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儿童牙科诊室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开封县2~6岁儿童龋齿调查分析

开封县2~6岁儿童龋齿调查分析

开封县2~6岁儿童龋齿调查分析近年来,儿童龋齿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尤其是2~6岁儿童,他们的口腔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成长。

作为家长、教育者和社会各界,我们需要关注并解决儿童龋齿问题,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环境。

一、调查方法我们在开封县多个幼儿园和托儿所进行了调查,共有300名2~6岁儿童参与了本次调查。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了解儿童和家长的口腔护理习惯以及饮食习惯,通过口腔检查了解儿童的龋齿情况。

二、调查结果1. 儿童口腔护理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开封县2~6岁儿童的口腔护理习惯普遍较差。

只有不到30%的儿童每天都刷牙,约40%的儿童只在早晚刷牙,还有将近30%的儿童每天都不刷牙。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儿童口腔护理缺乏关注,导致儿童自身注意力不集中,导致龋齿问题日益严重。

2. 儿童饮食习惯关于儿童的饮食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开封县2~6岁儿童的饮食习惯普遍不健康。

超过60%的儿童每天都会食用甜食、零食,而每周至少有一次食用碳酸饮料、果汁等含糖饮料的占到80%以上。

这种饮食习惯严重加剧了儿童龋齿的发生率。

3. 儿童龋齿情况口腔检查结果显示,开封县2~6岁儿童中,有超过50%的儿童出现了龋齿问题,其中有约20%的儿童的龋齿情况较为严重,需要进行治疗。

这一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现实问题,儿童龋齿问题的严重程度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三、分析与建议1. 儿童口腔护理意识不足儿童的口腔护理习惯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口腔健康状况,目前开封县2~6岁儿童大多缺乏正确的口腔护理意识,对自身口腔卫生不够重视。

需要在家庭和学校中加强口腔卫生教育,培养儿童正确的口腔护理习惯。

2. 儿童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儿童的饮食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口腔健康,目前开封县2~6岁儿童的饮食习惯普遍不健康,过多的甜食和含糖饮料已成为儿童龋齿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需要引导家长和学校共同合作,控制儿童的甜食摄入,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儿童牙病治疗中心理行为分析

儿童牙病治疗中心理行为分析

儿童牙病治疗中心理行为分析儿童的口腔健康非常重要,但由于年龄的限制和生理的特殊性质,儿童在接受牙齿治疗时会面临更多的心理压力和不适感。

因此,治疗师需要对儿童的理行为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在治疗中采取有效的沟通和教育方法,确保孩子们的治疗过程顺利进行。

理行为是指在儿童牙病治疗过程中,孩子们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表现。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儿童的焦虑感。

在诊疗中,儿童面临未知、不确定的因素,如医疗设备、医护人员和治疗过程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孩子们感到害怕和焦虑,从而影响到治疗的进行。

因此,针对孩子们的情感和行为,治疗师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减轻他们的压力和不适感:1. 理解和尊重儿童的感受治疗师需要耐心地倾听和理解儿童的感受,同时尊重他们的想法和表达方式,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让孩子们感到放松和信任。

2.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教育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治疗师需要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图形来解释治疗过程、规范和设备,以推动儿童的参与和理解。

同时,治疗师要鼓励孩子们尝试自主控制和自我照顾的行为,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3. 利用游戏和娱乐来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对于小孩,游戏和娱乐是最为有效、受欢迎的方式之一。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孩子们参与一些游戏和娱乐活动,如简单儿歌、游戏等,以舒缓他们的紧张情绪。

4. 采用镇静剂来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某些情况下,孩子的紧张状态较严重,无法通过治疗师的努力来缓和。

此时,镇静剂可以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但是,使用镇静剂需要遵循明确的规定和操作流程,不得滥用。

总之,理行为分析是儿童牙病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治疗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孩子们的恐惧和不适感,确保治疗顺利,并为覆盖儿童口腔健康问题的总体计划打下稳固基础。

