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纪录片《南京》观后感的作文3000字
南京南京观后感3000字

南京南京观后感3000字南京南京观后感一当讲到爱国这个主题时,我不敢说自己对祖国有多少热爱,也不敢说自己对过去的历史有多少了解。
然而当我看那曾经的纪录片时总是会掀起我心中的那一片波澜,乃至毫不夸张地说刻骨铭心甚至心痛。
至今令我印象深刻的纪录片就是XX年陆川导演的那部《南京!南京!》。
虽然看过也有数年,然而有些画面有些情节有些国耻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我不忍心再去看第二遍,我不忍心再次目睹那一幕幕惨不忍睹的血腥画面,我也不愿再去看日本鬼子那丑恶的面孔和他们恐惧的灵魂。
可是当我如今想起,那些画面却依然那么清晰那么完整地出现在我的脑海。
我还记得当年那黑白而摇晃的镜头,仿佛让我身临其境般地到达人间地狱,当我听着那一声声的枪林弹雨,当我目睹那惨不忍睹的杀戮和血流成河、生灵涂炭的场景,当我看着国民党烈士的英勇就义,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当我看到那被日本人蹂躏至死的中国妇女,当我看到我的同胞像无助的羔羊注定要被饿狼吞噬……我的心变得异常压抑,在摇摇晃晃的镜头下甚至要窒息。
《南京!南京!》以黑白画面的处理更让每一种形式的死亡都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真实的氛围已经让你觉得内心超出了对残酷的负荷。
在影片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一滴血,可是我们却能想象得出比血流成河更令人恐惧的画面,陆川导演以一种若隐若现的拍摄手法,演绎了历吏的一幕,既还原了历吏的真实,又不至于让观众出现视觉疲劳,相比之下二十年前的那部《南京大屠杀》显得特别血腥,该片也精致不少!或许这就是陆川导演的成功之处。
影片一开始就将我拉入了硝烟弥漫,枪声阵阵的阴暗而恐惧的场景。
整个南京城一片废墟,除了尸体还是只有尸体,到处都是惊恐的惨叫声以及祈祷的眼神,生命在这里如同草介一样微不足道。
活活烧死、推入长江、生生掩埋、被当作标靶一样的射杀、刺杀、肢解,所有能想到的杀人方式,均在这里得到了全面的演练!日本人在中国犯下了滔天大罪!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义愤填膺,心中的波澜久久无法平息。
纪录片南京观后感

纪录片《南京》观后感引言纪录片《南京》是一部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作品,通过对南京历史的纪实和讲述,向观众展示了南京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观看这部纪录片,不仅让人们对南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反思。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个人的观后感。
正文1. 文化重塑纪录片《南京》采用了大量的历史档案和照片,通过展示南京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事件,呈现了南京的独特魅力。
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对南京历史的整理和记录,更是对南京文化的重塑和传承。
通过展示南京的文化背景,观众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南京的繁华与变迁,以及历史事件对于南京的影响和塑造。
2. 史实还原纪录片《南京》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还原了南京历史上的一系列事件。
不仅仅是对南京大屠杀的还原,更是对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重要事件的还原,如五四运动、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
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还原,观众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历史的进程和背景,同时也增强了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记忆。
3. 播种和教育纪录片《南京》并非仅仅是一部记录历史的作品,更是一种播种和教育。
通过对南京历史的讲述和展示,观众可以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反思,从中汲取教训。
纪录片中的主要人物和实际事件,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背景和复杂性,并获得新的历史认识和思考方式。
4. 感受与思考观看纪录片《南京》,我首先被南京作为文化古都的独特氛围所吸引。
片中展示的南京城墙、夫子庙等地标性建筑,以及江苏省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观看纪录片,我对南京的历史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对南京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纪录片所展示的历史事件也让我反思了许多问题,如历史的重要性、国家的命运和文化的传承。
我深刻认识到我们作为当代的中国人,需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和尊重,同时也要继续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
结论纪录片《南京》通过对南京历史的纪实和讲述,为观众打开了了解南京的窗口。
它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历史的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重塑。
纪录片《南京》观后感

