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失血性休克输血疗法

合集下载

失血性休克诊疗规范

失血性休克诊疗规范

医院失血性休克诊疗规范【病史采集】有无外伤和各种疾病引起的大出血,如门静脉高压症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支气管扩张大咯血、肝癌自发性溃破等。

【检查】1. 一般检查:(1)生命体征:T、P、R、Bp;(2)神志改变:烦躁、淡漠或昏迷;(3)皮肤变化:苍白、湿冷或厥冷;(4)尿量减少。

2. 辅助检查:血常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下降;尿常规:尿比重增高。

【诊断】1. 轻度休克:失血量达总血量20%左右,病人神志清楚,诉口渴,皮肤苍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收缩压可正常或稍高,但脉压变小,脉搏快而有力。

2. 中度休克:失血量达总血量30%左右,病人神志淡漠或烦燥不安,口渴明显,皮肤苍白,皮肤温度降低,体表静脉萎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脉细速(大于120次/分),血压下降,脉压变小,低于2.66kPa(20mmHg),尿量减少。

3. 重度休克:失血量达总血量40%以上,病人反应迟钝,甚至昏迷。

皮肤呈青灰色,出现瘀血,皮肤冰冷,呼吸急促,心音低钝,脉细速或摸不清,血压可测不到,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异常迟缓,少尿或无尿。

后期可并发MSOF。

【治疗原则】1. 补充血容量:这是治疗的关键。

如在休克发生后4小时内处理,抢救的成功率大大增加。

中度以上休克的病人应马上输血,如未能输血时,可先用林格氏液或平衡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输血输液速度应根据失血情况、中心静脉压、血液浓缩情况以及心肺功能等来决定。

2. 止血: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尽快施行止血措施,如一般表浅伤口出血可局部加压包扎;四肢动脉出血可上止血带临时止血;门静脉高压症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可先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等。

待休克初步纠正后,再进行根本的止血措施;但在难以用暂时止血措施控制出血时(如肝脾破裂),应在快速输血输液的同时,尽早施行手术止血,决不能因病人血压过低,情况不好而犹豫不决,以致失去抢救时机。

3. 一般治疗:镇静、止痛、保暖,骨折固定,全身应用止痛药物。

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

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

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1. 立即将患者去枕平卧,有利于呼吸循环功能恢复,改善脑灌流。

注意保暖,抽血交配。

2. 迅速扩充血容量建立两条静脉,快速地输血输液。

在紧急情况下可加压输入,同时开放尿管。

在输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的变化,如血压升高大于90/60 mm Hg,心率减慢到100次/min以下时,可减慢输液速度。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合理给氧,及时清除口腔及咽喉部分泌物、呕吐物,以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4. 遵医嘱准确及时给药,观察药后反应。

5.其他护理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 u,预防破伤风,在观察治疗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处理及防止并发症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及肺部感染,做好皮肤护理,按时给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防止褥疮的发生。

6.情志护理,安慰患者,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取得理解,配合治疗。

7.配合医生抢救,治疗原发症,必要时,做好术前准备。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神志。

