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课件-中华书局版-2

2、秦孝公继位,决心变法图强
可能性
3、商鞅从魏国来到秦国:得秦孝公赏识 4、春秋战国各国变法为秦国提供了经验教训 5、商鞅与旧贵族和保守派的论战宣传了变法的 必要性,为变法扫清了障碍
•4商鞅变法的主 要内容
废除井田制,承认土 地私有,允许自由买 卖 奖励耕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 织 免除徭役
奖励军 功
今天的都江堰还在为四川8 个市、42个县的3000多 万人提供着生活、生产和生态用 水,灌溉面积达1010万亩。
美丽的都江堰
都江堰
2.著名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 设计 建造者—李冰 地 点—岷江 意义—防 洪灌溉农田、成都 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都江堰
李冰
练一练
1、战国初期,被赵、魏、韩三家瓜分的诸侯
排泄进入内江过量的洪 水和泥沙 控制内江的 喉咙
基础设施建设--都江堰
kp35
主持修建者: 秦国蜀守李冰 地点:泯江中游 今四川都江堰市 时间:战国时期 功能:防洪 灌溉 作用: 都江堰,是世界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 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 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 下谓之天府也”
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东 南 西 北 后 中 间
燕 赵 魏 秦 韩 楚
齐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孙庞斗智: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
孙庞斗智:马陵之战
减灶诱敌
长平之战(秦赵)
“纸上谈 兵” 廉颇
赵括
长平之战形势图
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新的变化 ,有哪些特点? 参战兵力多 交战区域广 持续时间长 战争规模很
建立县 制
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可能性
3、商鞅从魏国来到秦国:得秦孝公赏识 4、春秋战国各国变法为秦国提供了经验教训 5、商鞅与旧贵族和保守派的论战宣传了变法的 必要性,为变法扫清了障碍
•4商鞅变法的主 要内容
废除井田制,承认土 地私有,允许自由买 卖 奖励耕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 织 免除徭役
奖励军 功
今天的都江堰还在为四川8 个市、42个县的3000多 万人提供着生活、生产和生态用 水,灌溉面积达1010万亩。
美丽的都江堰
都江堰
2.著名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 设计 建造者—李冰 地 点—岷江 意义—防 洪灌溉农田、成都 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都江堰
李冰
练一练
1、战国初期,被赵、魏、韩三家瓜分的诸侯
排泄进入内江过量的洪 水和泥沙 控制内江的 喉咙
基础设施建设--都江堰
kp35
主持修建者: 秦国蜀守李冰 地点:泯江中游 今四川都江堰市 时间:战国时期 功能:防洪 灌溉 作用: 都江堰,是世界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 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 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 下谓之天府也”
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东 南 西 北 后 中 间
燕 赵 魏 秦 韩 楚
齐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孙庞斗智: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
孙庞斗智:马陵之战
减灶诱敌
长平之战(秦赵)
“纸上谈 兵” 廉颇
赵括
长平之战形势图
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新的变化 ,有哪些特点? 参战兵力多 交战区域广 持续时间长 战争规模很
建立县 制
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共27张PPT)

(2)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的作用
(3)两千多年来,都江堰 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 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 我国人民的智慧。
512地震后,都江堰仍屹立不倒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封建社会形成时期,这一时期, 战争频繁、商鞅变法、都江堰兴修,显示出大变革时代的特 征。尤其是商鞅变法,不仅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同 时也开创了新的社会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社会 的形成。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走改革富强的中国道路。
李冰石像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的概况
三大主体工程
分水堤 俗称金刚堤
“鱼嘴”伸入岷江中,使岷江 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岷江 主流)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 灌溉。
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的泄洪排 沙设施。夏季发水大时,内江的水 可以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保证内 江灌溉渠免受水灾。
进水口 俗称宝瓶口
(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西汉·桑弘羊
2.商鞅变法
二、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 性变化。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国力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 国,为以后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二、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
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 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 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战国时期的战争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规模大。
一、战国七雄