纪录片《南京》观后感我最近观看了一部名为《南京》的纪录片,这部影片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
纪录片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对南京历史的感悟在观看《南京》这部纪录片之前,我对南京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历史课本和媒体报道。
然而,通过影片中详细的介绍和生动的实景展示,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南京曾经是中国的首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纪录片中详细讲述了南京的建城发展历程,从古至今的变迁。
我了解到南京不仅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南京的城墙、雨花台、夫子庙等古迹无不彰显着南京丰富的历史底蕴。
同时,纪录片也洋溢着对那段黑暗历史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影片详尽地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让我对这段血腥的历史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那些悲惨的画面,让人痛心疾首,也让我们更加明白和平的珍贵与可贵。
南京人文风情的展示纪录片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南京的人文风情。
不同的人物故事和日常生活的片段展示了南京市民勤劳、淳朴、热情的品质。
影片中的南京市民对待生活积极乐观,在各行各业中努力奋斗,他们的故事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无论是一位热情的街头小贩,还是一位坚守在博物馆门口的讲解员,他们都在默默地为南京的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纪录片中还介绍了南京的美食文化,让我对南京的特色美食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瞻仰着温柔的紫金山,一边品尝着独特的鸭血粉丝汤,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南京独有的美味和风情。
对未来的思考与启示通过观看《南京》,我不仅对南京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我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些思考。
纪录片中的南京市民勤劳创业、积极乐观的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鼓舞。
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让我意识到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怀热忱,努力奋斗,就能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与此同时,纪录片中揭示的南京大屠杀历史也让我深思。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友好合作是每个人共同追求的目标。
只有通过历史的反思,通过和平的努力,我们才能够实现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南京南京》纪录片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

《南京南京》纪录片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一)时间总是流沙般的飞逝,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幸福。
可有谁还会想起那些被残杀的30多万同胞?有谁会去批判日本人的罪行?南京啊,南京,我为你祈祷。
抗日战争是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14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今我印象最深的便是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了。
那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南京制造的惨无人寰的大屠杀,日本人的手段残酷,30多万的中国同胞被无辜杀死,那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日本人却否认历史,篡改历史,扭曲了史实,这是多么可耻的!可是我们中国人呢?有多少中国人记住了这段历史?黑白的影片,抖动的镜头,一座沧桑的古城将我带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让我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挹江门,南京的城墙,最初的抵抗,一群被抛弃的士兵,用自我仅存的力量与日军抵抗。
他们孤立无援,却仍旧誓死抵挡,因为这是他们做为一个士兵,做为一个中国的士兵应有的职责!可是,当“小米加步枪”碰上敌人凶猛的火力时,他们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他们成了待宰的羔羊,等着死亡的来临。
惨无人性的日军,用五花八门的形式来屠杀中国人:关进废弃的仓库用火烧死;赶到大海中用海水淹死;埋在土中活活憋死;赶到荒野中用枪打死……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发指,令人痛恨。
然而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又能做什么呢?也许,他们能做的就是用自我的生命来掩护受伤的士兵;也许,他们能做的就是冒着当场被枪毙的危险,去解救那些被日军拉上刑车的男人;也许,他们能做的就是当死亡来临时,那一句响彻南京上空的“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
当然,也并不是每个都能够为了自我肩上的职责而奔赴死亡,例如影片中的唐先生。
唐先生是拉贝先生的秘书,与拉贝一齐负责难民营的安全,然而当拉贝被迫离开时,他却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而委身于日本人。
当他最终和日本人成为正式的“朋友”时,他的妹妹却被日本人拖进了慰安所,他的女儿被日本人活活摔死,他的老婆因为被打晕而幸免遇难。
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5篇650字