口腔科就诊儿童的心理行为分析及对策200例

口腔科就诊儿童的心理行为分析及对策200例

照组 , 实验组 采取 心理 干预 , 对照组 常规 操 作 。 结 果 : 照组 合 作 比例 明显 低 于 实 对
验 组 , 理 干预 对女 孩 的影 响 较 男孩 更 显 心
内刺鼻 的牙科药物 , 尤其是令人 紧张
长 , 针形 , 呈 如探 针 、 大针 、 髓 针 等 ) 扩 拔
见 表 12 、。
讨 论
医护人员应态度 良好 , 运用肢体语 言与患 儿进行交 流 , 亲切 抚 摸 患 儿 的手 、 、 头 耳 朵 , 立融洽 的医患关 系 , 建 有利于 增强 患 儿 的信任度 , 减少畏惧感 , 切忌用欺骗 、 威
Ci Orl net ,06,O 1 :4— 1 l a Ivsg2 0 l ( )8 9 . n i 3 苏吉梅 , 阮文华 , 叶笑味 , 华西 口腔医学 等. 杂 志 ,0 7 2 ( ) 32— 6 . 2 0 ,5 4 :6 3 4
疗 中若遇到 疼痛 , 即表 现 出哭 闹 、 拒绝 张
口、 回避问题 、 反抗等不利治疗 的行为 , 严 重时可导致 治疗 失败 。推测 原 因有 以下 几点 : 治疗环境 和 医护人员 : ① 口腔诊 室
心理进行分 析并 采取有 效措施 应对 。方
法: 随机 抽 取 2 0名 患 儿 分 为 实验 组 和 对 0
解 一下 紧张的心情再 进行 操作 。 综 上所 述 , 成 为 一 名 优 秀 的儿 童 口 要 腔工作者 , 仅仅 要有 娴熟的技术和扎实 不 的理论基础 , 更大的责任便 是给予患儿无
前牙科 诊疗 的痛苦经 历造成 的 。③他
人言行 的间接影响 : 家人 口腔治疗 的痛苦
儿 20例 , 0 分为 两组 。对照 组 10例 , 0 男 4 9例 , 5 女 l例 ; 验组 10例 , 4 实 0 男 3例 ,

儿童患者牙科恐惧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儿童患者牙科恐惧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就跟玩游戏一样, 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可是带孩子来看牙, 孩子 次不愉快经历所留下的情绪, 可以通过陪孩子画画, 玩玩具来
不 能接受一点疼痛 , 认为受到欺骗 : “ 哪里是玩游戏啊 ! ” 下次怎
么说都 不去 医院 了。
1 . 4 孩子 害怕陌生 的环 境 , 看到奇形怪 状的诊疗器械 、 轰 鸣作响的设备 , 刺鼻难闻的药 味。 或由于诊疗条件有限 、 患者较
龋率 为 6 6 . 0 %、 龋 均为 3 . 5 , 即2 / 3的孩 子均拥 有 3 . 5颗蛀 牙 。
归究为患者胆小 、 忍耐力差 , 导致治疗粗暴进行 , 患儿遗留心理
创伤 , 成为 医源性牙科恐惧症患者。
2 对策 2 . 1 家长方面
l 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 2 8 . 9 %,其中 1 2岁儿 童 9 0 %的龋齿发 生在六龄牙 。有数据显示 , 8 0 %以上 的儿童看 牙时都存在紧张 不安 、 害怕甚至恐惧 的心理 , 其 中疼痛是 主要 的因素f l 1 , 一些稍
1 . 1 父母对 孩子 的早期教育 。让孩 子健 康适当地面对痛 苦是一节必修 的成长课 , 在家庭 中最早 的挫折心理训练在孩子 很小 的时候就 已经开始 了, 细心的家长一定 会发现如果孩 子在 学走路 的时候如果摔倒或有点痛感时 , 先会 用眼睛寻找父母 的 表情 , 如果 父母 的表情是关 注 、 鼓励 、 轻松 的 , 大一点 的孩子会
家长 的这些反应后 , 会形成负 面的心理暗示 , 反而会 增加对疼 痛 的关注而大哭不止 , 并且逐 渐恐惧 回避可 能会让他 疼痛 的一
时可 以引 导孩子 , 让孩子知道 既使拔牙也 不会有 多疼 痛 , 通 过
暗示和恰 当的表达肯定其是个勇敢 的孩子 。 让 孩子知道如果和 爸爸妈妈 小时候 比, 现在 的医疗环境好 了, 医疗技术也 先进多 了, 鼓励孩- T - ' T 次勇敢 地面对 。孩子一点痛都受不 了可 能与平 日家长对孩子 的过度关注和保护有关 , 这方 面要适 当加强孩子

