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2020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导学案

2020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01知识管理1.燃烧的条件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__ __、___ _的剧烈的__ __。

条件:(1)物质为_ __ _;(2)与__ __接触;(3)温度达到___ _。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方法:(1)清除或隔离__ __;(2)隔绝___ _;(3)使温度降到_ ___以下。

注意: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因此在灭火时,只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不能降低其着火点。

3.火灾自救措施自救措施:(1)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2)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____,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__ __,蹲下_ ___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02基础题考点1燃烧的条件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②③2.(聊城中考)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3.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 __。

(2)能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__ __。

(3)热水的作用是__ __。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1.梳理第七单元知识。

能记住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说出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记住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说明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能记住煤、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2.能记住氢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3.能说出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新能源的重要性。

【复习重点】对知识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复习难点】对知识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1.引言:本单元学习了燃料的燃烧相关知识,现在对知识进行梳理。

2.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复习重难点。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燃烧与灭火1.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4.熟记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并记住一些有关的图标。

知识模块二 燃烧与热量1.化石燃料⎩⎪⎨⎪⎧煤⎩⎪⎨⎪⎧成分: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氮等元素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为焦炭、煤焦油、煤气等石油⎩⎪⎨⎪⎧成分:主要含碳、氢元素利用蒸馏分离为汽油、煤油、柴油等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性质:易燃烧 CH 4+2O 2=====点燃CO 2+2H 2O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足够多的空气足够大的接触面化学能⎩⎪⎨⎪⎧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知识模块三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清洁燃料⎩⎨⎧氢气(H 2)⎩⎪⎨⎪⎧最清洁燃料实验室制法:Zn +H 2SO 4===ZnSO 4+H 2↑乙醇(C 2H 5OH )⎩⎨⎧由高粱、玉米等发酵、蒸馏制得性质:易燃烧 C 2H 5OH +3O 2=====点燃2CO 2+3H 2O2.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煤的燃烧:排放SO 2、NO 2会形成酸雨车用燃料的燃烧:尾气中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会污染空气3.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与利用复习学案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与利用复习学案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与利用复习学案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为您推荐的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与利用复习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第七单元燃料与利用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2、能够根据相关知识来解题。

【知识结构】【我来解题】1、用灯帽熄灭酒精灯,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C.隔绝空气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

火要虚的实质是 ( ) A.散热的速度加快 B.增大木柴与空气接触面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氧气含量3、我国部分省已开始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用玉米、薯类等发酵可以制得可再生能源乙醇D.用石油可炼制汽油4、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中最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B.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煤和石油属于属于混合物,天然气属于纯净物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5、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理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A B C D6、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起来的是(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7、环境与能源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在汽油中添加乙醇是有效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污染的方法之一,乙醇是一种新的可再生的燃料,请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有效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污染的另一方法是在汽车尾气管中装上净化催化装置,就可以将汽油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CO和NO转化为CO2和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导学案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导学案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导教案【温故知新·导引自学】学生自己依据导教案达成复习纲要,而后小组沟通。

1.达成教案中考点填空题。

2.小组议论并纠错。

【考点一】焚烧的条件1.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焚烧而红磷不焚烧的事实,明焚烧需要的条件是。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焚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焚烧,明焚烧需要的条件是。

3.由原来在热水中不焚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焚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焚烧需要的条件是。

小结1.观点:焚烧往常是指 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强烈的 ________反响。

2.焚烧需要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 ____________接触;③温度达到 __________。

[ 注意 ] 物质焚烧一定同时具备______个条件,缺一不行。

【考点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损坏焚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1、2、3、[ 注意 ] ①降低温度和降低着火点不一样。

着火点是指物质焚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它是物质自己固有的属性,所以不可以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只好是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②灭火的原理实质上就是损坏焚烧的条件,三个条件损坏______________即可灭火。

【沟通怀疑·精讲点拨】议论一:焚烧的条件实验,白磷焚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拥有必定的毒性,污染环境,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

如何对装置进行改良,防止危害?资料:五氧化二磷有关危害毒理:侵入门路:吸入、食入、经皮汲取急性中毒:经口:毒物进入数小时内,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日内出现黄疸及肝肿大,或出现急性肝坏死,最严重的病例,数小时内患者由喜悦转入克制、发生昏倒,循环衰竭,致使死亡。

