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七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_第11课元朝的统治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第十一课 元朝的统治导学案设计和答案

7.管辖西藏: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三、课堂检测
1.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其目的是【C】
A.发展农业生产B.加强民族交融C.有效统治全国D.实现国家统一
2.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A】
(2)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①为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中可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②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③元朝设置了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④元朝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答:行省制度。澎湖巡检司。
(3)材料三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是什么?这与元朝统有何关系?
答:蒙汉两族的交流日益增多,差异越来越小。元朝的统一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
五、教学反思(学习收获)
【歌谣助记】中书省管全国,六部分管各项事。枢密院管军事,调度全国的军队。御史台负监察,监督中央地方官。鲁、晋、冀为“腹里”直属中央中书省。岭北、辽阳十行省,省下设路、府、州、县。澎湖巡检管台湾,西藏设置宣政院。
【收获满满】
1.第一个: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元朝疆城:“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3.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4.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说课稿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讲述了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以及其统治措施。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元朝的、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元朝时期的社会风貌。
二. 学情分析根据对七年級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他们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会对元朝的建立过程和统治措施产生浓厚兴趣。
但同时,学生对于元朝的制度、经济政策等方面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关键信息,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掌握元朝的建立过程、制度、经济政策及文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朝的建立过程、制度、经济政策及文化特点。
2.教学难点:元朝制度和经济政策的理解与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授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元朝的建立为背景,引发学生对元朝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元朝的制度、经济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教师讲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元朝时期的典型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元朝的社会风貌。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元朝的认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采用流程图、时间轴等方式,展示元朝的建立过程、制度、经济政策等关键信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设计(含答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元朝的政权性质和元朝的疆域。
2.掌握元朝的行省制度和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措施。
3.理解元朝在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和民族交融方面的历史贡献。
【重点难点】重点:行省制度的内容、元朝管辖西藏和台湾的措施难点:元朝的历史贡献【新课探知】一、元朝的疆域1、地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元朝疆域的范围:(1)北逾_________ ,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___________. 超过汉朝和唐朝。
(2)今天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云南、东北广大地区,_______及________,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
3、元朝疆域的特点:__________ 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二、行省制度1、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创立了行省制度。
2、内容(1)中央①设_____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____、、、、、六部,分管各项政务。
②设_________,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③设_________,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①元朝把山东、山西、河北称作“________”直属中央的_________。
②其他地区,除了、地区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10个行省。
③在行省之下, 设路、府、州、县。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为了对辽阔的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2、对东南地区的管理( 台湾) :(1)措施:元朝在澎湖岛设管理澎湖和琉球(今)(2)意义: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________ 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对西南地区的管理(西藏):(1)措施:①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西藏地区用兵和,后来蒙古贵族代表与吐蕃的上层政教代表共同商定,归附蒙古。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元朝的建立和统治;2. 理解元朝统治的社会政治特点;3. 掌握元朝的开创者和重要统治者;4. 理解元朝统一多民族的方法;5. 能够分析元朝统治的优点和缺点。
导学重点:1.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2. 元朝的社会政治特点;3. 元朝统一多民族的方法。
导学难点:1. 掌握元朝的开创者和重要统治者;2. 能够分析元朝统治的优点和缺点。
导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朝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你们还记得吗?2.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是《元朝的统治》,请同学们看课文的标题,你们对元朝有什么了解吗?二、讲授新课(15分钟)1.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书本P78)元朝是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它的建立与蒙古族的统治者成吉思汗紧密相关。
元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巩固他们的统治,包括重新规划行政区域、改革税制、修建运河等。
2. 元朝的社会政治特点(书本P79)元朝的社会政治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蒙古人享有特权,其他民族受压迫;- 官吏晋升多依赖考试;- 发达的奴隶制经济;- 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相结合。
3. 元朝统一多民族的方法(书本P80)元朝统一多民族主要靠以下几个方法:- 通过蒙古军队的征服和统一;- 通过控制南方士族来统一天下;- 统一文字和法律,加强文化控制。
三、小结(5分钟)同学们,请用自己的话回答以下问题:- 元朝是由谁建立的?- 元朝统治的社会政治特点有哪些?- 元朝是如何统一多民族的?四、拓展思考(15分钟)请同学们讨论以下问题,并写下自己的答案:1. 元朝统治的优点有哪些?2. 元朝统治的缺点有哪些?3. 你认为元朝做得好的地方和做得不好的地方分别是什么?五、课堂检测(10分钟)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 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2. 元朝统治的社会政治特点有哪些?3. 元朝统一多民族的方法有哪些?4. 请分别列举元朝统治的优点和缺点。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11课 元朝的统治1

《元朝的统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了解元代的行省制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元朝与其他朝代的疆域图,认识到元朝版图之大。
通过学习元朝的一系列制度,区分其在行政制度方面有怎样的新的建树与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其一系列统治措施,促进了民族大交融,各民族平等。
认识到台湾、西藏自始至终都是中国的一部分。
二、教学重点:行省制度的内容;宣政院的作用三、教学难点:元朝在行政制度方面新在哪里,发展在哪里四、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讨论法五、课时:45min六、课前准备:材料的挑选与ppt的制作七、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情境导入法展示地图,设问: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各疆域图分别属于哪几个朝代(学生回答)由此引入课题(二)新授环节一:了解元朝的特征(1)通过展示《中国历代疆域》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并概括元朝的疆域特征:历史上版图最大(2)通过与南宋时期形势图相比较,让学生概括元朝的特点:统一政权(3)设问:疆域辽阔的元朝是由那个民族建立的?(学生回答)得出:第一个;少数民族由此将几个关键词总结可得出: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统一政权环节二:小组讨论,了解元朝的统治小组讨论1:设问:一个善于骑射的游牧民族,面对辽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和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原文化,它该如何去管理呢?学生可分三种情况去讨论,探讨元朝统治的特点:沿袭汉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小组讨论2:设问:究竟元朝的统治者是怎么去统治的呢?请同学们通过观察疆域图上的信息,结合课本概括元朝是如何统治的,小组讨论并绘制框架图与大家分享其观点。
