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地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城市滨水区生态景观塑造初探

城市滨水区生态景观塑造初探——以湘潭湘江风光带整合提升规划为例任宜婷【摘要】在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国在2013年提出美丽中国的口号,为实现美丽中国,城市生态规划则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以湘潭湘江风光带整合提升规划为例,诠释了如何用生态规划的方法,改善城市滨水区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滨水区;生态景观;可持续发展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敞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对其开发利用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娱乐休闲去处,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在此次湘潭湘江风光带整合提升规划[1](以下简称“湘潭风光带规划”)中,设计者从城市生态网络系统的建立、河流廊道生态环境的保护与重建出发,运用生态修复的新技术、新理念,对河流水体、堤岸、沿岸绿带及放大节点进行了生态化改造,努力塑造城市滨水区的生态景观,建设美丽新湘潭。
1.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塑造滨水生态景观1.1我国城市滨水区域开发现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论在居住区、广场还是公园,滨水景观随处可见。
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多数城市对滨水区的开发仅侧重于暂时的利益,没有科学系统地对滨水区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导致我国滨水区的开发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水系生态失衡,水质污染严重,河道景观遭到破坏,缺乏城市独有的特色等。
湘潭市滨水区也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状况:沿江现有大量工业用地,湘钢、湘潭电厂等一些大型企业均处在湘潭湘江段沿岸上游,对湘潭的水体和环境均造成了一定污染;由于防洪的需要,大部分滨江河堤硬质化,破坏了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导致河岸的自然生态系统失衡。
湘江滨水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已不利于湘潭城市的整体发展。
1.2 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的意义在城市建设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仅是在城市形态上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唤醒人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自身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体系,是人类生存态度的转变。
城市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探讨

城市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探讨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问题。
滨水区是城市中的重要资源区域,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滨水区生态环境容易遭受破坏,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
在景观设计方面,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保护滨水区河岸、湖畔、海滨等重要的生态系统,并提升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首先,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可以提供生态保护功能。
具体来说,生态护岸景观设计可以保护岸线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从而保护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在设计时,可以选用多种自然石材和植被进行铺装和种植,通过改善河岸、湖畔、海滨等滨水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滨水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使其能够承受自然的风吹雨打,防止滨水区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护岸景观设计来保护岸线上的栖息地,为各种动植物提供舒适的生存空间。
其次,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可以提供休闲娱乐和社交功能。
在设计时,可以设置多种休闲娱乐设施,例如游步道、亭台、花坛、草坪等,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可以设置休息区、儿童游乐区等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需求。
在景观设计中还可以增加一些社交元素,例如小型广场、建筑群等,为市民提供社交的场所。
再次,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生态护岸景观设计可以利用自然环境特有的景色和气氛,展现城市的特有文化和风貌,从而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同时,护岸景观设计可以使城市的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形成和谐的融合,打造城市的独特品质和个性魅力。
综上所述,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保护滨水区的生态环境,提供休闲娱乐和社交功能,还能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滨水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设计手段,从而创造出具有多样化和生态文明特色的护岸景观。
这样可以使滨水区获得更多的人文关怀,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探讨

城市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探讨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在对水体沿岸进行新建或重建时,尤其是要重视护岸结构状态,它对水体的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根据水体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功能性质等条件,做好水体护岸的生态设计,使水体在城市中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营造出更好的生态环境。
