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饶市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理综六校第一次联考试题

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理综六校第一次联考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卷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空格内,考试结束时只收答题卡。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Ca:40 Cr:52 Cu:64 Au:197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核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没有DNA的生物一定没有细胞结构B.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DNA和RNA含量可能都不相同C.细胞衰老时,核质比不变或减少D.tRNA分子内也存在碱基对,其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可用于合成ATP2.下图所示生物或细胞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bcd的遗传物质在各自体内表达的途径相同B.bcd均能进行有氧呼吸,bd在光照下合成A TP的场所相同C.bcd均有细胞壁,但都不是细胞的边界且成分也不完全相同D.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bd为生产者,ac为分解者3.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孟德尔对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时,F2总是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于是他提出假说并作了4点解释,以高茎(D)和矮茎(d)这一对相对性状为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遗传因子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融合遗传,则F2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B.若纯合个体的体细胞中每种遗传因子有4个(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15:1C.若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不分离(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1:1D.若雌雄配子存活率不同,含d的花粉有1/2不育(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5:14.生物学研究中曲线和图像常用于变量分析,下图甲是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相关图像,图乙是另一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种变量随时间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dd,产生该细胞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B.乙图中秋水仙素在cd段发挥作用,受精作用发生在de段C.丙图所示曲线,无论表示何种分裂方式纵坐标均有三种含义D.丙图所示曲线,e点时细胞数目是a点时的两倍或四倍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时的散热量B.接种卡介苗能使人们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C.饥饿时,流经胰腺后的血液中血糖浓度会升高D.肌细胞产生乳酸后,NaHCO3进入肌细胞与乳酸反应,从而维持血浆PH在7。
2018届江西省六校联考试卷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8届江西省六校(奉新一中、南丰一中、平川中学、瑞昌一中、上饶县中、万安中学)联考试卷文科综合第Ⅰ卷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每年外运大批粮食,但改革开放以来,其商品粮地位逐渐下降直至消失。
据此回答1—2小题。
1.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珠江三角洲没有的一项是()A.乳畜业B.水稻种植业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2.珠三角商品粮地位逐渐下降直至消失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城市化大量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急剧减少B.改革开放以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非农业用地剧增,耕地面积急剧减少C.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人口数量剧增,粮食需求增加,商品率下降D.改革开放以后,花卉等园艺业的发展、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图1中甲、乙、丙、丁为某省区四个不同区域示意图,其人口密度、某种工业企业规模及人均收入分别如下,据此回答3—4小题3.图中某企业最有可能是()A.汽车制造厂B. 钢铁厂C.可口可乐生产厂D.电子装配厂4.调查发现,图中乙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69%,影响其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A.便利的交通B.较高的科技C. 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D.优美的环境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汽态,逸入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发。
通常用蒸发掉的水层厚度的毫米数来表示蒸发量,蒸发量的大小一般温度、湿度、风速、气压有关。
据此回答第5小题5.其他条件相同,下列最有利于地表水蒸发的一组是()A.降水丰富,气温高B.降水丰富,气温低C.降水不丰富,气温高D.降水不丰富,气温低季风是由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和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气压场的季节变化而产生的。
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的地区。
据此回答第6小题6.下列地区中,不属于“典型的季风区”但又具有明显“季风现象”的是()A.德干半岛 B.加里曼丹岛 C.澳大利亚东北 D.几内亚湾沿岸读“我国南、北方粮食、水资源、森林资源、人口分布对照图2,据此回答7~8题。
2018届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图1江西省红色六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分宜中学、南城一中、遂川中学、瑞金一中、莲花中学、任弼时中学)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冬践土之会,本是晋文公召周天子,而《春秋》却记为“天子狩于河阳”,以下评述正确的是①作者描述带有主观因素 ②通过一个“狩”字,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念③文献史料不能反映真实历史 ④历史是个人心态的反映A. ①②B. ①④C. ①③D. ②④2. 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
