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鸫”-2主动防护系统
主动防护系统一览

主动防护系统一览作者:来源:《现代兵器》2016年第09期主动防护技术主要采用全新的防护理念,融合多种防护技术,以其有限的增重,达到增加防护深度和拓展防护空间的目的。
研究表明,主动防护系统能使坦克在作战中的生存概率提高1倍;在被轻型反坦克武器实施近距离、全方位突袭时,主动防护系统能够使坦克的生存力提高3~4倍,大大提高了坦克的使用效能。
主动防护系统是提高装甲战斗车辆防护和生存能力的有效技术手段,也是装甲战斗车辆整体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
主动防护系统分为软杀伤(干扰型)、硬杀伤(拦截型)和软/硬杀伤型(综合型)。
硬杀伤系统是中近距离反击防御系统,由感测器、处理器与拦截措施组成,通常使用雷达侦测,在获得拦截目标信息之后,处理器计算出最适当的作用时间,启动反制措施击毁来袭弹药。
软杀伤系统则是利用烟幕弹、干扰机、诱饵及降低特征信号等多种手段迷惑和欺骗来袭的敌方导弹。
发展现状俄罗斯“舰队”坦克的主动防护系统 T-14“舰队”主战坦克配备了由科洛姆纳机械制造设计局研制的“阿富汗尼特”(Afganit)拦截型主动防护系统,包括安装在炮塔左、右两侧下部的10发拦截弹药以及炮塔左、右前下部安装的雷达等,主要用于拦截反坦克导弹、火箭弹等相对较低速的目标。
当遭受炮弹或导弹攻击时,借助于毫米波雷达和火控系统,确定来袭弹药的坐标、速度和飞行方向,在距离坦克20~30米内,采用撞击芯型战斗部(弹头),可拦截最大速度为1700米/秒的次口径穿甲弹。
该系统首次使用了俄罗斯RU 2263268专利技术,发射装置由1个垂直向和水平向旋转的弹架组成,战斗部的辅助引爆借助引信(起爆管)的预编程序实现,引信在战斗部爆炸物质模块后部排列成矩阵。
同时,“舰队”坦克还采用了干扰型主动防护系统,包括在炮塔四角上部安装的4部告警传感器以及在炮塔顶部安装的烟幕弹发射装置等。
炮顶前两侧各装1组12具烟幕弹发射装置,炮塔顶部左侧中部内嵌2组各12具向上发射的烟幕弹发射装置(能有效防御攻顶导弹)。
现代主战坦克的综合防护系统_上_

们能够在昼夜间全天候对敌方军队战
降低武器装备被发现概率问题还
役战术体系整个纵深内(达到 300 千 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为此,乌克兰哈
米)配置的坦克装甲车辆实施毁灭性 尔科夫莫洛佐夫设计局专业设计人员
打击。
研制出了降低坦克装甲车辆被发现概
这种作战环境局势就要求对坦克 率的技术设备:动力传动室和行动部
基体装甲进行现代化改进的同时,还 分的热屏蔽层、动力室的新型散热
光电干扰系统能够提供坦克被激 光器照射的方向光信号和声信号,自 动向受到敌方威胁的方向发射烟幕 弹,削弱和部分反射激光线,破坏来 袭弹药导引头的工作,压制相应来袭 反坦克武器的效能,以及在手动(应 急情况下)发射烟幕弹。
光电干扰系统有自动和半自动两 种工作方式(半自动工况时由车长实 施烟幕弹的发射)。3D17 烟幕弹的发 射距离为 50~80 米。一枚烟幕弹发射 3 秒种后可形成高15米、宽10米的烟 幕墙。
的方向仍然可能是研制综合干扰系 “鸫”主动防护系统,该系统于1983年
紫外线辐射被动系统,具有探测以± 装甲车辆防护的最有效方法是爆炸反
2.5度角发射或飞临的导弹的能力。 应装甲和主动防护系统综合配套使
还有一种更具优势的类似系统是 用,这种综合系统能够保证为坦克装
可干扰飞临反坦克导弹方向的系统。 甲车辆的全方位防护现代反坦克武器
其原理是干扰发射机发射调制成型光 的攻击提供互补,对此,俄罗斯和其
“屏障”主动防护系统
射机发射的光束不能精确对准方向,
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都对主动
而大约是向火炮身管轴线± 40 度的 防护系统抱有极大期望,这种系统发
扇面散射。
