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回归模型

合集下载

计量经济学第3章 线性回归模型

计量经济学第3章 线性回归模型

计量经济学-第3章 线性回归模型
4
(3)等方差性:Var (i ) 2,i 1,2,, n ,因而
Var ( yi ) 2 , i 1,2,, n
(4)正态性:i ~ N (0, 2 ), i 1,2,, n ,因而
yi ~ N ( xi , 2 ), i 1,2,, n
上述四个条件可简化为: ij
1 lxx
n
xi
i 1
x E( yi )
1 n
lxx i1
xi x
(
xi
)
1 lxx
n i 1
xi x xi
1 lxx
lxx
E(ˆ)
2021/5/8
计量经济学-第3章 线性回归模型
14
E(ˆ ) E(Y ˆx )
1 n
n
E(
i 1
Yi )
E(ˆ ) x
1 n
n
i 1
i 1
i 1
2021/5/8
计量经济学-第3章 线性回归模型
21
n i 1
( yi
y)2
2 lxy lxx
lxy
(
lxy lxx
)2
lxx
n i 1
( yi
y)2
l
2 xy
lxx
n i 1
yi2
ny 2
l
2 xy
lxx
n i 1
yi2
n( 1 n
n i 1
yi )2
n
(
i 1
( xi
x)(yi lxx
y))2
n i 1
yi2 (
1 n
n i 1
yi )2
n

计量经济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计量经济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表达式
Y=β0+β1X1+β2X2+...+βkXk+ε,其中Y为因变 量,X1, X2,..., Xk为自变量,β0, β1,..., βk为回归 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条件
包括线性关系假设、误差项独立同分布假设、无 多重共线性假设等。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政策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引入交互项,分析政策与其他因素(如技 术进步、国际贸易等)的交互作用,更全面地评估政策效应。
实例分析: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实例一
预测某国GDP增长率:收集该国历史数据,包括GDP、投资、消费、出口等变量,建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最小二乘法原理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技术,用 于找到最佳函数匹配数据。
残差是观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即 e=y−(β0+β1x1+⋯+βkxk)e = y (beta_0 + beta_1 x_1 + cdots + beta_k x_k)e=y−(β0+β1x1+⋯+βkxk)。
在多元线性回归中,最小二乘法的目 标是使残差平方和最小。
t检验
用于检验单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 是否显著。
F检验
用于检验所有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联合 影响是否显著。
拟合优度检验
通过计算可决系数(R-squared)等指标, 评估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
残差诊断
检查残差是否满足独立同分布等假设,以验 证模型的合理性。
0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与 诊断

计量经济学--几种常用的回归模型课件

计量经济学--几种常用的回归模型课件

计量经济学--几种常用的回归模型
18
• 半对数模型的斜率系数度量了解释变量一个单位 的绝对变化,对应的因变量的相对变化量。
• P166例6.4
计量经济学--几种常用的回归模型
19
对数到线性模型(解释变量对数形式)
计量经济学--几种常用的回归模型
20
Yi 1 2 ln X i i
计量经济学--几种常用的回归模型
9
半对数模型
• 只有一个变量以对数形式出现
计量经济学--几种常用的回归模型
10
2. 半对数模型
• 线性到对数模型(因变量对数形式) • 对数到线性模型(解释变量对数形式)
计量经济学--几种常用的回归模型
11
• 线性到对数模型(因变量对数形式)
计量经济学--几种常用的回归模型
12
Yt Y0(1 r )t
ln Yi 2 ln X i i
计量经济学--几种常用的回归模型
4
2的含义?
• 其测度了Y对X的弹性,即X变动百分之一引起Y变 动的百分数。
• 例如,Y为某一商品的需求量,X为该商品的价格, 那么斜率系数为需求的价格弹性。
计量经济学--几种常用的回归模型
5
证明:
d(ln Y ) dY Y 2 d(ln X ) dX X
计量经济学--几种常用的回归模型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
• 是产出对资本投入的(偏)弹性,度量
在保持劳动力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投入 变化1%时的产出变动百分比;
• 是产出对劳动投入的(偏)弹性,度量
在保持资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投入 变化1%时的产出变动百分比;
• 给出了规模报酬信息

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模型

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模型
共计
表 2.1.1 某社区家庭每月收入与消费支出统计表 每月家庭可支配收入X(元)
800 1100 1400 1700 2000 2300 2600 2900 3200 3500 561 638 869 1023 1254 1408 1650 1969 2090 2299 594 748 913 1100 1309 1452 1738 1991 2134 2321 627 814 924 1144 1364 1551 1749 2046 2178 2530 638 847 979 1155 1397 1595 1804 2068 2266 2629
称i为观察值Yi围绕它旳期望值E(Y|Xi)旳离差
(deviation),是一种不可观察旳随机变量,又称 为随机干扰项(stochastic disturbance)或随机误 差项(stochastic error)。
例2.1中,个别家庭旳消费支出为:
(*)
即,给定收入水平Xi ,个别家庭旳支出可表达为两部分之和: (1)该收入水平下全部家庭旳平均消费支出E(Y|Xi),称为 系统性(systematic)或拟定性(deterministic)部分。
注意: 这里将样本回归线看成总体回归线旳近似替代