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
”接着又说:“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君子),又六国之罪人也。
”从材料中可以看到A.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于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B.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C.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份等差的实证D.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政治特征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3.“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与此观点一致的是①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 ②伦理的德性即是中间性 ③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 ④“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A.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①②4.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
下列对图1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C.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D.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5.“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内容上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
然而,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道数百年的樊篱,他以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自成一家,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高峰”。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仿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仿真题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考古学家发现,在出土的许多汉代漆、陶器上,往往有“市”“亭”等戳记(“市”和“亭”指各地官府管理的手工业和商业区)。
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上有铭文“成市草”“市府草”等,经考证,“成市草”“市府草”为成都县的市所造,而这类产品曾在汉代一些小官吏或平民墓葬中出现。
由此可以看出,汉代地方官营手工业的生产A. 冲击了当时的等级观念B.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 具有一定的商品生产性质D. 导致了私营工业的萎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根据材料“汉代许多漆、陶器上,往往有‘市’、‘亭’等戳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上有铭文“成市草”、“市府草”等,经考证,“成市草”、“市府草”为成都县的市所造,而这类产品曾在汉代一些小官吏或平民墓葬中出现,由此表明,汉代地方官营手工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从事商品生产,具有一定的商品生产性质,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对当时等级观念的冲击,A项排除;官营手工业是由政府控制的,产品是供皇室和贵族使用的,本身无法促进商品经济发展,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对私营手工业的影响,D项错误。
故选C。
2.下表反应出褔州茶叶出口猛增。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1853—1859年福州口岸出口茶叶数量(单位:百磅)A. 福建茶叶生产迅速扩张B. 内外战争的冲击C. 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 英国市场的需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战争对经济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材料中中国对英国的总出口量变化不大不会对产生福州茶叶猛增的结果,故A项错误;材料1853—1859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由于部分出口地区被占领,在总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没有被占领的福州地区出口猛增,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部分出口地区受到战争影响没有收到战争影响的福州地区出口反而增加,故B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带来是整个中国贸易趋势的变化,而材料仅仅说明福建出口猛增,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出口量的增加而不是生产量的增加,故D项错误。
2018届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历史部分1. 西周建立后,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周成王时周公主持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创了“长安——洛阳”的古代早期典型都城布局。
周朝初年营建东都的直接原因是A. 控制殷商遗民B. 平定贵族叛乱C. 掌控东方财富D. 扩大统治疆域【答案】A2. 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3日开播。
第一期节目中的石鼓是由北京故宫博物院选送的“中华第一古物”,学术界基本认同“石鼓乃秦物”,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石刻文字,从字体看应该属于A. 小篆到大篆的过渡B. 大篆到隶书的过渡C. 小篆到隶书的过渡D. 大篆到小篆的过渡【答案】D【解析】秦朝采用李斯的字体小篆作为全国通行的字体,图片显示字体正是大篆到小篆的过度时期,D正确;隶书是秦朝以后出现,B和C错误;A与材料主旨相反。
3. 下表是明代米价表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明初大明宝钞升值和政府控制使银价上涨B. 钱价上涨和白银增加导致白银购买力下跌C. 赋税征银导致米价上升白银价格上涨D.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米价上升银价上涨【答案】B【解析】表格显示从14-17世纪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逐渐下降,明朝时期实行白银,说明钱价上涨和白银增加导致白银购买力下跌,B正确;此时白银价格是下降,A 和C错误;银价上涨的原因是白银增加,不是商品经济发展,D错误。
4. 北宋时,凡是奉朝旨治狱的案件都要受到中书刑房的点检,审理完后即向中书禀命。
