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摩学习有感:长征精神,永垂不朽

合集下载

【初一作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 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

【初一作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 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

【初一作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714f23fa-7876-11ec-a5cd-7cb59b590d7d【初一作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每个学期都会有一个特别的节目——“学校的第一课”。

今年的第一课还有一个特别的主题,那就是“我们祖先的旗帜”。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长征结束80周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就请来了曾经经历过长征的老战士讲述他们当年的故事。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老爷爷说起长征时红军叔叔阿姨们只穿着草鞋,或赤着脚翻越雪山、走过长满荆棘的小路……当老爷爷说到很多人的脚都走得鲜血淋漓时,观众席上的几个孩子忍不住哭了,我的心也刺刺的痛。

他们是凭什么毅力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奋力前行呢?为什么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没有一个人轻言放弃呢?这就是长征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什么?就像是黑夜中的一盏灯,指引着人们向前去。

那是战士们在粮食用尽、饥寒交迫时的希望dd开创新中国,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为了这个理想,有多少人前仆后继地牺牲自己,又有多少人因条件恶劣患病离开了人世!老战士说了:“他们不是铁人,他们都是血肉之躯!”但身普通人的他们,却在理想的支撑下,化身为了可以连续几天不吃东西长途跋涉的“超人”。

长征精神过去是一种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的品质。

现在,长征精神是一种面对困难的乐观态度。

今天许多孩子喜欢抱怨太多的家庭作业和难题。

我相信,在读了学校的第一课,了解了长征的艰辛之后,每个人都会觉得他们遇到的困难是微不足道的。

回到大屏幕上,有些站立不稳的老战士舒展开了满脸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但我觉得他们当年的苦都是值得的,毕竟中国已经这么强大了……”电视机前的我也会心一笑。

是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先辈们用血和生命打造了永不磨灭的奇迹,长征精神永垂不朽,让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继续谱写传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永垂不朽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永垂不朽

《开学第一》观后感:长征精神,永垂
不朽
晚上八点的钟声响起,电视里传来了TFb献唱的《开学第一》的主题曲。

撒贝宁、董卿、何炅三位老师和我们共同聆听老红军在长征路上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感受信仰的力量。

第一堂开始了,99岁的老红军讲述长征途中的“红军千里眼和顺风耳”——通信员的故事。

他认真努力地学习电台,上没有固定的教室,一边长征一边学习。

因为要记英语单词,学习电台的红军战士就背着一块上面刻有单词的木块,这样既能行走又能学习。

是啊,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航天员王亚平阿姨的故事。

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作为一名宇航员的艰辛,劳累与危险,但同时,她也以自己的行动告诉让人们,我们祖国航天事业的成功,依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坚持和努力。

宇航员们向我们诠释长征火箭,神舟飞船所蕴含的航天精神,告诉了我们“长征”火箭名称的含意,代表着我们中国航天事业艰苦而又光荣的历程。

信念不移、坚持不懈、百折不饶的长征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长征精神,永垂不朽!。

【知识学习】《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永不泯灭

【知识学习】《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永不泯灭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永不
泯灭
长征,跨十四省,过二十多座山,三十多条河,发生了大大小小六百场战斗的伟大战略行动。

9月1日晚上的《开学第一课》,使我对长征有了更深的理解。

《开学第一课》讲述了许多有关长征的感人故事,有坚定信念排除万难的胡正先,有知恩图报的梁天文,有铁汉柔情的贺龙……可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开路先锋”耿飚。

据耿飚女儿耿莹上将回忆道,当时父亲染上了疟疾,一天比一天严重,忽冷忽热。

可是一到要打仗的时候,他还是坚持上阵。

在过草地时,大家原本饱涨的粮食袋,都变得瘪了。

有的战士有想去挖野菜
,没想到却误食了毒草,丢了性命。

就拿耿飚率领的团来说,因误食毒草而死的就有十一人,饿死的更多。

无奈之下,战士们只好改吃黄豆。

可是黄豆也是有限的,但草原还是看不到尽头。

为了节约粮
食,战士们只好一天只吃一颗黄豆。

一天一颗。

看到这里,我被震惊了,吃得这么少,能填饱肚子吗?一定是不能的。

那为什么他们能忍受饥饿,难道他们是超人吗?不是,他们也是人,也是血肉之躯,那为什么他们能忍受饥饿?是因为
信念,是因为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解放
全中国”!
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没有击倒他们,反倒激起了他们战斗的决心,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一种值得歌颂的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