【知识拓展】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魏王派大将庞涓率8万 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 国苦战一年支撑不住,向盟国齐国求救。 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救援。孙膑认为魏 国以精锐军队攻赵国,国内空虚,便引兵 攻打大梁,诱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 便在桂陵伏击,大败魏军。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的作用
(3)两千多年来,都江堰 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 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 我国人民的智慧。
512地震后,都江堰仍屹立不倒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封建社会形成时期,这一时期, 战争频繁、商鞅变法、都江堰兴修,显示出大变革时代的特 征。尤其是商鞅变法,不仅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同 时也开创了新的社会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社会 的形成。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走改革富强的中国道路。
李冰石像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的概况
三大主体工程
分水堤 俗称金刚堤
“鱼嘴”伸入岷江中,使岷江 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岷江 主流)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 灌溉。
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的泄洪排 沙设施。夏季发水大时,内江的水 可以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保证内 江灌溉渠免受水灾。
进水口 俗称宝瓶口
(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西汉·桑弘羊
2.商鞅变法
二、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 性变化。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国力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 国,为以后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二、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
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 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 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战国时期的战争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规模大。
一、战国七雄
【知识拓展】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魏王派大将庞涓率8万 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 国苦战一年支撑不住,向盟国齐国求救。 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救援。孙膑认为魏 国以精锐军队攻赵国,国内空虚,便引兵 攻打大梁,诱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 便在桂陵伏击,大败魏军。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 (共33张PPT)

三、秦国的商鞅变法
你 知 道 有 关 商 鞅 的 故 事 吗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
立 木 取 信
商 鞅 舌 战
独立自学二
阅读P33,3分钟之后回答下列问题: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原因有 哪些?
铁制工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 水平提高。
(2)商鞅变法的目的、时间?支持者? 富国强兵;前356年;秦孝公 (3)说出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结合课本P34-35页,2分钟之后回答下列问题:
右图是著名的水利工 程都江堰,它位于哪 里?是谁修建的?它 主要有什么作用?
他是谁?
他曾修筑了一 项大型水利工 程,灌溉了大 片农田,使成 都平原嬴得了 “天府之国” 之美誉。
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 地点: 四川 岷江中游 • 修建者:李冰(秦国) • 作用:防洪灌溉,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 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 “天府之国”的美称。
队的战 废除井田制,允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斗力, 2.经济: 许土地自由买 成为最 国 提高了农民积极 强盛的 卖;奖励耕织; 性从而促进经济 富 诸侯国, 统一度量衡。 发展 为以后 秦统一 兵 军队战斗力 3.军事:奖励军功 全国奠 增强 强 定了基 础。
,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 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 被处死。 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一、战国七雄 战国初年,晋国被韩、_ 赵、魏三家大夫瓜分, 齐国由大夫田氏 氏取代。 诸侯国中齐、楚、燕、 韩、赵、魏、秦七国的 势力较强,史称“ 战国 七雄 ”。 七国之间发生的著名战 役有桂林之战、马陵之 战、长平之战。
燕 燕
齐 齐
第课春秋战国ppt课件

结果: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
晋
齐
周
楚
1. 重耳流亡 城濮之战
3.晋军“退避三舍”
2. 楚成王的礼待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你知道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吗?
晋
周
楚
齐
吴 越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 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 甲可吞吴。
----蒲松龄 (清)
春秋五霸
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 天子与诸 人口 侯的关系
王室直接管辖 人口众多, 天子是政治
的军队多达 资源丰富。 上有最高的
14万人以上
地位。
东周初年王室 平王东迁后, 直辖的人口 天子在政治
直接近辖的土 还有3万人。 所剩无几, 上成了傀儡,
东 地有方约600里 后来逐渐减少 财力、物力、不得不依靠
周
的土地,往后 越来越少。最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 西周灭亡
西周灭亡!