儿童牙科患者就诊行为状况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儿童牙科患者就诊行为状况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儿童牙科患者就诊行为状况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吴煜;石苡榕;冯华玉;蒋才谦;刘丽;魏园园;邹丹【期刊名称】《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年(卷),期】2012(022)010【摘要】AIM: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prevalence of uncooperative behavior in child patients 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hild patients behavior.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questionnaire study involving 257 children aged between 1. 5 and 15 years was done. Childrens behavior was rated using modified Venham's Behaviour Rating Scal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chi square test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ratio of uncooperative behavior among 257 child patients was 23. 3% . Logistic regression revealed that apical periodontitis and age of the chil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dental behavior. Dental behavior improveed with age, while patients with apical periodontitis were more inclined to act uncooperatively. CONCLUSION: Uncooperative behavior is common in child patients. Apical periodontitis and age of the child a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for uncooperative behavior.%目的:调查分析儿童牙科患者就诊行为状况和不合作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改良的合作行为级别评定量表对257名儿童牙科就诊行为状况和相关因素进行调查,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57例患儿不合作行为的发生率为23.3%.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儿童牙科患者不合作行为与就诊原因和患儿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不合作行为发生减少.而就诊原因中的尖周炎是不合作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牙科患者普遍存在不合作行为,就诊原因中的尖周炎和患儿的年龄是不合作行为的重要预测因子.【总页数】4页(P591-593,596)【作者】吴煜;石苡榕;冯华玉;蒋才谦;刘丽;魏园园;邹丹【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儿童牙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儿童牙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儿童牙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儿童牙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儿童牙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儿童牙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儿童牙科,广西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0.1【相关文献】1.患者选择公立或民营医院就诊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中老年患者为例 [J], 顾海;罗新录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研究 [J], 陈少妮;蔡腊梅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分布与就诊延迟影响因素分析 [J], 林凌云; 章晓蓉; 林海鸟4.偏头痛患者健康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齐媛;白莹莹;祁明丽5.2014-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学校肺结核患者就诊和诊断延误影响因素分析 [J], 解艳涛;高汉青;吴越;王赛赛;康万里;刘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牙病治疗中心理行为分析【分享】

儿童牙病治疗中心理行为分析【分享】

儿童牙病治疗中心理行为分析【关键词】儿童牙病治疗心理分析本文通过对儿童在牙病治疗时的心理行为分析,揭示儿童心理活动特点,并对儿童在牙病治疗过程中合作的可能性及针对不同心理和反应采取的治疗方法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1儿童心理行为特点与不合作表现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活泼、好动,其情感极不稳定,意志力、坚持性、理解力和自制力都很差,行为和情绪易受当时外界事物和环境的引诱而发生转移。

在就诊时多有恐惧和环境的引诱而发生转移。

在就诊时多有恐惧怀疑、情感易变等表现,因而在牙病治疗中往往表现不合作,常使治疗难以顺利进行。

娇生惯养的儿童、多依赖性强,在治疗中常以各种借口推脱治疗。

如: 要上厕所,不打针,不让磨牙或只让磨一下,或向父母要挟,不答应某种要求就不补牙等。

治疗中稍有疼痛即大哭大闹,甚至辱骂医生和家长。

生性好动的儿童,则性格外向,不安分,进入诊室时东摸西看。

问这问那,这类儿童情绪非常易变,一般在治疗之初尚予合作,继而则转向抵抗,拒绝治疗。

性格固执任性的儿童,绝大部分不台作,治疗时不肯张口,有时又踢又打。

甚至挣脱逃离诊室。

这类儿童说理和教育往往收效甚微。

2与合作相关的几点因素2.1年龄与合作的关系:学龄前儿童情感常很不稳定,理解力、自觉性和自制力都很差,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影响易导致情绪的变化,尤其在治疗中退到疼痛,即表现出又哭叉闹,不肯张口,回避问题,反抗等拒绝治疗的行为。

