音乐效果。(5分)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用设问句表现自己感伤程度之深,全诗在哀怨之声达到 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
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
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
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
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
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
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一)琵琶女演奏的过程分为几个层次,
是如何变化的?你能否捕捉到琵琶女生活 的轨迹?(5分)
琵琶女演奏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前 低沉 浔阳江边 风寒月冷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奏 抑郁 独守空船 孤单凄凉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曲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欢 清脆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乐 欢快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曲 冷涩 沉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凝绝 思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忧愁 曲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幽咽 悲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愤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曲 高亢 激越 震撼
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起到烘 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它能以比较经 济的笔墨表现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 胜多的功效。
侧面描写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 桑,采桑城南隅。……行者见罗敷,下担 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 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 观罗敷。
为什么在演奏完毕,要添上“东船西舫悄 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讨论这两句 话的作用,并加以赏析。(5分) 1、为了突出音乐效果。“悄无言”比报之以热烈的 掌声或喝彩声更好,这就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 境界。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 但听众还是曲意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 神情恍惚,如醉如痴。这是一种最好的艺术反应, 在大段的直接描写之后,续以这两句精练而意味深 长的间接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 是画龙点睛 之笔。
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 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 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 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 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 的长篇叙事诗。
琵琶女的演奏(三次)
琵琶女三次演奏
琵琶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 《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 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 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 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 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 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 的古体,富于变化。
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闻琴 “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 “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琴技) 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 琵琶女自叙身世 “同是天涯沦落人”(点明主旨) 诗人述“迁谪意” 照 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略写)应 “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第一次奏:
浔阳江头夜送客, 环境描写: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举酒欲饮无管弦。 (互 文)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惨”!(离愁、沦落)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
琵琶女:寂寞
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
第二次演奏: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唐)
琵琶
行
唐 宣 宗 挽 白 居 易 联
胡 儿 能 诵 琵 琶 篇
孺 子 解 吟 长 恨 曲
风叶四弦秋, 根触天涯迁谪 恨。 浔阳千尺水, 勾留江山别有 情。
白居易(772-846) ,中唐著名现实 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 出身于一个世守儒业的小官僚家庭。自 幼聪明,苦学文。青年时期因战乱曾颠 沛流离,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 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 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 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 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 “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 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 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 司马。
作者简介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 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 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 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 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 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 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 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 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