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去的痕迹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_五年级作文_2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今天我读了《历史的选择》这本书,从书中里我知道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当代中国事业的核心力量。
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历史的选择》这本书写了很多时代人物,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马班邮路"邮递员王顺友。
他为了乡亲们早日得到治疗,自己却累得倒在了医院。
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真可贵啊!为了别人的健康,不惜牺牲自己。
我们也有学习王顺友的时候: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
刹那间,汶川变成了一片废墟,在汶川周围的都江堰、什邡、绵阳、绵竹等几十个县市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几乎也是一片废墟。
死亡人数6.9多万人,受伤人数20多万人,失踪人数1万多人。
"这么大的一个数目呀!"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我一直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然而,天灾无情人有情。
我从师那里听说,5月16日下午,我们学校举行为汶川地震受灾区捐款、捐书的仪式时,我就开始在家拼命的做钟点工赚钱,好不容易赚了10元钱,我一分也舍不得花。
到款仪式的那天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为抗震英雄和地震中的遇难同胞默哀三分钟,默哀完毕后,为受灾区捐款仪式正式开始。
先是由全体教师有秩序的走到捐款箱旁,把代表着爱心的50元、100元、200元投进捐款箱。
接下来,就该轮到我们了。
我们纷纷拿出自己唯一的30元零花钱和10元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还有妈妈新买给我的3本书捐了出去。
最后,我们班共捐了345元钱,捐出了123本书。
全校班级的面额统计之后,我们学校共捐了6789元,1203本书,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可以让3个班的同学1个星期正常饮食,正常上课。
因为拉布吕耶尔说过:"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满足。
",所以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历史的选择》这本书是本好书,他像我的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
他告诉我们,我们祖国的花朵,是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要努力学习,乐于助人,不怕困难,天天向上,做21世纪新一代的人才。
祖国未来更加美好――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祖国未来更加美好――读《历史的选择》有感时间:2016-10-25 10:46:56 | 作者:冯婷婷悠悠历史,造就了中国的发展之路,每一次的磨砺,我们都用智慧与勇气化解。
历史正确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祖国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圆明园的毁灭让我们气愤,同时让我们觉醒;无数革命先辈的牺牲,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李大钊、钱学森等人物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品质,让中国人民更加地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那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随着一位伟大领袖的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是众望所归。
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走向富裕的小康生活;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开放了,敞开了与国外沟通的大门,虚心地学习别国的优秀经验。
中国走向新世纪的步伐越来越快,离强盛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了,中国的辉煌指日可待。
千年的梦想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那天圆了,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多次升空让“嫦娥奔月”不再是神话。
全中国都沸腾了,所有中国人都骄傲无比!中国正在逐步走向经济大国、科技强国,这一切都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路在这时有了新的篇章,新的辉煌。
当绚丽的曲线划过天空时,全中国人民都沉浸在幸福之中!回顾以往,江姐、许云峰、华子良等人物的名字,在我们的脑海里是永远也抹不去的,他们大无畏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爱国的精神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国民党反动派的可恶残暴,并没有磨灭他们的意志,因为他们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
他们为国捐躯,他们视死如归,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为炎黄子孙,应该是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作为中华儿女,应该是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
革命英雄的热血不会白洒,我们会继承他们的遗愿,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我希望在21世纪会涌现出更多的像沈浩同志一样的人,像汶川地震中舍己为人的谭千秋老师一样的人,为国家奋斗,为人民造福,让中国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500字_读后感