一种永不言败,不会被击倒的精神。

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通用10篇)

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通用10篇)

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通用10篇)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

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篇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伟人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全诗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两年时间里,爬雪山、过草地,辗转十四省,行程两万五千里,突破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剿,实现了战略转移的大胜利,谱写了人类近代战争史上的英雄史诗。

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先辈们积累下的宝贵财富!信念不移如果由我们去完成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会不会因为路途的遥远、地势的险峻、环境的恶劣、战争的残酷而放弃呢?答案是不敢确定的。

然而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

正是这个伟大的信念激励红军战士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

勇往直前在《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嘉宾贺陵生讲述了他的父亲贺炳炎将军的故事。

我听完了之后,不禁肃然起敬。

贺炳炎将军是一个坚强、勇敢、坚强的人。

再一次战斗中,贺炳炎将军被敌人的子弹打碎了右臂,他以超人的毅力和勇气,在没有麻醉剂的情况下锯去右臂,全程他都保持着清醒。

大家想一想,平时我们摔了一跤都疼得死去活来,更何况是比摔跤的疼痛强烈一百倍的锯臂之痛呢!正因为有了坚强的意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我们的红军战士才战胜了重重困难,赢得了革命战争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百折不挠有这么一个人,他在红军长征中加入了“移动的通讯学校”,在一年只有一只铅笔、没有纸张、没有教具、只能在地上用树枝画线路图的困难下,他没有放弃,坚持学习无线电技术。

为了学习英语,他在战士们的后背上背着写有英语单词的小木板,边走边学英语。

2022开学第一课感悟长征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5篇)

2022开学第一课感悟长征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5篇)

2022开学第一课感悟长征精神心得体会(通用15篇)2022感悟长征精神篇1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红军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拼搏团结,前赴后继的英雄气概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一篇光辉奇特的史诗,树立起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伟大丰碑。

红军长征的精神是永恒的。

其中有一段红军战士们过雪山的故事使我犹为感动,也令我领悟到了学习上也必须具备这种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的作风。

红军战士们一路杀敌,夺取泸定桥之后,一座高耸入云的大雪山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夹金山。

在空气稀薄,呼吸十分困难,忽而下雪,忽而下冰雹,忽而又是狂风暴雨的恶劣气候下,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克服了衣服破的,草鞋烂的,没有棉衣、棉鞋,更没有绒帽、手套等困难,手拉着手,一步一个脚印,艰难地向巍峨的大雪山进军。

由于雪下的很大,积雪也很深,不少红军战士们都陷在了雪堆里,难以逃脱。

此时,就有许多红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把他们扶起,处处体现了长征路上战友们之间浓厚的兄弟般情义!翻越雪山固然艰辛,但乐观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

当战士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到了山顶。

举目四眺,只见冰峰环立,云涛汹涌,像到了神话中的琼玉世界。

红军跨过了雪山顶,开始下山了,下山反倒比上山难,由于山体很滑,身子总往下倾滑,站也站不稳,可红军战士们毫不畏惧,大家向着同一个目标,怀着同一个信念,手拉着手,连成一串,勇敢地向下滑去……在经过了20xx年的顽强奋斗之后,终于建立了人我们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的第一声礼炮,使天安门迎来了新生,使中华大地迎来了新生。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的主席台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的。

所以,我们应学习他们的舍己为人,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的精神。

时刻记住,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

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4篇

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4篇

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4篇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1我读过很多书,其中一本书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它就是《长征的故事》,读了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透着一种特殊的力量,那就是勇敢。

中国红军为了革命不怕牺牲和坚忍不拔个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红军是一个被称为天下无敌的队伍,红军是一个能克服一切困难的队伍,红军是一个创造举世无双的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

在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军需部长为了把棉衣发给每一位士兵,自己却冻僵了;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的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

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

他们都完成了,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

长征途中,红军艰辛万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要吃,那个不爱吃,在家里像个小皇上,和红军对比,真是惭愧极了,我们必须加强努力。

我们今天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明天,红军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像红军一样勇敢。

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2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

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

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

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2020第一课之观后感学习长征精神4篇

2020第一课之观后感学习长征精神4篇

2020第一课之观后感学习长征精神4篇20xx年的开学第一课,带领同学们真正的领会到一条艰辛的长征路。

主题是先辈的旗帜,围绕长征精神开展。

通过观看之后有哪些感想呢?本文是20xx 第一课之观后感学习长征精神4篇,欢迎阅读。

20xx第一课之观后感学习长征精神19月1日晚,由中央电视台主播的大型节目《开学第一课》如约而来。

看完后,我尤其是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始的8.6万多人减少为3万多人,这是多少生命和鲜血呀。

