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2014-2015八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试题

座号: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八年级 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总分人 复核人 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是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关天培 D 、林则徐3、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焚毁于 ( )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4、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
"它颂扬的是 ( ) A 、曾国藩 B 、李鸿章 C 、左宗棠 D 、张之洞5、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是 ( )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冯子材 D 、邓世昌6、割让台湾岛给日本的条约是 (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7、清政府被迫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8、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C 、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形式为开卷。
卷Ⅰ(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本卷共30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个人一辈子的历史,它可以是光荣的,也可以是耻辱的。
它可以是失败的,也可以是成功的。
不在于任何外界条件,而在于你自身。
不要像圆明园一样,自己的生命成了废墟。
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
奋斗,你们每个人都能贡献力量。
”——俞敏洪《站在圆明园废墟上的演讲》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110多万千克鸦片。
“他”是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2.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
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性事件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五四运动3.1860年,太平军连克常州、苏州、松江,逼近上海。
为此中外反动势力采取的措施是A.进行鸦片走私B.成立“洋枪队”C.发动鸦片战争D.火烧圆明园4.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洋务派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三支海军以抵御外辱。
三支海军中,哪一支海军的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A、南洋水师B、北海水师C、福建水师D、北洋水师6.某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中国投资、生产、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
2014-2015学年八年级期末试卷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答题卡(第一面)(开卷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友情提示:请同学们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二、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错误:改正:22.错误:改正:23.错误:改正:24.错误:改正:25.错误:改正:三.辨析题(指出错误给2分,说理正确给3分,共5分)错误:理由: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开卷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友情提示:请同学们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 (请同学们将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填入对应空格中。
每小题2分,共40分) 1.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
你可知道,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这位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岳飞C.郑成功D.林则徐2.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多少平方公里。
A.六十多万B.四十多万C.一百六十多万D.一百五十多万4.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勇击日寇捐躯黄海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邓世昌C.李秀成D.左宗棠5.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6.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A.北京B.上海C.延安D.武昌7.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军事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安庆内军械所D.天津机器局8.在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利益的是:A.提倡办实业,奖励兴办工矿企业B.广开言路,裁汰冗官,精简机构C.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D.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9.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五四精神最突出的是:A.国际主义精神B.科学创新精神C.爱国主义精神D.民主法制精神11.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屡破强敌的北伐名将是A.贺龙B.周恩来C.叶挺D.刘伯承12.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武昌起义13.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C.为全民利益实现共同抗日D.应对蒋介石采取支持的态度14.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革命圣地的是A.延安B.瑞金C.井冈山D.北京15.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16.右图中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的这次合影,曾使无数国人充满希望。
2014—2015年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弥勒二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科试卷(全卷分Ⅰ、Ⅱ卷,共30个小题;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福州一纪念馆的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
”楹联歌颂的是()A.魏源B.林则徐C.左宗棠D.邓世昌2.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3.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为划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己者”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设立()A.台湾行省B.青海行省C.甘肃行省D.新疆行省4.光绪皇帝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追悼在中日海战中壮烈殉国的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
“足壮海军威”的悲壮场景,从哪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A.《开国大典》 B.《虎门销烟》C.《末代皇帝》 D.《甲午风云》5.我国著名的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是()A.辛弃疾 B.司马迁C.班固 D.司马光6.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军机处设于()A.皇太极 B.康熙 C.雍正 D.乾隆7.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清政府又下令()A.设立京师大学堂B.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几个阶段C.废止科举考试D.创办商务印书馆8.“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
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这个局面出现在()A.1840年B.1860年C.1895年 D.1900年9.1898年9月28日,“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
2014-2015历史八年级(上)期末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历史(人教版)1、英国曾有人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使我们可以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 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 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C 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让中国进行赔付D 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2、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曾被迫签订了一系列屈辱条约。
