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20页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会共20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会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中考名著复习《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汇总

中考名著复习《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汇总1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6-1936.10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2、《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
3、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这是斯诺对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的评价。
4、“我家分为两'党’。
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
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
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
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
凡是明显的情感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
"5、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
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6、《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
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感染细菌而献出了生命。
7、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学徒、奴隶、国民党逃兵、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
8、斯诺认为,绝不要以为杨虎城将军早年前当过土匪,就必然没有资格做领袖了。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章:起源与背景本章主要介绍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起源与背景。
作者简要介绍了自己的写作动机以及对这个题材的兴趣和了解。
同时,本章还简要概括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为读者打下了一定的历史基础。
第二章:早期困境与战争本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困境和中国革命战争的艰难时期。
作者通过详细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动荡和困苦。
同时,本章还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和军事斗争的策略和战术。
第三章:大革命与土地改革本章主要探讨了中国的大革命和土地改革运动。
作者详细讲述了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社会变革,以及土地改革对农民生活的积极影响。
同时,本章还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期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改革运动的领导和推动力。
第四章:抗日战争与新中国的诞生本章主要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和贡献。
作者详细描述了抗战时期的军事战略和战术,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困难环境下的坚毅精神和抗争力量。
同时,本章还介绍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五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本章主要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作者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展示了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取得的进展。
同时,本章还探讨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挑战和问题,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改革思路和理念。
第六章:未来展望与思考本章主要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和挑战进行了展望和思考。
作者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面临的机遇和困境,提出了自己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同时,本章还呼吁读者关注中国的进步和变化,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对《红星照耀中国》每章的概括,读者可以对该书的内容和结构有一个初步了解。
这本书主要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的角色和贡献,展示了中国近代史的巨大变革和发展。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让读者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无论是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对中国当代发展有研究需求的读者,该书都是一部值得阅读和研究的优秀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PPT课件优秀课件

主题思想
《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 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 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在本书中,斯 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 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
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 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 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 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 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中考真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
汉史学家司马光。 B.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纪实报道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断言,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 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C.英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贝 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
示例:D
【示例】在师范毕业之后,毛泽东面临选择,当时 许多同学都计划要到法国工读,新民学会当时对这 些同学给予帮助,但毛泽东选择留在国内,“他认 为我对于本国还未能充分了解,而且我以为在中国 可以更有益地花去我的时间……”在北平他找到原 来在师范学校的教员杨怀中,他正在北大做教授,
杨怀中把毛泽东介绍到了北大图书馆,当时的馆长 是李大钊。毛泽东做图书佐理员,月薪8块大洋, 而李大钊则是120块大洋。当时的北大是自由思想 的桥头堡,新文化运动的摇篮,毛泽东在这里积极 地参与哲学研究会和新闻研究会,还听大学的课程, 在北大非常活跃地参加各种政7年4月开始,国共的合作彻底 的决裂。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8月7日,中共中 央召开著名的“八七会议”,开除陈独秀出中央政 治局。之后,毛泽东被派往湖南组织“秋收起义”。 在组织秋收起义过程中,毛泽东经常要行走在安源 矿工和农民自卫队之间,有一次毛泽东被地方的民 团所捕获,“他们命令将我押解到民团总部,要在
红星照耀中国11到20页的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11到20页的概括《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书籍,以下是第11到20页的概括:第11页,本节开始介绍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活动。
在日本侵略的威胁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组织抗日游击战争,并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第12页,这一页详细描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建立了许多根据地,通过土地改革、农民组织和抗日武装等措施,有效地动员了农民群众参与抗日斗争。
第13页,本页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行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采取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战术,对日军进行了有效的打击。
第14页,这一页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宣传教育、组织群众和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等方式,巩固了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基础,提高了人民的抗战意识和士气。
第15页,本页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经济建设。
中国共产党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发展工业等措施,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增强了抗日战争的物质基础。
第16页,这一页详细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文化教育工作。
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文化宣传、教育和文艺活动,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抗战信心。
第17页,本页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外交斗争。
中国共产党通过积极争取国际支持、参与国际抗日运动和开展外交斗争,扩大了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力,争取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第18页,这一页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军民关系。
中国共产党注重军民团结,通过发展军事民主、加强军民合作和保护人民利益等措施,增强了人民对共产党的支持和信任。
第19页,本页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党的建设工作。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提高了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确保了党的领导的稳定性和战斗力。
第20页,这一页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总结和展望。
金老师教育培训备战中考-语文名著专题复习:10《红星照耀中国》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20页

05《红星照耀中国》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答案解析一、《红星照耀中国》中考真题1.【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9. 本段文字选自,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
20. 斯诺在那一刹那间对毛泽东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但是全文斯诺对毛泽东还进行过其它评价,请说说斯诺对毛泽东的其他两个印象。
2.【湖北孝感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片段一】我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部的一部分人员吃饭,遇见了十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
我们吃的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
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它冷饮。
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
因此我口渴得要命。
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
他们最初不愉快的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就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
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
”可是他毫不理睬。
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片段二】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
……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21. 【片段一】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22. 【片段二】中,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彭德怀的?这体现了他们什么形象特点?3. 【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A)】21.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
七年级暑假语文作业计划-仅供参考

