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南京记忆观后感

合集下载

看南京南京观后有感(精选5篇)

看南京南京观后有感(精选5篇)
看南京南京观后有感 篇5
早就听说过陆川执导的《南京!南京!》,却一直没有勇气去观看这部电影。也许是因为知道影片承载的历史过于厚重,也许是我还缺少直面痛苦的勇气。而昨天,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9月3日大阅兵之前,在"8.12"特大火灾爆炸后耳闻目睹了武警、消防战士、医护人员如此众志成城地救灾抢险之后,我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终于鼓起勇气报名观看了这部电影。
到处都是硝烟弥漫,整个南京城一片废墟,除了尸体还是只有尸体,到处都是惊恐的惨叫声以及祈祷的眼神,生命在那里如同草介一样微不足道。活活烧死、推入长江、生生掩埋、被当作标靶一样的射杀、刺杀、肢解,所有能想到的杀人方式,均在那里得到了全面的演练!
尽管场面十分残忍,但由于是一部黑白电影,所以感觉不到任何的血腥,“陆川”导演以一种若隐若现的拍摄手法,演绎了历吏的一幕,既还原了历吏的真实,又不至于让观众出现视觉疲劳,相比之下二十年前的那部《南京大屠杀》显得个性血腥,该片也精致不少!
这部电影让我感到了中国人民雄厚的爱国情操和敢于面对困难,是中国人的骨气和敢于为祖国而献身的精神让日本人不能够继续在中国的土地上猖獗,一想到如今祖国的发展,同时也让我明白如果没有日本人对中国的迫害,中国可能还是落后于世界的潮流!
看南京南京观后有感 篇2
期盼已久的“陆川”新片《南京!南京!》最后搬上荧幕面向广大观众,其四年磨一剑的呕心力作是光芒尽露!
影片全程以灰色为背景,让人觉得很压抑,有种喘但是气来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从开始一向持续到最后。黑白电影的效果有种复古的真实,配上现代化科技的手段加于处理,影片的场景确实很逼真,基本上还原了历吏的一幕!
没有《集结号》里那种振奋人心的战斗场面,也没有《投名状》里那种浩大的进攻场景,影片《南京,南京》是在一阵炮轰乱炸后的投降中拉开序幕的,看到那些不顾同胞们的生命,而踏在他们身体上逃跑的党士兵,心中不免有几分悲愤,也再一次认识到了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差距。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心得感想5篇2020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心得感想5篇2020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心得感想5篇2020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心得感想有哪些?每一年的国家公祭日仪式上,“和平大钟”都会被撞响。

钟声深沉悠远,寓意着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深追思和对和平的企望。

一起来看看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心得感想5篇2020,欢迎查阅!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心得感想112月13日,是第7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在这个沉痛的日子里,让我们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深切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深切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83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

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

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缅怀那段惨痛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共筑和平。

83年来,全党全国人民接续传承家国之情,将个人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全面融合在一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迈进了新时代。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铭记历史,就是要进一步传承家国之情,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不断开启新的征程。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国家公祭日里,在缅怀中涵养家国情怀,在悲痛中汲取前行力量,使得我们对历史、现实和未来有了再一次的深刻把握。

历史演变的道路注定不是坦途,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我们定能与更多人同心同向同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心得感想2又到一年12·13国家公祭日,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征程上,这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南京侵华纪念馆观后感2000字

南京侵华纪念馆观后感2000字

南京侵华纪念馆观后感南京侵华纪念馆是一座见证历史沧桑的伟大纪念馆,它位于南京,专门纪念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时期,特别是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无辜生命。

在我观后感南京侵华纪念馆的途中,我被馆内陈列的各种展品和历史展览所震撼,心头充满了无尽的痛苦与悲愤。

进入南京侵华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南京侵华大屠杀纪念碑”,上书“南京侵华大屠杀纪念馆”。

它高高矗立在那里,仿佛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我面前的这个记忆碑让我想起了那个无辜死难的日子,它把我们拉回到了那个深沉的历史时刻。