现和摧毁飞临坦克的反坦克弹药,从
目前,俄罗斯设计人员正在研制 而保护坦克的主装甲。世界上研制和
现代装甲战车的生存之战(下)

现代装甲战车的生存之战(下)虽然在作战飞机上装备辅助防护装备已经有些年头了,但是这种装备真正应用在装甲战车上还是近些年的事情。
装甲车上的辅助防护系统分为多种形式:硬杀伤式、软杀伤式和综合杀伤式。
其中,软杀伤式辅助防护系统可以对抗正在逼近的各种反坦克制导武器,诱骗其远离装甲平台后爆炸;硬杀伤式辅助防护系统则是在来袭武器尚未撞击到装甲平台之前,发射拦截弹摧毁之;而综合杀伤式则是综合应用激光探测器、烟雾榴弹发射装置和其他威胁告警系统,根据威胁的类型采用相应的防护手段(干扰诱骗或拦截),或者同时采用两种措施进行复合防护。
德国近年来,德国在装甲战车的主动防护研制方面成绩斐然,这里介绍其三种产品:“阿威斯”硬杀伤主动防护系统,多功能车辆防护软杀伤系统,以及适合于轻型车辆安装的快速遮蔽系统。
“阿威斯”硬杀伤主动防护系统该系统是德国迪尔BGT 防务公司研制推出的新产品。
系统利用雷达探测来袭目标;一旦发现来袭目标,即刻就会发射3千克重的榴弹在车辆前方10米处实施拦截(榴弹的最大射程为75米),整个过程只需0.355秒。
其雷达可以为车辆提供全方位360度扫描,而对抗弹药则由一个回转速度为600度/秒的定向发射系统发射。
在2007年7月21日进行的一次试验测试中,一辆“豹”2坦克安装的该系统成功地拦截并摧毁了一枚“米兰”反坦克导弹。
但安装这种系统也给车辆带来了一些麻烦,它使车辆的重量增加了400千克,高度增加了400毫米,长度也增加了约400毫米。
多功能车辆防护软杀伤系统最近,德国陆军打算接收405辆“美洲狮”装甲步兵战车。
这种由PSM(克劳斯?玛菲?威格曼公司和莱茵金属公司合伙组成的联合投资公司)提供的“美洲狮”将成为北约第一种即将部署的装有软杀伤系统的车辆。
“美洲狮”装有遥控武器站,武器站配备1门30毫米机关炮、1挺5.56毫米机枪,以及伊兹公司研制的顶置式多功能车辆防护软杀伤系统。
其中后者已经在“豹”2主战坦克上进行过成功测试,应用潜力很大。
惠普LaserJet Pro MFP M329, M428-M429 保修和法务指南说明书

1 服务与支持 ............................................................................................................................................................................................... 1 HP 有限保修声明 .................................................................................................................................................................... 2 英国、爱尔兰和马耳他 ................................................................................................................................... 3 奥地利、比利时、德国和卢森堡 ................................................................................................................. 4 比利时、法国和卢森堡 ................................................................................................................................... 4 意大利 ..
