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2.1空气学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1 空气(课时1)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2.1 空气(课时1)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
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对比:
纯净物
混合物
概念
特性
举例
联系
达标体验:1: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可证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下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镁条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2.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A.1:4 B.5:4 C. 4:1 D.5:1
3、洁净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鲜橙多饮料C、冰水混合物D、“三鹿”牛奶
学习目标:1.通过“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练习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推理能力;
2.记住空气中的各种组成成分及其含量;
3.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能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2.在实验中,若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用2分钟阅读课本P27剩余内容,达到以下要求:
二、空气的成分:
1.找出并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其所占的体积分数;
空气中最多的成分是,其次是。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比为:78%,21%,0.94%,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和杂质。
三、混合物和纯净物
2.找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试着判断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并说明你分类的依据。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海水、冰、冰水混合物
4.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一、认识空气的成分: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一.基础知识1、氧气可以供给,如潜水、医疗;氧气还可以,如气焊、宇宙飞船。

2、氮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溶于水。

3、氮气由于化学性质,因此常用作,如填充食品的包装,制作低温环境。

4、稀有气体包括、、、、、等,其用途有等。

5、氩气和氮气可作保护气是因为。

6、二氧化碳过多造成,二氧化硫形成,氟里昂会破坏。

7、用化学符号表示:汞磷氧气氮气氦气氖气氧化汞五氧化二磷二.巩固练习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C.空气是一种纯净物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9.在对某些食品进行包装时充入氮气防腐是由于氮气()A.性质活泼,容易与食品发生化学反应B.性质不活泼,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易溶于水,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食品受潮D.隔绝食品与氧气等物质的接触,防止食品腐败10.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11.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12.电工使用的“试电笔”中充有一种气体,在通电时发出红色的光,此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氖气三、能力提升13.食品包装充入氮气防腐,是由于氮气()A.掩饰包装袋内食品少的缺点B.性质活泼,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食品受潮D.隔绝食品与氧气接触,防止食品腐败1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15.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

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一、课题背景在化学学科中,空气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了解空气的组成与性质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环境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介绍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与空气相关的一些现象和实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空气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主要内容包括: 1.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等; 2. 空气的性质:体积、质量、压强、温度等; 3. 空气的变化:湿度、温度、气压等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掌握空气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空气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并分析环境和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珍惜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空气与环境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1.空气中各组分的比例和变化;2.空气对环境的影响。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实验室用品和实验操作指导。

2.学生准备:–学习工具如书籍、笔记本等;–实验课上需要的实验用品和实验报告纸。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引入空气的概念:请学生描述自己对空气的认识及与空气相关的现象。

•复习前一单元的相关知识,如物质的组成、分子运动等。

•提问学生空气的组成是什么,有哪些性质。

2. 知识讲解与探究(约15分钟)•分析空气组成:讲解空气中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等的含量和作用。

•探究空气的性质: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体积、质量、压强、温度等的变化。

3.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约30分钟)•实验1:测定空气的体积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可根据教材选择)。

•实验2:观察空气的质量变化。

(具体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可根据教材选择)。

4. 实验结果讨论与总结(约2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2、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二、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辨析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出示学习目标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和空气污染及防治(二)指导自学阅读课本,初步掌握以下问题,并填入学案相应位置:1、氧气有哪些用途?P282、氮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些性质决定氮气有哪些用途?P28-293、稀有气体的种类有哪些?稀有气体有什么性质和用途?P29-304、空气的污染源有哪些?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P30-31(三)师生互动完成教学过程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图片展示]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小结]氧气的用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视频]氮气的用途[小结] 1)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氮气的用途:保护气、冷冻剂、化工原料[视频]稀有气体的用途[小结]稀有气体的用途:特种光源、冷冻剂、保护气2、保护空气[视频]被污染的大气环境[板书]空气污染物的类型:烟尘、有害气体。

常见的气体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

[介绍]大气污染的三大类型: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了解] (1)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2)使用清洁能源(车用乙醇汽油代替传统汽车燃料) 水力发电,氢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等.(3)大量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护大气(4)工厂做到废气回收与处理(5)发展民用煤气生产,少烧煤。

(6)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焚烧树叶、野草3、习题讲评校对三、当堂训练1、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2、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课题1 空气 第3课时 稀有气体 保护空气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课题1 空气 第3课时 稀有气体 保护空气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3课时稀有气体保护空气【知识回顾】1、混合物是:。

纯净物是:。

2、用于食品防腐的气体是:,利用其化学性质是:。

【学习目标】1、了解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了解空气的污染及危害3、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学习重点】1、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空气的污染及危害【学习难点】空气的污染及危害【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稀有气体:(1)定义:稀有气体是的总称;属于物。

