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度联考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你的积累,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写完整。

(6分)(1),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东风无力百花残。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抽刀断水水更流,。

(5),病树前头万木春。

(6)但愿人长久,。

【答案】(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试题分析:平时多一些积累,丰富学生的诗文积累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对识记的诗文作适当的诠释,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完成理解性默写题,更重要的是以增强记忆和逐渐融入学生的知识、情感结构中,成为一种文化沉淀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

对古诗词的积累不应停留在机械的识记上,应更多地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结合对生活、人生的思考使学生有所顿悟。

这样的古诗词教学才具有美感,才具有价值。

这里应注意重点字词的书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默写杜牧《赤壁》(4分)【答案】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解析】试题分析: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9分)宽容,并不是让你毫无原则地yīwèi()退让。

宽容是对那些可宽容的人或事而言的,宽容的核心是爱。

宽容不是去对付,去虚与委蛇,而是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shìɡù()、物化和势利的粗糙世界变得温润一些。

而不是什么都要你死我活,什么都要,什么都要剑拔弩张,什么都要。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调研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调研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3分)1、请你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方格内,要求正确、工整、美观。

(2分)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 2、补全下面成语。

(2分)正襟()坐不可()状 ()气凌人 藏污纳() 3、根据提示写出诗句。

(3分)①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诗中,说明了没落的的事务中终会没落,新事物必然要成长起来的自然规律,这句诗是,。

②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发出了,的千古壮歌,表现了他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③但愿人长久,。

④,草色遥看近却无。

4、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走在山间的小路上,春风拂过面颊,各色的小山花摇摆起伏,家乡的景色美不胜收....。

美不胜收 :②在小明家的门前,想起自己对小明的误会,他踌躇..再三,还是敲响了小明家的大门。

学校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踌躇:5、请你选择下面(1)或者(2)题,做对就可得满分。

(2分)(1)句子成分不是很难,主语就是句子中,行为动作的实施者,就是这个行为动作是“谁”做的,请你找出下面两个句子的主语(=)。

①我们在河边温软的草地上坐下,开始了人生新的课程。

②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

(2)请把下面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标识出来。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

6、了解几个文学大家。

(5分)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和胡适,都是著名文学家、学者。

本册我们学习了鲁迅的《》和《》两篇文章。

②《雷电颂》作者,现代文学家、诗人、古文字学家,本文体裁是,课文主要人物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国伟大爱国诗人。

③《马说》作者,朝文学家,现在“千里马”比喻,“伯乐”比喻。

④《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朝散曲作家,“潼关怀古”是题目,“山坡羊”是。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7分)阅读《马说》中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四题。

联盟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度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联盟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度联考试题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某某省兴化市常青藤学校联盟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度联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成绩一、积累和运用。

(30分)1.阅读下文,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出,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订正。

(4分)山教育我昂首yì立,我便shǐ志坚强不移;海教育我tǎn荡磅搏,我便永远正直生活。

应改为2.下列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苦而改节。

B.4月17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参观了我市猪文化展示馆,为泰兴发展出谋划策。

C.兴化的乌巾荡、徐马荒、姜堰的溱湖、靖江江心洲等地,都是候鸟们的最佳栖息地。

D.我有一X《疯狂原始人》的电影票,让谁去看,始终拿不定主意。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你那种漠不关心....班集体的态度是不对的,应该尽快转变。

B.不一会儿,妈妈就把杂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简直是妙手回春....。

C.单鑫和他的几个同学单枪匹马....,参加微软Win-dows Phone 8创新开发大赛,获得2013中国区总决赛一等奖。

夸夸其谈....,知识愈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原句。

(8分)⑴,可以攻玉。

⑵耳闻不如目见,。

⑶,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⑷以中有足乐者,。

⑸古代诗人常运用典故来抒发思想感情。

如《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无题》中的诗句:,,借助传说中的青鸟传递信息。

5.名著阅读。

(6分)⑴下列关于《水浒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伟大作家施耐庵在民间长期流传的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B.《水浒传》是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小说揭示了农民起义的原因是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特别是上层统治者的罪恶,造成的“官逼民反”。

