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许纯祯 吴宇晖 张东辉
(3)经济长期波动的原因: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间关系变化。三种情况: ①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出现储蓄过度和投资过度的现象,长期停滞。 ②有保证的增长率小于自然增长率,扩大生产,增雇工人,经济长期繁荣。 ③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最理想的经济均衡增长。
3.心理理论
*
4.消费不足理论
二、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论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许纯祯 吴宇晖 张东辉
消费不足理论把经济周期和危机归结为人们消费的不足。这种理论的早期代表有西斯蒙第、马尔萨斯,近代有霍布森,现代有激进经济学派。
他们认为,经济萧条或危机是由于消费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生产的增长,消费不足的根源主要是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所造成的富者储蓄过度。解决的办法是实行收入分配均等的政策。
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论
政治周期理论 政府交替运用紧缩性和扩张性政策调节经济活动而带来经济周期性变化的理论。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论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许纯祯 吴宇晖 张东辉
具体包括: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崩溃理论、汉森—萨缪尔森模型、希克斯的经济周期理论。
凯恩斯在经济周期方面,强调资本边际效率的剧烈变动引起经济危机及周期变化。凯恩斯的追随者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又提出新的经济周期理论或经济周期模型。
影响生产率提高的因素有: 对研究、发展、教育和训练投资的增加;合理有效配置各种资源,使其适应经济变化的速度; 技术革新的扩散程度,应用规模;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固有的质量。
肯德里克的全部要素生产率分析
*
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许纯祯 吴宇晖 张东辉
第十二章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

宏观生产函数: 宏观生产函数:
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的含义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又称商业循 经济周期 又称商业循 环,指“总的经济活动中的扩张和收缩的 交替,这种周期变动通过国民生产总值、 交替,这种周期变动通过国民生产总值、 工业生产指数以及就业和收入等综合经济 活动指标的波动而显示出来。 活动指标的波动而显示出来。”
[美]格林沃尔德主编:《现代经济词典》, 美 格林沃尔德主编 格林沃尔德主编: 现代经济词典》 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338页。 年版, 商务印书馆 年版 页
经济周扩 张阶段与收缩阶段。 张阶段与收缩阶段。 如果更细一些, 如果更细一些,则把经济周期分为四 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周期? 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周期?长期以来西 方经济学家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方经济学家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说明和解释, 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说明和解释,形成了众 多的经济周期理论。 多的经济周期理论。
二次大战前的经济周期理论简介
①纯货币周期理论 ②投资过度周期理论 ③创新周期理论 ④消费不足周期理论 ⑤心理周期理论 ⑥太阳黑子周期理论
产出
实际GDP 实际 潜在GDP 潜在
0
时间
经济周期的类型
①朱格拉周期:中周期或中波。 朱格拉周期:中周期或中波。 基钦周期:短周期或短波。 ②基钦周期:短周期或短波。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或长波。 ③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或长波。 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 ④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
二、经济周期理论概论
第十二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 期理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人口增长率提 高后,资本广化 曲线向上移动。 与人均储蓄曲线 交于一个新的稳 态水平。
此时:
1)人均产出 减少。
2)人均资本 减少。
(七) 考虑到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
将技术进步因素引入。
考虑技术进步:Y=F(AN,K) A=技术进步,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大,是一个外生变量。 会导致劳动效率提高。
AN被称为有效劳动。
1.0
1.3
1960-1970
4.4
1.4
1.2
1.8
1970-1980
3.6
1.4
1.2
1.0
1980-1990
3.4
1.2
1.6
0.6
1990-1999
3.7
1.2
1.6
0.9
(三)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劳动
经
济 增
资本存量的规模
长
因
资源配置状况
素
分
规模经济
类
丹
知识进展
尼
森
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四) 稳态分析
y Y N
y Yt Nt
ln y ln Yt ln Nt
0 Yt Nt
Yt Nt
0 Yt Nt
Yt
Nt
Y n Y
(四) 稳态分析
经济增长的稳态
(四) 稳态分析
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 如此贫穷?