吸入:轻症患者有头痛、头晕、呕吐、浑身无力,中度患者上述症状较重,上腹痛苦,脉快、血压偏低等;重度中毒惹起急性肝坏死及昏倒。

慢性中毒:有呼吸道刺激症状、胃炎、肝炎、贫血、骨质松散及坏死等。

五氧化二磷的烟雾刺激黏膜。

剖析 :图 3 与图 2 对比有什么长处?议论二:假如你处于以下生活实质中,你该如何灭火?所用原理是什么?1.油锅着火2.杂物纸箱着火3.丛林着火【讲堂练习】1.入夏以来,消防官兵息灭了黑龙江、内蒙古三起特大丛林火灾。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学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学案知识点回顾一、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或助燃性物质)(3)温度达到着火点知识链接:1、在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举一反三: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火种于5月10日在雅典古奥林匹亚竞技场成功采集,采集时通过凹面镜聚焦太阳光的方式点燃火炬,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2、小林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1)2Na+C12(2)2Mg+CO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①反应(2)属于置换反应②工业上常用反应(1)生产食盐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④使用CO2灭火应有所选择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②④8.只有①④C.只有①③④D.只有②⑨二、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知识链接:1、实验时不小心打翻酒精灯着火了,最简便合理的灭火方法是()A、用水浇灭B、用嘴吹灭C、用湿抹布扑盖D、用灭火器扑灭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中的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能灭火,其原理是什么?三、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知识链接: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煤厂的工人把煤制成蜂窝煤的原因是四、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主要含碳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和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主要含碳、氢元素)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3)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2)乙醇 (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 OH)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3、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教学设计.docx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复习目标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耍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3•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树立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4.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音义。

5.增益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原理以及几种重耍的燃料。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导入讲解燃烧的双面性思考,辩证思考问题展示复习目标认真阅读,了解本单元的复习目标考情分析展示分析近三年中考题中本单元的题号、题型、考查内容、分值,总结为四个考点观看、分析图表,认识本单元的地位和考查内容,复习时做到肴的放矢知识梳理燃烧和灭展示燃烧的概念提问:燃烧的条件微课讲解燃烧三个条件间的关系展示炉子燃烧、炉子进风口、蜂窝煤的图片,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燃烧的双面性引出灭火,提问灭火的原理播放常见家庭火灾扑救方法小视频提问这些灭火方法分别用到了哪些灭火原理?一起回答燃烧的定义回答仔细观看微课,思考这三个条件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获取实验结论思考,冋答,总结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回答观看,思考灭火原理小组讨论,回答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措施。

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概述临沐县金山化工爆炸分析爆炸、燃烧、缓慢氧化间的关系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由爆炸燃烧、缓慢氧化都是放热的过渡提问那些反应是放热的?那些反应是吸热的?思考、回答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化石燃料及能源的利用与开发提问化石燃料的物质的分类和不可再生能源介绍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组成元素和主要用途介绍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强调甲烷化学式的书写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展示2011年我国化石燃料的基础储量和年产量表,播放我国可燃冰试开采成功的视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提问其他还有那些新能源?回答混合物不可再生能源分析化石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回答煤的综合利用是化学变化并说出判断依据石油的综合利用是物理变化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观看,分析化石燃料剩余开釆年数观看、思考可燃冰有哪些优1山?我iii乍为世界上首例可燃冰开采成功的国家有什么感想?回答、分析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提问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减少污染提问某工厂的尾气中有二氧化硫,如何通过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思考、回答回答小组讨论,并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典例分析典例1屮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屮烷泄漏如何处理液氮可以用于灭火的完成例题注意检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因典例2 化学实验中要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空气,有污染气体产生的要收集尾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导学案-教学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导学案-教学文档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复习。

2、复习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燃料煤,石油,天燃气性质综合利用复习。

4、复习巩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练习中的应用。

5、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和意义。

6、复习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复习巩固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7、了解能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知识来解题。

知识归纳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广义的燃烧指的是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需要氧气。

例:H2在Cl2中的燃烧,Mg在CO2中的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2、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2)(3)3、灭火的方法:(1)(2)(3)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如果被破坏,使反应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4、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不同的物质燃烧现象不同,它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还取决于可燃物与氧气的和氧气的。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2)5、爆炸:可燃物在内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燃烧与缓慢氧化、自燃的共同点是:不同点是:6、三大化石燃料: 、、(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主要含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引起酸雨)、、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煤石油形成形态特征组成元素物质类别加工干冶金工业原料分馏及应用馏(物理变化)化工原料(化学变化)重要的燃料(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是较清洁的能源。

其主要存在于等处;产生于。

CH4是已知的最简单的有机物。

①CH4的物理性质:色、味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②CH4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现象是:③CH4的用途:(4)CH4中组成元素的检验:①例通过点燃气体的方法:②计算的方法:例:如果1.6克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4.4克,水3.6克,确定甲烷的组成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教案设计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
学科:化学
课时:1
总课时数: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 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2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知道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5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了解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过程与方法
1归纳总结知识点
2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
2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导入:
本单元我们一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并介绍了日常生活中成药的化石燃料的用途及燃烧产物对 环境的影响。今天这节课我们对本单元的知识做以复习。(投影)
过渡:本单元两大 块的内容。
听讲。
总结
提高学生的总结Biblioteka 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物质为什么会燃烧?发生火灾怎么办?
一.燃烧和灭 火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
条件:三点同时满足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三点其中之一
3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燃料和热量
1化石燃料 :
煤,石油,天然气
2清洁燃料:
氢气,乙醇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2)吸热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认识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爆炸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
4、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并记住一些有关的图标。