大理寺每月要将监禁犯人的情况和已决断案件的情况向中书汇报,岁末时还要把所有刑禁处理完毕向中书汇报。
这说明北宋A. 社会秩序不稳定B. 官吏腐败很严重C. 司法与行政不分D. 行政效率的低下【答案】C【解析】材料中“审理完后即向中书禀命。
大理寺每月要将监禁犯人的情况和已决断案件的情况向中书汇报,岁末时还要把所有刑禁处理完毕向中书汇报”说明中书省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一直参与全过程,体现出司法与行政不分,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秩序和官员腐败信息,A和B错误;材料明显说明行政效率的低下,D错误。
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
据此完成1-2题。
1. 对图中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地区及其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A. 甲--黄土高原。
土层深厚,河网密度小B. 乙一-内蒙古高原。
草原广布,夏季多暴雨C. 丙一华北平原。
地面坦荡,土壤有机质含量高D. 丁一南方地区。
气候湿热,树木葱茏2. 清明时节,丙传统民居所在地区A. 家家打稻趁霜晴B. 新雨山头荔枝熟C. 小麦登场雨熟梅D. 梨花淡白柳深青地形变速率是指每年地表产生变形变位的速度,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地形等变速率线(毫米/年)图。
读图,完成3-4题。
3. 有关台湾省地形变化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西部地形等变速率低是流水侵蚀造成的B. 东部地形等变速率高主要是因为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C. 火山喷发是造成东西部地形等变速率差异的主要原因D. 海浪沉积是造成东西部地形等变速率差异的主要原因4. 珠江流域地形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A. 上游喀斯特地貌逐渐消失B. 流域内河流落差减小C. 下游流水沉积作用增强D. 入海口海水侵蚀作用减弱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曰渡。
甲图是我国某区域图,乙图是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 关于甲图中引水工程叙述正确的是A. 工程沿线需逐级抽水B. 调入区与调出区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相似C. 调入区与调出区的地质成因相同D. 带动了调出区产业集聚6. 关于乙图中黄河古渡的叙述可信的是A. 位于碛的下游B. 碛形成以后才有古渡C. 碛可以使黄河古渡水流加快D. 碛可以抬升黄河古渡水位下图为1970-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2018届江西省九所重点中学高三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江西省九所重点中学高三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选择题的答案应填在答题卷卷首相应的空格内,做在试题卷的无效.一、选择题。
1. 在西周考古实物中发现许多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这主要说明当时A. 工官制有利于礼器标准化生产B. 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重视C. 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D. 华夷观念阻碍了民族间文化交流【答案】C【解析】A中“冲击”、D中“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说法均与题目中的信息“异姓诸侯国……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不符,排除;B中的“工官制度”形成于秦汉时期,晚于题目中的时间“西周时期”,故排除;由题中的信息“西周时期……异姓诸侯国……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可知,西周的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C正确。
2. 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这是孔子的重要主张。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些主张均反映出A. 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B. 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结合C. 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D. 儒家实现了信仰和社会规范的统一【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亲亲,父子君臣,孝悌忠信等等,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家把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结合在一起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看出对人欲的控制,A不正确;儒家强调等级,并不是掩盖等级秩序,C不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儒家要统一信仰,D不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儒家思想发展的过程以及内容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孔子孟子儒家思想的内容特征,其次要联系到材料中儒家思想与宗法关系的联系。
2018年江西省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8年江西省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董仲舒曾提出“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的政治主张。
他认为:“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民安能如之哉……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民不乐生……安能避罪!”由此可知,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的根本出发点是()A.抑制土地兼并B.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维护社会稳定D.打击官僚地主势力2.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
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A.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B.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C.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过程。
其中,步骤最合理、论证最严谨的是()A.甲B.乙C.丙D.丁4.在中国古代,区别于程朱理学,开创自己独立思想的人是()A.孔子B.董仲舒C.王阳明D.林则徐5.鸦片战争后,洋货在华严重滞销。
1847年,英国政府根据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开关以后,中国政府是忠实履行条约义务的,英国对华贸易不振,“既非因为中国对英国货物没有需要,也非有其他国家与英国竞争,唯一原因在于中国可以动用的现银被鸦片所吸收,从而对于自英国进口的制造品,即缺乏支付手段”。