y f (k) k
引入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七) 考虑到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
在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稳态增长率
变量
按有效劳动平均的资本 按有效劳动平均的产量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的核算方式:当将产出的增长分为两个不同的来源: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当生产要素只包括资本和劳动,则主张核算方式把产出的增长分解为资本增加、劳动增加和技术进步三个来源。
增长核算方程:设经济的生产函数为:(,)Y AF N K = ①式中,Y,N 和K 为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A 为解决的技术状况,或称为全要素生产率。
(,)N K Y MP N MP K F N K A ∆=⨯∆+⨯∆+⨯∆ ②N MP 和K MP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
方程式②整理可得:N K MP N MP K Y A Y Y Y A⨯∆⨯∆∆∆=++ ()()N K MP N MP K Y N K A Y Y N Y K A⨯⨯∆∆∆∆=++ ③ 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将要素需求量固定在使要素的边际产量等于要素实际价格的水平上。
因此,表达式N MP N ⨯和K MP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收益,从而表达式N MP N Y ⨯称为劳动收益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简称为劳动份额,并计其为α。
而表达式K MP K Y ⨯称为资本收益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简称为资本份额,并计其为β。
由此,式③可改写为:Y N K A Y N K Aαβ∆∆∆∆=⨯++ 产出增长=(劳动份额X 劳动增长)+(资本份额 X 资本增长)+技术进步A Y N K A Y N Kαβ∆∆∆∆=-⨯- A A∆被称为索洛余量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定: (1) 社会储蓄函数 ()S s Y =式中,s 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
(2) 劳动力按照一个不变的比率n 增长2. 基本方程索洛推导出的新古典增长的基本方程为:()k sy n k δ∆=-+式中k 为人均资本,s 为储蓄率,y 为人均产量(y=f(k)),n 为劳动力的增长率,δ为资本的折旧率。
从而sy 为社会的人均储蓄;()n k δ+为新增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本数量和资本折旧,称为资本广化(意味着为每一个新生的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存量);k ∆为人均资本的增加,称为资本深化(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
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

Mitchell Wesley:
01
“经济周期是以产业经济为主的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波动。一个周期是由很多经济活动差不多同时扩张,继之以普遍的衰退、收缩与复苏所组成这种变动重复出现。”
02
米切尔是研究经济周期的权威,(1920-1945年任美国经济研究局局长)从1908年以后的8部主要著作,全是论述经济周期的。
丹尼森的分析:
2.丹尼森的分析: 劳动要素:(1)就业人数及其年龄性别构成 (2)工人工时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3)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 资本要素 (4)资本存量大小 技术进步 (5)资源配置效率 (低效率使用的劳动力比重减少) (6)规模的节约,以市场的扩大来衡量, 即规模经济 (7)知识的进展。
由于总投资和收入的变动率都是变动的,一旦有些变化,在乘数和加速数的共同作用下,就会自发的形成经济的周期变动。
经济周期的形成机理
经济增长的特征
经济增长的源泉
经济增长的定义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数量的增长。 库兹涅茨: 提供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 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或者说是必要条件; 制度的调整是技术得以发挥作用的充分条件。
1、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50—60年) Kondratieff Cycles 由Nikolai Kondratieff 1926年提出,又称为长期波动,或久远波动。 2、库兹涅茨周期 (15-25年不等) Kuznets Cycles Simon Kuznets 1930年提出,又称为“建筑周期” 。 3、朱格拉周期 (9—10年) Intermediate Cycles or Juglar Cycles 是(法)Clment Juglar 1860年提出,又称中周期。 4、基钦周期(40个月左右) Kitchin Cycles (美国)Joseph Kitchin于1923年提出,又称为短周期。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引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经济增长关注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内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周期则强调经济波动和周期性的波动。
本文将介绍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机制和影响因素。
最早的经济增长理论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他们提出了劳动分工和生产要素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学家们提出了更多的理论来解释经济增长现象。
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是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推崇的经济增长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受到生产要素的影响,包括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