进入展览厅,首先看到的是墙上陈列的大量受害者的照片。

这些受害者都是年轻的男女老少,他们的脸上充满了痛苦和绝望的神色。

这些照片让人不禁感叹当年悲惨的情景,同时也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悲愤之情。

进入馆内,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大厅,展示了日军对南京居民进行大规模屠杀的历史。

中央的墙上挂满了数百张照片,上面记录着几十万无辜生命的惨遭屠杀。

看到这些照片,我不禁泪流满面,心头充满了愤怒与悲痛。

那些受害者是多么无辜,他们被日军残忍地杀戮,死亡的场面是如此的残酷血腥,让人难以忍受。

通过这些展览,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南京大屠杀的规模和残忍程度。

日军对南京市民实施了无人性的屠杀、强奸和抢劫。

这种暴行简直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记忆,也是对人类文明的极端挑战。

面对这样的历史,我们必须记取教训,永远不忘这段历史,铭记这些无辜生命,让他们的牺牲不白费,通过教育和宣传,向世人传达和平、友爱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意义。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很多无辜受害者在屠杀中留下的心灵创伤。

南京大屠杀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极大的苦难,也给幸存者和后代留下了深深的创伤。

南京侵华纪念馆的展览中展示了许多受害者和幸存者的个人故事,通过这些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我能感受到这些人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煎熬,他们失去了亲人,被逼害和凌辱,他们的生活被彻底地改变。

站在他们曾经走过的地方,我不禁为他们的遭遇感到无比的悲伤和无助。

1937南京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1937南京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1937南京记忆纪录片观后感在观看1937南京记忆纪录片之前,我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了解甚少,只是模糊地知道这是一段血腥残暴的历史事件。

然而,通过这部纪录片的真实记录和震撼人心的镜头,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南京大屠杀的惨重和残酷。

该纪录片以事件的真实发生地南京为背景,通过亲历者的口述和历史影像的呈现,再现了当时南京城的惨状。

他们的讲述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他们用自己的叙述和眼神让我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痛楚。

片中的历史影像让我目睹了南京大屠杀的残忍景象。

日本军队的暴行让无辜的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镜头中血腥的场面、焚烧的建筑和号啕大哭的妇女儿童,每一个画面都犹如一记重拳,狠狠地击中了我的心。

我无法想象,曾经安静和谐的南京城变成了这个恶魔般的地狱。

纪录片中的亲历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或是幸存的南京居民,或是在当时是孩子的失去了亲人的老人。

他们用平静而坚毅的口吻,讲述着当时发生的事情。

他们经历了杀戮,他们饱受折磨,但他们仍然坚持着,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世人这段历史。

看着这些亲历者的叙述,我深深地感到他们的勇气和坚强。

纪录片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录,更是对战争和暴行的谴责。

纪录片从多个角度讲述了南京大屠杀的背后故事,告诉观众这段历史事件的起因和后果。

同时,它也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其中,告诉我们和平与和谐是多么珍贵。

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深深地思考了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死亡和伤痛,更是对人类文明的侵犯和摧毁。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爱与和平是最重要的。

唯有守护着和平,才能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面对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我们应该怎样去铭记和告慰那些无辜的生命呢?纪录片给出了答案——铭记历史,告慰亡灵。

我们不能让那段历史轻易被遗忘,更不能让悲剧重演。

唯有通过纪录片这样的形式,不断地传递真相,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才能给予那些死者以永恒的安宁。

综上所述,观看1937南京记忆纪录片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南京大屠杀的惨重和残酷。

南京1937观后感

南京1937观后感

南京1937观后感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人,作为中国90后崭新的一代,我们有理由不去拆开那历史的尘封,可恰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去体会那段交错的时空,因为这不仅仅是整个南京的灾难,整个中国的灾难,更是全人类的悲哀。

打开空白文档,几欲动笔无从下手。

因为看完影片后,波澜的情感早已充斥着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作为整部影片的导演,他无疑是残酷的。