其认为,英国商品在华滞销的主要原因是()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B.中国不需要英国的工业品C.鸦片泛滥导致购买力下降D.中国政府暗中引导百姓进行抵制6.1946年法国颁布《新人权宣言》草案,它继承和扩展了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的原则和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饶市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上饶市一中、上饶市二中、上饶县中、天佑中学、余干中学、玉山一中)文科综合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关于诸子百家形成的源头,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这样写道:“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据此分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是A. 卿士阶层的瓦解B. 官僚政治的初步形成C. 铁犁牛耕的推广D. 周王室的衰微【答案】D【解析】材料认为先秦百家学派的起源王官,说明先秦时期的学术文化曾被贵族垄断,而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导致诸子百家兴起,故D项正确;诸子百家的兴起说明士阶层的形成,故A项错误;B项是秦朝时期,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铁犁牛耕的推广,故C项排除。
2. 东汉时期,“上家(上户)累巨亿之赀,斥地侔(相等)封君之土......下户崎岖,无所跱足,乃父子低首,奴事富人,躬帅妻孥,为之服役”。
这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A. 奴隶集体劳作B. 精耕细作农业C. 封建租佃关系D. 政府赋税制度【答案】C【解析】从材料“上家(上户)累巨亿之赀,斥地侔(相等)封君之土”“下户......父子低首,奴事富人,躬帅妻孥,为之服役”中可以看出,“下户”当系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下户”为“上家”服役,这种服役带有严重的依附性质——“奴事富人”;因此“上家”与“下户”形成了租佃关系,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是东汉时期的状况,故A项排除;材料中体现不出农业的发展和赋税制度,故BD项排除。
3.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中国古代同一问题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下列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A. 政权中心籍贯分布稳定性强B. 学术中心逐渐由北向南转移C. 文化中心南移引发政治中心南移D. 政权中心逐渐呈现出南人化趋势【答案】D【解析】材料“江左用陆玩、顾和,皆南人也”“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复有沉抑之叹”说明政权中心逐渐出现南人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意思相反,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政权中心的转移,没有体现出学术中心和文化中心的改变,故BC项排除。
4. 明清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判、诏诰表乃至律诗等。
“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对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不许敷衍繁文。
”这反映了A. 选才标准的根本变化B. 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C. 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D. 宋明理学地位的巩固【答案】B【解析】材料“明清的乡试和会试”“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对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反映了明清时期科举制考试的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增加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根本变化”;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宋明理学的地位,故CD项排除。
5. 1862年5月8日,敌视太平军的《中国邮报》写道:“断言太平军占领的地区已是赤地千里未免有点夸大其词。
他们占领了生丝主要产区浙江湖州,长期以来运到上海的生丝大部来自他们的占领区;绿茶产区杭州和安徽太平也有相同的情况。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当时太平天国军队占领区的经济秩序相对稳定B. 太平军占领区的农作情况比清政府统治时期好C. 该报是要揭穿那些敌视太平军的夸大不实之词D. 太平天国对列强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答案】A【解析】材料“断言太平军占据的地区已是赤地千里未免有点夸大其词”说明对于太平军占领地区经济破坏持反对态度,说明当时太平天国军队占领区的经济秩序相对稳定,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比太平军与清政府,故B项排除;材料“敌视太平军的《中国邮报》”说明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点睛:材料“断言太平军占据的地区已是赤地千里未免有点夸大其词”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
6.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主要党派情况如下这表明A. 各党派政治立场渐趋一致B. 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C. 革命者放弃了反满思想D. 民国时期政治氛围宽松【答案】B... ... ... ... ...7.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而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
”材料中的“分水岭”A. 表明中共具有较好的独立决断力B. 彻底清算了党内“左”倾教条主义C.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 使中国革命道路出现了重大转折【答案】A【解析】从材料“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可以得出,“分水岭”事件是遵义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妥善处理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这表明中共具有较好的独立决断力,故A项正确;B项是指延安整风运动,排除;C项是指中共七大,排除;D项是指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排除。
点睛:首先分析材料“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得出“分水岭”是指遵义会议;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正确答案。
