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

高二第一次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自诩.(yǔ) 矜.育(jīn) 洗.马(xǐ) 安然无恙.(yàng)B. 孤僻.(pì)干涸.(gū) 逋.慢(bū) 买椟.还珠(dú)C. 赍.(jī)发迤逦.(lǐ)仓廒.(áo)垂头丧.气(sàng)D. 熟稔.(niǎn) 拔擢.(zhuó) 陨.首(yuǎn) 茕茕孑.立(ji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刺配酒馔天高地迥B.通霄滑稽没精打彩C.盘恒荟翠战战惊惊D.侥幸陶治闷闷不乐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现在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无主....。
B.近年来,由于纸价上涨,各种报纸杂志竞相提价,让学子们确有洛阳纸贵....的感觉。
C.看她紧锁眉头、沉默不语的样子,恐怕有难言之隐....。
D.香港是个现代而时尚的城市,人们常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喝咖啡,享受萍水相逢....的浪漫感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B.如果某些大国不改变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狂妄自大的态度,那么,谁也难以预料这世界是否还会有和平的一天。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藻,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三年来,汶川灾后重建成就显著,其原因是因为社会各方面团结协作的结果。
5、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
①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②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③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A. ①②③B. ③②①C. ②①③D. ①③②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7题。
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二月考语文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卷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C【解析】A项,曲解文意。
据材料一第1段,“推动减负改革实现由点状到面状的转变,也撬动教育生态系统实现整体性优化”,二者是并列关系,题支是递进关系。
B项,偷换概念。
据材料一第2段,基础教育应当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段衔接问题的实质。
D项,表述绝对。
据材料二第2段,“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努力形成减负共识,才能共同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题支将“才能”变成了“就能”。
2.A【解析】曲解文意。
“未来的基础教育以学生为本”错误。
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未来的基础教育会更加以学生为本”。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错误。
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可知,原文强调的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D【解析】材料二主要观点是“多方合力推进‘双减’落地”。
ABC都体现了各地各部门推进“双减”落地。
D项是家长对双减政策的看法,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
4.①引用论证。
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观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论证了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双减的必要性。
②举例论证。
列举《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论证了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努力形成减负共识,才能共同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一点2分,两点4分)5.①政府:政府加强政策落实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②学校:学校要转变教育理念,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提供有效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
③培训机构:向素质教育转型。
加强校外机构监管,深化治理校外培训机构。
④家长:提升自我育人能力,理性规划孩子发展方向。
(一点1分)6.A【解析】“给整篇文章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错。
文章后半部分充满着感动和希望。
7.C【解析】“直抒胸臆”错,“有了清晰的认识”错,应该是朦胧的认识。
8.①本文讲述汉藏融合、民族团结的美好当代中国故事。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
生态文学作家们努力探索和尝试,让生态文学理念和实践在中国大地扎下根来。
总结当代生态文学创作面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质。
报告文学表现突出,多种文学体裁并进。
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文学形式以报告文学和散文居多。
报告文学如徐刚写沙漠化防治的《穿越风沙线》,岳非丘写长江污染防治的《只有一条长江》等,可谓第一人称表达范例。
散文如苇岸写华北大平原上动物、植物及农事活动的《大地上的事情》等,影响深远。
近年来,小说和儿童文学领域也不乏生态文学佳作,带给我们惊喜。
长篇小说周建新写人与海的《老滩》,儿童文学如黑鹤写动物的《银狐》等,都可圈可点。
全面关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进展。
近年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生态文学作家以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关注和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热情讴歌和礼赞生态环境保护者。
陈启文《穿越共和盆地》真实记录与反映新中国治沙成就,李云峰《汾河行思录》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等。
这些作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多个领域,呼吁人们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以更大力度、更措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以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当代文学增添新质。
生态文学特征是什么?通过研究作家创作活动和作品,不难发现,生态文学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这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