硬生生地揭开那些南京浩劫幸存者心灵的伤疤,让他们再一次想起那段,被埋没了半个多世纪的记忆。

可,他却又是无奈的,他仅仅想让世人了解那骇人的真相。

相信他在剪辑影片的时候,心中一定也积蓄满了泪水。

在一组组镜头背后,我看到了政府的无能,百姓的凄惨,更体会到日军阴暗与魔鬼的一面。

可是,真正让人潸然泪下的,不仅仅是那一组组穿插的胶片镜头,更是那一群在南京城最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外国人。

那红色的十字标记,让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感到了些许慰藉,那被外国人执着地划出的四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域”,似乎是这些难民的,唯一的,也是共同的家。

看着平地上支起的无数简陋的帐篷,看着伤势各异的痛苦民众,联想到南京市长竟然可以抛下这么多黎明百姓,却将21万吨面粉,几十车盐等生活物资交付于几个外国人,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惆怅于愤怒。

在中国政府都无力回天的情形之下,一些西方人,却向中国伸出了他们的橄榄枝。

他们中不乏传教士、教师、医生与商人。

甚至还有德国纳粹的党员。

究竟是何种力量支持着他们,我想,那一定是他们的良知与虔诚的心灵把!他们的胸怀是博大的。

他们甚至从未想到过退缩,犹然记得华群小姐的那番话:“那满手的鲜血,我用肥皂拼命地搓洗,甚至涂护手霜、擦香水,可仍旧难以除去那阵血腥,至今,我仍能闻到那股气味。

我想,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股味道了……”是啊,日军的行为,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永不消退的创伤与记忆,更玷污了他们自己的旗帜与心灵!电影院内虽然座无虚席,可真的,所有人的心,也都满溢了呢?在这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场景之下,居然还有人能够说得出话,甚至笑得出声,这究竟是不是一个人,一个中国人所应有的行为呢?他们的心,究竟是何等的冷漠?!记得有一幕是这样的叙述的,狂妄淫荡的日本军官到安全区,要求交出100名妇女,专供他们“消遣”,这样他们才答应不去强暴其他妇女。

1937南京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1937南京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1937南京记忆纪录片观后感近日,我观看了一部名为《1937南京记忆》的纪录片,该片以真实记录的方式展现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和幸存者的见证,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和震撼。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历史的残酷,人性的善恶,以及对于记忆的重要性。

这部纪录片通过现实的画面、真实的口述和珍贵的历史档案,将我们带入到当年的南京城。

我看到了血迹淋漓的街道,毁坏残破的建筑,以及无辜者的惨死。

这些景象让我痛心疾首,无法想象当时的南京究竟是怎样的恐怖景象。

作为一个中国人,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历史上那段忍辱负重的岁月。

在这部纪录片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幸存者的见证。

他们讲述着当时的遭遇和生活,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的不仅仅是痛苦,更是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对于人性的执着。

他们用真实的声音和眼泪告诉我们,战争的可怕之处,以及人性的伟大和坚韧。

这些见证让我们无法忘记历史,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幸存者们内心深处的伤痛和挣扎。

不仅仅是暴行的记录,这部纪录片也给我带来了对于记忆的思考。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过去的历史,忘记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然而,正是历史的记忆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和平和幸福。

这部纪录片唤起了我对于历史的责任感,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弘扬和平,不让悲剧再次重演。

此外,这部纪录片也让我想起了战争的可怕和毁灭力量。

战争伴随着无数的生命消逝和财富破坏,不仅仅给人们带来了物质上的损失,更带来了精神上的创伤。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深的伤痛和痛苦,对于战争的厌恶和追求和平的愿望更加强烈。

细细观看这部纪录片,我受到了启发。

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历史,关注那些被忽略和遗忘的角落。

唯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这部纪录片给我带来了对于历史的敬意,对于那些为了和平而付出生命的人们的敬佩。

我希望能够告诉更多的人,让他们了解这段历史,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不让这个悲剧再次发生。

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我被深深地震撼。

南京暴行读后感

南京暴行读后感

南京暴行读后感南京暴行是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对中国南京市进行的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这场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令人痛心和震惊的事件之一,留下了深刻的伤痕。