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5篇650字南京南京是一部深刻展现了历史的纪录片,让人们回顾了发生在南京的不幸历史事件,也让我们认识到和平的珍贵。
观看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后,我深受触动,产生了很多感慨和思考。
在电影中,南京的景象历历在目,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
我看到了白纸白墙的城市,整齐划一的街道,以及繁华的商业区。
而随着日军入侵,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给南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伤痕。
我深感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和平的向往。
南京南京让我更加懂得了和平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电影中展示的历史事件震撼人心,让人痛心疾首。
我看到了日军的暴行和虐杀,无辜的生命在战火中丧生,无助的人们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这些历史事件充分说明了战争对人类的摧残和伤害,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和平的可贵和珍惜。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通过真实的故事还原了历史的残酷,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反思。
我想到了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这样的悲剧是否会再次上演呢?我想到了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传递和平的力量,传承和平的精神。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为和平而努力,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电影中展现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那些在战场上坚定抗争的战士,还是那些忍受痛苦却依然坚守善良的人们,他们都让人感到敬佩和钦佩。
这些人物形象让我明白了正义和勇气的重要性,也让我坚信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只要心中有一份信念和勇气,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作品,让我深受触动。
它让我回顾了历史,思考了和平,也让我明白了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倍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传递和平的力量,为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京南京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黑暗的一页,南京南京这部电影通过真实的设定,真实的场景,真实的演员完美的再现了这段历史。
无论是剧情的紧凑感,角色的饱满感还是每一帧画面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剧情的紧凑感南京南京的剧情非常紧凑,每一幕都给人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
南京南京观后感(通用10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南京南京观后感(通用10篇)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
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南京南京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南京南京观后感篇1今天看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刹那间非常恨日本人,甚至对今年发生的日本地震不太感到伤感,我也许是一时心血来潮,毕竟上次如此的满腔愤怒还是好久的事情了,感到国内对国耻的宣传并不是很多,因为毕竟抗日战争结束已经很久了,很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已经不在人世了,作为80后的我也只是在以往娱乐节目不多的情况下,看了一些抗日题材的电影,但是这些不够,不能真正反映出日本人在那个年代所犯下的滔天罪恶。
现在电视娱乐节目和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根本很少涉及到这些题材,即使涉及也感到拍出的有些搞笑,只有南京南京这部片子才能稍微把那段历史呈现给大家看,我们的民族拥有那么长的历史,创造出那么灿烂的文明,为什么那么容易遗忘呢,虽说团结是主体,但是国耻不能忘呀,也许90后们还能略懂那段历史,但是00后们,以后的人们难道就永远的对那段历史陌生了么?他们仅仅感兴趣的就是现在的娱乐节目吗?民族性何在?这是历史的教训,希望所有人勿忘国耻,即使千百年后也应记得日本人对我们的民族国家所犯下的罪恶。
我是在南京读的书,只知道每年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那个时候无非是拉响警笛,在南京的那几年我并没发现当地政府有什么纪念活动,反正作为学生的我并没有机会参加,但是仅仅是那几声警笛声,似乎也能勾起人们无尽的回忆,回忆那段历史,如果有其他活动是否会让我们更加难忘那段历史呢?毕业后回到生活的城市合肥,在这里那么多年了,每年的12月13日并不能听见警笛声,别说什么纪念活动了。
我想很多城市也是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是否就会开始忘记历史呢?现在的中日团结并不能让我们有理由忘记惨痛的教训。
顺便百度了一下,现在这段历史似乎快被遗忘了,我不是剧作家,也不是名人,更不是电视电影导演,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80后,我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不忘掉那段历史,更希望有能力的国人拍出一些回忆那段历史的经典电影或电视剧,而不是把那段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拍成了搞笑题材的,我觉得我们有理由提醒我们的后代和我们的同胞,友谊归友谊,但是历史已经发生,不能忘掉。
【观后感】南京大屠杀作文400字 《南京》观后感

【观后感】南京大屠杀作文400字《南京》观后感《南京》是一部展现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纪录片,通过对大屠杀的真实记录和幸存者的亲历讲述,让人们对南京大屠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反思。
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深感震撼和悲痛。
纪录片以幸存者的回忆和证言作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南京发生的惨剧。
在日军占领南京期间,他们对中国人民展开了一系列的暴行,包括大规模的杀戮、强奸、掠夺等。
这些残忍的事件无情地夺走了大量的生命和尊严,给南京市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创伤。
纪录片中展示的各种历史档案和照片,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期的恐怖和绝望。
观看纪录片期间,我忍不住落下了眼泪。
幸存者的陈述让我深深地理解了他们当时的痛苦和无助。
他们目睹了无数的杀戮和暴行,亲眼看到了亲人被杀害和遭受侮辱。
他们身临其境地描述了日军对南京市民的残暴行径,令人难以置信。
而那些惨遭屠杀的无辜者,无论是老人、妇女、儿童还是士兵,他们的生命都被无情地夺走了。
这些令人心碎的事实让我深感痛心和愤怒。
这部纪录片除了展现了大屠杀的真实场景,也反思了人类的灾难性行为。
在纪录片的结尾,幸存者谈到了原谅和宽恕的问题。
他们表示,尽管他们经历了如此残酷的遭遇,但他们愿意原谅日本人民,并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这种宽恕和包容的精神令我深感敬佩。
观看《南京》这部纪录片,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残酷和人类的悲剧。
这段黑暗的历史应该被铭记,以警示后人,避免重蹈覆辙。
每个人都应该担负起守护和传递历史真相的责任。
只有通过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和保护和平,维护人类的尊严和价值。
《南京》观后感