样本回归函数旳随机形式/样本回归模型:
一样地,样本回归函数也有如下旳随机形式:
Yi Yˆi ˆ i ˆ0 ˆ1 X i ei
式中, ei 称为(样本)残差(或剩余)项(residual),代表
了其他影响Yi 的随机因素的集合,可看成是 i 的估计量ˆ i 。
相应旳函数:
E(Y | X i ) f ( X i )
称为(双变量)总体回归函数(population regression function, PRF)。

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模型

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模型

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模型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和经济理论的工具,研究经济现象。

其中回归分析模型是计量经济学中最为常见的分析方法之一、回归分析模型主要用于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统计推断来解释这种关系。

回归分析模型中的关系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

线性回归模型是回归分析中最为常见和基础的模型。

它可以表示为:Y=β0+β1X1+β2X2+...+βkXk+ε其中,Y代表因变量,X1,X2,...,Xk代表自变量,β0,β1,β2,...,βk代表回归系数,ε代表随机误差项。

回归模型的核心是确定回归系数。

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系数,使得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的差异最小化。

最小二乘法通过使得误差的平方和最小化来估计回归系数。

通过对数据进行拟合,我们可以得到回归系数的估计值。

回归分析模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比如价格与需求的关系、生产力与劳动力的关系等。

此外,回归分析模型还可以用于政策评估和决策制定。

通过分析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可以判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并进行政策建议和决策制定。

在实施回归分析模型时,有几个重要的假设需要满足。

首先,线性回归模型要求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其次,回归模型要求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即自变量之间没有高度相关性。

此外,回归模型要求误差项具有同方差性和独立性。

在解释回归分析模型的结果时,可以通过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来判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显著性水平一般为0.05或0.01,如果回归系数的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则说明该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显著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确定系数R^2来评估模型的拟合程度。

R^2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异的百分比,值越接近1,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越好。

总之,回归分析模型是计量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它通过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够解释经济现象和预测未来走势。

在应用回归分析模型时,需要满足一定的假设条件,并通过回归系数和拟合优度来解释结果。

计量经济学课件 第5章 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

计量经济学课件 第5章 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
• 2.选择模型的基本准则:
• 模型选择的重点不是在判定系数大小,而是要考 虑进入模型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即理论基 础)、解释变量系数的预期符号、变量的统计显 著性、以及弹性系数这样的度量工具。
线性回归模型的弹性系数计算
• 平均弹性:
E

Y X
X Y

B2
X Y
多元对数线性回归模型
• 偏弹性系数的含义: 在其他变量(如,X3)保持不变的条件下,X2 每变动1%,被解释变量Y变动的百分比为B2;
• (3)菲利普斯曲线
被解释变量:英国货币工资变化率,解释变量:失业率 结论:失业率上升,工资增长率会下降。 在自然失业率UN上下,工资变动幅度快慢不同。即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时,工 资随失业率单位变化而上升快于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时工资随失业率单位变化而下 降。
(P113例5-6) 倒数模型: 菲利普斯曲线
依据经济理论,失业率上升,工资增长率会下降;且 当失业率处于不同水平时,工资变动率变动的程度会 不一样,即Y对X 的斜率(Y / X)不会是常数。
Y / X 20.588*(1/ X 2 )
R2 0.6594
模型选择:
1、依据经济理论
以及经验判断;
2、辅助于对拟合
R2 0.5153 Y / X 0.79
1、B1、B2、B4 0; 2、B3 0 3、B32 3B2B4
WHY? —所以经济理论的学习对于模型的建立、选择
和检验有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意义。 24
四、模型(形式)选择的依据
经济理论
工作经验
1、模型的建立需要正确地理论、合适可用的数据、 对各种模型统计性质的完整理解以及经验判断。
模型选择的基本准则:进入模型中的解释变量的关系(即 理论基础)、解释变量系数的预期符号、弹性系数等经济 指标、统计显著性等

