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共49页

合集下载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是经济学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概念。

经济增长指的是经济总量在一段时间内的不断扩大,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为衡量标准。

经济周期则是指经济活动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和循环,包括繁荣、衰退、复苏和萧条四个阶段。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

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途径,经济增长能够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和分配,促进国家全面发展。

然而,经济增长并非一帆风顺,与之相伴的是经济周期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是由内外部因素不断作用下的自然结果。

内部因素包括投资、消费、出口等经济活动,外部因素则包括国际经济环境、政治局势等。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经济活动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从而形成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繁荣、衰退、复苏和萧条。

繁荣阶段是经济活动迅速增长、市场需求旺盛、就业率高企的阶段。

随着繁荣阶段的延续,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如投资过热、通货膨胀加剧等,这将引发衰退阶段。

衰退阶段是经济活动下滑、生产减少、企业倒闭增多的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率下降。

复苏阶段是衰退后的阶段,经济活动开始恢复,市场需求增长,企业重新振兴,就业率开始回升。

最后是萧条阶段,当经济活动无法恢复,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时,经济进入低迷状态。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经济周期的起伏波动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而经济增长则能够缓解经济周期的波动。

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经济增长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蓬勃发展,而在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经济增长也能够为经济提供动力和支持。

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更好地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这包括宏观经济调控、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改善金融市场监管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稳定经济增长,同时减轻经济周期的影响。

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自然增长率(续)
考察G w 和 G n的关系
• 当G w >G n ,意愿增长率超过了劳动增长率和技术进步所
允许的程度,企业家压缩投资,从而引发停滞趋势;
• 当G w <G n,意愿增长率尚未达到劳动增长率和技术进步所
允许的程度,增长不会受阻,企业家扩大生产,出现经济扩 张----通胀。
• 当G w =G n ,资源充分利用,实现均衡增长,保证充分就业, • 最理想的状态:G=G w=G n ,但很难实现,几乎是不可能
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 衡量经济增长 GDP增长率
人均GDP的增长倍数
• 假定: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可以相互替代(H-D模
型中K/L固定); 要素充分利用,无闲置(H-D模型中无此假设); 经济处于完全竞争;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的贡献。
• 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的积累,特别是资本,
• 产量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人均产量增
长率均相当高;
• 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很高——技术进步的
标志;
• 经济结构的变化速度是高的; • 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迅速改变; • 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但很不平
衡。
四、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 (1)存在性问题,即一个国家的经济是
否存在着一种长期增长的可能性?
一、含义:
1、经济增长集中体现在商品供应量的不断增长。
• 实际GDP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核心; • 人均实际GDP增长是较好的衡量。
2、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3、制度和意识的调整 ——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 • 制度创新才能有效保证技术创新实现。
二、特征
以及技术进步。这一点,通过生产函数可以看出: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带图详解-完整版第二十章--习题答案-(18)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带图详解-完整版第二十章--习题答案-(18)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 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解答: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成人均产量。

经济增长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度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

2.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解答: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

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及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

设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 t=A t f(L t,K t)式中,Y t、L t和K t顺次为t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A t代表t时期的技术状况,则可以得到一个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方程,称其为增长率的分解式1,即G Y=G A+αG L+βG K式中,G Y为产出的增长率;G A为技术进步增长率;G L和G 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

α和β为参数,它们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从增长率分解式可知,产出的增加可以由三种力量(或因素)来解释,即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

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有时,为了强调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还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的投入写进生产函数。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获取收入的潜在能力的价值,它包括天生的能力和才华以及通过后天教育训练获得的技能。

当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投入时,按照上述分析的思路可知,人力资本也可以被归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