(2)性质:①物理性质:A.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

B.通电时,发出。

②化学性质:。

(3)用途:用作。

如:焊接金属,其性质是:。

用作。

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其性质是:。

用于制造环境。

其性质是:。

用于。

其性质是:密度小、化学性质不活泼。

2、空气的污染物是:()和()3、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4、防治空气污染物的措施:、、。

5、大气污染引发的三大环境问题是:、、。

6、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是:。

7、大气污染的危害:、、。

8、臭氧:化学符号:;作用是;分布:;性质:。

9、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二氧化碳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原因是:。

[合作探究]探究一、稀有气体[阅读] 课本P29-30[讨论] 1、什么叫稀有气体?其有什么性质?2、分析课本P30图2-7,说出稀有气体的用途与性质的关系。

[小结] 一、稀有气体1、定义:稀有气体是的总和。

2、性质:物理性质:(1)色、味、溶于水的气体。

(2)通电时发出的光。

如:Xe:强光(人造小太阳);He:粉红光;Ne:红光(电工笔)。

化学性质: 。

3、用途:用作 。

如:焊接金属,其性质是: 。

用作 。

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其性质是: 。

用于制造 环境。

其性质是: 。

用于 。

其性质是:密度小、化学性质不活泼。

[练习] 下列气体可用于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体的是( )A.氢气、氮气B.氮气、氧气C.二氧化碳、氧气D.氮气、氩气探究二、保护空气[阅读] 课本P30[讨论] 1、分析课本P30图2-8 大气污染,说出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气体装置的选择及化学反应的类型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气体装置的选择及化学反应的类型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第三课时)气体装置的选择及化学反应的类型一、基础知识1、工业上制取氧气利用液态氮与液态氧的不同,采用的方法制取氧气。

还可以采用膜分离法制取氧气,都属于变化。

2、由物质生成或以上的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其特点是,符号表达式。

3、按要求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④氧化反应:⑤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氧化反应:4.气体的发生装置:取决于药品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1)固液不加热型:例如:(2)固固加热型:例如:5.气体收集方法: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1)若气体难溶(或不易溶)于水,可用法收集。

(2)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用空气法收集。

(3)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可用空气法收集。

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

①矿泉水、②食盐、③空气、④白酒、⑤鲜橙多饮料、⑥煤、⑦氯酸钾和二氧化猛混合制取氧气后剩余的固体、⑧氧气、⑨水、⑩二氧化碳7.用化学符号表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高锰酸钾锰酸钾氯酸钾氯化钾二、巩固练习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B.生成物是一种的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C.盐水加热蒸发变成盐和水是分解反应D.高锰酸钾加热能产生氧气,所以高锰酸钾是混合物9.制取氧气必须选用的仪器()A.试管、烧杯、水槽、集气瓶、酒精灯B.试管、漏斗、铁架台、集气瓶、导气管C.试管、带塞导气管、铁架台、酒精灯、水槽、集气瓶D.烧瓶、试管、试管夹、水槽、集气瓶、酒精灯三、能力提升12.现有如下图所示的A、B、C、D、E五种实验装置:(1)若用A装置制备氧气,则缺少的一种仪器的名称是。

(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选取的装置有(填序号)。

(3)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A的试管口处塞一小团棉花球的目的是。

(4)若用装置B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当气泡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当时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课时 (空气的成分)复习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课时 (空气的成分)复习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课时《空气的成分》复习教学案【复习目标】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自学整理、形成知识网络】1、请你说出空气中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并简述这些主要成分的性质及其用途。

2、空气的污染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如何防止空气的污染?【典例分析、归纳方法思路】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里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氧气B、空气是一种化合物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一种主要污染物2、围绕“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讨论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剩余的主要是什么气体?实验说明该气体具有哪些性质?(3)红磷为什么要过量?若红磷的量不足,实验结果会怎样?(4)打开止水夹后,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要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5)通过这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如用木炭应如何改进?(7) 该实验的设计原理是什么?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样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实例应用、培养解题能力】1、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常温下的空气和白磷,已知当温度达到40℃时白磷能够在空气中燃烧。

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 5 cm 处。

( 1 )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 _________ __ 。

( 2 )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为:①白磷(足量)_____________ ;②活塞向(填左、右)_ ___ 移动。

( 3 )实验结束,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约 _______cm 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中学教材全解)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教学案 新人教版

(中学教材全解)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教学案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知识要点】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通过平时的感受和本课题的演示实验了解空气的组成,培养观察与分析能力;通过对空气污染的介绍,培养环保意识。

[要点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规定通过实验判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本课题的重点,通过过量红磷在燃烧匙中燃烧,观察钟罩内水面上升的体积,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总体积的l/5。

1.反应现象:生成白烟;放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2.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注意:由于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小颗粒,现象应该描述为白烟,而不是白雾(指液体小液滴)。

讨论: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它能支持燃烧吗?它能溶于水吗?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溶于水。

