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与中成药第三章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精选2021版课件
5
1 .蜜丸
•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其中每丸重量 在 0.5g (含 0.5g )以上的称大蜜丸,每丸重量在 0.5g 以下的称小蜜丸。 蜂蜜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 咳,滑肠通便,解毒防腐等作用,且富含营养,味道甜润, 故蜜丸能增加药物的滋补作用,矫正某些药物不良味道, 延缓药物的溶解吸收,使药效缓和持久。蜜丸主要用于制 作滋养补虚类品种或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如参茸卫生丸、 河车大造丸、柏子养心丸、乌鸡白凤丸等。此外,由于蜜 丸质软可以任意改成小粒服用或用水化开,还可用制一些 儿科丸药,如小儿至宝锭、妙灵丹、育婴金丹等。含有贵 重的、易挥发的药物,也可制成蜜丸,如牛黄清心丸、乌 鸡白凤丸等。
精选2021版课件
6
2 . 水蜜丸
•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 丸剂。一般适用于补益剂制成丸剂。水蜜 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 因制成后经过干燥,故含水量低、易保存 和服用,如补中益气丸、桂附地黄丸、百 合固金丸。
精选2021版课件
7
3 .水丸
• 系指药材细粉以水(或根据制法用黄酒、 醋、稀药汁、糖液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 剂。水丸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 服,不易吸潮;一般较蜜丸崩解快,便于 吸收。一般适用于解表剂、清热剂、消导 剂等制成丸剂。如逍遥丸、牛黄上清丸、 防风通圣丸等。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成药的剂型日益丰 富,其剂型选则必须遵循三效 ( 速效、高效、长 效 ) 、三小 ( 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 ) 、五 方便 ( 生产、运输、储藏、携带、使用方便 ) 的 原则。
精选2021版课件
3
二、中成药的主要常用剂型
(一) 丸剂 1 蜜丸 2 水蜜丸 3 水丸 4 糊丸 5 蜡丸 6 浓缩丸
中成药课件PPT课件

11
两汉时期
❖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公元 150-219 年)撰写《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前者收 载有方剂 112首,其中有成药 11种,后者收 载有方剂 258首,其中有成药 50余种。如理 中丸、肾气丸、鳖甲煎丸、乌梅丸、麻子仁 丸等,因其疗效确切,至今仍沿用。
--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
--
20
❖ 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收载成方
2000余首,其中二至丸、水陆二仙丹等
沿用至今。
❖ 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收方400余 首,其中成药211种,如治口腔咽痛的 冰硼散、外敷疖肿的如意金黄散等,疗 效显著。
--
21
❖ 清代温病学派的形成更促进了方剂学和中成 药的发展。吴瑭在《温病条辨》中,创造了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银翘散,疏散风热、 宣肺止咳的桑菊饮,清热开窍、镇心安神的 安宫牛黄丸等一系列中成药,至今仍广泛用 于临床,而且还衍化成现代多种剂型.可谓长 盛不衰,发扬光大。
--
22
近代发展史
❖ 一个世纪以前,中成药的发展处于低潮期。 鸦片战争后,西药不断传入中国,大的西药 房兴起,经营西药,规模庞大。而中成药的 生产多在私营国药店,前店后作坊,设备简 单,加工技术落后,产量低,处于竞争的劣 势。但由于中成药特有的疗效,深得国人的 信任,它的生产和应用仍然有一定缓慢发展。
--
41
❖ 1.丸剂:
❖ 是指将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赋形 剂如水,酒、药汁、醋等制成的球形或类球 形固体制剂。
❖ 具有吸收缓慢,药效持久、体积小、服用及 携带方便等优点,是一种传统剂型。
❖ 一般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八珍丸;亦有用 于急症的,如安宫牛黄丸等。临床上常用的 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等。
中成药应用ppt课件

11
(பைடு நூலகம்一)片剂
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辅 料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分为药材原粉片和 浸膏(半浸膏)片等,按制备、用法和作用 的不同可分为:
压制片——指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压制而成 的片剂,一般不包衣的片剂多属此类,如甘 草片等。
包衣片——包薄膜衣、糖衣(如维C银翘片) 或肠溶衣(如牛黄解毒片)。
1、用于单纯性慢支药
以咳嗽、咳痰为主,痰多呈白色粘液泡沫状, 尤以清晨明显。
止咳化痰丸(痰热阻肺证)、蛇胆川贝液等。
2、用于喘息型慢支药
以喘息为主,经常出现哮鸣音。
桂龙咳喘宁胶囊(痰湿犯肺证)等。
3、用于慢支缓解期的成药
百合固金丸、参蛤补肺胶囊、痰咳净散等。 19
(三)支气管哮喘用药 1、寒喘——温肺平喘 咳嗽气急,胸部胀闷,痰稀薄量多色白,伴
单糖浆——单纯蔗糖饱和水溶液,供配制含药糖浆或 作其他内服制剂的赋形剂和矫味剂用。
含药糖浆——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蔗糖水溶液,如 急支糖浆。
芳香糖浆——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 如橙皮糖浆、姜糖浆等。