3. 什么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它有什么含义?解答:离散形式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为Δk=sy-(n+δ)k其中k为人均资本,y为人均产量,s为储蓄率,n为人口增长率,δ为折旧率。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其一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这种波动引起了就业率、物价水 平、利率、对外贸易等的波动。
经济周期是经济不可避免的波动。
其二
其三
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之处,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 与衰退的交替。
— 10 —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扩张阶段与收缩阶段。也成为繁荣阶段和衰退阶段。
资本和劳动得以充分利用。
— 7—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模型
2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假设条件
① 社会成员区分为利润收入者和工资收入者两个阶层。 ② 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大于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
新剑桥学派认为,要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就不应该以追求经济 增长为主要目的,而应把改进收入分配制度放在首位。
It=Kt-Kt-1
v v 净投资取决于产量水平的变动,变动幅度的大小取决于 的值。资本-产量比
在这里通常被称为加速数。
— 12 —
经济周期
乘数-加速数模型 的基本思想
• 乘数-加速数模型在 试图把外部因素和内 部因素结合在一起对 经济周期做出解释时 特别强调投资变动因 素。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关于20世纪30年代 大萧条的争论
— 6—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模型
1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假设条件
① 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既可供消费用,也可供投资用。 ② 生产中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和资本,而且这两种要素可以
相互替代。 ③ 劳动和资本的收益取决于各自的边际生产力,而且对于每一个生
产函数来说,规模报酬不变。 ④ 经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运行,由于要素和商品价格可以灵活变动,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 中周期—朱格拉周期(Juglar cycle) ❖中周期或称中波 ❖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 危机及其发生周期》(1860) ❖平均每个周期为9~10年
❖ 经济周期的类型
❖ 长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Kandratieff cycle) ❖长周期或称长波 ❖原苏联经济学家尼古·康德拉季耶夫,《经济生活中 的长度》(1926) ❖平均每个周期长度为50年
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即产量或收入的增加,通常用总产量、 人均产量或总收入、人均收入的增长率来表示。
❖ 库兹涅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 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 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 意识之相适应的调整基础上的。
❖ 经济增长的衡量
❖ 总量增长率:
❖ 心理理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和凯恩斯提出 ❖用人的心理预期来解释经济周期
❖ 经济周期的一般原因
❖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 太阳黑子理论 ❖ 创新理论 ❖ 政治周期理论
❖ 经济周期的一般原因
❖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模型
❖ 第一个周期,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2年,是“产业革命时期” ❖ 第二个周期,从1842年到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期” ❖ 第三个周期,从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时期”
❖ 经济周期的一般原因
❖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模型 ❖ 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
Y
Y
N
Y
KA
❖ 增长核算方程
Y MPN N • N MPK K • K A
Y
Y
N
Y
KA
MP N N 表示了劳动收益在产出中占的比例,简称劳动份额,记为 Y

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49页文档资料

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49页文档资料

cnshu 精品资料网
第二节 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 1、各国之间的生活水平差别很大。 2、不同国家人均产出增长率有很大不同。 3、经济增长具有累积效应。 经济增长是指经济中实际财富的增加,更具
体地说,指在一段较长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 不断增加的现象。 经济发展衡量的是一个国家以经济增长为基 础的政治、社会、文化的综合发展。
cnshu 精品资料网
Y Y2
五、 乘数-加速模型
1、萨缪尔森模型
(1)模型:Yt=Ct+It+Gt

Ct=cYt-1

It=a(Ct-Ct-1)

Yt=cYt-1+ac(Yt-1-Yt-2)+Gt
(2) 思想:

a、 乘数和加速数不变

b、 波动的形态

c、 经济周期是经济体系内在机制作用的结果
IS
S I
Y
cnshu 精品资料网Y1
Y2
Y3
3、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1)S从、繁I 荣到萧条
繁荣情况
S
BI
C
A
cnshu 精品资料网
Y Y0
S,I
繁荣走向萧条
C=B
S I
A
Y
cnshu 精品资料网Y1
Y0
(2) 从萧条到繁荣
IS
萧条情况
S
I
Y Y0
cnshu 精品资料网
IS
S
萧条
繁荣
I
Y1
cnshu 精品资料网
IS 稳定均衡 S
I
IS 不稳定均衡 I
S
Y*
Y
cnshu 精品资料网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引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是经济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的经济规模和生产能力的增加,而经济周期则表示一国或全球经济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周期性波动。

本文将以较详细的方式探讨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的经济规模和生产能力的增加。

经济增长通常是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来衡量的。

经济增长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等。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技术发展和人力资源的提升是重要的驱动因素。

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可以分为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

供给侧因素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

资本积累指的是投资的增加,包括固定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

劳动力增加是指劳动人口的增加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

需求侧因素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加。

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经济增长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减少贫困人口。

其次,经济增长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此外,经济增长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并促进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各国都将经济增长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一国或全球经济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通常可以分为繁荣期、衰退期、危机期和复苏期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的特征经济周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周期性波动是经济活动的正常现象,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的结果。

其次,经济周期的波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常呈现出周期性、波动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再次,经济周期在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是不同步的,某个行业或地区可能处于繁荣期,而另一个行业或地区可能处于衰退期。

宏观经济学考研讲义 20-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学考研讲义 20-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6.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提高一个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此前提下, 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了黄金分割律,分析如图20-7所示。
图20-7 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根据图20-7的分析,如果一个经济体的目标是使人均消费最大化,那么在技术和劳动增长率固定不变时,经济 中的人均资本量(资本-劳动比率)应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用方程表示为:
y f k k
如图20-1所示,随着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人均资本边际产出也不断增加,但增加量越来越小。
图20-1 人均生产函数曲线
(2)索罗模型中的消费和储蓄
假定经济活动主体的消费行为是一样的,按照收入的固定比例,比如(1-s)部分来消费,即:
C 1 sY
则总储蓄为:
S Y C sY
其中,s 表示储蓄率。 生产函数 y f k 决定了经济生产多少产出,而储蓄率 s 决定了产出在消费和投资之间的配置。
当 sf k n k 时,k ,人均资本量减少; 当 sf k n k 时,k ,人均资本量增加,被称为资本深化; 当sf k n k 时,k ,此时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人均储蓄恰好等于资本广化的需要。因此,要实现稳
态,则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即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稳态的条件是:
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简记为TFP)。
根据①可得:
Y MPN N MPK K F N,K A