C.小说中的打虎英雄很多,有景阳冈打虎的武松,沂岭杀四虎的鲁智深,射杀老虎被毛太公陷害的猎户解珍解宝。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18分) (共4题;共18分)1. (4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辟女娲莽莽榛榛蓬勃模样téng zōng chān wèi gài________条________迹和________安________气________2. (8.0分)(2019·柯桥模拟) 古诗文积累。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________,________。

(《孟子》)(2) ________,________。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古诗中的地名藏着文化的灵魂,请你在九下的古诗中任选两句含有这样意味的地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3. (3分) (2018九下·温州月考)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然胡不已乎(《公输》)________②委而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_______③年且九十(《愚公移山》)________④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4. (3.0分) (2018九上·宣城开学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青春是让多少人渴mù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青葱岁月啊,他是一段值得骄傲的时光,会一段学会坚强的记忆.更是一段成长的饕餮盛宴。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21年春季综合测试试题(三)八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下列词语字形及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和煦(xù) 稽首(qí) 众目睽睽(kuí) 正襟危坐(jīn)B.哂笑(xī) 黝黑(yǒu) 不容质疑(zhì) 盛气凌人(líng)C.缄默(jiān) 媲美(pì) 沧海桑田(cāng) 翻来覆去(fù)D.干涸(hé) 凛冽(lǐng) 一视同人(rén) 黯然失色(àn)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当别人笑他量力而行....的时候,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项实验做成功。

B.看到这些,我便感觉,我们村偏远、僻陋得真有些令人不可思议....。

C.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所创设的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

D.对于这个实验评价尽管莫衷一是....,但是它在国际心理学界毫无疑问产生了巨大影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不是看语文、数学等书,就是看报纸,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B.这个家庭,书籍、衣服、杯、盘、碗、碟都放得井井有条。

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D.她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5.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每人一盏灯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3月联考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3月联考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黄陂区部分学校3月联考八年级语文试卷环城中学命题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譬.如颓.唐簌.簌(sù)唯利.是图B.惆怅.窒.息彷.徨(páng)无动于衷.C.徒.然狼籍.混.沌(hùn)虚.无缥缈D.嘉.许嘱.咐差.使(chāi)触.目伤怀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拜金主义的“洪流”不论如何,如何冲击,始终毁灭不了我的理想。

(2)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努力的样子。

A.汹涌抓露出B.泛滥攀显出C.汹涌攀显出D.泛滥抓露出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因为看见父亲孤单离去的略带臃肿的背影,站台上的朱自清潸然泪下。

B.武汉电视台新近推出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传奇故事》,深受市民欢迎。

C.湖北省图书馆为营造“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良好阅读氛围,向全市征集“市民阅读好建议”。

D.世界各国正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垃圾处理、空气污染等。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天气。

B.中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交通拥堵、工作与生活功能区隔分明、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致暴雨内涝……C.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英国诗人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长期接收碎片化知识的弊端你所接受的所有信息,决定了你的思维方式。

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的后果,就是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

碎片化信息通常具备这样的特征:它们往往是一些事实的集合却缺乏逻辑的关联,它们大量简化了推演的过程,或者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瓢泉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全卷共三大题,26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31分)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叱咄. (duō) 缥.碧 (piǎo) 两栖. (qī)B.譬.如(bì)泠.泠 (léng) 轩邈. (miǎo)C.黝黑 (yǒu) 箪.瓢 (dān) 辄.尽 (zhé)D.发髻. (jì) 解剖. (pōu) 汲.汲 (jí)2、下列选项中,修辞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2分)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下列句子成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桥的设计完全符合科学原理。

(主语中心语是“设计”,宾语是“科学原理”)B、自愿献血是人道主义的最高表现。

(“人道主义”是“最高表现”的定语)C、钟颖捐肝救母的事迹感动了全中国。

(“钟颖”是主语中心语)D、胡锦涛主席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

(“提出”是谓语中心语。

)4、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环绕四周都是萧条的景色,不能遮蔽大风和烈日。

C.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5、写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通假宇、本字及读音。