当我阅读有关南京暴行的报道和文献时,我被无尽的恐怖和痛苦所震撼,感到无法接受这种残忍的行为。

南京暴行发生在1937年底至1938年初,日本军队在进攻中国南京市后,对该城市进行了残暴的占领。

在短短的六周时间里,日本军队对南京市的平民进行了无法想象的暴行和屠杀,造成了大约30万至40万无辜中国民众的死亡,以及数千名妇女被强奸和虐待。

读到关于这场屠杀的详细描述,我感到内心极度震惊和愤怒。

无辜的人们被无情地杀戮,他们遭受了毫无人道的对待,无论是老人、妇女、儿童还是士兵,没有人能够逃脱日本军队的暴行。

他们是无辜的,他们没有做出任何威胁,他们只是恰巧生活在南京城市中。

这场屠杀对南京市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恐慌,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恐怖的氛围中。

南京市居民的生活被彻底打乱,许多人失去了家园和家人,他们的生活从此蒙上了阴影。

南京市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恐怖之地,也成为了历史上的耻辱。

读到这些描述时,我感到心痛和无力,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人类会对彼此如此残忍。

在南京暴行中,我们目睹了人类的恶魔面貌,看到了人们为了权力和控制而对无辜生命造成的痛苦和摧残。

这种行为是邪恶和可耻的,完全违背人类的道德和正义。

然而,尽管南京暴行带给人们巨大的痛苦和伤害,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场悲剧凸显了人类的团结和勇气。

在南京市的最黑暗时刻,有一些勇者冒着生命危险,在敌人的枪口下保护了无数生命。

他们是照亮黑夜的明灯,为世界展示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勇敢。

南京暴行的读后感是复杂而深刻的。

它让我思考人性的本质,提醒我珍惜和平、尊重、包容和爱。

这场屠杀证明了战争和仇恨的毁灭性力量,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并努力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南京暴行成为学者和历史学家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南京暴行的研究和记忆,我们希望能够保持对历史的警惕,防止类似的暴行再次发生。

永远铭记南京大屠的教训与反思

永远铭记南京大屠的教训与反思

永远铭记南京大屠的教训与反思永远铭记南京大屠杀的教训与反思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一起罪行。

发生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日军对中国南京城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残暴屠杀和大规模强奸行为,导致成千上万的无辜生命丧失。

这场血腥的历史事件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伤痛,也对全世界人民敲响了警钟。

我们必须永远铭记南京大屠杀的教训,并认真反思,以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首先,南京大屠杀教育我们珍惜和平。

当时的南京城经历了无尽的恐怖和血腥,无辜民众遭受了莫大的痛苦和伤害。

这场惨剧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与维护。

通过深入了解历史,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与破坏力。

只有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争端,并且争取国际社会的和平友好合作,我们才能真正实现长期的和平稳定。

其次,南京大屠杀教育我们要坚守正义与人权。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对中国人民展开了肆无忌惮的屠杀和强奸行为。

这种丧尽人性的暴行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正义和人权的重要性。

我们应当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的人权,不论其种族、宗教或国籍。

同时,我们也应当坚守正义,不放过战争罪犯和犯下暴行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维护公正与尊严的社会秩序。

第三,南京大屠杀教育我们要树立历史记忆。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耻辱,但很多人却对此一无所知。

通过教育和宣传,我们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那些为自由和正义而献出生命的人们。

同时,我们也要守望相助,传承这段历史,使其成为我们坚定信念和反对战争的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并避免历史的重演。

最后,南京大屠杀教育我们要加强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悲剧,也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警钟。

唯有加强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有效预防战争和暴行的发生。

我们应当倡导国际间友好互助的精神,推动文明对话与民族和解,共同建设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

