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微课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2 5 卷
第2 期
菏 泽 医 学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0U RNA L OF HEZE M ED I CA L C0 LLEGE
V0L. 2 5 N0. 2
2 01 3
2 01 3拄
D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8 - 4 1 1 8 . 2 0 1 3 . 0 2 . 3 7
1 . 2 方 法 实验 组 和对 照组学 生 由同一 教 师授课 , 选
8 0
第2 5 卷
第2 期
菏 泽 医 学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 URNA L O F H EZE M ED I CAL COLLEGE
V0 LJ 2 5 N0. 2
2 01 3
2 0 1 3 年
按 照 知识 点 对 视 频 进 行 切 割 , 把 课 程 出现 的重 点 和 难 点 变成 若 干 个 “ 颗粒化 ” 视频 , 并 配 以辅 助 性 教 学
脑, 必要 时可借助手写板 , 制作地点为安静 、 整洁的 环境 。采取的制作方法 主要是 录屏软件+ P P T 方式 , P P T 由任课教师 自己制作。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 式授课 , 实验组采取传统教学为主、 微课为辅 的方式 进行 , 两组课堂授课所用 P P T 内容相 同。 任 课 教 师 首 先在 腾 讯 网站 申请 Q Q号并 在课 堂 上公布 , 加入实验组 Q Q 群, 建立一个 即时互动的微 学 习平 台。任课教师针对课本上 的难点和重点 内容 通过查阅资料 、 上 网搜索等手段制作若 干微课小视
微 课 在 高 职 高 专 生 理 学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刘 慧霞

微课教育,应用创新——微课在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教育,应用创新——微课在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数码世界 P .165四、基于微课的抛锚式教学方法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本研究以“Word制作电子海报”教学为例。

本次课例包含两个课时,历时80分钟,教学对象为中职一年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

在课前阶段,笔者根据教学实际,制作了《页面设置》《艺术字编辑》、《图片编辑》《图文混排》等知识点的微课,并在课堂开始前下发到学生端计算机。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本课例开展时间正是本校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际,学生对此内容较为熟悉,因此笔者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关于该主题的案例,以此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情趣。

2.确定任务,设置“锚”教师在创设情境阶段引起学生兴趣后,需明确任务,即向学生“抛锚”。

笔者将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及往期校报给学生欣赏,并明确本次课堂任务为小组合作创建主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子海报。

教师确定小组人员(4人为一组),并设定海报要求:(1)海报版面为A4大小,页面方向为横向。

(2)海报需包括艺术字制作的题目。

(3)海报需要图片与文字混排。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根据海报要求组建小组,并且相互讨论构思海报的版面设置。

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微课自主学习创建海报的操作,如页面设置、图文混排等知识点,并通过网络搜索海报内容资料。

在此过程中,学生根据小组的创作进展,自主学习对应的内容,自行安排进度,并且相互交流,学生大多能够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迁移。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提供线索,如学生开始创作时,引导学生先确定题目等,并且适时鼓励学生,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

整个教学的实施由学生围绕任务完成,教师可成为其中一员合作交流。

4.效果评价,教学反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后,教师挑选小组作品展示,并小组之间相互评价。

教师在课堂中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并在课后评价整体学习效果与反思教学,优化后续教学的微课设计与教学过程。

五、结语基于微课的抛锚式教学方法应用探究目前还处于初步尝试阶段,通过本次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高职微课的制作与教学应用

高职微课的制作与教学应用

127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 技 教 育DOI:10.16661/ki.1672-3791.2101-5042-3830高职微课的制作与教学应用张墩利 周国栋*(湖南开放大学网络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摘 要:微课在高职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合理看待微课的作用以及如何制作优质微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该文针对如何制作适合高职微课的问题,从选题、设计和制作这3个环节分别进行了介绍。

首先给出了选题的原则和常用方向,然后总结了微课设计的切题、思路和常用结构,最后介绍了微课制作的相关环节、工具和经验。

针对微课在高职教学应用的问题,从正确看待微课的教学用途,以及利用教学平台发挥微课教学效能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以期为高职微课的制作提供思路和开发经验。