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
西周分封示意图
东周
镐京
洛邑
春秋 东 周
战国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争霸
战国兼并
齐桓公 晋文公 楚 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 勾践
齐 楚 秦燕 赵魏韩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秦
雍
晋
新田
齐
临淄
周 洛邑 宋
商丘
吴
楚郢
会稽
关于春 秋五霸的另 一种说法是 什么?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秦
晋
齐
周
楚
1. 重耳流亡 城濮之战
3.晋军“退避三舍”
2. 楚成王的礼待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你知道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吗?
晋
周
楚
齐
吴 越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 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 甲可吞吴。
----蒲松龄 (清)
春秋五霸
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 天子与诸 人口 侯的关系
王室直接管辖 人口众多, 天子是政治
的军队多达 资源丰富。 上有最高的
14万人以上
地位。
东周初年王室 平王东迁后, 直辖的人口 天子在政治
直接近辖的土 还有3万人。 所剩无几, 上成了傀儡,
东 地有方约600里 后来逐渐减少 财力、物力、不得不依靠
周
的土地,往后 越来越少。最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 西周灭亡
西周灭亡!
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
西周分封示意图
东周
镐京
洛邑
春秋 东 周
战国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争霸
战国兼并
齐桓公 晋文公 楚 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 勾践
齐 楚 秦燕 赵魏韩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秦
雍
晋
新田
齐
临淄
周 洛邑 宋
商丘
吴
楚郢
会稽
关于春 秋五霸的另 一种说法是 什么?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秦
2019-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课件: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共28张PPT)

2019/7/2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2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 A和B分别指的谁?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 么?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 因有哪些?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1)A:大禹。B:李冰。 (2)都江堰。 (3)依靠人民群众;采用堵和导 相结合的方法。 (4)克己奉公的精神;勇于创新 的精神;为民服务的精神。
建立 县制
由国君派 官吏治理
加强中 央集权
假如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 农民或者奴隶主贵族,你是怎样 看待这场商鞅变法的???
在秦孝公死后,商
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 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他曾修筑了一项大型水利工程 ,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嬴 得了“天府之国”之美誉。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数量上不如秦军,但赵军长期
在平原作战因而他们以弩弓骑兵见 长,赵国组建骑兵部队较早,因此 赵国骑兵训练有素,且军事素养高,
军在这些名将的教导下,注重各兵种协
同作战,以步兵方阵为战争单位,严守 军纪、进退有据,作战经验丰富。此役, 秦国前后投入的总兵力估计在六十万左
经验丰富。
右。
战事分析
二、军事实力
县以防被秦国占先,主张接受冯亭
的归附,最终赵孝成王接受了平原 君的意见并派平原君赵胜去上党与 冯亭一起驻守上党。
国之师以攻赵。
战事分析
一、战前准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战争之前,赵国并没有认识到到接受上 党会引起秦国的强烈反应,因而只是派赵胜去接收上党,而 秦国方面则进行了全国总动员,准备一举消灭赵国。赵国站 前准备没有秦国充分,先失一分。
此次战役秦军参战的兵力总数要略高于赵军,兵力上占有一 定的优势而且秦军有备而来,赵军被迫仓促应战,因此战争 初期秦军在战场上拥有主动权。秦军占有相对的优势,却占 不到压倒性的优势,这种优势在一定条件下是决定不了战争
胜负的。
战事分析
三、战争战略
赵国
赵军在战争开始后不断地战败,于 是廉颇率赵军主力四十五万筑垒自 守,避不出战用持久战以拖垮军需 靠长途运输的秦军。但到八月后,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用于形容长平之战失利的赵括。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 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 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打败。
