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阅读题

合集下载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精选题(含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精选题(含答案)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精选试题1、名著阅读(2分)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

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________________》,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________________》。

2、名著阅读。

(5分)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

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

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以上语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姓名是什么?其中“他”是指谁?从语段内容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名著阅读。

(3分)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分别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

[材料一]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

[材料二]“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

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

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材料三]《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7试卷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7试卷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7试卷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请问文中的“他”是谁?作者对他有怎样的印象?(至少写出两点)2.《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曾易名为_____。

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_____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红星照耀中国》文中描写:“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这个人物是______。

“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

”也是的老师,这个人物是__。

4.阅读下列陈述,并按要求回答。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

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书明号》第十章《战争与和平》123)上句中的“他们”一词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他们”在书中表现出哪些特征?____________5.《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国人_____(作者)写的,曾易名为《_____》。

6.请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简报,完成下列问题。

《红星照耀中国》目录速览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三章:安全;第九章:和红军在一起;第四章:一名******党员的来历;第十章:战争与和平第五篇长征第十一篇回到保安第六章《红星在西北》第十二章《白色世界》注解:作品按(1)_________顺序记载。

【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习题训练含答案

【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习题训练含答案

【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习题训练含答案一、名著阅读。

(3分)当他和我沿着安静的小路,经过芝麻田和小麦田,走回百家坪的时候,任何关于“红色土匪”的那些形容词,都不适合用到他的身上。

恰恰相反,他似乎真正是充满了愉快和生命的爱恋,像神气活现地跟在他旁边的“红小鬼”一样,他的手臂正靠着“红小鬼”的肩膀。

他在南开读书的时候,生得很俊秀,身材苗条,如今他似乎还有那种风度。

(1)以上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文中“他”是_______(人名)。

(1分)(2)从文段中你体会到了他的哪些可贵品质或精神?(2分)(1)《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2)爱护士兵,平易近人;生机勃勃,热爱生命;生活朴素,温文尔雅。

(写出两点即可)二、点赞“红星”,品评人物形象。

(4分)“红星”1: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

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红星”2: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①根据以上文段信息,写出这两位“红星”人物的姓名。

(2分)【甲】“红星”1:___________ 【乙】“红星”2:___________②从以上“红星”人物中选一位,结合原著中该人物事迹品评人物形象。

(2分)(2)(4分)①(2分)【甲】毛泽东【乙】周恩来【评分标准:每空1分】②(2分)示例:【甲】毛泽东,他的财物只有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同每个人一样,在退学后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坚持自学,研读群书,由此可以看出他生活俭朴、勤奋好学等品质。

【乙】周恩来,第一次与作者见面时用英语打招呼,为他规划采访行程,揽着红小鬼的胳膊在乡间散步,体现出周恩来平易近人、热心周到的品格。

【评分标准:事迹1分,评价1分。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题级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题级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题1)选择题1当时淋巴鼠疫在(A)省蔓延A 陕西B 山西 C甘肃 D 宁夏2长征总共(C )英里A 4000B 5000C 6000D 70003作者在来“红色中国”之前注射了(B )病菌A 伤寒痢疾 B天花鼠疫 C水俣病霍乱4长征穿过(C )个省份A 10B 11C 12D 1351927年冬天著名的“农民大屠杀”的发动者是(B )A蒋介石 B何键 C张学良6这是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八月间陕北来了一个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代表,一个名叫( B)的胖胖的年轻人。

A 李敬佛B 张敬佛C 王敬佛7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B)A红军战士的生活十分忙碌又十分健康B红军部队禁止吸香烟和鸦片C红军的每一张墙报都是有代表性的,比如两篇新识字的人写的粗糙稿件,要学唱新的歌D红军生活中令人最感兴趣的就是红栏和黑栏8第一次“清剿”运动中,( D )落入日本的手里,第二次( B )遭到侵犯,第三次放弃了( C),第四次失去了(A )。

A 冀东B 上海C 热河D 满洲9我在吴起镇遇到一个电气工程师,一个名叫*的很有才能但严肃认真的共产党员。

他的英语和德语都很好,是个电力专家。

最近以前他在南方担任顾问工程师,他是个很能干的人,一年收入可达一万元。

但他放弃了这样的收入,丢下家庭,到陕西的这些荒山中来,尽义务为共产党贡献他的力量。

这里的他指的是(A )A 朱作其B 林作其 C李作其10她从前是小学教员,现在本人也是个共产党的组织者——却不及她丈夫幸运。

她受过十多处伤,是炸弹碎片造成的,不过都是表面的伤。

正当我离开保安以前,毛氏夫妇新生了一个女孩子。

她指的是谁( B)她曾生了两个孩子,她是一个中国名教授的女儿,数年前被何键杀害。

她指的是谁( A )A 杨开慧B 贺子珍11选择关于红军剧社不正确的选项( C)A红军大力提倡拉丁化来促进群众教育B红军剧社的中心主题是:抗日和革命C看戏时观众在吃水果、嗑瓜子、聊天D人民抗日剧社的社长危拱之女士是几十个经历长征而仍活下来的妇女之一2)填空题1是行伍出身,现在湖南,后在南昌进过军校,毕业后,他因才能出众,迅获提升1927年年方28岁就已任旅长,在湘军中以“自由派”著称,因为他办事真的同士兵委员会商量。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题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题