并常因此使治疗无法顺利进行,甚至导致治疗失败。

进入学龄期的儿童,随着对外界事物和环境的认知,其情感趋予稳定,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和自制力,常能自我约束,合作程序明显提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个性亦突出地表现出来,自尊、不服从、固执已见、不听劝导等。

这在年龄大的儿童尤为突出。

2.2疼痛与合作的关系:牙科就诊的儿童绝大部分以疼痛为主,持续或剧烈的疼痛,常引起患儿情绪不佳,烦燥不安,或因以前曾有过的激发痛,增加了患儿对牙病治疗的恐惧心理。

故在初诊时多不予合作。

不同年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目的观察不同年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与我院体检或就诊的874例0~7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年龄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0~3岁组287例,4~5岁组298例,6~7岁组289例,分别对三组儿童的口腔健康问题、饮食习惯、保健行为、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等内容进行调查。

结果三组儿童中,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牙龈炎、龋齿及牙石等问题的发生率逐渐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饮食习惯和保健行为评价的良好率逐渐上升,(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逐渐提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不同年龄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与其饮食习惯、自我保健行为及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等有关。

标签:不同年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影响因素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口腔问题有关,尤其是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更是与其成长健康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1,2]。

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体检或就诊的874例0~7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为口腔健康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与我院体检或就诊的876例0~7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年龄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0~3岁组287例,4~5岁组298例,6~7岁组289例。

0~3岁组儿童中,男性151例,女性136例;4~5岁组儿童中,男性162例,女性136例;6~7歲儿童中,男性156例,女性133例。

三组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参考文献[3,4]的方式制定出专门的关于儿童口腔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调查三组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及了解口腔健康的相关知识的情况,调查问卷由儿童家长根据儿童的真实情况进行填写,并当场回收。

儿童口腔行为管理的影响因素及相应措施

儿童口腔行为管理的影响因素及相应措施
1 . 1 情 绪应 激性 目前 针对 儿童 口腔行 为管 理研究 中涉及 的情 绪 因素主要包括情绪应激性、 情绪控制能力及属于正 性情 绪类 型 还是 负性情 绪类 型。情 绪应激 性是指 各 种情 绪 ( 悲伤 、 愤怒) 的强 度 。情 绪控 制 能 力指 的是 自我或 在他 人帮 助下管 理情 绪 的能力 。情 绪应 激性 强 的儿 童易发 怒 、 沮丧 及 抑 郁 。易发 怒 的儿 童如 情 绪 管理 能力 差 就很 容 易 产生 破 坏 性行 为 。因此 , 一 些 家长 眼 中 的“ 无所畏 惧 型” 儿童 一样会 产生儿 童牙 科 治疗 行 为管理 问题 ; 而 易 沮丧 抑 郁 的儿 童 往往 在 陌生人 面前 或 陌生 环境 中不 易 放松 , 通 常贴 标签 为 “ 害羞 ” 、 易焦 虑 、 易 产生 噩 梦 , 最 终 有可 能产 生 内 向 型问题 , 形成牙科焦虑 , 躲避牙科治疗¨ J 。另 一 方
面, 存在牙科行为管理问题 的儿童常有可能存在其 他 的情 绪 和行为 问题 , 如焦虑、 抑郁或躁狂、 “ 多动” 等, 这 部 分少年 儿童 较少参 与学校 社 团活动 , 与 同伴 沟通 次数 少 , 交 流不 通畅 , 常需要 接受 额外 的心里辅
导。 1 . 2 年 龄及 性别 普遍 认 为患儿 年龄及 性别对 牙科 治疗行 为管理
儿童行为管理是一种临床技术 , 同时也是一 门 科学 , 并不 是一 种只是 用来控 制孩 子 的方 法 , 而 是一 种 为发 展 并 最 终 达 到 医师 与 患 儿 相 互 之 间 信 赖 关 系、 并 减少孩 子 恐 惧 与焦 虑 的复 杂方 法 。美 国儿 童 医学会 ( A D ) 对行 为管 理 的定 义 是 医务 人员 与孩 子、 家 长之 间持续 不 断 的 重点 在 于交 流和 教育 的相 互作 用 。与其 目的是减 轻 孩 子 的焦 虑 与 恐惧 , 提 高 对 口腔 健康 重要 性 的认 识 , 并 知 道 如何 保 持 口腔 健 康 。儿童 牙科 治疗行 为管 理 问题 是指 患儿在 接受牙 科治疗 过程 中出现 的一些 抗 拒 性 、 破 坏性 或 不合 作 行为 , 常 导致治 疗不 能继 续 , 强迫 延期 或取 消。破 坏 或不合 作行 为包 括 儿 童 拒绝 进 入 诊 室 、 张 嘴接 受 检 查、 躺在椅位上接受车针钻磨、 注射麻醉药 、 拔牙、 牙 髓治 疗 。并 出现一 些 ? 肖 极 接受 治 疗 的表 现 , 包 括 哭 喊、 抽泣 、 恶心、 呕吐等 。 1 影 响儿 童发 生 口腔 行为 管理 问题 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岁儿童牙科诊室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赵娟
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5年第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 2~6 岁儿童牙科诊室行为的因素。