★5、知道化石燃料的种类、应用、自然保护及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6、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7、了解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燃料的使用和开发,综合利用资源和开发新能源的意义。

8、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了解氢能利用的优点、困难及要解决的问题。

二、知识梳理
(一)燃烧与灭火
1、燃烧条件
2、灭火原理和方法
3、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
4、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并记住一些有关的图标
(二)燃烧与热量
1、化石燃料
2、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现象及方程式
4、化学反应与能量
5、促进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
(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2、化石燃料对空气的污染
3、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和能源
三、构建知识网络
四、典题精炼
1、燃烧法是测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方法。

某学习小组取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
充分燃烧只得到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有机物的组成正确的是( )
A .只含有C 、H 两种元素
B .含有
C 、H 、O 三种元素
C .一定含有C 、H 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 元素
D .一定含有C 、O 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 元素
2、3.2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了3.6克水和4.4克二氧化碳,试根据以上条件推
断该物质的组成元素有哪些?
3、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A 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探究过程中,
大家对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
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 3)
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B 装置进行实验。

(1)改进后的图B 装置与图A 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B 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C 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 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

”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
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五、方法总结
1、根据可燃物燃烧的生成物及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等不变,
可确定物质的组成,难度增加的还会通过可燃物的质量及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来进一
步的确定氧元素的存在
2、燃烧的条件的探究有多种方法和装置,不管使用什么装置,一般采用的都是对比的方法,
通过对比总结出燃烧缺一不可的三大条件。

在探究时还需考虑全面,例如生成物是否对人体健康及环境造成影响
六、知能训练
1、(07连云港)《扬子晚报》2007年5月28日报道:辽宁一酒楼因员工操作不当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

当火灾发生时,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
A.隔离可燃物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C.把棉被用水湿透,覆盖在可燃物上,防止火势迅速蔓延
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2、(07重庆)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

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3、(07自贡)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4、(08江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汽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但汽车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

下列能源的使用最有利于防止空气污染的是()
A.太阳能B.天然气C.汽油D.柴油
5、(08河北)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①煤②核燃料③生物质能④石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08烟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1)下列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①奥运场馆周围采用太阳能路灯照明;②在奥运场地使用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③场馆附近的绿化采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术;④将奥运村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深埋
(2)奥运“祥云”火炬的燃料是丙烷(C3H8)。

燃料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不污染环境;
(3)5月8日,北京奥运会“祥云”特制火炬克服低温、低压、空气稀薄、大风等不利条件,在珠峰之巅燃烧,举世为之惊叹。

普通火炬在珠峰恶劣气候条件下容易熄灭的原因是:
(答两条即可)。

7、(08常州)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会火炬、火种被送上海拔8848.43米的珠峰峰顶。

象征着光明、和平、友谊、进步、和谐的奥林匹克圣火首次在地球之巅燃起,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灵之巅。

而“奥运火航天芯”再次奏响了“科技奥运”的主题。

(1)“祥云”火炬设计有回热管,即用铝箔将铜棒贴在燃料筒外侧,使火炬上下的热量能够交流,这主要是利用了金属铜的性。

(2)根据火炬、火种所处的环境不同,各种奥运火炬、火种灯采用的燃料都不相同。

①悉尼奥运会曾使用丁烷(C4H10)作为火炬的燃料,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① “高原火种灯”使用的是航空煤油,它主要通过石油分馏获得,分馏属于____________变化(填“化学”或“物理”);
①珠峰火种灯选用了固体碳作燃料,并且完全采用了传统蜂窝煤煤炉的设计,即将固体碳做成碳柱,一节一节填充在容器内进行燃烧,这种设计的优点是:;
(3)“祥云”火炬的核心设计是“双火焰”燃烧系统,即使当外部火焰意外熄灭时,内部火焰
仍能使其迅速再次燃烧,此过程中,内部火焰的作用是。

8、(08揭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CO2,通过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 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

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
2CO2 +6H2 ==1()+ 4H2O
(3)为了减慢大气中CO2 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4)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

这两种气体是:和。

9、小侯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烧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的更充分。

由此她联想到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于是引发了思考:哪些因素能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呢?她做出两种猜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她提出的两种猜想是:①

)请选择其中一种猜想,设计实验加以探究(你所选择的猜想序号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