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题的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特别是未将化学方程式最终配平及计算几个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列比例式及比例式的求算等计算错误。

另外,学生最容易忽视化学过程,不重化学反应的实际意义,忽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前提,只重教学运算的结果,将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简化为数学比例式的简单计算2.教材分析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

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简单计算。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体积、密度与质量间换算的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1)学生以探究的形式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整理出解题的步骤。

(2)利用数学计算方法处理相关物质之间量的关系,培养学科间交融的思维方法。

(3)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通过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

(2)培养学生按照化学学科特点进行思维、计算的能力。

4.教学重点与难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质量。

(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教学演练法2.教学辅助手段:课件辅助四、教学设计【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第二课时:反馈练习,熟练掌握,并能达到综合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目的。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氢气是未来汽车的理想燃料。

1 kg的氢气就能供一辆功率为50 kW的汽车跑大约100 km。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2.懂得质量守恒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质量比的分析,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问题】一桶18kg的水产生的氢气可供汽车跑多远?你准备怎么算?
【过渡】由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这就是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
指导阅读
【提问】怎样把同学们的思路清楚的表示出来呢?
【指导】阅读课本P102例题1的要求:对照例题1把完整的解题过程写出来。
【投影】展示学生的完整书写格式
【课件展示】完整的解题格式。
⑦简明地写出答案。
3.计算类型:已知化学方程式中一种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以算出方程式中其它任何物质的质量(计算时必须将纯量代入方程式)
4.计算要领:写对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要配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正确,计量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比例,解设比答要完整。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教学难点
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及化学计算与物理、数学的区别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提问】能否利用化学方程式中量的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呢?
【小结】计算时必须将纯量代入?
思考
思考讨论:根据方程式中物质的质量比,由水的质量求氢气的质量,再折算出汽车跑的路程
阅读后书写
评价与指正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备课资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备课资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分子个数关系,还能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利用这种质量比,根据化学方程式就可以进行计算。

1.计算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反映出的各种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2.计算关键:正确书写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时准确计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在反应3Fe+2O2 Fe3O4中,Fe、O2、Fe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A.3∶2∶1B.56∶16∶232C.56∶32∶232D.168∶64∶232答案:D点拨: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56×3)∶(16×4)∶(56×3+16×4)=168∶64∶232。

知识点2: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及解题格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其步骤可分为:(1)设出未知量,未知量的设法:设某物质的质量为x而不是x克,x是质量,既有数值,又有单位;(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

化学式不能写错,化学方程式更不能不配平就计算,否则再怎么计算,结果也不会正确;(3)找出已知量和待求量之间的质量关系,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要列在相应物质化学式的下方;(4)列出比例式;(5)计算未知量;(6)简要答题;(7)回顾检查。

易错警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常出现的错误有:①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②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写错;③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④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⑤没有统一单位;⑥把不纯物质当成纯净物质来计算;⑦将物质的体积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例】下面是某学生做的一道计算题,请指出他的错误。

题目:3.4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充分分解,可以产生多少克氧气?解:设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克。

H2O2 H2O↑ + O2↑34 323.4 g x=,x==3.612 5 g。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I)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I)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
③求有关物质质量比,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③列比例式,求解;
④简明写出答案。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①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②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③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④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 ②格式要规范; 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后记
25689 6459摙
38553 9699隙;37129 9109鄉036767 8F9F辟T22117 5665噥>34981 88A5袥m33557 8315茕31855 7C6F籯x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I)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质疑精讲
1、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
2、教师横向拓展和纵向挖掘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本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
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根据化学 K
特别提醒:
再带单位了。

要点提示:
关系式中的数据与物质的化学式要上下对应。

易错提醒:
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计算准确,且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不能漏乘。

备课笔记
技法点拨: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解题思路:
(1)先找出题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并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找出题中所提供的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直接或间接关系。

(3)如果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关系仅仅是间接关系,
是通过哪种“中间物质”与各物质产生联系的,然后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

2×122.5
x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

(3)求出相关物质的相对 316 32 分子质量(4)标出 已知量、未知量 6.3g x(5)列出比例式,32316=xg3.6 (6)求解X=3163.6*32g=(7)简明写出答案 答: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