方法选取71例2~6 岁儿童,分为A组(配合组)、B组(不配合组);获取儿童的情绪类型以及日常的行为特点、儿童母亲的牙科焦虑状况、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意识等资料。

结果 A、B两组患儿的年龄、情绪应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家长口腔健康意识;牙科行为管理;2~6 岁儿童
[中图分类号] R7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4(a)-0168-02
2~6 Years Old Children's Dental Clinic Behavior Influence Factor
ZHAO Juan
Jiu Long Institutes of health of Jiaozhou,Jiaozhou,Shandong Province,26631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2~6 years old children's dental clinic behavior factors. Methods Choose 71 cases of 2 ~ 6 years old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group) and group B (don't deserve to form); For children's emotional types and daily behavior characteristic, the children's mother dental anxiety, children's parent materials of oral
health awareness. Results A, B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age, emotional stres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Parents oral health awareness;Dental behavior management;2~6 years old children
在2~6岁的儿童看来,牙科诊室是一个高要求、高压力的陌生环境。

因为儿童对牙医的认知水平普遍比较低,和其自身气质类型特点,很容易出现一些不配合甚至一些破坏性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就诊的效果[1]。

此外,儿童家长的对牙科的焦虑状态以及家长的牙科健康意识都会影响儿童在牙科诊室的行为表现。

该研究在2013年1月—2014年2月主要通过综合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意识以及对牙科诊疗的态度与儿童的情绪特点以及日常行为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儿童牙科诊室行为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该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192例 2~6 岁儿童,包括女患儿92例,男患儿 100 例。

平均年龄为(4.2±1.3)岁。

患儿纳入标准:牙髓炎、根尖周炎、龋齿至门诊就医的2~6 岁儿童。

排除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症或全身发育障碍的患儿。

所有患儿及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所有患儿临床诊疗均由同一名牙科医生操作,来消除因操作者不同对患儿牙科诊室行为的影响。

1.2 方法
1.2.1 对患儿的诊室行为与表现进行评估患儿的诊室行为与表现的评估主要参考Frankl 行为量表,由 2 名有经验的儿童牙医共同评估,当评估结果有争议时,由更高一级的医生进行评估,最后讨论决定。

患儿的诊室行为与表现可分为六个等级:①完全不配合,患儿的治疗很难继续,需全麻治疗或口服镇静药治疗(5分);②患儿的破坏行为波及范围大、持续时间长,需要用束缚板进行固定治疗(4分);③患儿上肢不配合或造成破坏性行为,必须辅助固定上肢才能继续进行治疗(3分);④患儿能配合治疗,但患儿的咳嗽、恶心、抽泣现象比较明显,需要配合开口器的使用方能进行治疗(2分);⑤患儿能配合治疗,伴有轻微的咳嗽、恶心、抽泣,经由医生及家长的言语管理后能配合治疗(1分);⑥完全配合(0分)。

根据评估结果将患儿的诊室行为与表现进行分组,得分
1.2.2 问卷调查在进行问卷调查前,取得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后,由操作者向患儿家属解释问卷的相关项目。

由患儿的监护人填写包括患儿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

除此之外,问卷的内容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患儿的情绪应激性,由患儿家长代为填写。