精心整理读《历史的选择》有感500字_读后感【第1篇】历史被如沙的时光悄悄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了无痕迹。
然而当我们真正回首去聆听和抚摸这尘封的记忆时,却总有那一串串的往事在大漠的呜沙中突兀回荡。
于阗。
地。
呢?还是党,他们是召唤人民的旗帜,是指引航程的灯塔,领导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冲破迷雾,勇往直前!今天,旭日东升,小洋楼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饭桌上,香喷喷的蛋糕、黄灿灿的煎鸡蛋、甜津津的豆浆。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翱翔宇宙的“神舟”,气势雄伟的建筑、打扮时髦的人们、前进的文明社会……这又是谁,引领我们走向新时代?是我们的党,她为我们的祖国又输入了新的血液。
回首,感叹历史长河;远眺,望见未来之河川。
未来不是梦,因为奔动的流水会带我们找到无边的大海;未来不是梦,因为奔腾的流水会赋予我们不竭的力量;未“大海腾飞无际的宇宙点评:小作者恰到好处地使用了四个设问句,以此为线索,回顾了党带领人民走过的艰苦而又辉煌的历程;无声无息地流露了作者爱国、爱党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明天的祝愿。
文章层次清晰,过度自然,语言优美。
利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整篇文章情感丰富,表露自然。
【第2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历史的选择》这一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中国[插入]1840改革30[删除]年[插入]以来,,狮。
仍是那座山,一座永远推不倒的大山,千载兴衰风雨。
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你如此浩瀚。
历史选择了你,我的中国,永远的中国。
我爱你,中国!【第3篇】不能忘的耻辱——读《历史的选择》有感看完了这本书,心中留下的只有愤怒。
它烧灼着我的心,让我无法忘记这段历史的耻辱。
翻开昨天的篇章,一个个血的教训和一个个英雄的身影在我眼中闪烁起来。
这两个大字占满了他们的心田!这些志士们的精神伟大!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用生命作代价,我们一定不会让他们的血白流,这次春游我一定会永远铭记在心!翻到今天的篇章,中国这条巨龙已经腾飞起来了!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成功飞向太空,终于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也成功了。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_小学作文_3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读《历史的选择》有感,感谢您的阅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歌词,让我想起了《历史的选择》这本书,它让我们了解到了许多以前共产党发生的许多事情,这本书会告诉我们,为什么历史会选择中国共产党?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同学们,你们知道2011年7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光辉日子。
小鸟选择了广阔的蓝天,是因为它有一双能翱翔的翅膀,而我们选择了历史,令我们摆脱了黑暗。
90周年以来,中国人民受到了数不尽的欺凌与侮辱,但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它就像那梅花一样,在风欺雪压的情况下,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曾被称为是“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充满阳光的国家,它饱经风霜,选择了“千磨万韧还坚劲,粉身碎骨浑不怕”。
就因这一点,历史选择了它——一只永恒的雄狮。
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人物,都是我们伟大的革命先烈,是他们壮烈的牺牲,成就了我们现在辉煌的世界。
李大钊同志是我们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常常说:“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这句话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她15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她17岁才离开了人世间,她自己躺到了铡刀的刀床上,就在这一瞬间,鲜血喷洒,浸红了白雪掩盖的黄土地。
这些革命先烈永远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
同学们,我们的国家“神舟的伟大升天”,“奥运会的神奇壮举”和“五四运动的呐喊”都存在了我们的心中。
让我们引用周恩来同志说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勤奋读书,报答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让他们为我们而骄傲吧!我相信历史的中国,将会更加的辉煌,灿烂。
光明南里小学五年级:董雨欣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_五年级作文_2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导读:本文是关于五年级作文读《历史的选择》有感,感谢您的阅读.历史选择了那个国家?历史选择了一个拥有历史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永不言败的伟大民族,它就是屹立在东方的“东亚强国”——中国。
读了《历史的选择》,我更加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更深的含义。
若不是共产党中有那些坚强的百姓后盾,我们能有这么美好的生活吗?若不是共产党中优秀的战士们热血抗战,我们今天不就会生活在硝烟弥漫的战争中吗?若不是的共产党有优秀的领导人物,我们不早就被日本人强行焚身了吗?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拥有钢铁战士的团队,有政治远见的领导人,中国才以崭新的面貌面向世界。
共产党以成立90周年,在这90年中,中国以一次又一次的神话,谱写新的历史篇章,特别是《历史的选择》中的一则故事让我记忆犹新:1928年8月30日清晨,敌人向黄洋界袭来,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我军已在哨口布置了陷阱。