《南京》观后感
电影《南京》让我深刻地切身体会到了那场骇人的南京大屠杀,影片通过纪实的画面和感人的故事,展现了当时无辜平民们遭受军队暴行的残酷景象,令人痛心和愤怒。
影片还通过许多细节描绘了当时的人们眼中的恐惧和绝望,让观众更深刻地体会到那段历史的悲惨和不堪。
虽然《南京》展现了黑暗面,但它也表现了一些瞬间的温暖与希望,比如中国爱国者们的顽强抵抗和互相帮助的场景,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
影片通过这样的叙事手法,带给观众一种深刻的震撼和思考,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珍惜生命,并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不让悲剧重演。
总的来说,电影《南京》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历史的悲惨和残酷,也让我对和平与尊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大家都能从中得到启示,珍爱和平,追求和谐共存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纪录片《南京》观后感的作文3000字
本文是关于关于纪录片《南京》观后感的作文3000字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它被称作是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它是外国人拍摄的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它一经上映,就在国际上应起轰动——这就是纪录片《南京》。
美国导演古登泰格和史度曼拍摄的《南京》,改编自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的作品《南京大屠杀》,讲述了德国医生、美国女教师、传教士等几名外国人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南京后,建立避难所拯救南京市民的故事。
该片以这些人的日记、书信为旁白,穿插当年幸存者的采访和参与大屠杀的日军老兵的回忆以及一些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影像资料。
看罢影片,确实感到了心灵上的震撼。
1937年,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时期。
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则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虽然取得了像台儿庄战役这样的胜利,许多官兵也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亦迁都重庆。
国民党政府的示弱,使得日本帝国主义更加猖狂,也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影片中,当年的几名幸存者讲述了当年那段“惨绝人寰”的经历。
一位幸存者讲述当时自己只有9岁,亲眼看到自己的母亲被日本兵杀
死,而他还没有断奶的小弟弟也被日本兵扔到一边,而年幼无知的小弟弟全然不知母亲已经去世,扔爬过遍野横尸,天真地想让母亲为其哺乳;一位有着当年惨痛经历的老人,向我们展示了他腿上被炸弹炸伤的痕迹;更多的幸存者,声泪并下的控诉着日本帝国主义踏着南京人的尸体前进、刺刀随意在人的身体里进进出出,街头不堪凌辱的少女等一系列我们无法想象的灭绝人性的做法……
纪录片中最珍贵的资料是一名叫约翰·麦基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的录影带,而这些录影资料也是当事者冒了巨大风险保留下来的,它被层层包裹着,才通过了日本人的检查带到美国。
那是一段“让人脊背发凉”的资料,片中记录了侵华日军的残忍行径,他们折磨伤者,一刀砍断被俘者的头颅,被烧焦的伤者发出凄惨的声音……
看到这里,我没有流泪,我心情复杂,哭不出来,好像泪水被愤怒挡住了,郁积在心中。
看着那种惨绝人寰的暴行发生在自己同胞的身上,我的心里在流血,我感觉到气愤,也感觉到了屈辱。
我堂堂中国,地大物博,却被一个小小的日本凌辱,这更是证明了小学就学到的一个道理:“国家弱小,就会遭到欺负。
”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作为我们青年人,担负着建设强大祖国的重任。
重温历史那段血泪与苦难,面对着一幅幅血淋淋的照片,那耻辱
的1937年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那粘着鲜血的刺刀,那万人坑里冤死的灵魂,那日本兵们的凶残恶行,也将永远凝集在我的脑中。
同时,也更加激发我为建设强大国家而努力工作。
遥想多年以后,我们的国家壮大美好,“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与国无疆!”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