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医药网站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药电商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中药电商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中药电商行业市场分析现状中药电商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中药产品销售和配送的电子商务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消费习惯的不断发展,中药电商行业在中国市场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

下面将对中药电商行业的市场分析现状进行详细解读。

一、市场规模中药电商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快速崛起,并取得了惊人的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药电商市场规模达到了35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5%。

其中,中药材市场规模达到了17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40%,中成药市场规模达到了18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0%。

这一数据表明,中药电商市场潜力巨大,且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二、市场竞争格局中药电商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相对较为分散,但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点。

目前,中药电商市场上主要的竞争者包括传统中药企业、大型互联网公司和专业中药电商平台。

传统中药企业通过自有渠道和品牌优势进入中药电商市场,如同仁堂、北京同仁堂、陈李济等传统中药企业都在中药电商领域占有一定份额。

大型互联网公司通过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优势,进入中药电商市场。

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均推出了中药电商板块,积极推动中药电商的发展。

专业中药电商平台则以其专业的中药产品和配送服务为核心竞争力,如京东健康、1药网、健客等电商平台,通过建立供应链体系和专业的销售服务,逐渐崛起。

三、市场特点1. 产品丰富多样:中药电商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中药产品,涵盖了中药材、中成药、保健品等多个品类。

消费者可以在平台上找到自己所需的中药产品。

2. 价格透明:中药电商平台一般提供了明码标价的中药产品,消费者可以通过在线购买中药产品,避免了传统中药店的议价环节。

3. 服务便利快捷:中药电商平台提供了在线下单、快递配送等服务,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购买中药产品,无需亲自到药店购买。

4. 品质保证:中药电商平台一般会对中药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和保证,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中药产品是安全有效的。

我国网上药店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我国网上药店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我国网上药店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种背景下,网上药店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人们购买药品的新选择。

我国网上药店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规范发展、确保药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网上药店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我国网上药店的发展现状1. 市场现状目前,我国网上药店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大大小小的网上药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拥有数千家各式各样的网上药店,覆盖了各地区的消费者。

越来越多的传统药店也开始开设网上销售渠道,使得消费者可以更加便利地购买药品。

2. 优势现状网上药店在价格、便利性、品种等方面都具备明显的优势。

网上药店由于没有实体店面的租金成本,价格往往相对更具优势。

网上药店的便利性也是其吸引消费者的一大优势,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购买所需药品。

网上药店的品种更加丰富,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不足现状我国网上药店的规范和监管存在一定问题。

一些网上药店在销售药品时存在虚假宣传、售假药等问题,给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与此一些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也存在着信任度不足的问题,不知道如何选择正规的网上药店。

二、发展对策探讨1. 政府加强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网上药店的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上药品销售的标准和规范。

建立健全的药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网上药店的审核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售假药品、虚假宣传等行为。

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宣传,引导消费者选择正规的网上药店,增强消费者的风险意识。

2. 加强平台建设3. 提高行业自律网上药店行业应该加强自律,提高行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规范化程度。

网上药店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确保销售的药品符合国家标准,杜绝售假药品的行为。

网上药店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信誉体系,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

2024年中医药大数据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中医药大数据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中医药大数据市场分析现状引言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历史悠久且深受人们的信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大数据的普及应用,中医药大数据市场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对中医药大数据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帮助了解中医药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潜力。

中医药大数据市场规模近年来,中医药大数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医药大数据市场总规模已经超过XX亿元,预计到2025年有望达到XX亿元。

这表明中医药大数据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中医药大数据应用领域1.医疗数据分析:中医药大数据能够帮助分析疾病的传播规律、疫情趋势等,为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中医药大数据还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病历和治疗效果,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2.药物研发与推广:利用中医药大数据进行药物研发能够提高效率,为药企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

通过分析中医药大数据,药企可以了解不同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效果,从而推广合适的药物。

3.健康管理与养生推荐:中医药大数据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健康管理,根据个体的体质和需求,提供适合的养生推荐。

例如,通过分析中医药大数据,推荐适合的中医药调理方法、食疗方案等。

中医药大数据市场竞争态势中医药大数据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

目前,国内外很多大型医疗数据公司都纷纷进入中医药大数据市场,推出各类产品和服务。

这些公司通过建立庞大的中医药数据平台,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和解决方案,竞争优势明显。

此外,一些传统中医药企业也积极转型,加强中医药大数据的应用。

虽然竞争激烈,但中医药大数据市场前景广阔,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

中医药大数据市场发展趋势中医药大数据市场在未来有望呈现以下趋势:1.数据整合与共享:不同的中医药数据分散在各个领域和机构中,数据整合与共享是中医药大数据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数据整合和共享,可以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加快中医药大数据的应用进程。