其中: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等内容A 是在广州签订的B 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C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D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在第三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A 英国B 法国C 俄国D 美国4、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的政权机构是A 新疆行省B 伊犁将军C 西域都护府D 北庭都护府5、小红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四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按历史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甲午风云②火烧圆明园③大决战④地雷战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①③②④D ①②④③6、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曾经在中国某一城市制造了屠杀两万多人的罪行,这个城市是A 南京B 旅顺C 大连D 沈阳7、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起步于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8、中国探索近代化道路的历程,依次学习西方的是A 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B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科学技术C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政治制度 D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9、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是A北京 B南京 C 广州 D上海10、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目的是A 消灭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阀B 统一全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D 把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11、与右侧图片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中共一大召开B 北伐战争C秋收起义D 南昌起义12、毛泽东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是A 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陕甘革命根据地 D晋察冀革命根据地13、八年级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课,八(1)班准备在活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A 井冈山会师B 四渡赤水河C巧渡金沙江 D过雪山草地14、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于A 五四运动后B 西安事变后C九一八事变后 D 七七事变后15、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具有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下列人物与抗击日本侵略有关的是①林则徐②邓世昌③彭德怀④李宗仁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16、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A 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B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C 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D 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17、下列著名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有①平型关大捷②辽沈战役③百团大战④渡江战役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8、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年代”是在A 洋务运动期间 B五四运动以后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 抗日战争期间19、1901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时,进贡一辆汽车。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二历史

2014-2015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二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言,它表达的是满腔的爱国激情和甘愿为国牺牲的坚强意志。
下列与他有关的史实是( )A在虎门组织销毁鸦片B在虎门炮台中炮牺牲C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D割让香港岛2、1859年英国首相麦巴尊讲到:“我们要派一支陆海军攻占北京,赶走中国皇帝(咸丰皇帝),把我们的全权使节驻扎在那里”。
这次英国对华发动战争的目的是( )A占有中国市场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C瓜分中国D镇压义和团运动3、近代历史对中华民族来讲是一部备受侵略的历史,也是艰苦抗争的历史。
在近代前期(1840-1919)的反侵略斗争历史中,以下令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B三国干涉还辽C抗日战争D收复新疆4、1894年为纪念在黄海海战中殉国的“致远号”船长,时人写了一副挽联:“热血洒东沟,千载怒涛应揖伍;忠魂依北阙,九原遗恨未平倭”。
请问“热血洒东沟,抗倭恨未平”的舰长是( )5、20世纪初的中国再次遭遇西方列强的侵略,其结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此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6、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我们的改革开放已有35年的历史。
观中国近代历史,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曾摆出改革之姿态,由封建统治者发起的一次失败的自救运动是( )A维新变法运动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运动D新文化运动7、“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
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做第一人吧”,这是维新运动期间著名的变法人物谭嗣同献身维新事业的名言。
那么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A戊戌政变B袁世凯窃取政权C甲午海战的失败D“七一五”反革命政变8、下列不属于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C提倡新文学,新道德D提倡宣传马克思主义9、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下列与其无关的选项是( )A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B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C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得到锻炼D中国共产党建立了1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组织,那么中共一大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董必武D李达11、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建立的旨在培养革命军人,挽救民族危亡的军官学校是( )A黄埔军校B天津武备学堂C福州船政学堂D京师同文馆12、分析历史人物应一分为二看待。
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考试历史试卷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0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入第Ⅱ卷首页的选择题答案栏内,交卷时只交第Ⅱ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第Ⅱ卷首页的选择题答案栏内。
每小题1分,共60分。
1、“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1839 年6 月在虎门当众销烟的是A.林则徐 B.康有为 C.李鸿章 D.魏源2、“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右图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A. 《南京条约》B. 《瑷珲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5、被掠夺焚烧的圆明园(右图)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英法联军的这一罪行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中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 英国B. 俄国C. 葡萄牙D. 日本7、“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此诗所描写的是右图所示人物的功绩,他是A.邓世昌B.林则徐C.关天培D.左宗棠8、“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岳飞D.关天培9、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该对联反映了哪个条约签订后的情形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0、中日《马关条约》是继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来,对中国造成最严重危害的不平等条约之一。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级历史(岳麓版)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级历史(岳麓版)试卷(本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本题每小题有A、B、C、D 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相应的答题卡上。
1、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基座上有八块浮雕,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八个重要事件。
右图是其中的第一块浮雕,它反映的是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2、圆明园曾是座优美的皇家园林,园内景色如画,珍藏着无数的珍宝,但今天的圆明园只留下一片断壁残垣。
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这是侵华的罪证。
A.美国 B.日本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3、有人说:“唐太宗以后,对于国家领土贡献最大的人物,当前推左宗棠,实非过誉。
”他的理由是因为左宗棠A.销毁鸦片B.收复新疆 C.指挥黄海大战 D.兴办洋务4、康有为于1899年,从美洲回国,途经日本马关,触景生情写下了绝句一首;“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
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过马关。
”马关一地使作者伤心的原因是A.思念家乡B.《马关条约》的签订 C.改革失败 D.上书皇帝变法没有成功5、下列条款中,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B.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6、以下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引进了两方先进的科学技术C.使中国富强起来了 D.为中国近代企业培养了技术力量7、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爱国志士掀起的救亡图存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8、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年间首先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等事,这一地点应该是A.广东广州 B.江苏南京 C.日本东京 D.湖北武昌9、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视察南湖,欣然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