在长征的路途中,会有敌人在前面堵,后面有敌人追,天上有飞机炸,红军只好一边行军一边打仗,很多人都阵亡了,有时候,红军无吃的,无喝的,可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只好吃野菜,吃树皮,吃泥土,甚至连自己的皮带也煮了吃。

还会在爬雪山时从山上滚到山下,被冰冷的雪盖住,活活地冻死。

这么艰苦的生活,红军不像是个缩头乌龟一样,见到困难就退后。

他们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阻力,翻越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辽阔无垠的草原,这种神勇艰苦的精神,充分地显示了中国工农红军无比的生命力,表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

现在长征虽然过去了,可是,长征精神是永远过不去的。

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长征精神就会来激励我。

有一次,我在做一道数学题时,可把我给难住了,它像一座火焰山,挡住了我的去路,也像一个高大无比的巨人,让我难以战胜,还像是一座高大的珠穆朗玛峰,让我难以攀登。

我想了半个多小时,还是没有想出来,我正准备放下手中的笔。

明天早上找个同学一抄。

就在这时候,我想起了长征的事:红军只要有一点时间就来学习,没有课桌,就用石头当课桌,没有笔墨,就用树枝当笔墨,没有本子,就用沙子当本子。

在一次战斗中,一位红军见一本教科书要被炸弹炸坏,他连忙扑到了书上,自己牺牲了,而书还是完好无损。

我有书有笔,有纸有课桌,难道我还能输给他们,我认真的想啊,最后我终于想出了这道难题。

长征精神真像是一个芭蕉扇,扇灭了火焰山的火。

也像是一位超人,帮我战胜了高大无比的巨人。

2023开学第一课传递长征精神心得体会(精选15篇)

2023开学第一课传递长征精神心得体会(精选15篇)

2023开学第一课传递长征精神心得体会(精选15篇)2023传递长征精神篇1曾几何时,红军“嗒嗒”的马蹄声在这里响起;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深深的脚印;曾几何时,这流伟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精神!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这里是独具天险的泸定桥;这里是峰峰如剑,插入云霄的娄山关;这里是冰封雪盖的夹金山;这里是中国的摇篮!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

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信念支撑着红军由劣势转为优势,支撑着红军走向了胜利。

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

回顾历史,历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现在眼前。

官渡之战中曹操运用几万之众大破袁绍十万大军;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不过数万兵将却火烧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率八万之众勇击苻坚百万雄师……然而这些只是凭军事家的谋略,而且他们无法改变中国战乱的历史。

唯有红军以数万之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走向长征的胜利!走向中国革命的胜利!胜利的步伐总是踏着烈士的鲜血走来的,胜利是传承着信念走来的,毛同志在长征中留下了《忆秦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漫漫长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红军站起来,只因心中信念永存!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路有多长,红军洒下的汗水就有多长!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可歌可泣的事迹,可赞可叹的信念,可敬可畏的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长征的精神永存!长征为人类历史写下了最壮丽的一页:永恒的英雄、永存的信念、永远的丰碑!喇叭声仍咽,战鼓声犹响,马蹄声还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精神,永
垂不朽
晚上八点的钟声响起,电视里传来了TFboy献唱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曲。

撒贝宁、董卿、何炅三位老师和我们共同聆听老红军在长征路上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感受信仰的力量。

第一课堂开始了,99岁的老红军讲述长征途中的“红军千里眼和顺风耳”——通信员的故事。

他认真努力地学习电台,上课没有固定的教室,一边长征一边学习。

因为要记英语单词,学习电台的红军战士就背着一块上面刻有单词的木块,这样既能行走又能学习。

是啊,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航天员王亚平阿姨的故事。

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作为一名宇航员的艰辛,劳累与危险,但同时,她也以自己的行动告诉让人们,我们祖国航天事业的成功,依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坚持和努力。

宇航员们向我们诠释长征火箭,神舟飞船所蕴含的航天精神,告诉了我们“长征”火箭名称的含意,代表着我们中国航天事业艰苦而又光荣的历程。

信念不移、坚持不懈、百折不饶的长征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长征精神,永垂不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