根据口渴、尿量、面色苍白、手足皮温、浅静脉充盈等情况,可以粗略估计失血量的多或少。

2、评估患者休克指数。

脉率与收缩压的比值,0.5:无休克,﹥1.0或1.5有休克,﹥2.0严重休克。

3、评估实验检查以及心电图、B超、胸部X线平片或CT等。

1.急救措施1严密观察,防止失血。

2因意外事故而导致大量失血。

①对于休克病人,一定要注意,在用担架抬往救治处时,病人的头部应靠近后面的抬担架者,这样便于对休克者随时密切观察,以应对病情恶化。

②在将病人送往医院的途中,病人头部的朝向应与载他的交通工具救护车、飞机等等前进的方向相反,以免由于加速作用导致病人脑部进一步失血。

③如休克者是大月份孕妇,应让她取侧卧位,否则胎儿以及巨大的子宫会压迫血管,致使回心血量减少,加重休克。

2.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在程序上,首先要保证气道通畅和止血有效。

气道通畅是通气和给氧的基本条件,应予以切实保证。

对有严重休克和循环衰竭的患者,还应该进行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

最新失血性休克输血疗法 课件-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失血性休克输血疗法 课件-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Hev,Hey,Hg,In,Jn,Je,Ls,Li,Mo,Ne,Or,Os,Ol,Pt,Pe,Pollio,
Rd,Re,Rl,Rb,Sw,Tr,To,Ts,Tcc Vg,Wr,Wu,Wb,Wd,Zd,Zt.
高频率组:Csa,Ch,Cr,Dr,Dp,En,El,Er,Es,Ge,Gy,Gna,Hy,Jo,Jr,
血型 红细胞抗原 血清抗体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O型

抗-A,抗-B
AB型
A和B

紧急情况下O型RBC,AB型血浆可输给任何
ABO血型的病人。
ABO血型系亚型:A1,A2,A1B,A2B……
12/65
2.ABO血型的遗传
表-2: ABO血型的遗传
父母血型 子女有的血型 子女没有的血型
O+O
O
A B AB
antigen,HLA)是一种存在于白细胞膜上并与其他器官组 织细胞共有的抗原,是引起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 又称组织相容性抗原(histocompatibility leukocyte antigen) 。 它是一群糖蛋白分子。 (三)血小板血型
血小板血型:血小板除含有许多红细胞所含有的抗原外, 还有它特有的血小板抗原系统:Duzo、Zw、Ko、P1、Bak、 Lek、Yuk等。
最新失血性休克输血疗法 课 件-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一. 血液基本知识
二、失血性休克病理生理变化
三、治疗
(一)扩容治疗
(二)输血治疗
一、血液基本知识
(一)、血液的组成 :
1 血浆: 55%~60%,包括水、气体、无机盐类、 。 不含氮有机化合物、非蛋白氮、血浆蛋白质和脂类等

急腹症内出血失血性休克抢救流程

急腹症内出血失血性休克抢救流程

急腹症内出血失血性休克抢救流程1.接诊与初步评估:当患者来到急诊科时,首先需要进行迅速的接诊与初步评估。

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手术史、用药史等,并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和意识水平。

在评估中应尤其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2.稳定患者病情:对于出血导致的休克,稳定患者的病情是抢救的首要任务。

首先应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输液来维持血容量。

常用的输液包括晶体液、胶体液或血浆等。

进一步应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具体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和类型。

3.快速评估出血速度和出血原因:在稳定患者的病情后,医生需要尽快确定出血的速度和出血原因,以便做出相应的处理。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测量血压、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查体、实验室检查等。

如患者有明显的手术需求,应立即安排手术。

4.手术治疗:对于确诊为内出血的患者,尤其是出血速度较快或存在休克的患者,应尽快安排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迅速止血,恢复循环血量。

手术中要细致检查腹腔各个器官,查找出血点,采取相应措施尽快止血。

对于腹膜后血肿或动脉瘤破裂等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式。

5.辅助治疗:在手术治疗的同时,还需要采取一些辅助措施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例如,给予输血来纠正贫血和减少出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提高血压和改善氧气供应等。

同时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结果,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6.术后管理: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有效的术后管理。

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控制感染和止痛等。

此外,还需要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并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以及良好的康复护理。

总之,急腹症内出血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流程需要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通过合理的评估、稳定患者的病情,寻找出血原因并进行手术治疗,再加上辅助治疗和术后管理,可以有效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抢救过程中,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方案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方案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方案
背景
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危重病情,常见于大量出血导致血容量不足的病人。

护理方案的目的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尽快纠正血容量不足,促进病人的恢复。

护理方案
1. 紧急识别和评估:护士应该迅速识别出病人是否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并评估其紧急程度。

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血压、脉搏和呼吸等指标,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

2. 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针对出血原因,护士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止血措施。