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强调元朝的统治措施。
元朝的统治分三步走。
第一步,仿汉制,在中央设枢密院、中书省和御史台;第二步,在地方实行行省制;第三步,对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地管理,设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下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设计和答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下第十一课--元朝
的统治导学案设计和答案
导学案年月
C.归西藏自治区管辖
D.归宣政院统辖
4.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
它疆域辽阔,民族众多。
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C】
①建立蒙古政权②将西藏纳人行政版图③灭亡西夏④创立行省制度,加强对全国
的统治【C】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四、拓展延伸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
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
多。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材料三元末反映草原地区蒙汉民族生活的评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
(1)材料一中的“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元朝时这一地区归哪一机构统辖?
答:
藏族。
宣政院。
(2)从《元朝疆域图》中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
元朝开创了哪种政治制度?并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澎湖和琉球?
行省制度。
澎湖巡检司。
答:
材料三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是什么
(3)
这与元朝统有何关系
?
?
蒙汉两族的交流日益增多
答:
,
差异越来越小。
元朝的统一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
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
五、教学反思(学习收获)。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3)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讲述了元朝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认识元朝时期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和发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元朝的统治措施和影响可能了解不深。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元朝的初步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掌握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措施。
2.难点:元朝时期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和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素材:与元朝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4.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元朝的初步认识,然后简要介绍元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素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元朝的统治措施。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元朝的统治措施,如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11课元朝的统治-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元朝在短时间内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2.掌握元朝的特点和特征。
3.理解统治者对科举制度的重视和影响。
4.了解元朝对文化和科技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1. 元朝的异族统治1.蒙古草原的分裂和统一。
2.元朝的建立和疆域扩展。
3.确定元朝的特点和特征。
2. 科举制度的重要性1.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2.元朝加强科举制度,并与宋代有所不同。
3.科举制度的影响和意义。
3. 文化和科技的发展1.蒙元时期文学、艺术和科技的繁荣。
2.元代的科技成就:火药、指南车等。
3.印刷术的发明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出示元代的地图和建筑图片,带领学生回到元朝时期,引导他们了解元朝的特点和特征。
2. 讲授环节1.讲解元朝的建立和统治者的背景。
2.介绍元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3.解释科举制度的影响和意义,及其在元朝时期的贡献。
4.分析元代文化、艺术和科技的发展。
3.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通过问题解答环节,巩固学生对元代与其他朝代的区别和特点的理解。
3.小组展示元代文化、艺术和科技的成就。
4. 总结环节通过总结和讨论,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元朝的文化和科技成就给中国历史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元朝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组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等互动环节。
2.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以便教学设计更好地贴近学生实际。
3.通过讲解、互动和小组展示,检验学生对元代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4.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
2、掌握元朝行省制度建立的史实;知道西藏在元朝时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3、知道元朝加强对台湾等地区的管辖。
学习重点:行省制度
学习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元朝的疆域(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朝疆域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朝疆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省制度(1)在中央由_______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__________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________负责监察事务。
(2)元朝把___________________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3)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__,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_________________
3、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元朝在_________设置____________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__________地区用兵和招降。
(3)后来蒙古贵族代表与吐蕃的上层政教代表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
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朝建立后,在西藏设置____________,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二、合作学习:
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有哪些?
三、课堂小结:元朝的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度→对西藏设置宣政院
→在台湾设置澎湖巡检司
四、课堂检测
第11课《元朝的统治》检测题
1、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_____朝()
A、秦
B、唐 C 、隋D、元
2、依据元朝的行政区划,现在的西藏隶属于(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自治区
3、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 )
A、流求
B、夷洲
C、琉球
D、大都
4、元朝时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调度全国军队的是()
A、枢密院
B、六部
C、中书省
D、御史台
5、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中书省
B、澎湖巡检司
C、枢密院
D、御史台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一个朝代()
A、秦
B、唐 C 、隋D、元
7、阅读材料: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1)你从材料中能够获得什么主要信息?
(2)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边疆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3)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元朝设置了什么机构?在西藏设置了什么机构?
导学案答案:
二、行省制度的实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和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维护了国家统一,行省作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逐渐稳定下来,也加强了对各族人民的管辖,促进了民族融合。
检测题答案:
1、D
2、C
3、C
4、A
5、B
6、D
7、(1)元朝疆域辽阔
(2)行省制度
(3)澎湖巡检司宣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