为此,文章针对城市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标签:城市滨水区;生态护岸;景观设计城市滨水区景观系统设计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具体呈现,但是由于人流影响、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存在,如何从现代化的角度出发,运用景观设计、生态学知识等促进城市滨水区景观建设,避免滨水区环境容量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失衡,保证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有序、正常的运作,这对于城市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一、城市滨水区护岸景观的生态性设计要点(一)尊重传统文化,体现乡土气息城市滨水区的护岸景观设计应尊重传统文化,体现乡土气息,把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加入到设计中进行考虑。
乡土植物本地生长,对乡土植物的管理和维护成本费用较低。
(二)尽量显露自然护岸景观的生态设计需建立在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尽量显露自然的基础上,好的设计会使人们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汇于池塘;体验大海的惊涛骇浪和暴风雨后的宁静安详。
能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能从叶枯叶繁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
(三)注重生物多样性护岸景观生态设计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密切,设计中应尊重生物多样性,尽可能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在设计中应尽量保证有效数量的乡土动植物种群。
保护各个类型及多种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
此外还应充分考虑自然火灾过程、旱雨季的交替规律,以及洪水的季节性泛滥等生态过程及自然的干扰。
二、城市滨水区护岸景观设计策略(一)注重城市滨水区护岸的平面形态在城市滨水区护岸设计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护岸过于固定化,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借鉴自然环境中的滨水区护岸平面形态,诸如运用巨石使得河岸两边形成自然河岸的凸凹岸,其河道表现为一定的弯曲形状或者在河岸种植相应的植物,更好地隔开江水与人群的距離,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研究摘要: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笔者丰富的规划经验,主要围绕绿地生态、岸线工程生态及建设生态等方面探讨了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工作。
关键词:滨水区;景观生态;岸线工程;规划设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现代旅游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和改造成为了各国普遍的现象。
滨水区景观生态建设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其景观信息量丰富,一般是城市景色最美的地区,也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
同时,滨水区景观具有优越的亲水性和舒适性,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生活、娱乐、休闲的需要,而且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探讨了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一些可行的规划设计建议,希望对今后城市滨水区的规划工作有所帮助。
1 滨水区绿地生态问题的规划设计思路滨水区绿地是原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但大部分城市的滨水绿地设计至今大都还是沿用城市人工环境空间的思维和手法,缺乏对于滨水区自然属性以及生态特殊性的考虑:或过于追求形式和工程要求,以简化单调的人工绿化代替河岸自然植被,破坏了原有的滨水生态环境;或往往忽视地方乡土植被,过分追求新奇性和集锦式景观效果,引入大量外来物种,影响了本土水岸植被系统的稳定;或河流湖泊周围甚至水中小岛上,筑建了高大的楼房,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生动植物的生存。
基于生态规划原则,滨水绿地规划应着眼于对河流、道路和绿地的施工及管理中采取各种对策,尽可能将多种动植物的生存地保留下来。
1.1 滨水湿地的保育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自然之肾”之称。
例如汕头牛田洋湿地保护区,就是中国东南部最大的湿地,在保护汕头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喻为汕头之“肾”、汕头之“肺”。
当前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探讨

当前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探讨摘要:提出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中的一些注意环节和设计理念。
在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中,不能一味追求表面辉煌的工程,应对城市滨水绿地进行科学和合理的规划建设,建立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关键词:城市滨水绿地;生态;佛堂江北绿地;规划设计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urban waterfront green land ecological planning design of some note links and design concept. In the urban waterfront green space planning design, can not blindly pursuing surface brilliant engineering, deal with the urban waterfront green space for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lete urban ecological system, and finally reach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 coexistence.Key words: the urban waterfront green space; Ecological; Situated jiangbei green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全国各地的建设风起云涌。
然而,表面辉煌的成绩却是以破坏生态环境和遗弃历史文化为代价。