背诵默写《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D34
《昆虫记》1篇,读书卡第17页
背诵默写《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临摹第27张
D35
《昆虫记》1篇
背诵默写《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6
《昆虫记》1篇,读书卡第18页
背诵默写《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临摹第28张
D37
《昆虫记》1篇
D38
D23
《红星照耀中国》第12章
背诵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24
《红星照耀中国》第12章,读书卡第12页
背诵默写《愚公移山》,临摹第22张
D25
《昆虫记》1篇
背诵默写《愚公移山》
D26
《昆虫记》1篇,读书卡第13页
背诵默写《周亚夫军细柳》,临摹第23张
D27
《昆虫记》1篇
背诵默写《周亚夫军细柳》
D28
背诵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临摹第5张
D6
《红星照耀中国》第3章,读书卡第3页
背诵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临摹第6张
D7
《红星照耀中国》第4章,
背诵默写《与朱元思书》,临摹第7张
D8
《红星照耀中国》第4章,读书卡第4页
背诵默写《与朱元思书》,临摹第8张
D9
《红星照耀中国》第5章
背诵默写《野望》/王绩,临摹第9张
D10
《红星照耀中国》第5章,读书卡第5页
背诵默写《黄鹤楼》/崔颢,临摹第10张
D11
《红星照耀中国》第6章,
背诵默写《使至塞上》/王维,临摹第11张
D12
《红星照耀中国》第6章,读书卡第6页
背诵默写《渡荆门送别》/李白,临摹第12张
D13
红星照耀中国1到60页的内容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1-60 页内容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描写了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革命的发展和红军长征的历程。
本文概括了该书 1-60 页的主
要内容。
1-60 页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前往红都
本章主要介绍了作者埃德加·斯诺在前往中国红色区域的途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危险。
他从上海出发,经过多个城市的辗转,最终到达了红色区域的中心——瑞金。
第二章:红色区域的生活
本章描述了斯诺在红色区域内的生活,包括他所看到的红军部队、红色政权的组织形式、农民的生活和文化等等。
他详细记录了红军大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红军如何通过群众路线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第三章:红军长征的背景
本章介绍了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原因,包括国民党对红色区域的围剿、共产党内部的分裂和斗争等等。
斯诺描绘了红军在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时的艰苦和危险,以及他们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的坚韧和毅力。
第四章:长征的开始
本章记录了红军长征的开始阶段,包括红军离开瑞金、渡过湘江、
四渡赤水的历程。
斯诺描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所面临的困难和危险,以及他们如何通过灵活的战术和战略来应对敌人的追击和围攻。
第五章:长征中的战斗
本章详细记录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战斗历程,包括攻占遵义、四平、长春等城市,以及强渡大渡河、金沙江等河流的战斗。
斯诺描绘了红军在战斗中的英勇和无畏,以及他们如何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第六章:长征的结束
本章描述了红军长征的结束阶段,包括红军到达陕北、建立延安根据地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
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作家
。主要作品有《红星照耀中国》(《西行 漫记》)、《远东前线》、《为亚洲而战 》、《复始之旅》、《大河彼岸》等。斯 诺于1928年来到中国,1936年6月访问革命 根据地,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 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1972年2月15日斯诺 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
斯诺这一生:
学习任务:
在中国,埃德加·斯诺这个名字是家喻 户晓的。虽然40多年前他就在瑞士一个村庄 里与世长辞了,但是直到今天,提起他来,人们 马上就联想到中美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 跳读《中文重译本序》,为同学们讲述斯 诺一生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关于纪实作品: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 ,或记录历史,或叙写现实,其内容必须 是真实的,不能凭空虚构。
2.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谢谢!
读序言看目录窥全书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的目录,拿起笔圈 出目录中写红军领袖人物有关的篇章 ,并想一想作品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 录这次西行见闻的吗?
读书方法指导:
1. 边读边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 展线索。不妨在书上批注:写了什么人? 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域做了些什么? 重点突出了什么内容?
2. 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 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即作者的思 想倾向性。不妨在书上圈画批注作者记录 实施过程中穿插的分析和评论,想一想作 者的立场、观点与态度。
3. 阅读纪实作品,善于从中获得启迪,用
读书活动:
阅读《贺龙二三事》,完成下面的专题探究。
1.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2.出身与家庭 3.童年的经历 4.受教育情况 5.参加革命的起因 6.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专题探究
专题一: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1.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2.出身与家庭 3.童年的经历 4.受教育情况 5.参加革命的起因 6.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总结: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专题探究
专题二: 1.长征的起因 2.长征的路线 3.长征中面临的困难 4.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5.长征的历史价值 反思:1.长征精神的内涵
纪实作品特点:用事实说话。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
出作品。
从《红星照耀中国》看纪实作品的特点
学习任务: 浏览《一九三八年中译本作者序》印
证纪实作品“用事实说话”的特点。
读序言看目录窥全书
活动任务:
你能将标题大声读两遍,基于前面序 言的阅读你能理解它的含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