(十)颗粒剂
以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 的颗粒状剂型,分为可溶性(板兰根)、混悬性与泡 腾性三种。单剂量颗粒剂压制成块状的称冲剂。颗粒 剂较丸剂、片剂作用快;较汤剂、糖浆剂体积小、重 量轻、口感好、服用简便,易于携带运输,但易吸潮 结块。
外用散剂,极细粉,用于外敷、吹喉、点眼等, 如桂林西瓜霜、八宝眼药。
(三)丹剂
中医药传统的丹剂含义比较广泛,历史上曾把
一些具有特效功能的药物剂型也称为“丹”,有
以丸为丹的,如至宝丹,小儿回春丹;有以散为
丹的,如紫雪丹;有以锭为丹的,如玉枢丹。但
(பைடு நூலகம்一)片剂
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辅 料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分为药材原粉片和 浸膏(半浸膏)片等,按制备、用法和作用 的不同可分为:
压制片——指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压制而成 的片剂,一般不包衣的片剂多属此类,如甘 草片等。
包衣片——包薄膜衣、糖衣(如维C银翘片) 或肠溶衣(如牛黄解毒片)。
1、用于单纯性慢支药
以咳嗽、咳痰为主,痰多呈白色粘液泡沫状, 尤以清晨明显。
止咳化痰丸(痰热阻肺证)、蛇胆川贝液等。
2、用于喘息型慢支药
以喘息为主,经常出现哮鸣音。
桂龙咳喘宁胶囊(痰湿犯肺证)等。
3、用于慢支缓解期的成药
百合固金丸、参蛤补肺胶囊、痰咳净散等。 19
(三)支气管哮喘用药 1、寒喘——温肺平喘 咳嗽气急,胸部胀闷,痰稀薄量多色白,伴
单糖浆——单纯蔗糖饱和水溶液,供配制含药糖浆或 作其他内服制剂的赋形剂和矫味剂用。
含药糖浆——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蔗糖水溶液,如 急支糖浆。
芳香糖浆——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 如橙皮糖浆、姜糖浆等。
(十)颗粒剂
以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 的颗粒状剂型,分为可溶性(板兰根)、混悬性与泡 腾性三种。单剂量颗粒剂压制成块状的称冲剂。颗粒 剂较丸剂、片剂作用快;较汤剂、糖浆剂体积小、重 量轻、口感好、服用简便,易于携带运输,但易吸潮 结块。
外用散剂,极细粉,用于外敷、吹喉、点眼等, 如桂林西瓜霜、八宝眼药。
(三)丹剂
中医药传统的丹剂含义比较广泛,历史上曾把
一些具有特效功能的药物剂型也称为“丹”,有
以丸为丹的,如至宝丹,小儿回春丹;有以散为
丹的,如紫雪丹;有以锭为丹的,如玉枢丹。但
中成药合理使用ppt课件

桑螵蛸、牡蛎、甘草等20味组成。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又用于妇女经期腹痛、肢体水肿、产后体弱、虚汗低热等。妇女更年期的综合症、少 女青春期经期紊乱、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女子不孕等 均可用,男子性功能衰退也可用本品。 ⑤金匮肾气丸:(补阳剂)
③参麦注射液
【主要成份】由红参、麦冬组成。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生脉,益气固脱。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
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能提高肿瘤病人的免 疫机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副作用。
18
是以解表药与治里药为主组成,具有表里双解作用,用以治疗表 里同病的中成药,表里双解剂分为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 三类。临床以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实里虚、表虚里实为辩证要 点。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 肠溃疡、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痢疾、胃肠型感冒、急性胃 炎等。
6
是以麻黄、桂枝、荆芥、防风、桑叶、菊花、柴 胡、薄荷、豆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 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中成药。解表剂分为 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大类。临床以恶 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脉浮为辩证要点。
①伤7风感冒冲剂
【主要成份】由防风、羌活、荆芥、白芷、紫苏、桔梗等十味组成。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祛痰止咳。主治外感内寒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嗽、
④消炎利胆片:
【主要成份】由穿心莲、溪黄草、苦木组成。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利胆。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右胁胀痛、口苦、厌食油腻、小
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用于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本品药性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过量久服。
14
又用于妇女经期腹痛、肢体水肿、产后体弱、虚汗低热等。妇女更年期的综合症、少 女青春期经期紊乱、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女子不孕等 均可用,男子性功能衰退也可用本品。 ⑤金匮肾气丸:(补阳剂)
③参麦注射液
【主要成份】由红参、麦冬组成。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生脉,益气固脱。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
