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寄给卢虚舟的一封信
唐诗赏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鉴赏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鉴赏'《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
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
全诗风格豪放飘逸,境界雄奇瑰玮,笔势错综变化。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译文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注释(1)谣:不合乐的歌,一种诗体。
卢侍御虚舟: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2)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赏析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赏析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赏析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
此诗浓墨重彩地描写庐山的景色,不仅写出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流露了诗人一方面想摆脱世俗的羁绊,进入飘渺虚幻的仙境,一方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的美好风物的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
全诗风格豪放飘逸,境界雄奇瑰玮,笔势错综变化,诗韵亦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几次转换,跌宕多姿,极富抑扬顿挫之美,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作者: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注解】:(1)谣:不合乐的歌,一种诗体。
卢侍御虚舟: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2)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3)凤歌笑孔丘:孔子适楚,陆通游其门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劝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祸。
这里,李白以陆通自比,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而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4)绿玉杖:镶有绿玉的杖,传为仙人所用。
(5)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此处泛指中国名山。
(6)南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斗宿。
古天文学家认为浔阳属南斗分野(古时以地上某些地区与天某些星宿相应叫分野)。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读后感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读后感
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一首充满豪情与哲理的诗歌。
诗人以庐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读完这首诗,我深受启发,对人生和自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诗中的“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展示了诗人的自信和狂放不羁的个性。
他不满足于平庸的生活,敢于挑战传统观念,追求自由和超脱。
这种精神让我深受感染,激发了我追求梦想和突破自我的勇气。
其次,诗人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蓬勃力量。
庐山的美景让人心驰神往,仿佛置身于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之中。
诗人与友人在庐山之上畅游,尽享天地之间的壮阔与美丽,这种豪情壮志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和美好。
此外,诗人在诗中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他们一同游山玩水,共同领略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诗人用庐山的美景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真挚的友谊和深厚的情感纽带。
这种情感的真挚与深沉,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贵和美好。
最后,诗人在诗中还表达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传达了超脱世俗、追求自由和真实的人生态度。
这种思想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总的来说,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以其豪情壮志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以及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纽带。
读完这首诗,我更加坚定了追求梦想、超越自我的信念,也更加珍惜与身边人的真挚情感。
李白诗词《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诗词《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赏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代: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译文】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O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 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 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 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O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 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 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乐O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赏析】此诗为写景名篇。
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
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本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
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
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赏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
全诗风格豪放飘逸,境界雄奇瑰玮,笔势错综变化,诗韵亦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几次转换,跌宕多姿,极尽抑扬顿挫之美,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唐代: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注释谣:不合乐的歌,一种诗体。
卢侍御虚舟: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歌鉴赏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歌鉴赏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作了这首诗。
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本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
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
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
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
“凤歌”一典,用语精警,内容深刻,饱含身世之感。
接着诗人写他离开武昌到庐山:“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诗人以充满神话传说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拿着仙人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手杖,于晨曦中离开黄鹤楼。
为什么到庐山来呢?是因为“好入名山游。
”后两句诗,既可说是李白一生游踪的形象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
以上是第一段,可谓序曲。
然后转入第二段,诗人以浓墨重彩,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
先写山景鸟瞰:“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译文及注释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译文及注释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译文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注释(1)谣:不合乐的歌,一种诗体。
卢侍御虚舟: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2)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3)凤歌笑孔丘:孔子适楚,陆通游其门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劝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祸。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①【题解】这首诗是李白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即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回来的次年从江夏往浔阳重游庐山时所作。
李白历尽磨难,心情也变得复杂:想摆脱现实,追求神仙生活;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物。
诗人以跌宕多姿,抑扬顿挫的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豪放飘逸,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狂放不羁的浪漫情怀,表达了诗人想逍遥在神仙世界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想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
【原文】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②。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③,影落明湖青黛光④。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⑤。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⑥。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⑦。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⑧。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⑨。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⑩。
【注释】①谣:不合乐的歌,一种诗体。
卢侍御虚舟: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②“我本”二句:楚狂人,指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凤歌笑孔丘:孔子适楚,陆通游其门而歌,劝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祸。
这里,李白以陆通自比,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而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③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的九叠屏,因山九叠如屏而得名。
④“影落”句:指庐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阳湖中。
青黛(dài):青黑色。
⑤“香炉”二句:香炉即南香炉峰。
瀑布:黄岩瀑布。
回崖沓(t à)嶂:曲折的山崖,重叠的山峰。
苍苍:青色的天空。
⑥吴天:九江春秋时属吴国。
“飞鸟”句意思:连鸟也难以飞越高峻的庐山和它辽阔的天空。
⑦“黄云”二句:黄云,指昏暗的云色。
白波九道:九道河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寄给卢虚舟的一封信
卢兄你好: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我本就象楚狂人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
我手里拿着绿玉杖,清晨就辞别了黄鹤楼。
我立志遍访五岳寻找仙人,不畏路程远!
我的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你也是知道的。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星旁,九叠云屏象锦绣云霞般展开;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绮丽。
金阙岩前矗立着两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银河倒挂,飞斜而下,和香炉峰瀑布遥遥相望,曲折回旋的山崖、层层叠起的峰峦直插穹苍。
山色苍翠,红霞映朝阳,鸟迹看不见,只有吴天寥廓苍茫茫。
登上高山,满怀豪情让目光驰骋在天地间,大江悠悠东去不回还。
黄云涌出,万里天色变,九条支流,白波滚滚有如流动的雪山。
现在心情真好啊,我写出这首《庐山谣》,面对着庐山,更使我诗兴大发。
悠闲中,我对着石镜洗净尘世心。
谢公的行迹早就被苍苔填没,我早就服下仙丹再没有尘世情,三丹和积,可说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捧着莲花去朝拜玉帝。
我和他们早已约好在九天之上与天神会面。
卢兄,我真的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挚友: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