(4分)(1)窥谷忘反:(2)同舍生皆被绮绣:(3)食之不能尽其材:(4)其真无马邪:6、依次填入下列一段话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屈原》一剧,叙述了屈原的一段生活经历,他爱国忧民,坚决反对王后郑袖等人的卖国阴谋,受到他的敌人的,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他真“疯”了,他的爱徒宋玉也而去,只有他的学生婵娟对他,屈原愤然离家而走,,最后屈原一曲“雷电颂”,激昂悲愤地召唤风、雷、电,把世界的黑暗污秽消灭干净。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幼稚.(zh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pì)B.挑衅.(xìn) 迷惘.(wǎng) 滑稽.(jī) 苔.藓(tái)C.雾霭.(aǐ) 迁徙.(xǐ) 和煦.(xù) 万顷.(qīng)D.惩.罚(chéng) 秤砣.(tuó) 哂.笑(shěn) 诺.言(nuò)2、下列字形无误的一项是(2分)()A.混淆深遂赋予慢不经心B.考察戈壁清澈走头无路C.敦煌干涸崩塌混然一体D.端详焦燥收敛不可思议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C.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4、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

(4分)(1)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2)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3)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

(4)雁群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更为响亮。

(1)()(2)()(3)()(4)()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B .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两个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度联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成绩一、积累和运用。

(30分)1.阅读下文,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出,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订正。

(4分)山教育我昂首yì立,我便shǐ志坚强不移;海教育我tǎn荡磅搏,我便永远正直生活。

应改为2.下列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苦而改节。

B.4月17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参观了我市猪文化展示馆,为泰兴发展出谋划策。

C.兴化的乌巾荡、徐马荒、姜堰的溱湖、靖江江心洲等地,都是候鸟们的最佳栖息地。

D.我有一张《疯狂原始人》的电影票,让谁去看,始终拿不定主意。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你那种漠不关心....班集体的态度是不对的,应该尽快转变。

B.不一会儿,妈妈就把杂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简直是妙手回春....。

C.单鑫和他的几个同学单枪匹马....,参加微软Win-dows Phone 8创新开发大赛,获得2013中国区总决赛一等奖。

D.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夸夸其谈....,知识愈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原句。

(8分)⑴ ,可以攻玉。

⑵耳闻不如目见,。

⑶,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⑷以中有足乐者,。

⑸古代诗人常运用典故来抒发思想感情。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无题》中的诗句:,,借助传说中的青鸟传递信息。

5.名著阅读。

(6分)⑴下列关于《水浒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伟大作家施耐庵在民间长期流传的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B.《水浒传》是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小说揭示了农民起义的原因是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特别是上层统治者的罪恶,造成的“官逼民反”。

C.小说中的打虎英雄很多,有景阳冈打虎的武松,沂岭杀四虎的鲁智深,射杀老虎被毛太公陷害的猎户解珍解宝。

D.梁山上的头领先后有王伦、晁盖和宋江。

宋江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指挥才能,梁山事业的发展与他的领导是分不开的。

⑵人们常说“英雄不问出处”。

《水浒传》的好汉在梁山聚义前大多数各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他们来到梁山的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大多是因为对社会和官府的不满,其中林冲“逼上梁山”的经历就极具代表性。

①请你写出和林冲有关的两个故事情节名称。

(2分)②请你简述林冲逼上梁山的前后经历。

(2分)6.专题和语文实践活动。

(8分)语文活动课上,我们开展了“多姿多彩的叶”的综合实践活动。

⑴【胜日寻芳】同学们通过实地观察和查找资料,发现长江岸边的柳树萌发嫩芽的时间比淮河岸边的柳树平均要早10天左右,请你结合所学“气象物候”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分)⑵【彩叶传情】诗人常在诗中描写叶色,借不同色彩表达感情,请你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句,分析所写之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分)A.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B.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⑶【环卫葬叶】秋风一起,道路两旁飘满了落叶,大大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许多工人将落叶堆在一起,就地焚烧,现场涌起了滚滚浓烟。

请你从环保和交通等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危害,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4分)危害:建议:二、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宋祁的《玉楼春》一诗,完成第7题。

(6分)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①。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②。

浮生③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④。

为君持酒⑸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①縠(hú)皱波纹:形容波纹细如皱纹。

縠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

棹:船桨,此指船。

②闹:浓盛。

③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④肯爱:岂肯吝惜,即不吝惜。

一笑:特指美人之笑。

⑸持酒:端起酒杯。

7.⑴请结合加点的词赏析“縠皱波纹迎.客棹”一句的妙处。

(2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⑵试比较下列两句诗中“闹”字用法的异同。

(3分)A.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B.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下列各选项中的词语与诗歌感情无关的是()A、依依惜别B、赞美春光C、及时行乐D、留恋春光(二)阅读《筑书巢》①,完成8—11题。