这可能包括压迫伤口、使用止血剂或外科手术等。

3. 快速输血:在止血措施采取后,护士应尽快开展输血工作。

根据病人的情况,判断需要输注的成分和数量,并确保输血过程安全有效。

4. 监测病情变化:护士应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血液指标,例如血压、脉搏、呼吸、血红蛋白水平等。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
采取相应措施。

5. 患者舒适护理:除了紧急治疗措施,护士还应提供患者的舒
适护理。

包括维持患者的体温、保持患者的体位、缓解疼痛等。

6. 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失血性休克病人存在血容量不足的情况,护士应根据病人的液体平衡情况,适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7. 定期评估疗效: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观
察病人的病情改善情况,根据需要调整护理方案。

结论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方案旨在迅速纠正血容量不足,恢复病
人的生命体征和健康状态。

护士在实施方案时应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效果。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原则重创伤伴有失血性休克,特别是难以控制出血时,治疗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下面就近年来治疗上一些进展综述如下:一、休克严重性的分级一个70公斤体重的人,红细胞量约2L,血浆量约3L,总血量为5L。

组织间质液约11L,细胞内液约26L。

将失血程度分为IV级:★Ⅰ级失去10%~15%的血容量(750ml),有心动过速,而血压和呼吸无变化。

快速输入2L平衡溶液就能有效恢复循环血量和心排血量。

肾血液灌注,末梢血管阻力和肾血管阻力接近正常。

★Ⅱ级失去20%~25%血容量(1000~1250ml),伴有心动过速,收缩压降低,脉压差减少,肾血管阻力增加,同时有滤过率,尿量,尿钠和渗透克分子的降低。

肾血流量减少时,自身调节使肾小球前、后血管都收缩,因此肾小球滤过率减少不明显。

早期复苏时快速输入3~4L平衡溶液,扩充血浆容量和补充间质容量的缺乏。

只要控制了出血,病人尿量可恢复正常,24h内肾血液灌注和肾小球滤过率都可恢复正常。

★Ⅲ级为严重出血,病人快速丧失30%~35%的血容量。

除心动过速外,末梢血液灌注减少和出现酸血症,呼吸急促,脉压变小,低血压和尿少。

全身和肾血管阻力明显增加,肾血流量显著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也随之减少。

此时需快速输入4~6L平衡溶液,并准备输血。

输平衡溶液不起反应,可以开始输血或者血浆代用品。

虽然肾小球滤过率和尿排钠常在24h内恢复,但增加的肾血管阻力将持续48~96h。

★Ⅳ级为致命性急剧失血可达到40%~45%的血容量(约2~3L),不抢救会立即心跳停止。

此时末梢血管和肾血管阻力明显增加。

皮肤表现冷而湿和无尿,说明肾无血液灌注和滤过。

在急诊科就应该快速输液和急送手术室。

肾小球滤过率需48~72h才恢复,肾血管阻力增加要持续4~7天才恢复正常。

二、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过程所有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恢复过程,要经过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Ⅰ阶段是活动性出血的阶段,从受伤开始经手术而完成止血。

第Ⅱ阶段是强制性血管外液体贮留。

产科失血性休克补液原则

产科失血性休克补液原则

产科失血性休克补液原则产科失血性休克是指产妇分娩过程中因失血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血液供氧不足、组织灌注不良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及时进行补液治疗对于改善患者体循环状态、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产科失血性休克补液的原则。

1.快速补液:快速补液是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的首要步骤。

一般情况下,根据患者失血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快速补液的途径,包括静脉输液、血浆置换等,以迅速补充失血所导致的血容量减少。

2.定量评估:补液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定量评估,并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

根据补液后心率降低、尿量增多、中心静脉血容量增大等指标的改善来判断补液效果。

3.注意补充红细胞和凝血因子:产科失血性休克时,血细胞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都是常见情况。

因此,补液的同时需要注意红细胞和凝血因子的补充。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贫血和凝血功能异常,可以考虑进行输血或给予血浆制剂。

4.适当使用胶体溶液:胶体溶液是一种高分子量的液体,可以增加血液胶体渗透压,从而增加血容量。

适当使用胶体溶液可以有效改善组织灌注,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过量使用引起不良反应。