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
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八套)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说明:本套试卷精心编写了各考点和重要知识点,测试面广,难易兼备,仅供参考。
全套试卷共八卷。
目录: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二)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三)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一(四)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一(五)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一(六)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一(七)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一(八)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20分)liǔ shù mǎn zú wēn nuǎn bèi kébǔ chōnɡ xìnɡ yùn yóu xì zhōu wéi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哪(_______)睛(_______)给(_______)她(_______)那(_______)晴(_______)合(_______)他(_______)脚(_______)片(_______)娃(_______)宽(_______)肚(_______)皮(_______)挂(_______)欢(_______)三、读一读,连一连。
(10分)只有天在上遗恨失吞吴日出江花红胜火青松挺且直大雪压青松更无山与齐江流石不转春来江水绿如蓝四、想一想,选词填空。
(10分)①群山环绕②蒙蒙细雨③点点灯光④山清水秀⑤树木茂盛⑥名胜古迹1. 我家住在__________的农村,那里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到晚上,村庄便透出__________,看上去很美。
2.据说小浩的家附近__________很多,到处都有三国古战场遗址,什么回马坡、关陵庙、晒旗坝等等,我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一、1、C(A项中,“氓”的读音应为“méng”,“百姓”的意思。
B项中,“秽”的读音应为“huì”,“窈”的读音应为“yǎo”。
D项中,“茝”应读为“chǎi”“削”应为xuē)2、D(A.“睨”改为“倪”;B.“得”改为“德”;C.“竿”改为“杆”)3、A(“表露”通常是有意识的,常从人的眼光、神情中反映出来;“流露”是无意识的,常常从人的面部表情、行动和语言中反映出来。
“信守”强调态度忠诚,对象一般为诺言、合同、条约等;“恪守”侧重于态度的恭敬、严肃和谨慎,对象一般是职责、戒律等。
“查看”着重指为检查情况而看,目的在于发现异情;“察看”着重指为了解情况而看,目的在于熟悉情况。
);4、B(“意兴阑珊”是指意趣、兴致低落将尽。
A、“安土重迁”,指不轻易搬迁,与文意刚好相反。
C“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5、C (A.后分句缺少主语,将“发生了”改为“发生的”。
B.“人心向背”与“盛旺”照应不周。
D.结构混乱,可在“而是”后加“由于”,删去“使得”,在“沉淀”后加“而”)6、D7、D8、B9、A二、10、D【解析】D项答非所问,不符合划线句子的语境。
原文说的是“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D项“ 细菌能从死亡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不属于“现代医学”范畴,不符合题干“付出代价”的指向。
【思路分析】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
考生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弄清这里的“付出代价”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根据划线句子,“付出代价”是针对“现代医学”而言的。
D项相关信息是:“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机突变来解释的。
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
”句子说的是“细菌的耐药性”问题。
11、A【解析】B、以偏概全,文中第四段说“他们对近500个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都检测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盛馔.(zhuàn)出岫.(xiù) 手腕.(wàn)鹤汀凫渚.(zhǔ)B.迤.逦(yǐ)蕴藉.(jiè) 爱憎(zēng)三径(jìng)就荒C.流憩.(qì) 茶峒.(dòng)央浼.(měi)叨.(tāo)陪鲤对D.拮.据(jí) 朴.(piáo)刀尴.尬(gān)物阜.(fù)民安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A.玷辱赏赉良晨美景安然无恙B.下榻祈祷星分翼轸天高地迥C.熟稔迟顿哀声叹气彤云密布D.鞭苔狭隘日薄夕山钟鸣鼎食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参加了工作还经常向父母要钱,是个名不虚传....的“啃老族”。
B. 年轻作家的涌现,万紫千红....的散文风格,表明我国的文学已经开始出现繁荣的局面。
C.他是我们学校有名的大才子,写文章什么的那是倚马可待....。
D. 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好声音是去年出现的一档节目,它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娱乐性,使它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节目。
B.由于考虑到雾大路滑等安全问题的原因,昌九高速九江至共青城路段的交通封闭了近两个小时,被堵塞的车辆排起了将近三公里的长龙。
C.2011年3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正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粤澳合作框架协议》。
D.近来,欧洲多个国家遭遇暴雪袭击,有些地区最低温度甚至达到了10年以来的最低点,这让人们对气候变暖的说法产生了怀疑。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汉字是至今仍“活”着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它的形体逐渐演变:从商代到秦代,依次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 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
“和” 强调和谐、协调、平衡,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和” 体现为一种包容、宽厚的态度。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强调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差异,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
这种“和而不同” 的理念,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避免冲突和对抗。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 则意味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强调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
