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实验设计专题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知识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知识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一、高考生物实验考试大纲(1)能独立完成所列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及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及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二、生物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分析实验能力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

就是能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此能力要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二是能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作出正确的解释和分析。

实验能力也是高考“考试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此能力要求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独立实验的能力(大纲规定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即理解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掌握实验的步骤、控制实验条件、使用有关仪器、安全问题处理;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常规实验非常规做法。

二是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

用理、化、生三科实验中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所占比分为30%(基本不变,也可能在25%左右)。

实验设计是较高的能力要求,除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

所设计的实验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还应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必须改变过去“背实验”的方法,亲自动手做实验,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弄清实验的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以此来验证或探究某一结论。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实验能力的提高,促进科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才能真正对实验的知识、内容进行举一反三。

1.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1.1 实验名称是关于一个什么内容的实验。

高考生物实验专题复习:实验设计

高考生物实验专题复习:实验设计

解题 -----
“两环节”
例2: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 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探究光的 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
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 水、表 面消毒过的种子等 方法步骤:
实验中要做到“单一变量” ,应注意等量的原 则 ①生物材料要相同 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重量、长度、种类和生 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 ②实验器具要相同 ③实验试剂要相同
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 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④处理方法要相同 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等条件都要一致。
(四)对照性原则
①空白对照:对照组为不做任何处理的对象组。如在“探究影响 淀粉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1号试管加1mL蒸馏水,2号、3 号试管分别加等量的NaOH、HCI溶液。1号试管即为典型的空白 对照组。 ②自身对照: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如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即是典型的自身对照----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为实 验组。 ③条件对照: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另一条件的处理。如 在“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存在以下实 验组和对照组。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 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对蝌蚪不作任何处理 (空白对照) ④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利用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如“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温度 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
(1)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淀粉溶液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 否通过该膜。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袋内外液体均不变蓝,表明淀粉和碘均不能通过; ②袋内外液体均变蓝,表明淀粉和碘均能通过; ③袋内液体变蓝,袋外液体不变蓝, 表明碘能通过,淀粉不能通过; ④袋外液体变蓝,袋内液体不变蓝, 表明碘不能通过,淀粉能通过。

高二上生物实验设计复习

高二上生物实验设计复习
2〕假设蝌蚪发育成青蛙所需的时间是:A=B<C 说明甲状腺激素对幼小动物的发育没有影响 说明甲状腺激素抑制剂能抑制幼小动物的发育
3〕假设蝌蚪发育成青蛙所需的时间是:A=B=C 说明甲状腺激素对幼小动物的发育没有影响 说明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对幼小动物的发育也没有影响
三、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4〕假设蝌蚪发育成青蛙所需的时间是:A>B=C 说明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幼小动物的发育 说明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对幼小动物的发育也没有影响
实 方法——学会使用 常用术语: 等量且适量、一样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饲喂〕
验 取材四同〔同生物、年龄或生长周期、安康状况
步 骤
或长势 均分、、同数时量、【一可样能、情一况样下干多净一试点管】…〕…… 摇匀、充分振荡、 1-2ml、 1-2滴
n、用.. .…观察…..并记录;
用……..测量… …求平均值并记录
一、材料、用具:略 二、实验步骤:
1、取三支一样的干净试管编为 A . B . C,
2、同时向 A . B . C中各参加 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 液 2ml,将PH分别调为14 , 7 ,1并保持一段时间
3、 再向A、B 、C中分别参加2ml淀粉溶液充分摇匀后在 350C〔适宜温度〕下 保温一段时间
4、向 A、 B 、 C中分别参加2滴碘液并摇匀
3〕B组加有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动物发育减慢
五、实验结论: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探究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一、材料、用具:略 二、实验步骤:
1.取三个一样玻璃钢装入等量适量的清水并编为 A .B .C.
2、将同批孵化的、安康状况良好的 60支蝌蚪均分为三组 放入 A . B . C中并将其放入一样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对不同CO2浓度的响应,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实验材料:
1. 实验室玻璃器皿
2. 鲜活植物叶片
3. 碳酸氢钠(NaHCO3)
4. 小夹子
5. 烧杯
6. 塑料袋
7. 光照灯
实验步骤:
1. 将几片鲜活的植物叶片放入实验室玻璃器皿中。

2. 准备两组实验,分别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使其达到不同的CO2浓度。

3. 将两组烧杯分别放在植物叶片的两侧,用小夹子固定。

4. 将整个实验器皿放入一个塑料袋中,确保密封。

5. 打开光照灯,让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6. 观察实验组中植物叶片的变化情况,记录下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1. 在CO2浓度较低的烧杯中,植物叶片可能出现萎缩、产生黄叶等现象。

2. 在CO2浓度较高的烧杯中,植物叶片可能生长茂盛、颜色翠绿。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植物的光合作用对CO2浓度敏感,CO2浓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越高。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机理,并认识到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拓展实验:
1. 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2. 研究植物对不同温度的光合作用反应。

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将碳酸氢钠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中。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洁实验器皿和其他实验用具,保持实验室整洁。