关键词:高职 线上教学 微课 制作 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8(a)-0127-03Production and Teaching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s i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ZHANG Dunli ZHOU Guodong *(College of Network Technology, Hunan Ope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4 China)Abstract: Micro-courses are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How to treat the role of micro-classes reasonably and how to make high-quality micro-classes are urgent problems to be solved.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how to make problems suitable for higher vocational micro-courses from the three links of topic selection, design and production. First, the principles and common directions of topic selection are given. And then the relevant topics, ideas and common structures of micro-course design are summarized. Finally, the relevant links, tools and experience of micro-course production are introduced. In 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las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use of micro-classes in teaching and the use of teaching platforms to play the effectiveness of micro-classes. It hopes to provide ideas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micro-classes.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nline teaching; Micro-course; Make; Teaching model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职线上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XSP21YBC307);湖南广播电视大学2020年科研课题《基于改进SIFT算子的机器 视觉快速识别技术研究》(项目编号:XDK2020-A-3)。

微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李清莲来源:《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20年第03期【摘要】本文先简要分析了微课在当前高职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包括微课的内容、形式,是用于复习还是预习等,然后针对上述问题讨论了优化策略,旨在丰富数学教学手段,让微课助力高职数学教学。

【关键词】微课;高职数学教学;应用【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036-02現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教育事业的优化完善。

高职数学课程内容复杂,数学知识有较强的抽象性,并且学习难度较大。

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1 微课在当前高职数学教学中的问题1.1 微课内容与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匹配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微课的内容即便是设计为一般难度,也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尴尬状况。

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有问题,而是微课内容与学生数学基础的匹配度出现了问题。

学生对教学的梯度要求比较高,所以微课内容的梯度也要与之呼应。

微课内容的难度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是突出问题[1]。

1.2 微课形式与学生的数学兴趣不匹配高职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非常重要,通过微课,教师可以采用图文、音乐等多种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高职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如果微课中是满满的教学内容,或许只会受到数学较好的学生青睐。

所以,需要改变微课的教学形式,教师不能将黑板教学直接搬到视频上,而是要花费心思来让数学教学变化多样。

数学本来就枯燥,而大部分微课的内容也枯燥乏味,因此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下,高职数学微课的形式需要优化。

1.3 微课篇幅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匹配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如果一个微课视频讲述多个知识点,虽然教学容量上来了,但是学生的消化难度也提高了。

谈谈微课在高职院校的应用前景

谈谈微课在高职院校的应用前景
深入研究 的问题 。“ 全 国首 届高校微课 教学 比赛” 给我们提供 了一个新 的思路 。
1 微课 的起 源和 概念
1 . 1 微 课 的 起 源 微课一词来 源于英 文 M i c r o l e c t u r e , 最 早 由 美 国 新 墨 两 哥
2 微课在高职院校的应用前景
注定会 推动 以网络为中心 的在 线学习 的发展 。 目前高 职层次
的在线 学习并未得到很好 的推 广 , 这 主要有两方面 的原 因 : 一 是这一层次的学 习对象求 知欲不 够强烈 , 缺 乏 自主学 习的动
第2 8卷 第 6期
2 0 1 3年 1 2月
景德镇高专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J i n g d e z h e n C o l l e g e
Vo I _2 8 N o .6
De c.2 01 3
谈 谈 微 课 在 高职 院校 的应 用前 景
管 丽红①


( 江 西机 电职 业技 术 学院 , 江西 南 昌 3 3 0 0 1 3 )
摘 要 : 首届“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 比赛” 将“ 微课 ( M i c r o l e c t u r e ) ” 的浪潮推向 了顶峰 。随着网络信息新技术在教学应用中
的进一步深入 , 作为教育信 息化一个不可或缺 的教 学X - 具, 相信“ 微课 ” 能在 高职 院校得 以最大限度地合理 开发与应 用,
建 构 自己 需 要 的 知 识 。 目前 该 教 学 形 式 在 美 国很 多 学 校 都 得
以推广应用。戴维 ・ 彭罗斯也 被人们 戏称 为一分钟 教授 ( t h e O n e Mi n u t e P r o f e s s o r ) 。看来美 国的微课 ( Mi c r o l e c t u r e ) 应 该是 微( m i c r o ) 到极致 了。