新古典增长理论强调生产要素的效率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改善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提高生产力来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数学建模的结果。
该模型包括生产函数、储蓄和投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等要素,用于分析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状态和稳定增长路径。
新古典增长模型将经济增长归因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供给侧经济学供给侧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思潮。
该理论认为通过改善供给条件,特别是降低生产要素的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供给侧经济学主张通过减税、放松管制和促进市场化改革等手段来提高供给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和周期性变化。
经济周期理论主要研究经济波动的原因、机制和影响因素。
常见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传统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包括库兹涅茨循环理论、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和实际商业周期理论。
库兹涅茨循环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由自然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而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则强调经济波动是由投资、消费和货币政策的不稳定性引起的。
第十二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学》PPT课件

12.2经济周期
3)乘数—加速数模型
乘数—加速模型将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结合起来,以说明经济周期产生的 原因,这一模型的基本表达式如下:
• 比较有名的内生经济周期理论还包括纯货币理论、投资过度理论、 消费不足理论、心理周期理论等
外生经 济周期
理论
•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是经济体系外部的因素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 波动。这种理论并不否认经济中的内在因素(如投资、货币等)的 重要性,但它们强调引起这些因素变动的根本原因在经济体系之外。
• 比较有代表性的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包括创新经济周期理论、太阳黑 子理论等
Yt cYt1 v(Ct Ct1 ) Gt
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
t
Gt
Ct
It
Yt
经济变动趋势
1
1.00
0.00
0.00
1.00
—
2
1.00
0.50
0.50
2.00
复苏
3
1.00
1.00
0.50
2.50
繁荣
4
1.00
1.25
0.25
2.50
繁荣
5
1.00
1.25
0.00
2.25
衰退
6
1.00
12.2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国民收入及经济 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的阶段
图中A—E部分代表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 其中A—B为繁荣阶段,B—C为衰退阶段, C—D为萧条阶段,D—E为复苏阶段, B点是整个经济周期的峰顶,D点是整个经济周期的谷底
经济学原理(第三版)课件: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时期
1890-2003 1900-2003 1900-2003 1900-2003 1870-2003 1870-2003 1870-2003 1900-2003 1870-2003
期初人均真实 GDP(美元)
1280 663 987 610 1859 2022 3412 575 4094
期末人均真实 GDP(美元)
数。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 英国经济学家罗伊·哈罗德和英国经济学教授埃夫赛·多马各自独立 地提出了一个说明经济动态均衡增长的条件和途径的模型。后人将这两 个模型合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
➢ 基本假设:
◦ 1.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即不存在技术进步。 ◦ 2.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这种产品既可以作为消费品, 又可以作为资本品。 ◦ 3.生产要素只包括资本K 和劳动L, 且生产过程中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固定不变, 即资本和劳
➢ 1925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资本主义社会有一种为期50~60 年,平均长度为54年左右的长期波动,即长周期。
(四)库兹涅茨周期:另一种长周期
➢ 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于1930年提出的,认为这种周期的长度为 15~25年之间,平均长度为20年。
(五)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
➢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39年对朱格拉周期、基钦周期和康德拉
(二)内生因素理论 ➢ 内生因素理论认为,影响经济周期的是经济制度本身以内的诸因素,即在
经济体系内寻找经济周期的机制。 ➢ 1. 纯货币理论
◦ 纯货币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一种纯货币现象,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直接 决定了名义国民收入的波动。
➢ 2. 消费不足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周期是在主要按商业经济来组织活动的国家的总体 经济活动中所看到的一种波动。一个周期由几乎同时在 许多经济活动中的所发生的扩张,随之而来的同样普遍 的衰退、收缩和下一个周期的扩张阶段相连的复苏所组 成,这种变化的顺序反复出现。
理解:
①现代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②是总体经济活动的波动。