这种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和” 的理念还体现在社会治理方面。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往往追求“政通人和” 的理想境界,通过推行仁政、德治等方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现代社会,“和” 的理念也可以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公平正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营造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和” 理念只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不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B. 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要完全放弃自己的观点。
C.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体现了“和” 的理念。
D.“和” 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治理三个方面,论述了“和” 理念的内涵和影响。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理附答案)

2021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理附答案)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语文网一直陪伴您。
第I卷??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双重标准是对国际法治的亵渎在国际法治问题上,美国等少数国家不仅没有资格做中国“教师爷”,反倒应彻底反躬自省,摒弃自身由来已久的霸权主义、利己主义、虚伪主义和双重标准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宣布后,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颇显亢奋,打着“尊重法律”之旗号企图施压中国。
这种罔顾事实、为非法无效裁决张目的行为,本身就不符合法治精神,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不仅让更多人看清这些域外政治力量在整出闹剧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而且给南海问题相关各方妥善管控海上局势、和平解决争议制造了障碍。
自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一手炮制南海仲裁案以来,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就频频借此明里暗里指责中国不遵守国际法,破坏国际规则体系,口口声声要求中国必须执行所谓裁决。
这样的卖力表现,无非是其不可告人战略目的的自然流露,丝毫掩盖不了中方相关立场的合理合法性,也改变不了国际社会正义力量对中方立场的支持。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西方国家在南海仲裁案问题上堂而皇之打出国际法大旗,同其自身在处理国际法治相关问题时的现实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充分暴露了其虚伪与蛮横。
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在国际法适用上采取双重标准,合则用,不合则弃,打造了一个又一个违法“样板”。
作为世界头号海洋强国,美国一直享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项下海洋权利,却因不甘心海洋霸权受约束而迟迟不加入,规避履约义务。
美国《外交》杂志日前在文章中不无戏谑地指出:“美国从来没有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遭到起诉,这是因为与中国不同,华盛顿根本就没有批准这部法律。
”上世纪80年代,尼加拉瓜在国际法院起诉美国在尼境内非法实施军事和准军事活动侵犯其主权并最终赢得了这场官司,但美国却采取强硬姿态,拒不接受这一联合国最主要司法机构关于管辖权的判决,拒绝参与实体诉讼程序,拒不承认、不执行法院的最终判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注:1、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所有答案都写到答案纸上。
第Ⅰ卷(39分)一、基础知识 (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栖(q ī)息 琐屑(xi è) 提供(g òng) 衍(y án)生B.薄(b ò)荷 龟裂(j ūn ) 友谊(y í) 创(chu āng)痕C.墙垣(yu án) 筵(y àn)席 晕眩(xu àn) 妊娠(ch én)D.作(zu ò)坊 脖颈(j ǐng) 余荫(y īn) 谂(sh ěn)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 )A.冒昧 怂恿 斜晖 金榜题名B.通谍 烦琐 宣泄 金碧辉煌C.萌蘖 纹身 镌刻 茕茕独立D.栏楯 须臾 憔悴 淡烟暮蔼3. A.B. ①一春鱼雁..(代指书信)无消息 ②门衰祚薄,晚有儿息.(休息)C. ①久已后书儿,信儿,索.(须)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②煞.(表示极度)强如状元及第D. ①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当心,留意) ②逮.(及,至)奉圣朝,沐浴清化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王刚考取了北京大学,李阳被上海交大录取,从上幼儿园起就一直没有分开过的一对要好的同学就这样劳燕分飞....。
B.文理科知识不仅应该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自然与社会决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帐。
5.下列各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向老师提出质疑,老师也没有见过鲜荔枝,无法说明白,只好不了了之。
B.会计未按经理的指标,将钱汇给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C.我生在江苏,长在江苏,有关巫山神女的传说对我很陌生。
D.教育部实施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正式推行,这会给假文凭致命一击,使假文凭无藏身之地而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它们都是通过一个至今仍在延续的过程逐渐转变和发展起来的,这除了博物学家的观察之外,还有分子生物学展现的一些“证据”。
其中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在研究一种特殊蛋白质时所发现的细胞色素C。
所有的生物有机体都需要这种细胞色素C,以便通过它呼吸氧化食物分子获得能量。
它在进化过程中的出现为多细胞的有机体的产生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这种细胞色素C是由104个氨基酸构成的,这些氨基酸围绕着一个玫瑰花形的、中心有一个铁原子的血红素基团。
这些氨基酸的位置可以变化而分子的结构不变:在人和黑猩猩身上是相同的,而在人和马身上就有了区别(104个中有12个位置不同),在人和粮食霉菌上则达到了最大区别(104个中有44个位置不同)。
两个如此不同的蛋白链为什么能有相似的功....能.呢?答案是这样的:即大多数的氨基酸是可以相互置换的,只有一些(在我们熟知的所有物种中仅有35个)不能在蛋白质还没有停止其活动时被替代。