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能提高肿瘤病人的免 疫机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副作用。
18
是以解表药与治里药为主组成,具有表里双解作用,用以治疗表 里同病的中成药,表里双解剂分为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 三类。临床以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实里虚、表虚里实为辩证要 点。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 肠溃疡、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痢疾、胃肠型感冒、急性胃 炎等。
6
是以麻黄、桂枝、荆芥、防风、桑叶、菊花、柴 胡、薄荷、豆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 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中成药。解表剂分为 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大类。临床以恶 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脉浮为辩证要点。
①伤7风感冒冲剂
【主要成份】由防风、羌活、荆芥、白芷、紫苏、桔梗等十味组成。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祛痰止咳。主治外感内寒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嗽、
④消炎利胆片:
【主要成份】由穿心莲、溪黄草、苦木组成。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利胆。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右胁胀痛、口苦、厌食油腻、小
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用于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本品药性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过量久服。
14
中成药ppt课件

研究中成药相关课题的这门学科则为中成药 学,它是中医药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7
二、中成药的特点
性质稳定 疗效确切 毒副作用相对较小 并且服用、携带、贮藏保管比较方便。 它是中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
第一章 中成药的发展简史
9
中成药的历史悠久,它的起源是与人类同疾 病斗争密切相关的。早在原始社会,药物治 疗疾病已经开始,最初是用单味药。 经过长 期的医疗实践,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 和适应比较复杂病情,把几种药物配合起来 使用,于是产生了方剂,进而制成剂型,成 为中成药。
13
隋唐时期
唐代药王孙思邈(公元 581-682年)所著 《千金方》及《千金翼方》分别收载有 成方5300首和2000首,其中著名的有磁 朱丸、紫雪丹、定志丸等。剂型有丸、 散、膏、丹、灸剂等。
14
王焘(公元702-772年)所著《外台秘要》收方 6000余首,在每个病名的门下都附有处方、 制备方法等。如苏合香丸(原名乞力伽丸), 擅长于芳香开窍、理气止痛, 现在用于心绞 痛等疾病治疗卓有成效,常用的中成药新药 如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及舒心口服液即由 此方精简而成。
4
不合理用药己经成为当今全球的第 四号杀手。
缺乏医药学专业知识,家庭用药存 在安全隐患。
5
前言
6
一、中成药和中成药学的含义
所谓中成药,就是在中医药理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导下,按 照一定的方药组成,结合适宜的制药工艺, 赋予特定的剂型,以中药材为原料,生产的 具有确切疗效和规范标准的,可以直接临床 应用的制剂。简称为成药。
15
宋金元时期
宋代的《圣惠选方》(何希彭辑)、《圣济总 录》 (赵徽宗敕撰)等,收载成方达数十万首 之多,并有膏药、丹剂等专篇介绍。
7
二、中成药的特点
性质稳定 疗效确切 毒副作用相对较小 并且服用、携带、贮藏保管比较方便。 它是中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
第一章 中成药的发展简史
9
中成药的历史悠久,它的起源是与人类同疾 病斗争密切相关的。早在原始社会,药物治 疗疾病已经开始,最初是用单味药。 经过长 期的医疗实践,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 和适应比较复杂病情,把几种药物配合起来 使用,于是产生了方剂,进而制成剂型,成 为中成药。
13
隋唐时期
唐代药王孙思邈(公元 581-682年)所著 《千金方》及《千金翼方》分别收载有 成方5300首和2000首,其中著名的有磁 朱丸、紫雪丹、定志丸等。剂型有丸、 散、膏、丹、灸剂等。
14
王焘(公元702-772年)所著《外台秘要》收方 6000余首,在每个病名的门下都附有处方、 制备方法等。如苏合香丸(原名乞力伽丸), 擅长于芳香开窍、理气止痛, 现在用于心绞 痛等疾病治疗卓有成效,常用的中成药新药 如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及舒心口服液即由 此方精简而成。
4
不合理用药己经成为当今全球的第 四号杀手。
缺乏医药学专业知识,家庭用药存 在安全隐患。
5
前言
6
一、中成药和中成药学的含义
所谓中成药,就是在中医药理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导下,按 照一定的方药组成,结合适宜的制药工艺, 赋予特定的剂型,以中药材为原料,生产的 具有确切疗效和规范标准的,可以直接临床 应用的制剂。简称为成药。
15
宋金元时期