5.避免过度补液:尽管补液对于改善产科失血性休克是非常重要的,但过度补液也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如心功能过度负荷、肺水肿等。

因此,在补液过程中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避免过度补液。

综上所述,产科失血性休克补液的原则包括快速补液、定量评估、注意补充红细胞和凝血因子、适当使用胶体溶液以及避免过度补液。

正确的补液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体循环状态,保证组织正常灌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生存率。

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补液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失血性休克输血治疗方案

失血性休克输血治疗方案
临床意义较大的抗原有五个:
即D、 C、 E、 c和 e抗原,
相应的抗体:为抗-D、抗-C、抗-E、抗-c和抗-e。
临床上常以红细胞上含有D抗原的称为Rh阳性。
Rh抗体主要通过输血或妊娠免疫而产生。受血者血浆 中如含有Rh抗体,在输入含相应抗原的血液后,将引起 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IgG类的Rh抗体,能通过胎盘, 可破坏胎儿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见表。
血型系 发现年份
ABO
1900
MNSs 1927
P
1927
Rh
1939
Lutheran 1945
Lewis 1946
Kell 1946
Duffy 1950
Kidd 1951
Wright 1953
Diego 1955
Yt
1957
I
1960
红细胞抗原
主要抗原
已发现抗原数
A、A1、B、H
5
M、N、S、s
1
Xg
1962 Xga
1
X
Scianna 1962 Sc1、Sc2
3
1
Dombrock 1965 Doa、Dob
2
1,4
En
1965 Ena
1
Bg
1967 Bga、Bgb、Bgc
4
Chido 1967 Cha
8
6
Coltom 1967 Coa、Cob
3
7
Sid
1967 Sd
3
低频率组:An,Bec,By,Bi,Bx,Bd,Chr,Dh,Esp,Er,•Gf,•Ht,Heibel,
全血: 1.050~1.060,
血浆: 1.025~1.0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型是人类血液的主要特征之一, 表达了产生抗原抗体系统的遗传特 征。
ABO、 Rh血型系统是临床输血中 最重要的血型系统。到目前为止已 发现26种血型系统。
见表。
血型系 发现年份
ABO
1900
MNSs 1927
P
1927
Rh
1939
Lutheran 1945
Lewis 1946
Kell 1946
Duffy 1950
CcDE 34.91%
ccDE 11.99%
CcDee 8.77%
CCDE 0.92%
ccDee 0.33%
合计:
99.66%
Rh 阴性
ccdee 0.20%
Ccdee 0.08%
ccdE 0.03%
CCdE 0.03% 0.34%
(二)白细胞血型 白细胞血型: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2
I、 i
3
所在染色体
9 4 6 1 19 19
1 2
血型系 发现年份 主要抗原 已发现抗原数 所在染色体
Auberger 1961 Au
1
Xg
1962 Xga
1
X
Sci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a 1962 Sc1、Sc2
3
1
Dombrock 1965 Doa、Dob
2
1,4
En
1965 Ena
1
Bg
1967 Bga、Bgb、Bgc
ABO血型系亚型:A1,A2,A1B,A2B……
12/65
2.ABO血型的遗传
表-2: ABO血型的遗传
父母血型 子女有的血型 子女没有的血型
O+O
O
A B AB
O+A
O,A
B AB
O+B
O,B
A AB
O +AB
A,B
O AB
A+A
A,O
B AB
A+B
A,B,O,AB
A + AB A,B AB
O
B+B
魏明竞.临床检验学.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P:112.
㈠ABO血型系
1. ABO血型系 血清中存在着反应强的抗体,而
红细胞上缺乏相应的抗原。
表1 ABO血型抗原抗体
血型 红细胞抗原 血清抗体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O型