总之,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悲剧,但它也是我们深思熟虑、反思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7南京记忆观后感
《1937南京记忆》全片共5集,以中国、日本和西方世界对南京大屠杀的时代记忆与反思为脉络,以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美国导演比尔·古登塔格、日本女教师松冈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和中国历史学者步平等几位人物为线索!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收集的1937南京记忆电影观后感,仅供参考!
1937南京记忆观后感1937年的南京,仅仅用“浩劫”和“地狱”也难以形容那段血泪交加的历史。

那是一段人人都不愿回忆,可人人都不得不提起的往事——那段梦魇的烟云,伴随着这座凝聚着太多复杂情感的石头城,永不湮灭。

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人,作为中国90后崭新的一代,我们有理由不去拆开那历史的尘封,可恰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去体会那段交错的时空,因为这不仅仅是整个南京的灾难,整个中国的灾难,更是全人类的悲哀。

打开空白文档,几欲动笔——无从下手。

因为看完影片后,波澜的情感早已充斥着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作为整部影片的导演,他无疑是残酷的。

硬生生地揭开那些南京浩劫幸存者心灵的伤疤,让他们再一次想起那段,被埋没了半个多世纪的记忆。

可,他却又是无奈的,他仅仅
想让世人了解那骇人的真相。

相信他在剪辑影片的时候,心中一定也积蓄满了泪水。

在一组组镜头背后,我看到了政府的无能,百姓的凄惨,更体会到日军阴暗与魔鬼的一面。

可是,真正让人潸然泪下的,不仅仅是那一组组穿插的胶片镜头,更是那一群在南京城最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外国人。

那红色的十字标记,让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感到了些许慰藉,那被外国人执着地划出的四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域”,似乎是这些难民的,唯一的,也是共同的家。

看着平地上支起的无数简陋的帐篷,看着伤势各异的痛苦民众,联想到南京市长竟然可以抛下这么多黎明百姓,却将21万吨面粉,几十车盐等生活物资交付于几个外国人,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惆怅于愤怒。

在中国政府都无力回天的情形之下,一些西方人,却向中国伸出了他们的橄榄枝。

他们中不乏传教士、教师、医生与商人。

甚至还有德国纳粹的党员。

究竟是何种力量支持着他们,我想,那一定是他们的良知与虔诚的心灵把!
他们的胸怀是博大的。

他们甚至从未想到过退缩,犹然记得华群小姐的那番话:“那满手的鲜血,我用肥皂拼命地搓洗,甚至涂护手霜、擦香水,可仍旧难以除去那阵血腥,至今,我仍能闻到那股气味。

我想,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这股味道了……”是啊,日军的行为,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永不消退的创伤与记忆,更玷污了他们自己的旗帜与心灵!
电影院内虽然座无虚席,可真的,所有人的心,也都满溢了呢?在这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场景之下,居然还有人能够说得出话,甚至笑得出声,这究竟是不是一个人,一个中国人所应有的行为呢?他们的心,究竟是何等的冷漠?!
记得有一幕是这样的叙述的,狂妄淫荡的日本军官到安全区,要求交出100名妇女,专供他们“消遣”,这样他们才答应不去强暴其他妇女。

本以为没有任何人会理睬这些无耻之徒,可没想到,这时,从人群中,竟主动站出了几十位妇女。

我当时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倘使她们曾经沦为日军的“奴仆”,可她们的灵魂却是最高洁的!
不禁将这次的屠杀与纳粹屠杀犹太人作比较,全然不同的态度。

战后,德意志人民深刻的历史反思与勇敢承担战争后果的态度博得了欧洲人民的谅解。

1937南京记忆观后感自从看了《1937南京记忆》,我就认为这是我看到的最震撼的纪录片。

片中以一张张的照片来记录1937年侵华日军的罪恶。

而主人公张纯如更是把日军的罪行在《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中写的淋漓尽致,并在电视上批评了日军的行为,努力的为南京人民讨回公道。

在此我非常敬佩张纯如的这种无畏的精神。

而我,更是恨日军恨得咬牙切齿,他们简直就是没有人
性的走兽,根本不配做人。

如果我去侵占你们的国家,你会愿意吗?
你们不仅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放火、抢劫;还在60年后的新闻上反驳并否定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这是我最愤怒的一段。