步兵便携式武器战斗部面向城市作战目标

步兵便携式武器战斗部:面向城市作战目标李林在车臣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许多战斗都发生在人口聚集、街巷纵横、高楼林立的城市环境中,重型、远程武器往往派不上用场,步兵便携式武器就变得吃香起来。
在城市战条件下,步兵便携式武器要用来对付形形色色的目标。
典型的目标包括暴露和隐蔽的步兵、未披挂装甲的普通车辆、轻型装甲车、重型装甲车(通常披挂一层或多层由轧制均质钢、高强度钢、铝或钛等制成的金属装甲,或披挂由陶瓷、金属和纤维增强塑料等制成的复合装甲,有的还另外披挂一层或多层爆炸反应装甲),以及装备主动防护系统的装甲战车、披挂电装甲的战车等。
典型目标还包括土木掩体、混凝土掩体,由木头、砖块、水泥和煤渣建造的建筑物及其入口,以及复杂的地下设施。
为了对付上述目标,已经研制出或正在研制多种类型的战斗部。
如爆破/杀伤战斗部、温压战斗部、空心装药(包括多模空心装药、紧凑空心装药、防区外空心装药)战斗部、爆炸成形弹丸战斗部、串联战斗部、碎甲战斗部、模块化装药侵彻战斗部、综合效应战斗部、变几何形战斗部等。
它们对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作战效果,如右表所示。
爆破/杀伤战斗部顾名思义,爆破/杀伤战斗部综合了两种传统战斗部——爆破战斗部和杀伤战斗部的毁伤机理,引爆时除了形成强烈的冲击波外,还会产生大量高速飞行的破片。
在开阔地带,破片能大面积杀伤人员等软目标,而爆破效应的杀伤范围相对较小,在建筑物内部等封闭空间,两种效应都能造成巨大破坏。
不过,由于战斗部重量和尺寸的限制,这两种效应不容易完全兼顾,增强一种效应时要尽可能避免对另一种效应造成影响。
在装药中添加少量铝粉能有效增强爆破效应,同时不会明显降低破片的飞行速度。
相应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控制和增强破片效应上。
战斗部壳体自然破碎所产生的破片,大小和分布都非常没有规律,严重影响了战斗部的整体杀伤效果。
目前,主要有两种控制破片大小的方法:一种是预先在战斗部壳体上开槽,形成一定图样的沟纹,当战斗部爆炸时主要从沟纹处断裂,产生预定大小的破片,另一种方法是将预制破片预先装入战斗部内,在爆炸时高速射出。
90式坦克的“升级版”

90式坦克的“升级版”背景日本90式主战坦克自1990年列装算起,已经有15个年头。
列装以来,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以每年15~20辆的规模持续生产,主要装备日本陆上自卫队的王牌――驻守北梅道的第7装甲师。
估计,到2005年的装备数量在280~300辆之间。
由于90式坦克经历了长达15年的研制周期,算得上是“精雕细刻”。
“十五年铸一剑”的结果,使90式坦克达到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在1994~1997年的《世界主战坦克排行榜》上,一度独占鳌头,令人刮目相看。
不过,列装15年来,90式坦克一直未加以改进.而德国的“豹”2坦克已经改进到“豹”2A6坦克,美国的M1坦克已经改进到M1A2SEP坦克。
相比之下,日本的90式坦克只能是“不进则退”了。
近年来的《世界主战坦克排行榜》上,90式坦克只能退居“老三”,而且还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
日本军方一直视90式主战坦克为“最终阻滞敌人入侵的主力兵器”,更有“以质量对抗数量”的考虑,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军方大力鼓吹的“新战车”(新型主战坦克)终于浮出水面。
其实,早在90式坦克定型之初,日本的防卫技术本部就在着手下一代坦克的基础性研究,包括新型动力装置、模块化装甲、新型火控系统等。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所谓的“日本未来坦克”也露出了冰山一角。
让我们看一看日本未来主战坦克的庐山真面目吧。
战技指标尽管在1997年末的日本期刊上已经介绍了日本未来坦克的只言片语。
但是,直到2001年的《日本防卫白皮书》上,才透露出“新战车”的若干战技性能指标。
其要点是:战斗全重在40吨左右:装120毫米滑膛炮,威力要相当于或超过现在90式坦克的火力性能:装1200马力的柴油机,机动性要与90式坦克相当:具有与如式坦克相当的防护力,具有C4I性能的高级指挥控制系统,降低制造和运用维护成本:具有进一步改进的潜力。
乍看起来,这种迟迟不肯露面的“日本新战车”的性能并不算很先进。
其实,最难的是“以40吨的战斗全重要达到90式坦克的防护水平”和“降低成本”这两条。
小度写范文【主动出击见招拆招】 见招拆招模板

【主动出击见招拆招】见招拆招目前,装甲车辆在战场上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威胁。
这些威胁除了有化学能弹药(如近距离发射的RPG火箭弹)、动能弹药(如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还有种类繁多的攻顶弹药。
因此,要求主动防护系统必须能够尽快探测和跟踪来袭目标,计算最佳反应时间并进行“软”或“硬”杀伤防护。
为确保成功,上述过程必须在1秒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并能够在所有气象和能见度条件下实施,而且要把对周围人员的连带毁伤降至最低。