情绪应激性主要由爱哭、易紧张、易发怒、易害羞四个指标构成,每项分值在(0~10)之间,10 分为完
全符合,0 分为完全不符合,总分值为(0~40)。

B.患儿幼儿园入园的表现,患儿幼儿园入园的表现也是由患儿家属综合评估后代为填写。

患儿幼儿园入园的表现主要由患儿的入园首日哭闹表现以及患儿后续哭闹的持续的时间构成,分值为1~4分:①幼儿园入园首日患儿严重哭闹,不得不改日再送,患儿哭闹状态持续多达一月(4分);②幼儿园入园首日患儿中度哭闹,经家长及老师解释后患儿的哭闹现象有所缓解减轻,但第二天患儿的再次哭闹,哭闹状态持约为1~2 周(3分);③幼儿园入园首日,患儿出现哭闹,但经由家长及老师安抚解释后哭闹表现得以缓解,且之后处于平稳状态(2分);④幼儿园入园首日患儿基本无哭闹表现(1分);C.家长预先对患儿的诊室表现及行为打分,预测患儿完全不配合为5分,完全配合为0分,中间分别为1~4分。

D.儿童龋齿与家长的责任承担态度关系调查,分值为0~10分,家长认为儿童龋齿完全由自己承担责任打 10 分,完全与自己无关打 0 分。

E.母亲的牙科焦虑程度采用 DFS/DAS 量表进行测量。

1.3 统计方法
统计软件采用SPSS 20.0,对患儿的情绪应激性评分、牙科诊室表现与行为评分、幼儿园入园表现评分、家长口腔健康责任承担度评分、母亲牙科焦虑指数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配合组与不配合组各变量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比较;低龄儿童牙科诊室行为与各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双因素相关性分析、二项Logistics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P
2 结果
2.1 2~6岁儿童牙科诊室的表现评分
192例患儿诊室表现评分平均为(2.34±0.79),依据评估结果将患儿的诊室行为与表现进行分组,得分
2.2 A组与B组各影响因素之差异性分析
A、B两组患儿的年龄( 4.31±0.79 vs 3.68±1.02)、情绪应激性(16.53±4.37 vs
24.14±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2.3 2~6岁儿童牙科诊室行为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家长对儿童口腔疾病的责任承担度、患儿的幼儿园入园表现、治疗的持续时间、患儿的情绪应激性与儿童的牙科诊室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性(P
表2 2~6岁儿童牙科诊室行为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最新研究认为,患儿牙科诊室不合作表现及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就诊情境、环境和个体自身气质类型特点等[2]。

就诊情境主要是指就诊时医生的沟通方式以及医患的互动模式。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口腔健康意识、牙科焦虑程度、家庭抚养模式等。

个体的气质类型特点主要包括情绪控制能力、情绪应激性。

怎样通过这些影响因素建立一套简易的低龄患儿牙科诊室内行为预测模型是当前研究的主要困境。

由于2~6岁儿童年龄特点,根本无法准确的获得大量准确的信息,只能通过儿童家长获得,但是家长对患儿牙科诊室表现及行为的影响又极为复杂,包括家长的情绪状态、口腔健康意识、对牙科的焦虑恐惧程度均会影响患儿就诊时的表现[3]。

2~6岁儿童日常行为的特点与其进行口腔诊疗时的表现密切相关。

幼儿园在初入幼儿园时也是同样面对的是高要求、陌生的环境,与牙科诊室类似。

因此,患儿幼儿园的入院表现有利于推测患儿的牙科诊室行为。

该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幼儿园入园表现与其牙科诊室表现及行为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
综上所述,家长对儿童口腔疾病的责任承担度、患儿的幼儿园入园表现、治疗的持续时间是影响 2~6 岁儿童牙科诊室行为的主要因素,治疗前应与家长进行针对性的沟通,从而减少2~6 岁儿童的不良牙科诊室行为。

[参考文献]
[1] 马晓丽,方卫红,苏云凤.黄埔区2~6岁儿童行为问题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16):86-87.
[2] 高艳霞,朱红.儿童牙科行为管理问题的研究现状[J].北京口腔医学,2013(1):58-60.
[3] 樊林.学龄前儿童牙科诊疗行为特点及治疗方法探讨[J].广东牙病防治,2011(7):369-371.
[4] 阳婵,邹红梅,邹静.初诊儿童牙科不合作行为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5):501-504,508.
(收稿日期:2015-0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