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周考二语文试题 含答案 精品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周测语文试卷一、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
融幼有异才。
年十岁,随父诣京师。
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
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
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
”门者言之。
膺请融问日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
众坐莫不叹息。
年十三,丧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其孝。
山阳张俭为中常侍侯览所怨。
俭与融兄褒有旧,亡抵于褒,不遇,时融年十六,俭少之而不告。
融见其有窘色,谓曰:“兄虽在外,吾独不能为君主邪?”因留舍之。
后事泄,遂并收褒、融送狱。
融曰:“保纳舍藏者,融也,当坐之。
”褒曰:“彼来求我,非弟之过,请甘其罪。
”吏问其母,母曰:“家事任长,妾当其辜。
”郡县疑不能决,乃上谳之,诏书竟坐褒焉,融由是显名。
初,曹操攻屠邺城,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
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
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后操讨乌桓,又嘲之曰:“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
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
”岁余,复拜太中大夫。
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
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
融闻人之善,若出诸己,言有可采,必演而成之。
面告其短,而退称所长,荐达贤士,多所奖进。
知而未言,以为己过,故海内..英俊皆信服之。
曹操既积嫌忌,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
书奏,下狱弃市。
时年五十六。
妻、子皆被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B. 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C. 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D. 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字又称“表字”。
石嘴山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石嘴山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土豪”一词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土气的富豪”。
近日有消息称,《牛津词典》编委会关注到了“土豪”这一中国热词,并有望明年将其收入《牛津词典》,此事大快人心,网友觉得这种“土话”受关注才显得接地气,但贬低国人的“土豪”收入《牛津词典》,是不是人家处心积虑丑化中国人的恶意炒作?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当然,“土豪”一词风行网络本身也值得我们深思:少数富人道德失范、文化虚无、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等等。
A . 大快人心B . 接地气C . 处心积虑D . 失范2. (2分) (2018高一下·新津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不受制约的权力易导致腐败,违法行为鲜受重罚则易导致跨国企业的傲慢,如同权力要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跨国企业的行为同样要受制于我国的法律。
B . 一家移动营运公司发明了一种革命性的工具,能使消费者查出电视上明星的服饰出自哪里,并立即订购,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C . 日媒称超过六成的中国人因为钓鱼岛争端拒绝日货,该结果反映出中国人的感情和行动对钓鱼岛问题产生了巨大影响。
D . 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国间的博弈当然存在,没有人会天真地认为中美两国可以“亲密无间”。
,。
,,。
①别狭隘地理解国家利益②这个世界不是随时都剑拔弩张的③也别狭隘地理解国际关系④但国家利益的表达需要外交技巧⑤国际关系也需要一种更平和的描述A . ④⑤②①③B . ④②①③⑤C . ①③④②⑤D . ①②④⑤③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4. (19分)(2019·崇明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宁夏石嘴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宁夏石嘴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戏剧大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大团圆结尾。
这种“大团圆”结尾的结构模式,其成因是多方面的。
元朝的民族压迫和吏治腐败深深地刺痛着报国无门的文人,于是大批公案豪侠剧面世,作家们用戏剧赞扬英雄、鞭笞小人,揭露阴暗、痛斥腐败,以此来宣泄内心的不满与愤懣。
然而,这种鞭挞似乎于现实并无太大的影响,他们就把这种扶危济世的理想加以美化,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出来。
以苦开头,以乐结束,用惩恶扬善的结尾,使戏剧洋溢出了浓厚大团圆色彩。
如《窦娥冤》中先借窦娥的冤屈揭露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腐败,结尾用窦娥的平反昭雪来表达贪官污吏受到惩治的美好愿望。
现实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就借用大胆的夸张和想象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这是元代文人自我心理调适的一种方法。
随着程朱理学影响的下降,长期压抑在人们心头的封建礼教的磐石随之松动,被压抑的情感多少得以宣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在各种爱情婚姻刷作中得以实现。
如《西厢记》《倩女离魂》等剧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在艰辛曲折之后获得团圆,表达了作者对礼教的不满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到了明清两代,思想文化专制愈演愈烈,许多作家把创作转向了神仙道化剧。
比如《宝剑记》和《鸣凤记》,尽管是反映沉痛的历史,最终都还是正义被伸张而邪恶被惩治,既批判了政治黑暗,也留了个光明的尾巴。
而婚恋剧(如《牡丹亭》)的大团圆结局则更强烈地反映了作家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戏曲与诗、词、文等雅文学不同,它属于市民俗文学的范畴。
戏曲能否搬上舞台,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观众态度的制约。
剧作家和演员的经济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剧本来维持。