”长平之战是中国东 周战国时代的一场大 规模战役,“三年而 后绝”。这场战役, 以秦国军战胜,赵国 军战败,并且投降赵 军被尽数坑杀而告终。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代 规模最大,影响最广 的一场战役,两个军 事大国倾力以付。廉 颇抱憾而归,赵括遗 臭万年,白起盛极而 亡,赵国从此失去了 问鼎天下的实力.加速 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 程。此战是中国古代 军事史上最早、规模 最大、最彻底的围歼 战
秦国
战争开始后秦军兵分两路,直取上党, 迫使赵国的上党军民退守赵境长平。当 赵军避不出战后,秦国于是用反间计, 使赵国用赵括替换廉颇,并暗中起用名
赵国国内严重缺粮,在秦国用反间
计后用赵括替换廉颇,赵括至长平 后,全面推翻廉颇的既定方案,准 备同秦军决战。
将白起,再诱其深入,分割包围、积极打
援、聚而歼之。长平之战 Nhomakorabea 提要:
1
2 3
战争背景
4
战争起因 战争过程
战争结果
5
战事分析
第
讲 1
PART ONE
战争背景
战争背景
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战国初期,韩国、赵国、魏国三 国的国君,被周天子承认,完成了三家分晋的最后一步,成 为战国时期的新兴国家赵国。 秦国位于赵国的西面,是春秋 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国最初的领地在秦(今天水市), 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秦穆公时,秦国开始参与中原 争霸,逐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争结果
长平之战以秦国大获全胜而告终。战后,赵国元
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全方位对抗。
第
讲 5
PART ONE
战争分析
战事分析
一、战前准备
赵国
平原君赵胜为首的强硬派则认为不 用战争即可得上党十七县,控山西 的有利形,同时能提升找过的国力 机不可失,赵国应迅速接收上党各
秦国
赵国的虎口夺食激怒了秦国,范雎秦昭 襄王大举攻赵,破坏韩赵魏三国合纵, 秦昭襄王接受了范雎的建议,于公元前 261年令全国男子书年进行总动员,发全
第
讲 2
PART ONE
战争起因
战争起因
“
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将赵奢大败于瘀与 (今山西和顺西北) 。这时,魏人范雎入秦,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秦昭王 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魏,然后转向韩国。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
战事分析
二、军事实力
赵国
自战国中后期齐国衰落后,赵国已 逐渐成为山东六国中军事实力最为 强大的国家。赵国有带甲之士六十 万,车千乘、骑万匹。赵国在总兵
秦国
秦军有轻锐步兵百万,车千乘,骑万匹。 秦地近西北,故民风凶悍尚武,且加秦 马优良,秦车迅猛,秦军大将如王乾、 蒙毅、白起皆有勇有谋的军事统帅。秦
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
于是,韩国的国君韩桓惠王让上党郡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 。 冯亭不愿降秦,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之后决定利用赵国力量抗秦,把上党郡的十七 座城池献给赵国。于是,冯亭便派遣使者通报赵国。赵孝成王封冯亭为华阳君,派 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以防 备秦军来攻
战事分析
三、战争战略
从以上两国的战略我们可以看出秦国的战略是正确的,他在 远离本土作战的情况下才用速战速决的方针,同时赵国也在 自身粮食供给出现问题后采用换帅以改变战略来挽回战争失 利的局面。可惜赵国统治阶层选错了将领导致赵国一败涂地。
战事分析
综合分析
赵国战前准备不足秦国充分,战争过程中君主对将领猜忌, 而且任用将领错误,制定的战略也没有敌人的好,所以赵国 战败
”
“
赵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商议,二人劝赵孝成王接受冯亭的上党郡,他 们说:“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 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赵孝成王说:“好。”
赵孝成王又问平原君:“接受上党的土地,秦国必定派武安君白起来进攻,谁能 来抵挡?”平原君回答说:“别人难与白起争锋。廉颇勇猛善战、爱惜将士,野 战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胜任。” 于是,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计赵胜的计谋,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去上党 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以防备秦军来攻。
赵国接受上党,引起秦国的不满,秦国决定出兵攻赵。
”
第
讲 3
PART ONE
战争过程
长平之战
战争过程
01
攻占上党
02
廉颇固守
03
赵国议和
06
秦国获胜
05
白起用计
04
赵括上任
长平之战
决战示意图
第
讲 4
PART ONE
战争结果
战争遗址
山西省高平市永录村尸骨坑
山西省高平市东西梁山之间丹
河附近河谷地带。
谢
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