顿时,一块块石头滚下去,敌人们个个落慌,我军知敌人不会善罢甘休,便把炮火架在山头,村民也纷纷过来帮忙,在四面八方设下埋伏。
打了败仗的敌人果然反扑而来了,只见战士们哥哥跃出战壕,冲向敌群。
村民们也喊的喊,放爆竹的放爆竹。
敌人以为红军大部队回到了井冈山,一个个赶忙逃下山去。
随着小康生活向我们一步步迈来,更多地区贫穷的居民一步步走进小康生活的道路。
但我们不能够忘记,这些都是共产党的功劳。
如今党以迎来了90周年的生日,我们该对共产党说一声:“90周岁生日快乐!”当时一位慈祥、善良的“母亲”她用她那宽带大的臂膀挡住了那一颗颗充满邪恶的子弹,换来今日的美好生活,正是因为共产党有坚定的信念,中国才有美好的未来!历史的选择,选择了中国,选择了有志气的中国!选择了坚强不屈的中国!来源与互联网,仅供个人阅读参考。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_1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很有教育的书——《历史的选择》。
从这本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创造了人间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从这本书中我了解了许多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英雄事迹:有宁死不屈的刘胡兰;舍生忘死的董存瑞。
还有哪些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为国家建设,奉献青春,甚至奉献出自己的生命的人!是他们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幼小的心灵,使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让我想起了刘胡兰,刘胡兰才十五岁,就懂得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所以十五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侵略者把枪口对准乡亲们时,刘胡兰勇敢站起来说:“别向乡亲们开枪,我是共产党员”随后,日本侵略者把枪口对准刘胡兰,让他说出共产党的机密,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不知道”,她明白,如果把机密泄露出去,不知到害了多少乡亲们啊!面对残暴的敌人,她从容地走向敌人的铡刀上,刘胡兰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宁死不屈,真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啊!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连饭也吃不上,被帝国主义欺压,老百姓只能永远做帝国主义的奴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永远站起来了!如今的中国越来越强大,所以我们要感谢共产党,感谢那些精忠报国的无数革命英雄!是他们抛头颅,
撒热血,换来我们美好的新社会。
我们是新时代的儿童,是祖国和未来的希望,要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斗,树立远大的报国志向,努力学习,学更多的本领,把祖国建设地更强大!。
历史的选择 读后感5 篇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5 篇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历史如同波涛澎湃的大海,可吞没在海面上的船只,而我们的祖国,曾经就是这大海上的小船,在左摇右晃中有过几次翻船的危险。
后来呢?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历史的选择》,它讲述了“后来”发生的事:在祖国这只小船饱受风吹雨打时,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一线曙光——中国共产党诞生!他带领着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打倒了卖国贼,创建了新中国,最终带领着中国走向了富强,也将祖国——原来的小船变为了坚硬无比的军舰。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
还有那些为创造祖国美好未来而努力‘含辛茹苦’甚至鞠躬精粹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的人是多么高洁伟岸,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事多么感人。
么当读到这些英雄事迹,有谁会不被他么所感动呢?在这本书描绘的英雄中,我最喜爱的是钱学森。
他生于1911年,以是祖国的老将了。
钱老先生可谓是功勋卓著,他为祖国发明了导弹·火箭·卫星……使得中国不再被看不起。
钱老先生的才华与智慧不得不令人感到赞叹,而他这种一生为祖国不辞劳苦的奉献,为探求富强的道路而努力奋斗,最终毕其一生精力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祖国的功臣,人民的公仆,也是科学的奇才。
书中不仅有科学上的英雄,还有见义勇为、为人民服务的战士,那就是家喻户晓的雷锋同志。
他处处为别人着想,从来不顾自己的利益。
不管在何处,只要有需要帮助的人,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雷锋的精神是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而这个世外桃源,是用雷锋那高洁伟岸的精神与在生活中他人点点滴滴的赞扬与感动搭建而成的。
他的精神与行为确实是可贵的,所以至今为止,还一直有雷锋精神的传播,这种精神感染着世人,也深深感染了我。
其实,雷锋精神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在点滴小事中,他不会离开岁月的史书,不会消失在神州大地上,也不会消失在人们的心中与记忆中……作为祖国的未来、中国共产党的接班人和新时代的开拓者,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面对着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面对着革命先烈的期望,面对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我们应该努力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最终成为一个光荣的、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历史的选择》读后感(3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历史的选择》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1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情激动不已。