2.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在中医药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中医网络工作总结

中医网络工作总结

中医网络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医在网络上的工作也日益受到关注。

中医
网络工作涵盖了中医药信息的传播、在线诊疗、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为中医药的推广和传承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不妨来总结一下中医网络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首先,中医网络工作的现状是令人鼓舞的。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
的中医药机构和从业者开始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和服务。

通过建立中医药知识库、开展在线问诊、推广中医药养生知识等方式,中医网络工作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

同时,一些中医药大型网站和APP也成为了中医药信息的重要发
布平台,为中医药的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中医网络工作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的。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医网络工作也将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未来,中医网络工作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推出更多便捷的在线服务,如中医药健康管理、远程中医诊疗等。

同时,中医药大数据的应用也将成为中医网络工作的重要趋势,通过对用户健康数据的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最后,中医网络工作还需要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中医网络工作的法律法规
和标准尚未完善,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另一方面,中医网络工作也需要应对互联网信息泛滥、虚假宣传等问题,保障用户权益和中医药的声誉。

综上所述,中医网络工作在当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不断努力和完善。

我们期待中医网络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指将中医药领域的各项工作和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中医药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的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药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的应用。

通过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实现中医药临床信息的记录、查询和分享,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整合能力。

2.中医药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

通过建设中医药数据库,收集
和整理中医药方剂、药物和疾病等相关信息,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准确、全面的中医药知识支持。

3.中医药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

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中医药远
程咨询、远程诊断和远程监测等服务,提高中医药的医疗效果和服务范围。

4.中医药智能辅助诊断和治疗系统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开发中医药智能诊疗系统,辅助医务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药信息化的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通过建设中医药大数据平台,整合和分析大量的中医药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中医
药的精准治疗和个性化健康管理。

2.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中医药移动医疗服务,提供更便捷、快速的中医药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3.跨界融合的发展。

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将与其他领域的技术和应用进行深度融合,如生物科技、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为中医药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总体来说,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将会提升中医药的研究、临床和教育水平,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我国中药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药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药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药是我国特有的宝贵资源,拥有着数千年的丰富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中药信息系统是指用于管理中药资源、中药成分及其药效等各种中药信息的系统。

中药信息系统的建设在促进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推广中药健康产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中药信息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问题一:中药信息系统数据质量低下中药信息系统数据质量低下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数据的来源、质量及时性、准确性等方面来看,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来源:中药信息系统数据来源的渠道不够完善,且质量和及时性都不够高。

•质量:由于中药的药效要受到多种方面的影响,而中药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往往只是基于医学研究中得出的结论以及对相关文献、专家观点的整理与梳理。

所以其数据质量并不够高。

•及时性:中药信息系统的数据更新速度较慢,往往需要等到有了新的研究成果或者文献出版才能及时更新。

这些问题都导致了中药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质量低下,影响了中药信息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问题二:中药信息系统管理机构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我国中药信息系统的管理机构相对分散,规划和管理不够统一。

由于中药信息系统的数据来源比较复杂,各个管理机构采集的数据不尽相同,观点也存在差异,导致中药信息系统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

同时,中药信息系统还存在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不同分类标准和方法之间的数据往往不互通。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中药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对中药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也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中药信息系统面临着以下几个关键对策。

对策一: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建立与完善要想提高中药信息系统数据的质量,需要建立和完善质量监控机制。

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增加数据来源:扩大数据来源,不仅仅依靠科研机构和文献,还应该鼓励广大中药从业者积极参与中药信息系统的建设。

•建立数据质量标准:建立和完善中药数据的标准,规范中药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并制定数据质量管理规定,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024年互联网+中医药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互联网+中医药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互联网+中医药市场分析报告概述本报告对互联网+中医药市场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该市场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主要参与者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相关数据和趋势的研究,本报告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家和其他相关利益方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建议。

市场概况1. 互联网+中医药概念互联网+中医药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中医药产品、服务和信息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中医药的出现,为传统中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和发展机遇。

2.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互联网+中医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预计到今年年底,该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元。

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受到人们对中医药保健品的需求增加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所推动。

3. 主要参与者中医药互联网+市场涉及多个参与者,主要包括:•传统中医药企业:传统中医药企业通过互联网销售产品,提供在线咨询和服务。

•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提供中医药产品的在线销售平台和信息服务。

•医疗机构:许多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提供中医药咨询和治疗服务。

发展趋势1.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获取中医药产品和服务。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中医药市场的发展。

2. 人们对中医药保健的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传统医学的关注增加,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这种需求的增加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中医药市场的发展。