抗-A,抗-B
AB型
A和B

紧急情况下O型RBC,AB型血浆可输给任何
ABO血型的病人。
其大小与0.9%NaCl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5 血浆的pH 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
6 血液的功能
①、运输功能 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 ③、提供反馈信息,参与体液调节 ④、防御和保护功能 ⑤、凝血与生理止血
7 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仅红细胞与血小板,每公斤体重每天生 成和破坏各占2.5×109个左右。
①. 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 天。
②. 血小板的破坏 血小板进入血液后,只在开 始两天具有生理功能,其平均寿命7~14天。
③. 其他血细胞的破坏 如中粒细胞在循环血
液中停留8小时左右进入组织,一般3天后将衰
老死亡。
8/65
8 RBC血型
Red blood cell blood group
4
Chido 1967 Cha
8
6
Coltom 1967 Coa、Cob
3
7
Sid
1967 Sd
3
低频率组:An,Bec,By,Bi,Bx,Bd,Chr,Dh,Esp,Er,•Gf,•Ht,Heibel,
Hev,Hey,Hg,In,Jn,Je,Ls,Li,Mo,Ne,Or,Os,Ol,Pt,Pe,Pollio,
失血性休克输血治疗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输血科 陈方祥
2019-12-20
一. 血液基本知识
二、失血性休克病理生理变化
三、治疗

(一)扩容治疗

(二)输血治疗
一、血液基本知识
(一)、血液的组成 :
1 血浆: 55%~60%,包括水、气体、无机盐类、 。 不含氮有机化合物、非蛋白氮、血浆蛋白质和脂类等
2 血细胞: 40%~45%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
小板等

血浆部分恢复快,通过输液以及组织间液回到血管
内很快恢复;血细胞成分就必须靠外来补充才能恢复,
其中最多的是红细胞,占94%,血小板占5%,白细胞占
1%。
一、血液基本知识
(二)、血液的生理特性:
1 血量

约占体重的8%,按60公斤计,约5000ml,妊娠期血量可增
B,O
A AB
B + AB B,AB,A
O
AB+ AB A,B,AB
O
────────────────────
㈡Rh血型系
可能是红细胞血型系中最复杂的一种。至今已发现 Rh血型系的抗原有40多个,
临床意义较大的抗原有五个:
即D、 C、 E、 c和 e抗原,
相应的抗体:为抗-D、抗-C、抗-E、抗-c和抗-e。
加23%~25%。
2 血液的比重
全血: 1.050~1.060,
血浆: 1.025~1.030,
红细胞: 1.090
3 血液的黏滞性
血液的相对黏滞性为4~5,
血浆为1.6~2.4。
5/65
(二)、血液的生理特性
4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约为313mOsm/L,在37℃时,
Rd,Re,Rl,Rb,Sw,Tr,To,Ts,Tcc Vg,Wr,Wu,Wb,Wd,Zd,Zt.
高频率组:Csa,Ch,Cr,Dr,Dp,En,El,Er,Es,Ge,Gy,Gna,Hy,Jo,Jr,
Jmh,Kn,Kir,Lan,Mil,McC,Oca,Ok,Rg,Sl,Tc,Vel,Yk.
摘自: 肖星甫.输血技术手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P:63.
Kidd 1951
Wright 1953
Diego 1955
Yt
1957
I
1960
红细胞抗原
主要抗原
已发现抗原数
A、A1、B、H
5
M、N、S、s
30
P1、p
6
D、C、E、c、e
46
Lua、Lub
15
Lea、Leb
5
K、k
22
FYa、FYb
5
JKa、 JKb
3
Wra、 Wrb
2
Dia、 Dib
2
Yta、 Ytb
antigen,HLA)是一种存在于白细胞膜上并与其他器官组 织细胞共有的抗原,是引起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 又称组织相容性抗原(histocompatibility leukocyte antigen) 。 它是一群糖蛋白分子。 (三)血小板血型
临床上常以红细胞上含有D抗原的称为Rh阳性。
Rh抗体主要通过输血或妊娠免疫而产生。受血者血浆 中如含有Rh抗体,在输入含相应抗原的血液后,将引起 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IgG类的Rh抗体,能通过胎盘, 可破坏胎儿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我国汉族人的Rh表型频率依此为
Rh 阳性
CCDee 42.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