因而,戏剧作品更倾向于娱众。
中国的老百性大多善良厚道,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遭受了冤屈难以讨回公道,舞台上善得善报、恶得恶果的故事便成为了他们心理的安慰。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
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古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竹木和简牍,远在商代已然如此。
《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在甲骨文中“册”字就呈现为像若干支简编联成册的形状。
当时称呼史官就叫“作册”。
依质地分,简牍有竹、木两类。
与竹简的宽度相仿的木条则名札。
竹简和木札在用途上并无区别,所以木札也可以称为简。
不过竹简修治好了以后,还要烤干竹材中所含汁液,以防蠹并防止变形,叫“汗青”或“杀青”。
文字则写在篾黄的一面,是为简的正面。
篾青是简的背面,篇题有写在这一面的;因为卷起来之后,它反而露在外面。
木简则无须杀青,它的材质有松木,有柳木,其中用毛白杨木的也不少。
以多支竹木简写长文时,须先编联成册。
编绳多数为麻绳,它的专门名称叫“书绳”,讲究的简册用丝绳编联。
根据书写的内容不同,简的长度亦有别。
最长的三尺简是“书法律”用的,故汉人有“三尺律令”“三尺法”的说法。
书写儒家经典要用汉尺二尺四寸的简。
皇帝的策书长二尺。
策书以下的制书、诏书、诫敕等用的简短些,为汉尺一尺一寸,称“尺一诏”,或简称“尺一”。
用简牍作为书写材料,竹木可就地取材,供应充足,自有其方便之处,缺点是太笨重。
古人虽然也有用帛代替简牍的,但丝织物价昂。
东汉时当过济北相的崔瑗有一部书要送人,犹自称“贫不及素”,即用不起帛来抄写。
这些情况促使我国发明了纸。
我国西汉就有了纸。
它们以破旧的麻絮、麻布、绳头等为原料,已经过简单的切、舂、打浆和抄造,然而纤维交织状态差,纸面粗糙不平,大约只用作包装材料。
到了东汉前期,在蔡伦的主持下,造纸技术出现了一次飞跃。
这时在原料中增加了树皮和鱼网。
用树皮造纸是一项新技术,它开辟了木浆纸的先河。
可是要把树皮制成纸浆,仅用类似沤麻的石灰发酵法是不够的,还必须反复舂捣、脱胶,并以强碱液蒸煮。
宁夏石嘴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宁夏石嘴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I卷(39分)基础知识选择题(27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饿殍.(piǎo)逡.巡(qūn)聒.噪(kuō)氓.隶(máng)B.须臾.(yú)鞭笞.(chī)反馈.(kuì)炮.烙(páo)C.遐.想(xiá)怪诞.(yán)晓筹.(chóu)斑斓.(lán)D.未卜.(bǔ)惘.然(wǎng)形骸.(hé)中.绳(zhòng)【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聒guō 氓méng C诞DanD骸há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纨绔惊姹间或神密 B.踌躇报酬缪种仓皇C.竟争搏击恒星繁值 D.俨然徘徊束缚谪戍【答案】D【解析】A 惊诧神秘B谬种 C竞争繁殖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且行且珍惜”“萌萌哒”“也是醉了”“有钱,就是任性”等十条网友们____ 的流行语入围“十大网络流行语”,立即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共鸣。
②“耻”和“不耻”,是君子人格的封底阀门。
如果这个阀门开漏,君子人格将;如果这个阀门依然存在,哪怕锈迹斑斑,君子人格还会生生不息。
③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性格____ ,所以既受尊重,又有很多朋友。
A.耳熟能详荡然无存外圆内方 B.家喻户晓付诸东流外方内圆C.家喻户晓付诸东流外圆内方 D.耳熟能详荡然无存外方内圆【答案】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B.民政部将协调相关部门,采取鼓励先进、以奖代补,提高各地推行惠民殡葬政策的积极性。
C.南京中央商场凭借丰富的商品、可靠的质量、合理的价格、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大量顾客,其中有20﹪是国际友人慕名前来。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哀怨冷漠愁怅浮藻B.云采揉碎招摇衣袖C.愁怨悠愁金柳星辉D.静默漫溯芬芳满载2.下列加点部分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 氾.南(Fàn) 失其所与.(yù) 亡郑以陪.邻(péi) 舍.郑(shě)B. 缒.(zhuì) 佚.之狐(yì) 焦、瑕.(xiá) 秦伯说.(yuè)C. 共.其乏困(ɡōnɡ) 夫.晋(fú) 朝济..(zhāo jì) 杞.子(qǐ)D. 逢.孙(pánɡ) 以鄙.远(bǐ) 阙.秦(quē) 肆.其西封(sì)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齐白石画册的一幅画上,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别无长物....,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真是一片“神境”。
B.大力提倡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
C.有人认为,文章写得不好就是文字功夫不好,只要掌握了文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是一种误解。
D.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次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部署今年政府系统反腐败工作和廉政建设工程。
B.温家宝强调指出,商业贿赂发生在经营者的交易活动中,因此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有密切关系。
C.总体而言,黄金投资的大幅增长可以归因于诸多宏观经济及目前的政治紧张状况,也归因于黄金的基本因素表现强劲。
D.对购买多套住房用于投资及投机的买家,原则上应不给予按揭,或首付比例提高到70%以上。
2017-2018学年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
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
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
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
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B. 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
C. 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D.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2.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一年共经历24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现在人们把它们统称为“节气”。
B. 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公元前104年,邓平等人在《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明确了其天文位置。