按照防护机理的不同,主动防护系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反制或“软杀伤”系统,即采用信号削减措施(如隐蔽、干扰和诱骗等)使来袭弹药陷入迷盲状态或改变方向;二是主动或“硬杀伤”系统,即在敌方导弹或炮弹撞击车身之前对其进行拦截。
“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俄罗斯的“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探测器与控制装置、杀伤弹药和发射装置。
探测与操纵装置由毫米波雷达、计算机操纵台和指令转换部分组成。
毫米波雷达能够对坦克周围220度范围进行扫描,当发现有类似于导弹或火箭筒一类的目标接近自身50米处时,雷达转入跟踪模式,判断来袭目标是否会击中自身保护的坦克装甲车辆。
如果判断有可能击中,雷达就继续收集目标的运动数据,并让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处理这些数据,在炮塔的周围设置有26发抛射弹药,发射弹匣呈扁盒形,拦截弹也呈扁平状,每一发拦截弹保护一个水平扇形区,相邻拦截弹的拦截区相互重叠,以保证来自同一方向上多枚来袭目标实施重复截击。
计算机确定需要发射时,自动选择处于最佳位置上的那一发拦截弹,发出射击指令后,拦截弹向上弹出.在距离坦克外侧3米左右的高度上爆炸,形成向下的斜向定向爆炸破片射流,将来袭导弹或火箭弹击毁。
可拦截的来袭目标速度范围大致在700米/秒-以下。
目标探测距离为50米,系统反应时间为0.07秒,再次拦截时间间隔为0.2~0.4秒。
据说该系统可以对抗现役的反坦克导弹、火箭弹和从远距离发射的速度已经降低的破甲弹和碎甲弹。
E-2D预警机关键技术与典型作战应用

E-2D预警机关键技术与典型作战应用E-2D预警机是一种由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研发的最新一代预警机,它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可以在空中提供强大的监视和指挥能力,以及实时的战场情报支持。
E-2D预警机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多功能性,成为了美国海军及其盟国的关键装备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E-2D预警机的关键技术和典型作战应用。
E-2D预警机采用了先进的无源相控阵雷达技术,这是其关键技术之一。
相比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相控阵雷达具有更高的扫描速度和更广的扫描范围,可以更快地捕捉到目标并进行跟踪。
E-2D预警机还配备了先进的电子侦察设备和通信系统,能够实时监听和分析电磁信号,为指挥官提供全面的电子情报支持。
这些高科技装备使得E-2D预警机能够更好地掌握战场态势,及时发现和跟踪敌方目标,为作战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
E-2D预警机在典型作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航母编队的“眼睛”和“耳朵”,为航母提供空中警戒和指挥控制功能。
E-2D预警机可以在远距离上探测到潜在的威胁,及时预警并指挥舰载机进行拦截和防御。
E-2D预警机还可以担任预警和指挥控制任务,支援海军作战舰艇、陆基防空系统和其他航空兵力,提高整个海军力量的联合作战效能。
E-2D预警机还可以执行搜索救援、海上监视、反潜作战等任务,为海军的多样化作战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E-2D预警机还具备超强的电子战能力,能够有效干扰和压制敌方电子系统,保护友方部队的通信和雷达设备。
它还可以对敌方目标进行电磁情报收集和分析,为部队提供宝贵的情报支持。
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E-2D预警机可以发挥出其优势,帮助部队在电子战中取得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鸫”-2主动防护系统
现代采用空心装药战斗部的弹药是最常见的,也是最有效的反坦克弹药,如反坦克导弹、火箭弹以及无坐力炮弹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武器系统的重量轻,破甲威力大,飞行速度低。
尽管坦克装甲车辆的装甲厚度和防护能力一直在不断地提高,但它们在采用空心装药战斗部的反坦克弹药面前仍然显得非常脆弱。
要从根本上改善坦克装甲车辆对破甲弹的防护能力,最佳的方法之一就是采用主动防护系统(又称主动装甲)。
主动防护系统的特点是在对己方坦克足够安全的距离上,探测到来袭的反坦克弹药,并将其摧毁,保证己方坦克和人员的安全。
?
在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研制的第一代“鸫”(drozd)(1030M)主动防护系统已经能够防御反坦克导弹和反坦克榴弹等反坦克弹药的攻击。
1983年有少量的T―55坦克安装了这种主动防护系统;1990年前,有大约250辆现役的T―62坦克也安装了这种系统。
?