宋代的《圣惠选方》(何希彭辑)、《圣济总 录》 (赵徽宗敕撰)等,收载成方达数十万首 之多,并有膏药、丹剂等专篇介绍。
方剂与中成药PPT课件

小 柴 胡 汤(《伤寒论》)
组成: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 生姜 大枣 甘草 洗,半升
切,三两
擘,十二枚
炙,三两
用法:
原方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再煎,取三升, 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去渣再煎,可 使药性更为醇和,汤量更少,减少对胃的刺激,避免停饮 致呕。
主治病机分析:
8、热入血室证兼气滞者,加香附、苏梗、枳 壳;
9、兼血瘀者,加归尾、桃仁、元胡; 10、兼热伤阴血者,加生地、丹皮; 11、黄疸者 加茵陈、山栀子。
方歌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供 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 少阳百病此为宗
第二节 调和肝脾
适应证:肝脾不和证 肝脾不和的病机特点:常互相影响,恶性循环
四逆散主治证候分析:
1、阳郁厥逆证 外邪传经入里
脉弦
阻遏气机 阳气内郁, 不得温养四末
影响诸脏功能
四逆
腹痛、泻利下重、咳逆、心 悸、小便不利
2、肝脾气郁证: 胸胁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功用: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四逆散----方解
* 君:柴胡 —透邪外达,疏肝解郁。 • 臣:白芍 — 敛阴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3.调和肠胃 — 用于邪犯肠胃,肠胃不和, 寒热错杂,升降失调之心下痞证。
— 半夏泻心汤。 4.表里双解—表里同病之证。
--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
三、使用注意:
1.和解少阳剂,主治邪在半表半里之证。故 凡邪仍在肌表,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盛者,均 不宜使用;邪在表而误用和解,则易引邪深 入,邪已入里而误用和解,则会延误病情。 2.劳倦内伤,或气血虚损所致之寒热往来, 均不宜使用和解剂。 3.情志所伤的肝脾不和,宜配合思想开导。
中成药。ppt课件

中成药。
中成药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ent Prescription)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 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 散、膏、丹各种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 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 华。
2
概念释义
一种是狭义的中成药,它主要指由中药材 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 中成药 随时可以取 用的现成药品,如中成药中的各种丸剂、散剂、 冲剂等等,这便是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中成药; 另一种是广义的中成药,它除包括狭义中成药 的概念外,还包括一切经过炮制加工而成的草 药药材。毫无疑问,这两种"成药"在内容上 是有许多不同的。
17
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
国务院发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确 定的管制使用的中药有28种。例如,含有中 药材黄药子的中成药,有明显的肝毒性,过量 或长期应用,可导致肝脏损害;含有关木通、 广防己、马兜铃的中成药因含马兜铃酸,具有 明显的肾毒性,使用不当会导致肾损害;含蟾 酥的中成药,使用不当会导致心脏损害和心律 失常;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使用过量会引起神 经系统损害。外用的中成药一般避免内服。
6
关于中成药
经过炮制而成的中药材“成药”,其优缺点也 是十分分明的,优点即组方灵活适应面广,缺 点则为每次使用都需煎煮加工,费时费力,应 用不便。
7
关于中成药
中成药制造 指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的传统药的加工 生产。 包括: 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丸、水 丸、冲剂、糖浆、膏药等中成药; 用现代制药方法制作的中药片剂、针剂、 胶囊、口服液等; 专作治病的药酒。成药的常用剂型为丸剂、散剂、颗粒剂、 片剂、胶囊剂等,主要适用于脏腑气血异常所 导致的各种疾患。内服中成药一般在中药材的 毒副作用方面要求比较严格。
中成药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ent Prescription)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 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 散、膏、丹各种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 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的精 华。
2
概念释义
一种是狭义的中成药,它主要指由中药材 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 中成药 随时可以取 用的现成药品,如中成药中的各种丸剂、散剂、 冲剂等等,这便是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中成药; 另一种是广义的中成药,它除包括狭义中成药 的概念外,还包括一切经过炮制加工而成的草 药药材。毫无疑问,这两种"成药"在内容上 是有许多不同的。
17
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