8. “一五”计划期间,国家财政中来自国外的贷款,只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2.7%。
在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的项目中,仍有20%至30%的设计工作量和30%至50%的机器设备由我国自己负担。
这体现了“一五”计划期间A. 国家的财政税收较为充裕B. 国家主要从农业部门获取资金C.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相当有限D. 政府仍坚持和强调自力更生【答案】D【解析】材料“来自国外的贷款,只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2.7%”“20%至30%的设计工作量和30%至50%的机器设备由我国自己负担”表明“一五”计划期间,中国仍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充裕”;B项是苏联经济建设中的做法,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C项。
点睛:材料“来自国外的贷款,只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2.7%”“20%至30%的设计工作量和30%至50%的机器设备由我国自己负担”是解题的关键。
9. 雅典城邦有6000名陪审官,全体陪审官分为十组。
诉讼时,事先无人知道某个陪审官是否出庭,倘若出庭,也不知道他在哪个法庭。
这体现了雅典A. 法庭审判质量较高B. 司法程序的公正性C. 公民参政积极性较高D. 保护陪审官人身安全【答案】B【解析】从材料“事先无人知道某个陪审官是否出庭,倘若出庭,也不知道他在哪个法庭”中可以分析出,雅典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判案的更加公平、公正,故B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出审判质量,故A项排除;CD项材料中也无法体现。
10. 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并签订了70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如与美国福特公司签订了为下新城(又译下诺夫哥罗德)建设汽车工厂提供咨询和供应设备的合同。
这反映了苏联A. 尽力引进西方工业化成果B. 利用了西方经济危机的时机C. 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D. 具有稳步均衡发展的渐进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大力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推动了苏联工业化发展,故A项正确;西方经济危机发生于1929年10月24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苏联工业化建设,而是强调苏联大力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苏联工业化建设具有稳步均衡发展的渐进性,而是强调苏联大力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排除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并签订了70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结合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1.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
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更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为全世界。
”这场“战争”A. 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B. 使美国成为超级大国C. 解放了黑人奴隶D.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答案】D【解析】从材料“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中可以分析出这场战争是指罗斯福新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来摆脱经济大危机,其在政治上的成功之处是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D项正确;A项是独立战争,排除;B项是二战的影响,排除;C项是南北内战,排除。
点睛:首先通过材料“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分析出罗斯福新政;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即可。
12. 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厦门举行。
金砖五国协商制定了《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合作路线图》《金砖国家投资便利化纲要》《金砖国家电子商务合作倡议》《金砖国家创新合作行动计划》等,在税收、电子商务、本币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金融机构和服务网络化布局等方面达成积极共识。
此举说明A. 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B. 金砖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一体化C. 金砖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 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失去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从材料“在税收、电子商务、本币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金融机构和服务网络化布局等方面达成积极共识”中可以分析出,金砖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际经济多极化趋势增强,故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错在“已经实现”;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在税收、电子商务、本币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金融机构和服务网络化布局等方面达成积极共识”是解题的关键。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初唐时,饮茶之风尚局限于东南、西南等地,北方饮者较少。
8世纪初,饮茶风气开始在北方蔓延,“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
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全唐诗》中涉及茶事的诗作有600余首,诗人达150余人。
安史之乱后,陆羽流落江南,潜心研究茶事,阖门著述《茶经》。
时人记载陆羽作《茶经》,“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
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陆羽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摘编自刘静《陆羽<茶经>的传播与接收》材料二《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马基雅维利(1469——1527)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