云班课在高职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中的应用探析-精选教育文档

云班课在高职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中的应用探析-精选教育文档

云班课在高职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中的应用探析注:对于“计算机基础微课”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者的定义稍微不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指单一的一门课程,而计算机基础微课是指含有微课教学资源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在模式和理念上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多年来一直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面临着不断调整、改革与创新的艰巨任务。

[1]本文将基于云班课在高职计算机基础微课的教学应用,探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

移动“互联网+”课堂背景下的云班课教学应用基础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其功能越来越强悍,无线网络WIFI连接越来越普遍,网络上的优质学习资源和手机里的APP应用也越来越丰富,移动“互联网+”课堂下的智能手机已经具备了移动教学和学习的基础。

以下笔者将着重介绍一下云班课、微课及翻转课堂。

1.云班课云班课(又名蓝墨云班课)是指在移动“互联网+”课堂背景下诞生的一款教师利用智能手机或Pad开展翻转课堂微课教学、课堂互动、课外沟通的免费移动教学和学生移动学习的APP。

[2]同时,云班课还提供有相应的网页端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需求。

教师使用云班课可向学生的移动设备推送课程通知、微视频、微课件等学习资源。

在课堂内外,师生可随时随地开展学习、互动答疑、头脑风暴等教学活动,每项教学活动都设置有游戏化的经验值,以激励学生学习,教师还可以点赞给予经验值奖励。

云班课可通过云服务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可以通过云班课网页端导出所有教学活动数据,一键汇总生成过程性评价结果和可视化分析报告,为教学的诊断改革提供数据支撑,真正实现过程性评价和信息化教学。

2.微课及翻转课堂微?n是指由教师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制作的以微视频、微课件为主要形式,适合微传播的富媒体教与学的课程资源,是为移动环境而生的碎片化教学资源。

浅析微课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微课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运用
投 稿邮 箱: w t o s d j m @ 1 6 3 . c o m
E C O N O M I C & T R A D E U P D A T E I 时 代 经 贸
浅 析 微 课 在 高 职 高 专 教 学 中 的 运 用
陈葆 华
( 北京 吉 利大 学 管理 学 院 ,北 京 1 0 2 2 0 2 )
【 摘 要 】我 国高职高专教育为 了培养大批社会急需的人才 ,其教学特 点紧跟时代需要、灵活多变,以能力导向设计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 目标。本文概况总结了微课在 当今高职高专特色教学中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指出 了 微课在高职高专教 学中存在的不足 ,最后提出 了几点建议 ,微课在高
将 人 工 授 课 变 成 了视 频 授 课 , 学 生 并 不 为 此 感 到 有 任 何 新 意 , 依 然我 行 我素 ,听不 进去 。 三 、高职 高 专微课 教 学 应遵 循 的原 则 ( 一 ) 因需而 设 微 课 和 其 他 授 课 方 式 一样 ,一 些 领 域 、一 些 学 科 中 使用 微 课 能 让 学 生 大 开 眼 界 、 耳 濡 目染 , 也 总 有 一 些 学 科 、 一 些 场 合 并 不 适 合使 用微 课 。
职高专教学中应如何运用才 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应。
【 关键词 】微课 ;能力导向;高职高专
9 0 年代 以来 ,我 国高 等 专 科 教 育 、 高等 职 业 教 育 和成 人 高 等
教育 ( 以 下 简 称 高 职 高 专 教 育 ) 有 了 很 大 的 发 展 , 为 社 会 培 养 了
合 微课 形 式 ,授 课 者 费 心 费力 制 作 微 课 ,其 实 并 无 新 意 ,无 非 是

微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微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微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开封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河南开封475000)摘要:导致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落后,导致学生成绩不佳、造成厌学情绪,影响了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对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对高职数学的学习态度,加强兴趣的培养。

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数学的实用价值和趣味性,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专注和投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高职学生学习阶段的成才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微课;高职数学;教学引言在当下的发展进程中,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而这些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让教育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高职阶段的数学教学,通过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的综合,已经成为新一代教学改革的排头兵。

而在未来的发展中,高职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以及必然的结果。

一、微课的概念微课(micro-lecture),通俗地讲就是基于信息化教学的前提下,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并依据人们对于事物规律的掌握和认识,将一些核心的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和所使用的素材都必须是以数字资源的形式进行加工、存储与交流。