③可分为繁荣、萧条、衰退和复苏四个阶段。
2020/10/6
四个阶段所需时间,一般 4
认为8—10年。
2020/10/6
5
3、经济周期的特征
(1)消费急剧下降,存货增加,厂商减 产,投资急剧下降。GDP下降。
衰退期
(2)对劳动需求下降,失业率上升。 (3)通胀减缓,工资增速放慢。
(4)企业利润急剧下滑,股价下跌,利 率下降。
扩张期 与衰退期相反。
2020/10/6
6
4、经济周期的类型
短周期 (基钦周期)
中周期 (朱格拉周期)
(康德拉耶夫 周期)
长 周 熊彼特周期 期
库兹涅茨周期
2020/10/6
1923《经济因素中的周期与趋势》 。
平均约40个月,3年左右。
根据1890-1922年英美物价,银行结算,利率等资料提 出。分周期为主、次两种。
④反复出现,但每个周期的时间长短和波动幅度并不
完全一2样020/。10/6
3
2、经济周期的阶段
①分繁荣,衰退,萧条,
复苏四个阶段。
Y
峰顶
现在一般叫衰退,谷底,
峰顶
GDP*
扩张,顶峰。
繁荣
② 两大阶段:
GDP
扩张:复苏,繁荣→峰顶
谷底
收缩:衰退,萧条→谷底
谷底
③ 两个转折:
O
T 谷底,峰顶
④ 长度:
对策:
有产阶级所 占份额过大
无产阶级所 占份额过小
储蓄过度 消费不足
生产过剩 和危机
征收高额累进所得税,同时实施一整套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
措施 。
2020/10/6
12
5、投资过度理论
(1)货币的投资过度理论
19C下半叶-20C初,奥地利,哈耶克,密塞斯;英,罗宾士等 分析:
银行信 用膨胀
投资过 度扩张
分析:
繁荣期心理过于乐观
→过度投资,过度繁荣
→过度投资,商品积压
→心理预期过分悲观→紧缩投资→萧条
2020/10/6
11
4、消费不足理论
19C初,法,西斯蒙第 1820’,英,马尔萨斯,霍布森 1925’—1928’,美,福斯特,卡靖斯等 以霍布森消费不足论分析:
消费保守主义性质
消费不足
国民收入 分配不当
萧条期的低利率
投资 扩张
成本↑利润↓
生产资料和消 2020/10费/6 品供给↑
(为必要条件,非最初动因)
投资 过度
经济高涨 (后期)
产品过剩
危机
14
6、太阳黑子理论
19C末,20C初,英,杰文斯等。
分析 : 太阳黑子变化→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变化 →其他经济部门变化 9-10年
2020/10/6
15
➢ ②考虑到人口增加和价格变动,经济增长应包括人均福
利的增长。
2020/10/6
19
2020/10/6
20
(2)S·库兹涅茨的定义
第十一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论
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2020/10/6
1
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概述
1、经济周期的涵义
经济周期亦译为经济循环或商业循环(或商业
周期),指国民收入或整体经济活动扩张与收
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2020/10/6
2
1946年,美,米契尔和伯恩斯 《衡量经济周期》一文提出:
➢周期理论往往归结为分析和解释经济扩张过程中
断的原因,即危机理论。
2020/10/6
8
二、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1、纯粹货币危机理论
20C初,英,剑桥学派,霍特里;美,货币主义,弗里得曼
分析:
银行体系放宽信贷→货币量↑→r↓→I↑ →经济繁荣→货币需求↑,银行信用扩张的有限性 →r↑→I↓→衰退,萧条
7、政治周期理论
➢波兰,迈克尔·卡列茨基(1899’-1970’) ➢ 1943年,《充分就业的政治方向》。
➢资本主义国家政策总是代表大企业的利益;政 治上的选举对经济政策的影响。
2020/10/6
16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1、Keynes资本边际效率崩溃理论 2、卡尔多经济周期模型 3、乘数—加速数理论(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4、希克斯经济周期理论(萨缪尔森—希克斯模型)
资本品 价格↑
收入↑
两大部类失 衡,第一部 类过度扩张
消费品需求↑ 资本品需求↑ 消费品供给↓
消费品 价格↑
货币短缺
打击第 一部类
危机
货币信用的有2限020性/10/6
13
(2)非货币的投资过度理论
瑞典,卡塞尔,维克塞尔;德,司匹托夫; 俄,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等。 分析:
银行信用膨胀 新技术 新市场
1860《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 平均9-10年。
根据法英美三国银行业繁荣,危机,清算的兴衰周期 提出。
1926《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约50-60年。
根据英法美等国物价,利率,工资,外贸等资料分析 提出。
1939《经济周期》。
认为以上三种周期可并存,短周期约40个月,中周期 约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每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 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
2020/10/6
17
四、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1、以名义工资和价格粘性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周期理论 2、价格弹性的不稳定性和经济周期
2020/10/6
18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概述
1、经济增长的涵义
(1)一般定义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
力的增长。
➢ ①以货币形式计算,即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
对策:
坚持用货币量的变化调节经济周期
2020/10/6
9
2、“创新”周期理论
熊彼特,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 分析: 创新→超额利润→效仿 →创新浪潮,乐观预期/繁荣 →投资过度/创新普及→超额利润消失 →衰退,萧条
创新
旧均衡打破
2020/10/6
经济周期 效仿
新均衡形成
10
3、心理理论
19C末—20C初,英,剑桥学派,Keynes,Pigo等。
1930《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
约15-25年,“建筑业周期”。
7
5、经济周期理论所涉及的内容
➢ (1)为什么经济扩张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总 会爆发危机并继之以反方向的收缩过程。
➢ (2)经济扩展和经济收缩的过程为什么是累 积性的。
➢ (3)促期地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