式中,MPN和MP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
方程②可以整理为:
Y Y
MPN Y
N
MPK Y
K
A A
Y Y
MPN N 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两方面。

技术进步的增长率ΔA/A(索洛余值)。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一是知识的进展;二是资源的重新配置;三是规模经
济;四是管理水平的提高。
丹尼森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劳动
生产要素

投入量
济 资本



生产要素生产率
就业人数 工作时数 年龄/性别构成 教育背景 存货 建筑与设备 住宅 国际资产 资源配置改善 规模经济 知识进展 其他影响因素
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即产量或收入的增加,通常用总产量、 人均产量或总收入、人均收入的增长率来表示。
库兹涅茨: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 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 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 意识之相适应的调整基础上的。
经济增长的衡量
总量增长率:
Gt
Yt Yt1 Yt 1
人均增长率: gt

yt yt1 yt 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主要是指一国生产能力的扩大。即生产 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表现为GDP或人均GDP 的增加;
偏向“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生活质
量、社会制度、经济结构等的进步。更能反映一 个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 偏向“质”的概念。
这一方程说明:经济增长的源泉可以归结为-生产要素的 增长和技术进步,即劳动量变动、资本量变动和技术进步。
增长核算方程
YNKA
Y N KA
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生产要素的增长和技术进步:

资本的增长率ΔK/K,可以分为物质资本(有形资本)
与人力资本(无形资本)。

劳动的增长率ΔN/N,指劳动力,包括劳动力的数量与
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源泉
通过增长核算来研究经济增长的源泉,并分析各个来 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增长核算把产出的增长分为两个不同的来源:生产要 素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当生产要素只包括资本和劳动时,则增长核算方法把 产出的增长分解为资本增加、劳动增加和技术进步三 个来源。
增长核算方程
经济增长研究的问题: 为什么有些国家穷有些国家富? 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怎样理解像日本和香港经济增长的奇迹? 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方法: 增长核算:把产量增长的不同决定因素的贡献程度数量化。 增长理论:把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技术进步、储蓄和投资
的互动关系模型化。
三 增长核算
库兹涅茨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知识存量的增长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
库兹涅茨曲线(倒U字假说)
四 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 新古典增长模型 内生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玛模型
假设: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2)存在储蓄率 s=S/Y 3) 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二者比例不变 3)劳动力按固定不变的比例增长 4)规模报酬不变:即N/Y,K/Y均不变 5)不存在着技术进步与折旧
完全稳定增长的条件:GA=GW=GN
哈罗德—多玛模型的结论: 增长率随储蓄率增加而提高,随资本-产出比扩
大而降低。 经济的增长路径是不稳定的。
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模型)
设经济的生产函数为:Y=A·F(N,K),A代表经济的技术状
况,则有:
d Y Y d N Y d K F ( N ,K ) d A N K
Y M N N M P K K F P ( N , K ) A
Y M N P N M K P K A
YY
Y
A
Y M N N P N M K K P K A Y Y N Y KA
增长核算方程
Y M N N P N M K K P K A Y Y N Y KA
M P N N 表 示 了 劳 动 收 益 在 产 出 中 占 的 比 例 , 简 称 劳 动 份 额 , 记 为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事实
事实一:国家间在人均收入,进而在生活水平方面存在着 巨大差异。
事实二:经济增长率在国家间有显著差异; 事实三:增长率并不一定长期保持稳定; 事实四:各个国家都有可能从穷国变为富国,反之亦然。
经济增长率分布,1960—2000年
经济增长理论 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一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二 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三 增长核算 四 经济增长模型 五 经济周期理论
一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产出 峰顶
峰顶 峰顶
峰顶
谷底
谷底 谷底
时 期
二 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经济增长的概念 ——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
增长方程式 G=s/v
G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 G=ΔY/ Y s为一个国家的储蓄率: s=S/Y v为一个国家的资本—产出比:v =K/Y 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必须等于
储蓄率与资本—产出比之比。 增长方程式的推导:
经济增长率: 实际增长率 GA 均衡增长率 GW 自然增长率 GN
Y
M P K K 表 示 了 资 本 收 益 在 产 出 中 占 的 比 例 , 简 称 资 本 份 额 , 记 为
Y
得到增长核算方程: Y N K A
Y N KA
产 出 增 长 ( 劳 动 份 额 劳 动 增 长 ) ( 济增长的因素和源泉
直接原因包括经济中的投入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的积累, 还有影响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变量如规模经济与技术变 化等。
经济增长的基本决定因素是对一国积累生产要素的能 力以及投资于知识生产的能力产生影响的变量,如人 口增长、金融部门的影响力、一般宏观经济环境,贸 易制度、政府规模、收入分配、地理的影响以及政治、 社会的环境,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