日本驻美大使齐藤在铁证如山的证据面前仍不道歉,你们那无耻丑恶的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

直到现在,你们仍不承认这个事,不在你们的教科书里告诉学生真相,把血淋淋的侵华战争美化为大东亚共荣。

我看,你们是不愿承认,也实在不敢承认这个事实吧。

虽然,你们拒不道歉,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依旧无法掩盖。

因为事实摆在那里,是无可辩驳的。

并且有那么几位善人在无私的帮助着南京难民,如:“活菩萨”金陵、大救星贝拉、好牧民罗伯特,女作家张纯如……以及众多的幸存者都是南京大屠杀的证明。

在此,我攥着铁一样的证据向你们发起挑战:“中国人不好欺负,我们不是东亚病夫!迟早有一天,你们要为你们的罪行付出代价!中国的同胞们,我们要为自己的国家崛起!让我们一起血洗百年耻辱,振兴伟大中华!
1937南京记忆观后感78年前,30万生魂惨死于日本帝国主义手中,长刀割裂他们的身躯,炎黄子孙的血液流满大地……
如今,近80载岁月荏苒,历史并没有让帝国主义醒悟,
当下,他们重新伸出贪婪的手……这次,我们将不许他们再残杀你我的同胞,地上流淌的,只会是敌人的血!
今天,让我们跟随记忆的脚步,回到1937那段黑暗的岁月。

《1937南京记忆》全片共5集,以中国、日本和西方世界对南京大屠杀的时代记忆与反思为脉络,以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美国导演比尔·古登塔格、日本女教师松冈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和中国历史学者步平等几位人物为线索,向观众全面展现了当今世界对二战、对发生在中国的这场浩劫的历史认识。

观众将通过他们的视角了解那场反人类的暴行,看到他们如何用生命控诉暴行、伸张正义,如何用良知思考战争对人类生命的摧残,去践行珍惜和平、制止战争的理念,并了解他们作为这段惨痛记忆的挖掘者、记录者和研究者,在这个过程中心路变化的艰难历程。

作为历史题材纪录片,真实而全面的史料至关重要,不容小觑。

《1937南京记忆》自开拍起,就成立了资料编导组,他们的职责就是对所有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对国内大屠杀史料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和筛选。

与此同时,摄制组还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境外的图书馆、档案馆等地搜集了许多十分珍贵的历史档案资料,并在美国耶鲁大学、美国抗日战争史维会、纳什维尔美国基督会等地
进行拍摄期间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挖掘,意外获得了许多尘封了大半个世纪的珍贵档案资料。

在该片中,观众将首次看到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在南京采访拍摄大屠杀幸存者的资料画面,而南京安全区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乔治·费奇的54箱资料也将在片中首次面世。

1937南京记忆观后感今天我和爸爸一起观看了记录片《1937南京记忆》。

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心情无比沉痛。

我们现在的省会南京曾经遭遇过这样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

南京,这座美丽富饶的城市,却因日本侵略者的残忍,让它成为了一座死城,一座充斥着血腥的死城。

南京大屠杀——这五个字凝聚着我们的屈辱,悲伤和愤怒,我们应该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

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记录着一段血淋淋的屈辱史。

看到这血腥的景象,让人都会从心底生出一种愤恨。

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残暴行径激起了一些在南京的外国人的愤恨。

影片中介绍了在南京城里有一个安全区,安全区的外国委员救助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的性命,特别是一位德国商人约翰˙拉贝。

他不断收中国难民进屋。

他还在日记中记录下了当时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还有一位美国人明妮˙魏特琳,她尽力保护中国妇女、儿童免受欺辱。

南京大屠杀留给中国人的是无穷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以及强烈的愤怒。

日本侵略者用世界上最残酷的方式伤害,杀
害,摧残中国人。

充分暴露出日本帝国主义者的野蛮和凶残。

历史不能忘却,这段血泪史让我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同时,我们也应该化悲痛为力量,刻苦学习,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才能让历史不再重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