第一代“鸫”主动防护系统由毫米波探测器、雷达设备组件、火箭弹发射器和控制系统组成。
坦克炮塔两侧各装一个毫米波探测器和4个有装甲保护的火箭弹发射器,毫米波探测器用来探测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火箭弹等来袭目标,雷
达设备组件安装在坦克炮塔后部,控制面板安装在坦克炮塔内车长前方位置。
该系统有自检功能和安全保险功能,当坦克舱盖打开时,拦截火箭弹发射电路会自动切断,以保证乘员的安全。
控制系统中的程序能在目标回波信号中自动筛选出以反坦克导弹和反坦克火箭弹的典型速度飞行的目标信号,然后系统自动发射1发至多发火箭弹进行拦截。
?
每个拦截火箭发射器都是双联装的,以20o固定仰角安装在炮塔上,全系统可拦截8次反坦克弹药攻击,两次拦截的最小间隔时间为0.3s。
拦截火箭弹采用预制破片高爆战斗部,在距坦克7m处爆炸,以大量破片摧毁来袭反坦克弹药。
?
“鸫”―2二代主动防护系统采用更先进的方式探测来袭反坦克弹药和处理各种信号,并且采用了许多新型的基础部件和更有效的反击弹药,来增强“鸫”―2二代主动防护系统的战斗效能。
“鸫”―2二代主动防护系统可提供360o 的全方位防护,在地区冲突和城市巷战中,它将充分显示其重要性,使坦克的作战使用方式发生根本的变化。
?
第一和第二代“鸫”式主动防护系统适用于各种坦克。
目前世界各国军队装备着数万辆较老式的坦克,它们大多数是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生产的,甚至还有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装甲防护能力已不适应现代作战的需要,但若要全部更新是多数国家经济难以承担和不必要的,用“鸫”―2主动防护系统改装现役老坦克是一个效费比极高的最佳的
选择。
“鸫”―2主动防护系统能让老坦克对反坦克导弹和火箭筒等反坦克弹药的防护能力,提高到比最新一代坦克的还好。
用“鸫”―2主动防护系统武装最新一代坦克,将使其防护能力达到世界前列。
?
显然,“鸫”―2主动防护系统可以防御反坦克导弹、火箭弹以及无坐力炮弹等反坦克弹药,但不能对付坦克和反坦克炮发射的各种穿甲弹,因为它们的飞行速度太快,超出了主动防护系统的拦截速度范围。
对坦克和反坦克炮近距离发射的破甲弹,因为它们的飞行速度快,“鸫”―2主动防护系统同样将难以拦截。
但对远处坦克和反坦克炮发射的低初速的破甲弹和碎甲弹,因为速度已经进一步降低,该主动防护系统应可以拦截。
?
“鸫”―2主动防护系统可以防御从地面、山上、楼上、直升机上发射的大多数反坦克导弹、火箭弹以及无坐力炮弹等反坦克弹药,但对超过20o的俯角从山上、楼上、直升机上发射的反坦克弹药无法防御,也不能防御飞机布撒垂直下落的反坦克子母弹。
?
“鸫”―2主动防护系统至少可保证31辆坦克在一个区域内作战时,各坦克上的电磁波不至于互相干扰,但更多坦克集群作战时可能会有麻烦。
?
“鸫”―2主动防护系统在拦截来袭反坦克弹药时,爆炸碎片可能会向外喷射很远,这可能严重威胁在该地区地面
行动的已方步兵。
在恶劣战场环境下的工作可靠性及长期稳定性尚需实战验证。
?
“鸫”―2主动防护系统虽然有上述种种局限性,但毕竟是坦克装甲车辆防护上的一次革命。
它可能在某次战争中使步兵反坦克武器完全失灵,从而使战争的格局完全改观;它也可能使主要依赖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弹袭击坦克的武装直升机对坦克几乎完全失去杀伤力,让武装直升机这种反坦克明星黯然失色;它甚至可能改变一场战争的结局,因此,对这种系统的重要性绝不要低估。
此外,估计“鸫”―2主动防护系统需要坦克上加装辅助动力系统,来保证坦克静止状态时该系统的供电。
?
“鸫”式主动防护系统性能参数
“鸫”“鸫”―2 水平防御区域±40o360o
高低防御区域-6o~+20o-6o~+20o
来袭弹药
速度范围70m/s~700m/s50m/s~500m /s
拦截成功率大于70%大于90%
系统功耗700W500W
可兼容坦克数量
最少31辆最少31辆
系统重量1000kg800kg 拦截火箭弹弹径107mm
拦截火箭弹质量9kg
拦截火箭弹初速190m/s
弹药基数8发
再装弹时间1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