所以,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怎样维护,城市环境如何改善,是当前即将解决的关键问题。
城市滨水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探讨——以安徽休宁滨江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1项目概况 I .I 地理位置 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与浙、赣两省交界,全县总面积21 51 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山区县。休 宁县 区位优 势突出 ,交 通便捷 。 休宁滨江生态湿地公园位于休宁县城西南,毗邻休宁市政主干道 滨江 大道 ,是 休宁 通往 黄山 城区 的重 要交 通道 路。 12气候特征 休宁地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 分明的特 征。年平均气温 15—16℃,大部分 地区冬无严寒, 无霜期 236 天。- ' 2- 均年降水量1 670毫米, 最高达 2706毫米 。降水多 集中于 5—8 月,水热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多种林木、茶叶、果树及农作物生 长。 13项目规模 生态 湿地 公园总 用地面 积约 266000平方 米,其 中一号 地块 约 235000平方 米,二 号地块 约1 Ooo平方米,三号地块约30000平方 米。 2现状分析 及优劣势 分析 场地有以下几大特征,它们为设计提出了挑战和机会 2.1良好的自然禀腹 由于上游的山地和下游的拦水坝,使本段内的水位保持恒定,水 质清澈,设计地段内除部分被破坏和被占用外,两岸植被茂密,水生和 湿生植物茂盛,主要以莒蒲芦苇为主,东岸的乡土乔木尤其茂盛,多种 生物在此栖息。 22 “脏乱差”的人为环境和残破的设施 场地具有城郊结合部的典型特征,多处地段已成为垃圾场,污水 流向水系,威胁水系卫生;残破的建筑和构筑物随处可见,严重影响着 场地的景观 风貌。 23使 用需 求压 力 目前这一地块的利用比较复杂,一方面,当地居民和村民继续以 原有方式使用,如开荒种田;同时,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缺乏管理, 场±也被低劣的建筑构筑物侵占。 2. 4开发 压力 由于良好的资源条件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很多采砂经营者的目光, 在水系沿岸分布多处采砂点,人为的破坏和无休止的- R- =采,给水系的生
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探究

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探究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探究摘要:城市滨河绿地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如何合理地进行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阐述了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现状,基于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策略。
关键词: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一、生态规划设计的实质1、生态规划设计概念:生态规划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概念的阐释也是各有不同。
概括起来,一般包含以下方面:(1)应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规划设计;(2)使规划设计的结果在最大限度保护环境的同时又必须满足人类景观和功能需求。
2、生态规划设计的内涵:传统的规划设计是以人的需求为前提,以功能性、艺术性以及社会文化性为原则而进行的,满足的是当今人们对生理、安全、社交和自尊的需求。
与传统规划设计理念相比,生态规划设计更多地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也不损害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
但当今社会由于自然资源的匮乏以及科技水平的不同步问题,生态规划不能得到充足的支持。
这就需要规划者们充分认识到现今城市滨水绿地的状况,采用折中主义,将传统与当下相结合,取精去糙,以求采取好的方式和个性风格,来形成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
二、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现状概述1、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缺乏地域特色:城市滨水绿地是城市开发中宝贵的资源,由于处于水陆的边际,滨河地区的景观信息量最为丰富,往往是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的地区。
同时,滨河绿地以其优越的亲水舒适性满足着现代人的生活、娱乐、休闲等需要,是城市其它环境所无法比拟的特性。
但滨水绿地设计中照搬、抄袭优秀设计模式的现象从现代城市滨水开发建设之初就普遍存在。
大面积的人工草坪和沿河的行道树似乎成为滨水绿地的固定设计模式。
规划设计与地方文化脱节,景观缺乏个性和文化底蕴,形成千城一面的局面,缺乏生命力。
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功能与规划的探讨

们 逐 渐 认 识 到 城 市 滨 水 景 观在 生 态 景 观 、 境 保 护 、 涝 预 环 洪 防 、 质 及水 量 、 憩 及 野 生 动 物 和 鱼 类 栖 息 地 等 方 面 的 正 水 游 面价 值 。 因此 , 究 和探 讨 城 市 滨 水 区景 观 生 态 功 能 与 规 划 , 研
陆 地 的 边 缘 . 是 水 的边 缘 . 城 市 中富 有 活 力 的 生 态 与 景 也 是
观 地 区 . 有 丰 富 的 城 市 景 观 和 历 史 文 脉 价 值 。 由 于 有 自然 具
景 观 的 优 势 , 水 区 为城 市 提 供 了 良 好 的 景 观 空 间 . 所 呈 滨 其
关键词 : 市滨 水 区 ;滨 水 景观 ; 态功 能 ;规 划 城 生
中圉 分 类 号 : 9 . 3 F2 9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0 82 5 ( 0 6 0 一 ( 30 1 0 — 8 9 2 0 ) 5 O} — 3 5
一
、
引 言
种多样性 . 现 _ 体 r人类 都 市 与 自然 的 交 融 。滨 水 景 观 水 景 也 是 公 众 艾化 蜈 乐 、 近 臼然 的 场 所 . 们 在 放 松 筋 骨 的 同 时 亲 人 能 够 正 确 的 认 识绿 地 的 作 用 . 强 环 境 保 护 意 识 . 有 科 普 增 具 教 育 作 瑁 滨 水 区 因 地 制 宜 , 植具 有 景观 特 性 的 植 物 . 到 种 达 与 周 围 景 观 相 协调 。 因 此 系 统 本 身 就 是 一 道 独 特 的 自然 景
f) t r ‘『 l‘ j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设 计 三 个 方 面 。
和保 护受损的 自然和景观资源 , 对周边用 地进行综合 整合与协调
生态城市设计 , 以真 正实现 城市 的生态 化 为 目标 , 体 现不 被 提上了政 府工作的议事 日程 。 并
环金银 湖绿 地景 观规划 共分 为七 大 主题景 区。其 中某 主题
今城市 扩张车轮下残 留 的难 能 可贵 的生态 资源 。七 大主题 功能
1 生态城 市设 计的 探 索
1 1 生 态设计 理念 下 的主题 定位 .