国务院发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确 定的管制使用的中药有28种。例如,含有中 药材黄药子的中成药,有明显的肝毒性,过量 或长期应用,可导致肝脏损害;含有关木通、 广防己、马兜铃的中成药因含马兜铃酸,具有 明显的肾毒性,使用不当会导致肾损害;含蟾 酥的中成药,使用不当会导致心脏损害和心律 失常;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使用过量会引起神 经系统损害。外用的中成药一般避免内服。
6
关于中成药
经过炮制而成的中药材“成药”,其优缺点也 是十分分明的,优点即组方灵活适应面广,缺 点则为每次使用都需煎煮加工,费时费力,应 用不便。
7
关于中成药
中成药制造 指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的传统药的加工 生产。 包括: 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丸、水 丸、冲剂、糖浆、膏药等中成药; 用现代制药方法制作的中药片剂、针剂、 胶囊、口服液等; 专作治病的药酒。成药的常用剂型为丸剂、散剂、颗粒剂、 片剂、胶囊剂等,主要适用于脏腑气血异常所 导致的各种疾患。内服中成药一般在中药材的 毒副作用方面要求比较严格。
中药房和中成药的ppt课件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第一部分 中成药概述 第二部分 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第三部分 各 论 第四部分 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第一部分 中成药概述
一、中成药的剂型 二.中成药分类 三.中成药安全性
一、中成药的剂型
1.固体制剂 (1)散剂 (2)颗粒剂 (3)胶囊剂 (4)丸剂 (5)片剂 (6)胶剂(7)栓剂 (8)丹剂 (9)膏剂 (10)膜剂 2.半固体剂型 (1)煎膏剂 (2)软膏剂 3.液体制剂 (1)合剂 (2)口服液 (3)酒剂 (4)酊剂 (5)糖
浆剂 (6)中药注射剂
4.气体剂型气雾剂
二.中成药分类
中成药分类的方法较多,常见的有按功 用、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及按传 统临床科属分类的几种方法。《国家基 本药物目录》将中成药分为20大类93小 类,此分类方法为中医方剂学与中成药 结合的分类方法,便于临床使用。
二.中成药分类
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二)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 员比例至少达到2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中药 人员,三级医院不低于50%,二级医院不低于 40%。 (三)中药房负责人,三级医院应当有副主 任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二 级医院应当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 资格的人员。 (四)中药饮片调剂组、中成药调剂组、库 房采购组负责人,至少应具备主管中药师以上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中药房的设备(器具)应当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五、设备(器具) 配置
(四)中药煎煮设备(器具) 煎药用具(煎药机或煎药锅)、包装机 (与煎药机相匹配)、饮片浸泡用具、冷藏柜、 储物柜。煎煮室应备有量杯(筒)、过滤装置、 计时器、贮药容器、药瓶架等。 (五)临方炮制设备(器具) 根据实际情况选配:小型切片机、小型炒 药机、小型煅炉烘干机、消毒锅、标准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五)注射剂
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
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 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注射剂药效迅 速,适用于急救。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 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注射液 包括溶液型或乳状液型注射液,可用于肌 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如参麦 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
(六)片剂
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
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成片状制剂,有浸 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等,是常用的现代剂 型之一。片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另有含片、 咀嚼片、口服泡腾片、阴道泡腾片等。中药片 剂具有体积小,用量准确,易崩解,起效快, 且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服用及储运方便 的优点。如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银黄含 片、清开灵泡腾片等。
有药效释放持久,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易污 染衣物等。用于治疗局部疾病和全身疾病, 如狗皮膏、暖脐膏。
5.贴膏剂
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或化学药物与适宜的 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局 部或全身性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广 泛用于治疗皮肤病和外科疾病。贴膏剂包 括橡胶膏剂、凝胶膏剂和贴剂等。如伤湿 止痛膏、祛风骨痛巴布膏等。