(14分)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②,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③不觌④,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闲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如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注:①选自《渭南文集》。

②这里指书橱。

③妻子:妻子和儿子。

④觌(dí):相见。

8.⑴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字词。

(4分)①俯仰四顾.()②宾客不至.()③或.至不得行()④乃引客就.观之()⑵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例句:而乱书围之.A.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能以径寸之.木 D.无丝竹之.乱耳9.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⑵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11.请结合文章分析室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三)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12~14题。

(10分)【A】(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门前老树长新芽/院儿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她/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C】①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科学家从三个方面解释了这种现象?②首先从人的生理变化上来解释。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生物钟变慢了。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从路边随机找一些年轻人和老人,让他们估测一分钟有多长。

结果是:年轻人估测的时间比较快,通常还没有到一分钟,他们就认为已经到一分钟了:而年长的人,他们通常过了一分钟,才觉得这是一分钟的时长。

对年长的人来讲,时间就这么“漏”掉了。

在衰老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③第二个原因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

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似乎要短得多。

原因是,去时走这段路对你来讲是崭新的经历,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路很长。

而回来是,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变少了,时间似乎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

④人生也是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少了一些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

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

这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因而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⑤第三个原因则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五岁的孩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占他生命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过程的2%。

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就会觉得很快。

12.围绕“时间去哪儿了”,三则材料表达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请逐一概括。

(3分)13.指出材料C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分)15.请你概括出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的原因。

(3分)(四)阅读《警句》,完成15~17题。

(10分)①许多作者写作喜用警句,许多读者读书喜看警句。

有些老师在学生的习作中看到一二警句,便大加赞赏,结果就连在一篇说明文中,学生们也必硬添入许多不相宜的奇警的字句。

其实,作者喜用警句,是由于才力薄;读者喜看警句,是由于见识浅。

才力薄,所以不能创作充实完善的文章,徒藉警句以娱人;见识浅,所以不能理解一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及其每字每句所含的意义,徒摘警句以自欺。

②真正的好文章往往是以平常的语言说真实的事理,所以无处不善,没有警句,也可以说句句都是警句;那些读者喜看的警句并非作者的刻意追求,而是自然天成的,有如锦上添花,与全文相得益彰。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本来人人能道的平凡的句子,在《饮酒》诗里与其他诗句浑然一体,并不独自出色。

可有些人钟爱此句,硬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以为可以使文章增色,结果恰如在粗劣的土布上用金线绣花,极不相称,且所绣之花,绝不会佳。

现在有一类人写作几乎全篇用警句凑成,使人如看万花筒,初看似乎繁花似锦,莫测高深,一经拆穿,则不过是一些玻璃碎片乱凑而成,毫无意义。

③喜欢看警句的读者,阅读伟大的作品定会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而善读者并不在意是否有警句。

就如赏花,真能欣赏名花的人,会到园地上,于阳光微风中,欣赏花儿的活泼生机、天然的姿色及其与环境相掩映之美。

在这样境界中的花,无论大小开谢,各有其美。

但不懂欣赏的人,只知折取一枝插在瓶中,自以为已尽得此花之美,却不知这是大煞风景的。

④世上的语言,本无所谓“奇警”与“平凡”,关键在于运用得当。

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

那些只追求“处处须警句”的文章,华而不实,实在是不足取的。

15.文章表达的主要观点是()(2分)A.写说明文,不必硬添入许多奇警的句子。

B.好文章无处不善,是不刻意追求警句的。

C.写作时,如果多使用警句可使文章增色。

D.阅读作品,不应该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

16.第③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17.文中说:“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

”请以朱自清的散文《春》和《背影》为例,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

(4分)(五)阅读尤今的《向日葵》,完成18~21题。

(20分)①到伦敦度假,住在女儿的公寓里。

那天,约好在她下班后共进晚餐,做事有条不紊的女儿体恤地说道:“餐馆坐落在九曲十八弯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们就在餐馆附近的小公园等我吧。

”②早上出门时,气候温凉,我穿了一袭宽松的棉质衣裙,没带外套。

天色愈暗,气温愈低,到了傍晚,气温居然降至6°C。

我和日胜提早十分钟来到游人寂寥的小公园,那种砭骨的寒风夺命也似地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