金银湖 区位 于 武汉 市东 西 湖 区的 东南 部 , 口城 区的西 北 汉 部, 是东西湖与汉 口老城 区的接壤地带 , 内外 交通十分便捷 , 地理
宾对金银湖的美好 印象 , 是对金 银 湖景 区景 观品质 的一个 提升 , 更 是为有“ 千湖之城 ” 的武汉 城市 景观 发展过 程 留下一 个历史 片 断。并 可结合会展设施作为生态教 育基地 , 发挥湿 地的社会 景观 意义 , 促进金银 湖周边社区文化的发展。
位置十分重要 。因此这里成为 了武 汉市科技 园 区、 房地产 和休 闲
大化 的开发商来运作 。经济 适用住 房建 设 开发 的过程 实际 上就 要科学 规划 , 同时也 需要 对规划进行健 全和完善 。在规 划经济适 是开发商和政府博弈 的过 程。 当前在经 济适 用住 房选址 中出现 用 住房用地 过程 中 , 府应 按照统 一规划 、 政 合理 布局 、 因地 制宜 、 的负面问题大多都是 由于经济适用房 开发商行 为不规 范 、 政府 监 综 合开发 、 配套建 设的原则 , 适应居 民的活动规律 , 为居 民创造安
关键 词 : 生态 , 市 设 计 , 观 规 划 城 景
中图分类 号 : U9 4 1 T 8 .8
文献标识码 : A
环境 与发展是 当今 人类 面临 的两大 主题 。在 一些 城市 的建 娱 乐项 目建设的热土 。由于建设初 期土地 利用的粗放模 式 , 金 使 其 设 和发展 中 , 存在着只顾短期经济效益 而忽视长期 环境效益 的行 银 湖周边建设出现一些 问题 , 中在景观 生态保护 和建设用地 协 调方 面最 为突出 。从而对环金银湖 地区进行绿 地景观规 划 , 复 恢 为, 造成了环境 污染 、 资源浪费 和生态破坏 。因而有效利 用能 源 , 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 已经成 为人类 的一 个迫切任务。 同城市独有 的城 市生态环境 、 城市文化 、 城市形象 、 城市 风格 特色
控 主体缺失 、 规划控 制不当等诸多原 因所致 。一个完 善 的建 设机 全 、 卫生 、 方便 、 舒适和优美 的居住 生活环境。
制, 具体体现在经济适用住房选 址上 , :. 即 a 在建 设用地 上必须 强 参 考 文 献 :
化集中统一。只有强化集 中统一 , 才能实现 土地这种 有限资 源的 [ ] 1 赵孟伟 . 睡城—— 小本创业的天 堂[]科学投 资,o 7 2 :8 J. 20 ( )4 — 合理配 置 和充分 利用 ; . b 必须 理 顺管 理关 系 。只有理 顺管 理关 49.
维普资讯
第3 4卷 第 8期
2008 年 3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 I TECTURE
Vo. 4 No. 13 8
Ma . 20 r 08
・5 ・ l
文 章 编 号 :0 96 2 (0 8 0 .0 10 10 —85 20 )80 5 2
城 市 滨 水 地 区生 态 景 观 规 划 设 计初 探
卢一 沙
摘
李晓西
要: 通过对武 汉市环金银 湖地 区景观开发生态化规划设计及其决策过 程的研 究 , 索 了尊重城 市滨水地形地貌特征 探
的规划设计方法与手段 , 寻找 生态化开发建设的模式 , 以促进城市开发建设 与生态环境 的协调健康 发展。
4 结 语
经济适用住房是 目前正 在我 国城镇 范 围 内推 行 的两种 主要 足中低收人家庭 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 , 必须 对经济适 用住房用 地
[] 3 马光红 . 于委 托一代 理理论 分析 经济 适用 房开发 商的行 为 基 选择 f]建 筑管理现 代化 ,0 6 5 :53 . J. 2 0 ( )3 —8
4陈 住房保障形式之一 。为确实发挥好经 济适用住 房 的作 用 , 断满 [ ] 不
晓 . 济适用 房规 划之 失[ ] 中国新 闻周刊 ,0 5 2 ) 经 J. 20 (3 :
2 — 5. 22
5 3 m2呈现美妙的 自然湿地和荒野景 色 , 是现 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 设计 、 市产业 设计和城 市住 景 区占地 面积 3 .1h , 城 城市景观设计 的 目标是建立在 由建筑 、 园林等为主 的人 文景 景 区中 , 其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 最有 可能取得 开发 的生态价值最 观和各类 自然生态景 观构 成的城 市 自然生 态 系统 , 融生态 环境 、 大 化 。
城市文化 、 历史传统 与现代 理念 及现 代生 活要求 于一 体 , 提高 生
态效益 、 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
故规划 除按片 区总体 规划要求规划一 市级 接待 中心外 , 还拟
建一个具有生态湿 地特 色的城 市公 园 。湿 地公 园结合 接待 中心
规 划 建 设 进 行 整 理 改 造 , 一 步 优 化 该 景 区 的 景 观 环 境 , 强 来 进 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