庞浩计量经济学第二章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庞浩计量经济学第二章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最小二乘法的应用
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中,最 小二乘法广泛应用于估计线性 回归模型,以探索解释变量与 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最小二乘法,可以估计出 解释变量的系数,从而了解各 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 程度。
最小二乘法还可以用于时间序 列分析、预测和数据拟合等场 景。
最小二乘法的局限性
最小二乘法假设误差项是独立同分布 的,且服从正态分布,这在实际应用 中可能不成立。
最小二乘法无法处理多重共线性问题, 当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时, 最小二乘法的估计结果可能不准确。
最小二乘法对异常值比较敏感,异常 值的存在可能导致参数估计的不稳定。
04
模型的评估与选择
R-squared
总结词
衡量模型拟合优度的指标
详细描述
R-squared,也称为确定系数,用于衡量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它的值在0到1之间,越接近1表示模型拟合越 好。R-squared的计算公式为(SSreg/SStot)=(y-ybar)2 / (y-ybar)2 + (y-ybar)2,其中SSreg是回归平方和, SStot是总平方和,y是因变量,ybar是因变量的均值。
数据来源
本案例的数据来源于某大型电商 平台的销售数据,包括商品的销 售量、价格、评价等。
数据处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 包括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和重复 值,对分类变量进行编码,对连 续变量进行必要的缩放和转换。
模型建立与评估
模型建立
基于处理后的数据,使用简单线性回 归模型进行建模,以商品销售量作为 因变量,价格和评价作为自变量。
线性回归模型是一种数学模型, 用于描述因变量与一个或多个 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它通 常表示为:Y = β0 + β1X1 + β2X2 + ... + ε

5、计量经济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5、计量经济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2、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 当 ˆ0, ˆ1, ˆ2, , ˆk 为表达式形式时,为随机变量, 这时最小二乘估计量 ˆ0, ˆ1, ˆ2, , ˆk 经过证明同样也 具有线性性、无偏性和最小方差性(有效性)。 也就是说,在模型满足那几条基本假定的前提 下,OLS估计量具有线性性、无偏性和最小方差性 (有效性)这样优良的性质, 即最小二乘估计量
用残差平方和 ei2 最小的准则: i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1、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OLS) 即:
min ei2 min (Yi Yˆi )2 min Yi (ˆ0 ˆ1X1i ˆ2 X 2i ˆk X ki )2
同样的道理,根据微积分知识,要使上式最小,只 需求上式分别对 ˆj ( j 0,1, k) 的一阶偏导数,并令 一阶偏导数为 0,就可得到一个包含 k 1 个方程的正 规方程组,这个正规方程组中有 k 1个未知参数 ˆ0, ˆ1, ˆ2, , ˆk ;解这个正规方程组即可得到这 k 1 个参数 ˆ0, ˆ1, ˆ2, , ˆk 的表达式,即得到了参数的最小 二乘估计量;将样本数据代入到这些表达式中,即可 计算出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值。
该样本回归模型与总体回归模型相对应,其中残差 ei Yi Yˆi 可看成是总体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项 i 的 估计值。
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几种形式: 上述几种形式的矩阵表达式: 将多元线性总体回归模型 (3.1) 式表示的 n 个随机方 程写成方程组的形式,有:
Y1 0 1 X11 2 X 21 .Y.2.........0.......1.X...1.2........2.X...2.2. Yn 0 1 X1n 2 X 2n
ˆ0, ˆ1, ˆ2, , ˆk 是总体参数真值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量( BLUE );即高斯—马尔可夫定理 (GaussMarkov theore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选择
本文选取的数据为2010-2018年,9年年度数据。因变量为dgp:泰州2010年——2018年GDP,自变量为x:营业总收入(单位: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单位根检验
样本数据单位根检验
在做一般的时间序列,协整检验,格兰杰,var模型时,一般都要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数据的稳定性。即adf检验。检验数据是否平稳,是否再存单位根,以免出现伪结果,避免出现伪回归方程果。Gdp x个变量的原始数据平稳性检验如下:
从回归结果上,模型即有可效行.其中f值较大,验证模型可用,另外变量对应的p值都比0.05小.变量回归显著有效.dgp,自变量为x:营业总收入存在相互影响.
.8
T检验
X的t值为17.77583,对的p值为0,小于0.05,所以通过t检验。
c的t值为20.73848,对的p值为0.0000,小于0.05,所以通过t检验。
F检验
回归结果的f值为315.9801,f值较大,f值对应的p值为0,小于0.05,回归模型有效,有意义。
原始数据gdp x二阶差分单位根稳健性检验
变量t值p值
gdp-14.617210.0011
Test critical values:1% level-8.235570
5% level-5.338346
10% level-4.187634
X-6.1115580.0043
Test critical values:1% level-5.119808
5% level-3.519595
10% level-2.898418
gdp变量t在1%,5%,10%显著性2差分阶下t统计值-14.61721,小于他1%,5%,10%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另外p值为0.0011小于0.05所以水平条件下gdp变量是平稳序列.同理,x在二阶水平下是平稳序列。
回归分析
拟合度
R方为0.97说明x和x可以97%解析gdp。
其他条件不变时,当x变动一个单位,gdp变动44.2个单位的x.;
因变量为dgp:泰州2010年——2018年GDP,对自变量为x:营业总收入(单位:亿元)影向为正影响。
总结
变量因变量为dgp,自变量为x:营业总收入是在二阶差分的条件下,平稳.说明变量具有时间序列的可研究性,不存在单位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