常用剂型主要包括两类: ①中药传统剂型,如丸剂、散剂、内服膏剂(膏滋)、
酒剂、露剂、胶剂、膏药等; ②中药现代剂型,如颗粒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
合剂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成药的剂型 日益丰富,其剂型选用常遵循三效(速效、高效、 长效)、三小(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五方 便(生产、运输、储藏、携带、使用方便)的原则, 目前主要常用剂型如下。
6.浓缩丸 系指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浓缩后,与适宜 的辅料或其余药材细粉,以水、蜂蜜或蜂蜜和水为 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根据所用黏合剂的不同,分为 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浓缩水蜜丸。 浓缩丸体积小,有效成分含量大,易于服用,贮 运方便。如六味地黄丸、安神补心丸等
7.滴丸 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基质,加热溶化 均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 成的小丸状制剂。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副作 用小、质量易控制,便于服用、运输。可以含化或 吞服。如复方丹参滴丸、清咽滴丸等。
4、按成药颜色命名 如紫雪丹 5、按成方服用剂量、服用方法命名 如七厘散“血竭、乳香(制)、没药(制)、红花、
儿茶、冰片、人工麝香、朱砂”、川穹茶调散 6、按中医术语和病症命名 如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风湿骨痛酒 7、按典故、传说命名 如行军散、天王补心丹
(二)现代命名---《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
2.水蜜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按适当比例混匀 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水蜜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 作用缓慢、持久,故多用补益类药物。因制成后经 过干燥,故含水量低、易保存和服用,如补中益气 丸。
3.水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水或黄酒、醋、药汁等为黏 合剂制成的丸剂。水丸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便 于吞服,不易吸潮;一般较蜜丸崩解快,便于吸收。 如逍遥丸、牛黄上清丸、防风通圣丸等。
5)采用主要功能加剂型命名---如补中益气丸
6)采用形象比喻加剂型命名---如玉屏风颗粒
7)由两味药组方者,可采用方内药物剂量比 例加剂型命名---如六一散
8)源自古方的品种,若不违反命名原则,可 采用古方命名---如四逆汤口服液“附子、甘 草、干姜”“四肢厥冷”
第二节 中成药的分类
中成药分类,各有不同目的,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其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十六)搽剂、洗剂和涂膜剂 1.搽剂 系指药材用乙醇、油或其他适宜溶剂制成的供无破
(二)散剂
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 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 散剂。散剂治疗范围广,服用后分散快, 奏效迅速,且具有制作方便、携带方便等 优点。缺点是挥发性成分易散失,易潮解。 如碧玉散、七厘散等。
(三)膏剂 系指将药材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
剂型。
内服:流浸剂、浸膏、煎膏 外用:软膏、硬膏
1.按功效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中医辨证的临床应用。如解表 剂、祛暑剂、泻下剂、温里剂、止咳平喘剂、开窍剂、固涩剂、 扶正剂等。
2.按病证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临床对证应用。如感冒类、咳 嗽类、头痛类、胃痛类、食滞类、便秘类、腹泻类、眩晕类、 失眠类等。
3.按剂型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经营保管。如蜜丸、水丸、糊 丸、散剂、膏滋、膏药、药酒、片剂。
缺点:易变硬、虫蛀、霉变、有效成分质量难定等
1.蜜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性质柔润、作用缓和,有补益、防腐、矫味作用, 能增加药物滋补作用。其中每丸重量在0.5g(含 0.5g)以上的称大蜜丸,每丸重量在0.5g 以下的 称小蜜丸,如河车大造丸、柏子养心丸、乌鸡白凤 丸、牛黄清心丸等。
剂型命名---如十全大补丸“党参、白术(炒)、茯苓、 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酒炒)、熟地黄、炙黄 芪、肉桂。辅料为炼蜜”
3)采用处方中主要药材名称的缩写并结合剂型命名--如参苓白术散
4)采用主要药材名和功能结合并加剂型命名---如龙胆 泻肝丸“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 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一)丸剂 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
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因赋形剂和制 作方法的不同,又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 蜡丸、浓缩丸不同种类。