3.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中医药产品和信息更加容易获得。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方便地购买中医药产品、获得专业咨询和了解中医药知识。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互联网+中医药市场的增长。

4. 政策支持政府在促进互联网+中医药市场发展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支持政策。

政策支持将为互联网+中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结论互联网+中医药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中医药企业应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整合互联网资源,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医药行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一直在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服务。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迁,中医药行业也面临着一些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分析1.市场需求扩大: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药的疗效和保健功能,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2.医疗开放政策:中医药在国内外医疗领域得到认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推广应用,市场机会增多。

3.新技术推动传统医学发展:现代科技手段的进步,为中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中药制剂的研发和优化。

4.行业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医药行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中医药诊疗模式,结合现代医学和健康管理的综合服务亦逐渐兴起。

二、问题分析1.标准不统一:由于中医药行业的临床诊疗标准和医疗流程存在差异,导致治疗效果难以评估和对病患的服务质量难以提升。

2.市场乱象:中药市场上存在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问题,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并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形象。

3.人才短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中医药人才,但当前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学生招生人数有限,人才供应不足。

4.科技创新不足: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药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相对滞后,缺乏相关研发投入和创新意识。

三、问题解决途径1.制定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建立中医药行业统一的临床诊疗标准和药物制备标准,提高行业整体的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

2.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中药市场的监管力度,整顿市场秩序,打击虚假宣传,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对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招生计划,提高培养质量,加强对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4.加强科技研发合作:鼓励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四、展望未来中医药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中医药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加强标准化建设、市场整顿、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创新,中医药行业有望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双轮驱动下不断发展壮大,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8月第39卷第4期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 21 •我国中医药网站现状分析周京艳,王世雯,杨萍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北京 100048摘要:我国中医药网站已经初具规模,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并建成了多个有影响力的网站。

同时,中医药网站存在信息质量不高、网页/网站设计有待提高、建设者之间缺乏合作等问题。

本文对我国中医药网站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中医药网站应该走以内容为本、突出网站特色,以用户为本、注重用户体验,分工合作、互联互通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中医药网站;现状分析;用户体验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5.04.006Status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bsites in ChinaZHOU Jing-yan, WANG Shi-wen, YANG Ping(Beij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Beijing 100048, China)Abstract: At pres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websites in Chins have begun to take shape, offered users abunda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formed a wealth of influential websites. Meanwhile, these websites also have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formation of low quality, improvement-demanding webpage/website design, lack of cooperation among developers. This article carried out status analysis of TCM websites, summarized the achievements, fou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ointed out that TCM websites in Chins should focus on contents, highlight website characteristics, emphasize user experience, share out the work and cooperate with other developers, and communicate and exchange.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bsite; status analysis; user experience中医药网站是人们获取中医药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普及中医药知识、深化中医药影响、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

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医药信息网络建设,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中医药网站是中医药事业走上信息化的有效工具。

我国中医药行业网站的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已取得不少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的背景下,有必要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寻找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以促进中医药网站成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阵地。

1 取得的成就1996年,原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创建了中国中医药信息网,该网站是中国中医药行业的第一个WWW主页[1]。

自此,中医药行业网站建设起步。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医药网站已经初具规模,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中医药信息资源。

第一作者:周京艳,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学。

E-mail: zhouyan-720@ 1.1 中医药网站建设初具规模从网站数量来看,笔者通过百度搜索引擎,以“中医药网站”为搜索词,统计前20页的搜索结果,去重后即得146家中医药网站。

另外,根据中医药导航网站(/)所列出的可链接的网站超过500家(截至2015年3月30日)。

此外,还有很多个人博客及贴吧。

从网站性质看,“.edu”“.gov”“.com”“”“.org”“.ac”等各类网站均已出现,表明管理部门、教学单位、科研院所、学会、协会、医药企业、中医医院等都在建立官方网站,为广大用户提供信息查询、资源共享、网上医疗等信息。

从网站形式看,中医药网站可分为垂直中医药网站(一级中医药网站)、垂直健康网站的中医药频道(二级频道)和门户网站健康频道的子频道(三级频道)3类[2]。

2014年,北京、吉林等14个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分别建立独立的中医药门户网站,其他地区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网站开设了中医药专栏,建立公众留言、网上政策解读等便民服务窗口[3]。

中医药网站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受到政府、企业、•22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ug. 2015 V ol. 39 No. 4科研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的重视,已成为促进中医药事业走上信息化道路的有效工具。

1.2 信息资源丰富,网络功能多样各类网站主要功能不同,提供的信息呈现多样化。

经过分工与组合,形成了信息资源丰富、功能多样的中医药信息网络。

管理部门网站属政务性网站,主要报道政府工作动态,介绍办事指南,提供中医药的相关政策及规章制度,既展示了管理部门的形象,也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