[要点2] 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一般来说它的成分比较固定。

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可见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其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要点3] 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都是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成分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讨论:冰水共存体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冰水共存体虽然是冰和水混合在一起,但是它们都属于同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要点4] 氧气的用途主要是供给呼吸(医疗急救、登山、潜水、航空)和支持燃烧(炼钢、气焊、化工生产、宇宙航行)。

这些用途一般都是利用氧气易于跟其他物质起反应并放出热量的性质。

[要点5]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氮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熔点和沸点都很低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性质不活泼。

[要点6]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稀有气体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曾被称做“惰性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的成分及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了解)
2.能够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理解)
3.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明确保护空气的必要性(掌握)
我能自学
阅读教材: 完成下列各题
1.法国话化学家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主要是由
和组成的结论,其中约占1/5。

2.空气的组成按计算,为78﹪,氧气为,
稀有气体为,二氧化碳为,其它气体和杂质为。

3. 纯净物由组成。

混合物由组成,混合物中各种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4.你知道下列有什么用途吗?请各举一例。

(1).氧气:,;
(2).氮气:,;
(3).稀有气体:,。

5.联系实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举出2个造成空气污染的例子:
(1)。

(2)。

我能参与
一、情景:
当桌上有一个空烧杯时,小强同学说:“烧杯中什么都没有”;而小亮同学
却说:“烧杯中有物质”。

你认为哪位同学说得对,理由是什么?;能用实验证明吗?
二、同步学习
(一)实验探究:空气的主要成份?
1、【提出问题】:空气是一种物质吗?还是多种物质组成的?
2、【猜想与假设】
3、【实验设计方案】
提供以下药品及仪器:红磷、水、集气瓶、燃烧匙、烧杯、导管、弹簧夹、双孔塞、酒精灯、火柴等。

4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师生备注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
内剩余气体
5、【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①、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③、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6、【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评价与反思】此实验如失败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在此实验中能否用木炭、硫等代替红磷做此实验?
【阅读教材】:P27
【小结】:空气的成分其体积分数————————————————————————————————————————————————————————————————————————————————————————————————————————————————————。

(二)自学: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阅读教材】:P28-30
【归纳】:污染源:——————————————————————————————————————————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三、反馈练习:
课堂练习一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A)78升(B)78% (C)21升(D)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4:1 (B)1:4 (C)1:5 (D)4:5
课堂练习二
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A)一类(B)两类(C)三类(D)四类
5、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A)氮气、氧气(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D)氮气、二氧化碳
6、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煤燃烧生成的烟(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7、(填空)被污染了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的健康,影响——————的生长,造成对自然
资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坏。

8、(填空)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要充分认识————————的重要性,注意消除————————以保
障人类的健康和保护自然资源。

我能运用: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氧气
B.雪碧饮料
C.河水
D.生理盐水
10、为了使灯泡经久耐用,灯泡里常填充( )。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和氩气
D. 二氧化硫
11、电工师傅使用的“验电笔”中常充一种气体,此气体通电时会发光,它是( )。

A.氧气B..氮气
C. 空气
D. 氖气
12、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 B. 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C..氮气用于制造化肥 D. 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13、各校开运动会的田径项目比赛都要用到发令枪,枪响后,看到有白烟产生。

该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五氧化二磷
14、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废气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
C.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生的气体
15、200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正式加入了WTO,并赢得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

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形象,某学校同学提出于下列环保建议: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分类回收垃圾。

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

A.①③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16、.生活就是一本化学教科书,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便可发现化学无处不在,探究
其乐无穷。

你留意思考过下列现象吗?用你学的知识解释其原因。

(1)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

(2)煤气、木材、酒精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3)澄清石灰水敞口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17、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

下列情况对表中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项目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描述总悬浮颗粒52
二氧化硫7
Ⅱ良二氧化氮24
A、焚烧垃圾
B、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
C、太阳能的利用
D、汽车排放的尾气
18、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先关闭活塞,把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烧热后,迅速插入试管,接触试管底部的一小块
白磷,同时塞紧单孔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2)待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该现象
的原因是。

(3)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a.白磷在试管中燃烧,消耗了气体;
b.白磷在试管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
c.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测出的结果如何?。

19、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是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有害。

下表说明了空气中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的影响
1 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4~5 使人感到气喘、头昏、眩晕
10 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至死亡
(1)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有害,其原因是。

(2)读了上表后,对你有什么启示?(写出一点)
20、某学生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的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
端放一小块干燥的白磷(如图)。

试分析可能发生的现象和原因: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要使水中的白磷燃烧,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在燃烧匙内盛适量硫粉,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内,同时塞紧橡皮
塞。

(1)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有
(2)反应后钟罩内的水溶液显性,
如何证明
(3)写出钟罩内水溶液显该性的反应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