C.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气温在一年中的升降变化。
D.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谚语讲述的是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民众对此耳熟能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响,这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结合紧密,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
B. 民间“冬至饺子夏至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说明夏至、暑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许多民俗活动也在这些节令里开展。
C. “惊蛰”用天上初现惊雷和地下蛰伏的虫子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而在我国南方虫子根本不蛰伏,所以无法有“惊蛰”一说。
D.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答案】1. B 2. C 3. B【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错误,应是用阳历划分。
故选B。
【2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C项,无中生有。
“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气温在一年中的升降变化”错误,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现象,不是气温的变化。
故选C。
【3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题中A项,“这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结合紧密”错误,原文为“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紧密”而不是全部;C项,“虽然节气反映的是典型北方气候特点,但说南方没有‘惊蛰’是错误的”原文无据;D项,因果倒置,因为二十四节气内涵丰富,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所以才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故选B。
【点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①,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②,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
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
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宝玉要抖将下来,又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
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
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上挂着纱囊,手内拿着花帚。
宝玉笑道:“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
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
”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
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蹋了。
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
如今扫起来,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
”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
”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
趁早儿给我瞧瞧,好多着呢。
”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
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
真真这是好文章!你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词。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
”宝玉笑道:“我就是‘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③”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
我告诉舅舅、舅母去。
”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
宝玉着了忙,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
原是我说错了。
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吊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一面笑道:“一般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
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
’④”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
”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
”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
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
快回去换衣裳去罢。
”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
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
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那边走。
偶然两句,只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他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
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
”想毕,又后悔不该误想,担搁了听曲子。
再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上,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⑤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
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注】①中浣指每月的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