另一方面,从进化的观点看,这种区别是很重要的:现在分离开的两个有机体的共同祖先距今时间越远,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发生的改变就越大。
细胞色素C以其古老和易于获得结晶而引起了有关生物学家的极大重视,有助于通过分析不同物种的细胞色素C的区别,掌握其有关进化的很多信息,估计生物的主要属种发生进化的可能时间。
这样绘制的进化谱系图与传统方法绘制的谱系图相一致: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对照就成为研究进化过程的一种宝贵的工具和手段。
(选自《科学世界》2001年10期)6.下列对细胞色素C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细胞色素C被发现后,进化论关于生物有一个共同的起源的观点终于得以证明。
B.细胞色素C在所有的生物有机体中分子结构不变。
C.细胞色素C是生物有机体进行呼吸的基本要素。
D.细胞色素C由氨基酸构成,而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大都可以变化。
7.对文中加点的“相似的功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促使多细胞的有机体产生。
B.区别开人和马,人和粮食霉菌。
C.在蛋白质活动或停止活动时相互置换。
D.通过呼吸氧化食物分子获得能量。
8.下面对“所有的生物有机体都需要这种细胞色素C,以便通过呼吸氧化食物分子获得能量”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所有的生物有机体都有细胞色素C。
B.如果缺乏细胞色素C,生物有机体就会死亡。
C.细胞色素C可以给生物有机体供给能量。
D.细胞色素C可以呼吸氧化食物分子获得能量。
9.选出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A.因为细胞色素C非常古老,所以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估计生物的主要属种发生进化的可能时间。
B.两个分离开的有机体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排列顺序越接近,说明它们的共同祖先距今距离越近。
C.氨基酸的序列,不同的物种有不同的变化,尽管有一些位置上的氨基酸在所有的物种中都是一致的。
D.除了35个不能在蛋白质还没有停止活动时被替换的氨基酸外,其他的氨基酸可以相互置换。
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醮。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臣之辛苦,非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皇天后土,实所鉴见。
伏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
送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
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后卒于家。
10、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躬自抚养..见背:长辈..躬自:亲自 B.慈父见背去世C.门衰祚薄..愚诚矜悯:..祚薄:福分浅薄 D.矜悯夸耀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密奉事以.孝谨闻密以.祖母年高B.有暇则.讲学忘疲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C.非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D.齐桓得管仲而.霸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12、下面文句全都体现“悲恻动人”的一项是()①密奉事以孝谨闻②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③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④门衰祚薄⑤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⑥后刘终,服阕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1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先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自己的孤苦,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铺垫。
B.强调祖母刘的病“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以突出李密的孝情不同于一般的母孙之情。
C.《陈情表》的第一自然段,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抒以发对祖母的孝情。
D.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宿愿。
第Ⅱ卷(111分)14、翻译:(8’)(1)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译:(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译:(3)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译:(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译:15、补写出下列空缺名句和文化知识。
(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2)恨相见得迟,怨归去的疾。
,马儿迍……(3) 真的猛士, ,。
(4)元杂剧中,旦为女角色,____________为男角色。
(5)莎士比亚,___________国剧作家,诗人。
16、诗词鉴赏。
(6’)[双调]折桂令•读史有感[元] 张可久剑空弹月下高歌,说到知音,自古无多,白发萧疏,青灯寂寞,老子婆娑①。
故纸②上前贤坎坷,醉乡中壮士磨跎③。
富贵由他,谩想廉颇,谁效常何。
注释:①老子:作者自称②故纸:指古书③磨跎:即白白地消磨时间(1).“知音”典故大概意思是什么?现在一般指什么?(3分)答:(2).“富贵由他,谩想廉颇,谁效常何”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廉颇典故使我们想到辛弃疾哪首词中的哪句名句?本句表达了张可久什么情感?(3分) 答:四、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散文《又到西湖》,回答下列各题又到西湖巴金摔断左腿之后,我以为三五年内不可能出门旅行。
现在靠朋友们的帮助和儿女们的照料,我居然又来到西湖,住在去年住过的那所旅馆内,一切如旧,只是我身边多了一根木拐和一把轮椅。
次木拐和轮椅有它们的用处。
我几次拄着木拐在正门外大平台上散步;我坐在轮椅上游过三潭印月和西山公园。
这说明我还不能自理生活。
这次我和孩子们同住一个大房间,因为我离不开他们。
九岁的外孙女端端也同来陪我度过国庆节。
寝室外有一座较大的阳台,在那里也可以看到西湖,仍然是苏堤、孤山,还有新建成的公园“曲院风荷”,园中一带水杉林,水面上一大片荷叶。
正对面孤山脚下就是秋瑾墓,白色的烈士塑像耸立在绿树丛中。
往左看,白堤远远地横在前面,保俶塔高高地立在左侧,眼界开阔多了。
阳台下香樟和桂树枝叶茂密,长得十分高大。
这次我住在五楼,离它们更近了些,刚巧又是桂花开放的时节,站在栏前,满面花香,好久没有闻到这样浓郁的香气了。
可惜连续下了四天的雨,阳台上积水难消,红砖地铺得不够平,从寝室打开门走出去,面前就是一个水荡,我的病腿无法一步跨过去,只好“望洋兴叹”。
幸而下雨的时候还不算太多,我在杭州小住的十五天中,雨天不过占三分之一。
落雨我就不下楼,阴天我喜欢在楼下大厅的沙发上闲坐,默默地观察别人。
我至今还保留着这个老习惯。
今年游客特别多,外宾和华侨一批接着一批,每天游车出发前和游罢归来后,大厅里显得十分拥挤,看来它快要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