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3.对照原则
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 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 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 即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 度和说服力。
通常,一个实验总分 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 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组,对实验假设 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 量处理的对象组。
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 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 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 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 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 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 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2、单一变量原则
(1)变量:或称因子,是指 实验过程中所被操作的特定 因素或条件。按性质不同, 通常可分为两类:
①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
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 条件。
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 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 化和结果。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 同,通常有以下对照类型:
•空白对照
•对照的种类
•条件对照 •自身对照
•相互对照
甲状腺对照: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
对照性原则
质壁分 离和 复原实 验
(自身对照)
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 对照性原则
不同盐浓度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影响研究
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 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 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 后果。
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 块)、适温(37℃)、高温 (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而 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 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反 应结果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 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获得和 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 酶的活性(反应变量)的因果 关系。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库(共160多题)一、考纲解读(1)能独立完成17个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实验题按能力要求可划分为四大题型:(1)实验分析题型——根据提供的实验方案,分析其中的步骤、现象、结果,作出解答。

(2)实验方案的纠错或完善题型——对实验方案中的错误或不完善处,进行改正、补充,使实验方案趋于完善。

(3)实验设计题型(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4)实验有关的综合类题型——以实验为背景,主要涉及代谢、遗传和生态相关知识。

所有实验设计的主要问题就是“六依托”,即细心审题、原理分析、材料分析、变量分二、专题训练1、某同学由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温度能否影响甲状腺素的活性。

为了探索这一问题,他做了一个实验。

在实验步骤(1)、(2)、(3)中各有一处错误或不妥之处,请改正并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步骤:(1)取三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编上号,分别装上等量的蒸馏水、河水、自来水。

(2)取发育状况不同的1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人1、2、3号玻璃缸中,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的适宜外界条件下培养。

(3)每天同时向1、2、3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普通饲料、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用60℃温水处理1小时的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

(4)过几天比较蝌蚪的发育状况。

改正: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参考答案1。

改正:(1)蒸馏水/河水/自来水改为河水,(2)不同改为相同,(3)投入后加等量。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①若B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而A、C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说明高温使甲状腺制剂失活。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及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
1. 实验植物:例如豌豆等叶绿体含量较高的植物
2. 高亮度光源
3. 测量器具:例如光合速率测定仪、光合速率计算器等
实验步骤:
1. 将实验植物置于高亮度光源下进行预光合作用恢复,确保植物处于健康状态。

2. 选取植物叶片进行实验。

用割刀在叶片上切除一小片叶片,并将其置于光合速率测定仪中。

3. 将测定仪调整到适当的光照条件下,记录初始光合速率。

4. 在测定仪中逐渐减少光照强度,记录相应的光合速率。

5. 分析测定结果,得出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1. 实验要求选择叶绿素含量较高的植物进行实验,以便更好地观察叶绿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 实验过程中要确保植物处于健康状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要选取相同生长状态的叶片进行实验,以控制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4.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光照条件的稳定性,以减少实验误差的影响。

实验结果分析:
1. 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叶绿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规律。

2. 可通过统计数据计算出植物叶片中的光合速率,进一步了解植物对光合作用的适应性和生长特点。

3. 实验结果可为植物生长及光合作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为生物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这次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山东省青岛市第九中学辛建福?【考试大纲解读】?(1)能独立完成所列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1 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选择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观察收集数据;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2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⑴单一变量原则??①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而因变量是指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结果,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和解释前因与后果。

?例:关于“唾液淀粉酶水? 解淀粉”的实验中,“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就是实验变量,而这些变量引起的实验变化结果就是反应变量。

该实验旨在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自变量)与酶的活性(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

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

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但它们的存在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

例如:“唾液淀粉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温度)外,试管的洁净程度、唾液的新鲜程度、淀粉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

如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对三组实验不等同、不均衡,就会产生额外变量,影响实验的真实结果。

实验变量,或称自变量,指实验假设中涉及的给定的研究因素。

反应变量,或称因变量,指实验变量所引起产生的结果或结论。

而其他对反应变量有影响的因素称之为无关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强调: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这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汇成歌,汇成歌......"每当我听到这首歌就会想起我青春时代的往事,很多年以来,我努力工作,我从一个普通工人到厂办秘书,但我心中深藏着的往事常 令我伤感。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我不知道当时我是否在恋爱,我们从没谈及爱与不爱的话题,可我常常想:假如我们的友谊沒有夭折结局会怎样?假如事情发生在现在的年代结局又会怎样?彩99彩票 下载 那年我二十岁,我的"初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原创)
春暖花开之际,班级准备春游活动,在这出发之前,女孩的心臆想着奇迹出现。路上同学们像笼子间被释放的困兽,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攀岩的,蹚水过河的。野炊烧烤的,玩得不亦乐乎……

曾经,有一位女孩,她很喜欢初二班级里的那位高大帅气的男孩。她长得漂亮,但个子矮小,成绩一般。她的最爱就是喜欢空闲时间啃小说,她最喜欢琼瑶的地老天荒,言情的,月光朦胧,流水潺 潺,在花季少女的心中也装下花前月影的朦胧。
她喜欢的小帅哥在班级中比较内向,属于含蓄优雅的风格。他很少出现在大场合,他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后排的座位,不张扬,温文尔雅。但他喜欢运动,他的动作很像是武术。因为这个原因, 仿佛感觉她梦中的白马王子已经出现。女孩默默的喜欢着,也在默默的等待着。女孩将这份感情默默的藏在心底谁也不知道她内心深处的秘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