特点:吸收缓慢、药力持久、节省药材、体积小、便 于服用、携带。
用途:多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也可取峻药缓治,或 药味芳香不宜入煎剂的
多为配置原料,少用于临床
3.软膏
是指将药物细粉与适宜基质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 半固体外用制剂,其中乳剂型基质的称乳膏剂。
使药物慢慢吸收,持久发挥疗效等优点,但易污 染衣物。适用于外科烧烫伤等。
4.硬膏(膏药、黑膏药)
是指用植物油将药物煎至一定程度后去渣, 再煎至滴水成珠,加放红丹等搅匀,冷却 制成的硬膏。
(九)合剂 (含口服液) 系指要采用水或其它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
提取,经浓缩制成的液体制剂。
特点:用量小,易吸收,口感好,作用迅速, 质量稳定,携带方便,以保存,但成本比 较高。
(十)胶囊剂
系指将药材用适宜方法加工后,加入适宜辅 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 制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丸)和 肠溶胶囊等,主要供口服用。中药胶囊剂 品种很多,其中以硬胶囊为大多数,临床 常用的有牛黄解毒胶囊、血府逐瘀胶囊等。 常用的软胶囊有藿香正气软胶囊等。
要求:明确、简短、科学、不容易混同、不 应与已有的药品重名、中成药一般不另取 商品名。
1、根据实际剂型命名
2、单味制剂一般采用中药材、中药饮片或中 药提取物加剂型命名----如三七片、益母草 膏
3、复方制剂命名 1)由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提取物制成的复方制
剂命名---如银杏叶片 2)采用药味数与主要药材名或药味数与功能并结合
第一节 中成药处代医药文献中选录的处方,如逍
遥散、藿香正气水 2、民间验方----未经历代医药文献收载而流传民间行
之有效的经验处方,如牛黄解毒片 3、协定处方----医院制剂根据医疗需要,与医师协商
制定的处方 4、新研处方----在发掘古方、收集验方、秘方的基础
4.糊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米粉、米糊或面糊等为黏合 剂制成的丸剂。糊丸质地坚硬,在体内崩解慢,内 服既可延长药效,又能减少某些毒性成分的释放或 减缓刺激性成分对胃肠的刺激。刺激性较大或有毒 药物宜制成糊丸。如犀黄丸、小金丸等。
5.蜡丸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 蜡丸是中成药的长效剂型之一,溶化极其缓慢,可 延长药效,防止药物中毒或对胃起强烈的刺激作用。 处方中含较多的剧毒或强刺激性药物,都可制成蜡 丸。如三黄宝蜡丸、黍米寸金丹等。
(十三)糖浆剂
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和芳香物质的浓缩蔗 糖水溶液。
(十四)酊剂 系指药材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 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分 内服和外用两种。酊剂制备无需加热,杂质少, 有效成分含量高,剂量准确,吸收迅速。如藿 香正气水“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 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 紫苏叶油。辅料为乙醇”、灵芝酊等。
(十一)胶剂 系指动物的皮骨甲用水煎去胶质,浓缩成愁
胶状,经干燥后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制剂。
富含动物水解蛋白等营养成分,生物利用度 高,作补益剂。如东阿阿胶
(十二)气雾剂、喷雾剂
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细粉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在 具有特制阀门装置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 压力将内容物喷出呈雾状、泡沫状或其他形态的制剂。
4.按笔画、拼音分类:此种分类方法便于查阅。如《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典》 。
5.按管理分类(临床科属):此种分类方法便于加强临床医师用药 的规范性。如处方药、非处方药、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 疗保险药物。
第三节 中成药常用的剂型
剂型,是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 物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中成药的
上,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经过药理、药化、临床等 研究试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 的成药。如复方丹参滴丸、维C银翘片
二、中成药命名 (一)传统命名 1、按成方药物组成命名 如香连丸“黄连(吴茱萸制)、木香”“清热化湿,
行气止痛”、参苓白术丸“人参、茯苓、白术(麸 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 砂仁、桔梗、甘草”“健脾、益气” 2、按成方的功效命名 如补中益气丸、逍遥丸“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 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疏肝健脾,养血调 经” 3、按成方来源、创始人、产地命名 如金匮肾气丸、王氏保赤丸、云南白药“蒲黄、白及、 田七、淮山药”
(七)栓剂 是指将药材提取物或药粉与基质混合制成供腔道
给药的固体制剂。
特点:无刺激,生物利用度高,可避开肝肠循 环,胃酸破坏药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