医疗单位的官方网站,主要介绍本医院的概况、科室特色、名医名药等,提供就医指南服务,方便患者就医。

教育机构的官方网站主要介绍院校概况、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并开始建设“数字中医药”“中医药博物馆”等栏目。

商业网站的功能主要有两类,一是给广大中医药爱好者提供资源共享、交流互动的平台,二是销售中药药品或药材的商务网站平台。

以上只是各类型网站信息和功能的简单总结,中医药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远多于此。

通过各类网站,用户可获取各类中医药资讯,共享信息资源,寻医问药,进行经验交流与互动等。

不少中医药网站开设了“中医药科普”“中医药文化”等栏目,这些内容增加了网站的科普功能与文化功能。

1.3 建成多个有影响力的网站除了整体布局初具规模外,我国还出现了多个有影响力的中医药网站。

2014年11月26日-12月5日,基于丁香园网站用户,笔者对中医科医生、中医药科研机构人员、中医药高校教师进行在线问卷调查。

该调查共有162名参与者,收到有效问卷120份。

结果显示,丁香园、中国中医药在线、爱爱医医学论坛、中医中药论坛、基层医生网的用户选用率分别为98.8%、32.5%、32.5%、18.1%、14.5%,表明这些网站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网页级别(page rank, PR)值,是谷歌用来评价网页等级和网站质量的标尺[4]。

PR值共设有1~10个级别,最高级为10级,级别数越高表明该网页的综合质量与用户对其的评价越好。

反向链接数是评价网站价值的重要指标,网站的反向链接量越大,表明该网站的价值越高。

笔者于2015年3月31日通过站长之家(/)统计上述网站的PR值和反向链接数。

丁香园、爱爱医医学论坛、中国中医药在线、中医中药网、基层医生网的PR值分别为6、6、4、5、5,反向链接数分别为639、600、738、546、112。

由此可见,5家网站的PR值均较高,除基层医生网外,反向链接数均超过500,表明上述网站的综合质量和价均值得到用户的认可。

2 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中医药网站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2.1 信息质量有待提高优质的信息应准确及时。

用户上网的目的是希望获取丰富、及时、准确的中医药信息。

目前,各类中医药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源的整体数量较为可观,但质量则有待提高。

首先,权威机构官方网站的信息更新缓慢。

目前管理部门官方网站普遍设有政务信息、行业信息、中医药文化、新闻中心等栏目。

在这4类信息中,仅有政务信息的更新是及时的,而其他信息的更新较为缓慢。

其次,商业网站信息的专业性与安全性不够。

商业网站信息更新快,但是其信息的专业性和安全性则有待提高。

根据笔者基于丁香网用户的问卷调查显示,有27.7%的中医药专业用户认为专业性不强是目前中医药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此外,还有方剂不准确、信息错误等问题存在。

信息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这种安全性指内容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对于网络资源而言,安全性还包括浏览网站、网页,以及下载的资料是否含有病毒等。

不少商业网站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是发表有关安全性免责声明。

如中华中医网在“网站声明”中指出,“中华中医网所提供的任何养生保健、中医方剂等资讯,请在中华中医网专设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如自行用网上资料发生偏差,中华中医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5]。

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对网站的信任。

2.2 网站/网页设置有待优化评价一个网站的优秀,除了要有优质的内容外,还需要有优化的网站及页面设计,以方便用户找到所需信息。

目前,中医药网站设计尚存欠缺,商业网站表现更为明显。

如过多的广告削弱了网站主题,阻碍了用户获取信息;有效链接少,链接漫无边际,不够集中等。

2.3 网站建设者间缺乏合作由于建设中医药网站的部门、单位较多,其间虽有一定的内容分工与职能定位,但是各个建设者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形成各自为阵的建设局面,导致同类型的网站大量出现。

由此产生了大量的重复信息,形成了“垃圾信息”,浪费了用户的时间。

2015年8月第39卷第4期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 23 •3 解决对策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有效方式加以解决,以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3.1 以内容为本,突出网站特色内容是衡量网站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个好的中医药网站必须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即提供准确、科学的中医药信息和知识。

在此基础上,要突出网站特色。

只有提供了科学的、具有特色的中医药信息,才能增加用户,并最终形成固定的用户群。

3.2 以人为本,注重用户体验信息被用户应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网站的价值。

中医药网站在建设科学、特色的内容时,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注重用户体验,让用户的信息检索更加方便、快捷、安全。

为此,网站建设者应采用网站加速、网站安全防护等互联网新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3.3 分工合作,互联互通目前,中医药网站的建设者有管理部门、中医药教学科研单位、中医医院、商业企业等多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