以下是《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题: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_______,题目中的“红星”指的是_______。

2.请简要概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一段情节或事件,并分析其意义或影响。

3.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采访了多位红军将领,请列举其中两位,并简述他们的特点或事迹。

4.请分析《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斯诺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5.请探究《红星照耀中国》在当代的启示和意义。

参考答案:1.埃德加·斯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2.红军长征: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长征过程中,红军克服了重重困难,如跨越了人迹罕至的草地、征服了巍峨险峻的大山等。

最终,红军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徐海东:他是一位英勇善战的红军将领,曾率领红军取得了多次战斗胜利。

他对自己要求严格,对部下却十分关心,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将领。

毛泽东: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邃的思想。

他善于总结经验,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理论,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具体。

例如,在描写毛泽东时,作者通过描写他的外貌、语言和行动,展现了他平易近人、生活朴素的特点。

5.《红星照耀中国》在当代的启示和意义在于:一方面,它让我们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艰辛,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启示,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同时,《红星照耀中国》中所展现出的红军将士的英勇无畏和顽强奋斗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要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一、填空1.”这时,一个瘦小的年轻军官突然出现了。

他长着一脸的黑胡子,用温和的语气向我打招呼:“你好,你在找谁?”“他说的是英语,这个字符是。

2.1936年6月,埃德加·斯诺在苏区(今陕西省志丹县)的临时首府采访了毛泽东在收集了关于红军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后,他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是他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名叫XXXX。

他于1928年来到中国,是几家欧美报纸在中国的记者和通讯员。

1933年4月至1935年6月,斯诺在北平新闻部兼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撰写了大量的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4.“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他的人头,但他的司令部前只有一个哨兵。

当我走进房间时,我看到它既干净又简单。

挂在土炕上的屋顶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

炕的尽头是两个铁文件箱和一个小木炕桌。

哨兵向他报告说,当我到达时,他正在他的办公桌前看电报。

”5.《红星照耀中国》是第一本向世界介绍和传播的书。

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的影响。

这是一部写得很好、记录很好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6.1937年10月,英国伦敦的维克托·格兰茨公司首次出版了名为《这本书》的书,这本书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轰动。

1938年2月,中文译本在上海出版,书名改为“统一战线”,因为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考虑到统一战线的情况。

17.抗日战争爆发后,埃德加·斯诺成为《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在中国的战地记者。

他于1942年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他三次访华,于1972年2月15日在日内瓦因病去世。

根据他的愿望,他的一些骨灰被埋在了中国的一个无名湖。

8.书中的描述是最详细的。

据说他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人,也是一个不注重外表的人。

他是多么不拘小节,真令人惊讶。

9.“我的家庭分为两个“党派”。

一方是我的父亲,是的。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过习题】(解析版)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过习题】(解析版)

《红星照耀中国》综合练习一、选择题。

1.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C.在斯诺眼中周恩来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

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

D.“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这段文字记录的“他”就是红一方面军彭德怀司令。

【答案】B【解析】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客观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表述有误;C.在斯诺眼中毛泽东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

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并非“周恩来”;D.“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这段文字记录的“他”是周恩来;并非“红一方面军的彭德怀司令”;故选B。

2.下列与《红星照耀中国》内容表述不一致的一项是()。

A.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B.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C.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题练习【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题练习【有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专题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1936年,埃德加·斯诺深入延安,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

B.红星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C.“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朱德。

D.《红星照耀中国》特写了“强渡大黄河”和“过大草地”两个重要事件。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作者是美国记者斯诺。

B.《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面,展示了他们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C.《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了中国人的真实生活。

D.《红星照耀中国》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的评价。

3.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部著作真实记录了斯诺从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B.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C.《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D.《红星照耀中国》写道:一九三五年七月二十日,红军进入了陕西西北的富庶的毛儿盖地区,同四方面军和松潘苏区会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课外阅读试卷
姓名:班级: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3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A、5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80周年
4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二、填空(每空4分,共72分)
1.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至()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2.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是:行动听指挥;();打土豪要归公。

3.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美国记者是()()()。

他们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是()()()
4..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人生五十始的(),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担心记者把自己写进专著、被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向季邦……
5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发动的()事变
三:简答题8分
1长征的精神是什么?
《红星照耀中国》答案:一选择:1 D 2 C 3D 4B 二、填空题、西行漫记1936.6至10月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3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4红色窑工教育委员电气专家江西老表红军战士5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
三、简答题指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的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的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