问题4: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那么,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是否也可以计算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呢? 联想:1、 获取56t 氧化钙,需要煅烧碳酸钙质量是多少?2、 要获取氧化钙5.6t , 28t 呢?CaCO 3高温CaO+ CO 2↑ 100 56 44? 28t问题5: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例题2]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可制得生石(CaO )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5.6t 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多少?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

CaCO 3CaO+CO 2↑100 56 X 5.6 t56100=tx6.5 x=10t方法指导:列比例式要 横比竖列,已知量要有质量单位。

小结: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1) 设 (2) 写 (3) 求 (4) 标 (5) 列 (6) 解 (7) 答小组讨论,达成共识。

小结:同理,相对分子总量(或相对原子总量)之比等于对应的物质的质量之。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也可知道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小结:在实际运算中,具体格式可以参照[例题2]注意:(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是“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

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

2020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

2020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
备课笔记
课前预习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为: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它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而“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
(2)找出题中所提供的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直接或间接关系。
(3)如果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关系仅仅是间接关系,那么必须分析清楚该数据是通过哪种“中间物质”与各物质产生联系的,然后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氢气的质量=112.5kg-100kg=12.5kg
答:消耗水112.5kg,同时可得到氢气12.5kg。




20∶2=4.5∶x
答:电解4.5t水,可制得氢气0.45t、氧气7.2t。
生甲:这个题解得不对。第一,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应该在生成物氢气的化学式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2。第二,水的式量和计算错了。水的式量和应该是2×(1×2+16)=36。
生乙:根据计算结果,0.45跟7.2的和不等于4.5,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由此可见解题肯定有错误,就是前面同学指出的问题。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导学目标
1.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得步骤和书写格式。
2.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
掌握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注意解题格式的规范化
独立完成学案知识梳理部分,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完成知识运用,组内交流后全班报告。
学生容易忽视将各部分知识结构建立联系,教师应加以强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时习
1、阅读教材,记住知识要点,完成教材98页第1题、第2题(2)、(3)、(4)题
2、思考如何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板书
设计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
36 4
=
4.5g x
X=0.5g
根据:m = pV
V=m/p=0.5g÷0.09g/L=5.6L
答:电解4.5克水可生成氢气0.5克?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5.6升。
巡视学案问题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你认为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x的值是8.8
C、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3:5
练习2:加热6.32g高锰酸钾,当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5.68g时,停止加热,则剩余物中含有的物质是?
任务三: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装有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A
B
C
D

16.8
8
2.4
0.5

0
X
8.4
10.5
解:设电解4.5克水可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1==100g:x
x=3550g
答:需要氯气3550 g,生成氯化氢气体3650 g。
[讲解](1)因为此题有两问,所以一个未知数设为x,另一个未知数设为y。(2)仍和前面例题一样,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列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
(3)不管有几个未知数,列比例式和前面例题一样。根据已知量求出一个未知量,另一个未知量可以根据已知量求出,也可以根据求出的未知量来求。如此题中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也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
难点
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
③求有关物质质量比,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③列比例式,求解;
④简明写出答案。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①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②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③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④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
反思
[思考]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 [教师总结并板书]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讲解并补充]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一些问题进行补充。(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讲解并板书]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2KMnO4== K2MnO4+MnO2+O2↑
2×158 32
6gx
2×158 :32==6g:x
x==0.6 g。
答: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例题1
中采用的是纵列,即;还可以采用横列,即2×158:32=6 g:x。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较好,因为有时题中所给的质量数字会和相对分子质量有某种关系,从而使得计算简单。
具体格式可以参照下面的例题2。
[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0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投影]展示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 g氢气需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
[提问]题中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反应物或者生成物)
[学生分析、讨论] [回答]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H2+Cl2===2HCl
2 71 73
100gx y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板书]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
[投影]展示例题1
[例题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追问]此计算题该如何进行呢?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步骤和格式上的错误及时纠正)
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
(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
(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以这样求出:
[总结]由此可知,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同理,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共有四种类型。[板书]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板书
设计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项目
内容
课题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正确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CaO+CO2↑
100 56
x 10 t
100:56==x:10 t
x==18 t。
答:需要碳酸钙18 t。
[小结]通过本节内容学习,我们知道了?
[布置作业]习题5、6、7、8
[教师]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我们一起来看P100的课堂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