微课的核心就是教学片段(或者课例视频),并且还涉及到了教学主题、课件内容、反思与反馈、以及教师评价等相内容,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变成一个具有独立特性的教学环境。

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微课当中所使用的设计内容、课件以及相关元素、教学反思都具有明显的信息化优势,因此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认同。

二、教学现状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数学学习困难的情况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严重阻碍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从大一学年的学科考试成绩分析,高等数学的补考率较高。

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及初、高等数学跨度大造成。

同时从学生自身来讲,数学学习困难就像自身的短板,由此也造成了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困难,甚至产生了厌学、焦虑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285(2017)04—0111—05微课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刘巍巍[1]【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其与高职教育特点相符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微课在高职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策略进行研究,以期加快高职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微课高职教学微课的应用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职教育教学方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可视化、网络化等特点。

微课作为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产物,以“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在全球逐步兴起。

微课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满足了大众的学习习惯,迎合了时代的需求,使学习便捷化、高效化、移动化、碎片化,成为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新模式。

微课能够丰富教学资源,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资源库其他类型资源(音频、文本、图片等)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受到高职院校师生们的广泛欢迎。

一、微课的概念和特点(一)微课的概念微课,又称“微课程(Micro-Lecture)”或者“微型课程(Micro-Lesson)”,[2]是指以视频图像作为主要载体,以PPT软件作为主要技术支撑,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的简短、完整的教学过程。

[3]其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此外还包含了与之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微课主要由两部分组成,[4]一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素材,包括图片、PPT、练习题、测试等教学资源;二是音频材料。

当教师将优秀的素材与音频结合到一起,就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微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它将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反馈有结构地、有组织地集于一体。

微课以“短小精湛”的特征改变了传统单一资源型教学,实现了对传统教学的继承与创新,[1] 刘巍巍: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社会法律工作系讲师。

[2] 姜春香:《微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培训》2017年第10期,第240页。

[3] 徐德兰:《微课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北方文学旬刊》2016年第9期,第163页。

[4] 陈曦:《浅谈微课对商务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年第11期,第7页。

111极大改善了课堂教学环境。

微课以多媒体视频为媒介,将传统的课堂授课过程精简为短视频的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

因此,微课教学方式必然会被众多学生接受,并且快速广泛使用。

(二)微课的特点微课具有短小精湛、碎片化、互动性强、学习手段多样灵活、互动性强、能够循环使用等特点。

一是短小精悍。

[5]微课是一种简短、微缩的教学方式,时间一般在5-10分钟,内容简单,主要是针对某个专题或模块的重难点设计,设计精炼,主题突出,内容精炼、紧凑,有明确的目标性和主题性,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相对完整的内容,教学效率高。

微课中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案、素材、课件、音频、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使微课在简短的时间里,达到甚至超过常规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是碎片化。

微课主要是针对课本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而设计的,视频中的知识点都是各个方面的重难点,这也就决定了知识点的相互连接不够紧密,比较零碎化。

而微课中的知识内容将传统教学当中的面式的知识学习转化成点状型知识学习,这就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找到想要的知识点进行预习、复习,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是学习手段多样灵活。

[6]微课支持网络播放,且容量较小,学生可随时下载,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计算机客户端、平板客户端来进行学习,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发展,为微课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只需要一个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等,灵活选择时间和地点如在乘车、吃饭、休息等空余时间随时学习和复习,并可以暂停、重复,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教师可随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度,方便调整课程计划。

四是互动性强。

微课的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与教师充分的互动起来,加强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并根据了解的情况设置相关的课程安排。

微课内容精悍、具体,将教师隐性教学知识显性化展示,易于同行和业界的交流点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五是能够循环使用。

微课视频可以永久保存,看过之后还随时可以看,而具有一个微课教学平台,更是可以随时调取出来做教学材料。

二、微课在高职教学中的优势(一)创新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构筑知识模型在“互联网+”日益发展壮大的今天,微课对传统高职教育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还可以借助手机、IPAD等移动互联工具,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碎片化的学习,随时随地通过微课视频观摩教师教授过程,将教学活动与学习过程相结合,是高职教学的一大创新。

微课是教师对于教授内容进行探究分析,采纳较为精简的课堂知识教授方案,是教师教授过程的精简与提炼,在教授给学生重点难点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的整体性与知识模型的建构。