英雄的名字:李大钊,林祥谦,施洋……在我脑海里反复闪现。
英雄人物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让我们翻开书,走近英雄,了解历史。
文章里令我最难忘的是少年周恩来的革命志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是周恩来在青少年时代的革命理想。
那时候的他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
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讲怎样明确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而读书?”学生们有的说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有的说为了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了父母而读书。
老师听了,摇了摇头。
走到周恩来桌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站起来,郑重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从此,周恩来踏上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而读书?或许都没有认真地想过。
当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妈妈在旁边问我:“你为什么读书啊?”我茫然地看着妈妈,半天没有说出个理儿来。
妈妈笑了。
但我明白那笑的含义。
是啊,我们每天都在学习。
课内课外,不停地学。
可是,有谁知道究竟为了什么而学习?真的该仔细想想。
学习是有目标和方向的。
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通过努力奋斗去实现,我想,这也就是所谓的理想吧。
说到理想,让我想起书中的张海迪阿姨。
她说过这样一句话: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读过她的故事的人都知道她打小生病导致胸部以下全部瘫痪,无法上学。
但是她却在家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
面对残酷的现实,她没有绝望,而是以罕见的毅力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住了考验。
自强自立,生命之花傲然绽放。
让人敬佩!不管是周恩来还是张海迪,他们都是心系祖国,都是把光和热献给国家,献给人民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抹不去的痕迹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初三四班任琳
漫步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倾听着世世代代的感人事迹,品味着这份甘醇,嗅着这来自陈旧年代的芳香,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面在脑海中展开。
揭开历史的厚书,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中国备受帝国主义铁蹄践踏的土地,原本美丽富饶的祖国,瞬间变作狼藉斑斑的人间地狱,广大中国人民生活在这水深火热之中。
屈辱、苦难、黑暗笼罩在中华民族的上空。
于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经过顽强抗争后,结果还是以逃亡失败而告终。
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1921年,一个新的工人阶级政党诞生——中国共产党。
这不是命运的安排,这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霎时间,中华大地像是射入了一缕温暖的阳光,在革命的洪流中,这缕阳光不断放出光芒,逐渐变得辉煌,在无数火把的拥护下,为中华大地驱散了阴霾,驱除了黑暗,为中华大地带来了光明。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终于,无尽的汗水在1949年孕育出了果实——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自由民主的道路。
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重让阳光普照神
州大地。
然而在这二十多年里,又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事业无怨无悔,愿用一生来捍卫自己的国家。
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在一次次探索中,它带领广大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在一代代国家领导人的努力下,使新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鲜艳的五星红旗红遍了每一个角落。
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使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崛起,在艰苦探索中前进,中国人民就是它永不衰竭的强劲动力。
在前进中,一位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在这历史中留下了璀璨的烙印,鼓励着一代又一代新科技人才不断涌现,使知识创造财富的源泉不断涌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奇迹。
回首往昔,如今的生活是那么的幸福美好,历史要求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将近一个世纪的跨越,不仅仅是时间上的跨越,更是代表中国腾飞的跨越。
作为当代青少年的我们,虽不用为国家抛洒热血,也应该为国家抛洒“热汗”。
当今世界,科技、知识决定一切,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就是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将来的建设做好准备,随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祖国,拼尽最后一份力,流尽最后一滴汗,无愧于祖国人民,无愧于历史先烈。
90年坎坷路途,路上留下无数辉煌的脚步,即便化作泥土,
也掩盖不住,抹不去的历史痕迹,永远在人们心中凝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