在微课所提供的自主学习的模式中,学生不是被动地去接受书本知识,而是跟随着微课中教师的步伐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因此,微课改善了传统上课模式中学生思维被动、机械学习的弊端,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对所学知识进行串联,构筑知识模型。

(二)丰富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师生互动微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网络,开辟了互联网模式下的一对一的授课模式。

微课可以与传统课堂相互配合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在微课课堂中,学生可[5] 于勇:《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微课教学的应用研究》,《北方文学》2017年第6期,第137页。

[6] 朱永存:《微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年第11期,第22页。

112以根据自身学习进度和知识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改变了传统的黑板和粉笔的呆板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尤其是对不熟悉或课堂上没听懂的地方,学生可以重复观看,直到熟练掌握。

此外,学生可以在微课课堂中与教师进行互动,积极地与教师沟通,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以及自主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微课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进行针对性讲解和训练,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将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集结、浓缩在了微课视频之中,做到了随时随地自主选择学习的效果,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微课可以帮助耽误课程学习的学生及时补全落下的知识,跟紧教学进度。

学生可将自己学习的内容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借鉴、自主搜索想学习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对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的难点疑点,学生不用找老师讲解,就可自主登录微课寻求解决方案,做到了节约成本、省时省力,实现了教学资源的重复利用。

微课以电子产品为载体,以互联网为媒介,结合音频、视频、动画、图片,能够让学生耳目一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微课颠覆了传统课堂模式中“满堂灌”的知识讲授模式,采用创新的课堂知识教授模式,形式生动丰富,通俗易懂,大大改观了对学生对于课堂的看法和认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微课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原则高职教学更为重视教学内容的目的性和直观性,因此微课必须有自身的应用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原则[7]教师是微课的开发者,其内容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为目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微课应该尽量简单易学,防止学生产生倦怠情绪。

同时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避免一言堂,引发学生思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安排教师在微课中的出境。

(二)简洁原则[8]微课一般是针对某一环节或某一课题的重点难点进行,因此内容一定要精简,避免长篇大论,减少学生的压力和负担,要通过简洁精辟的文字引导学生开展发散性思考,真正实现帮助学生自主式学习。

微课中的画面要简洁,文字不宜过大,尽量不要出现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片、头像,避免干扰学生思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微课内容较少,方便网络传输和下载,方便学生随时学习。

(三)精美原则教师做微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内容学到知识,如果学生对教师做的微课不感兴趣,那么教师的目的就无法达到。

所以做微课,首先要做的精美,站在高职学生的角度下功夫,从微课的易学性和趣味性上做文章,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去观看,达到做微课的目的。

(四)实用原则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同于示范课,是专门为了学生自主学习设计,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录制有用的教学资源,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高职课堂中可设计某专业课的实践教学、考证考级的重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五)灵活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微课能够灵活的应用在课前、课中、课后。

在课前,学生能够提前预习,便于[7] 舒会芳:《微课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索》,《中国培训》2017年第6期(下),第215页。

[8] 张灵芝:《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26期,第71页。

113课堂讨论;在课中,便于重难点的讲解;在课后,便于知识巩固,加深理解。

(六)反馈原则学生看完微课之后要对微课制作老师进行反馈,及时的评价与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开发更优秀的微课。

四、微课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微课的应用要以现实课堂为基础,要注重与现实课堂的结合,按照不同的现实课堂环境采用不同的微课设计手段和应用策略。

按照告知教学阶段的划分,微课的应用可以分为“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课后复习”三个阶段不同的应用类型。

(一)课前预习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准备中,首先,为学生梳理明确计划,在明晰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每一节微课制定一个导学案,明确地概括课前知识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其次,整理知识点,对于难以理解或是容易与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混淆的知识点,重点呈现出来,让学生提前预习,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能够带着问题听课,注意力更加集中,参与度更高,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中讲解在授课时进行微课讲解,首先是新课导入,微课是对课堂内容抛砖引玉,学生带着兴趣看完微课后,引发了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就会带着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中;其次是重点难点知识理解,教师将重点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课,通过微课对重要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总结、点拨,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最后是小结拓展,将课堂小结制作成微课,借助微课引导学生总结知识要点及规律,通过课堂小结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加深知识内容,让学生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去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