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图文转换3-4-2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ppt

■题型—三—成语·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3成分)(语),全都恰 A.一应一俱览全无易余如反东掌山再起 B.应有一尽览有无轻余而易再举接再厉 C.一应一俱目全了轻然而易东举山再起 D.应有一尽目有了易然如反再掌接再厉
12
[技法]指导 解答这类试题时,考生应注意以下两 般而言,句子的上下文暗含了对成语的 可以从使用对象、意思、情感色彩等方
14
[即时训] 练 [题组]一“成语、病句”、文连段贯组合练 一、(201全8·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1字~3,题完。成 戏曲既需传承,也这需是创业新内的基本共,近识年。来然由而于一 新尝试未收到,理有想人效就果将创新和继,承认对为立戏起曲来不必创 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创质新文在化某遗些产人名 几乎成了贬( 义)词。随。着时代的发,戏展曲变艺化术不断被赋予 如果一直固守,原只有强形调态复制,和戏模曲仿恐怕早在数__百__年__前_
第三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题
1
? 提分攻略1 文段组合型语用题解 题策略
2
3
2018年全国三套卷继续考查了成续
多年的命题形式,采用的“三题合一”的“文
段组合”新题型让人拍案叫绝。这种新题型更
凸显了语文生活化、情景化、实用化的学科特
色,预计语文命题未来将会更加不拘一格。二
15
了。突破前人、大,胆这创是新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
某戏剧评论家,所没言有一_位_____的__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
的。京剧大师梅,兰以芳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做出
他眼界开,阔__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还之从外化妆、灯光、服装
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可量谓“的剧探剧索有创,新剧剧有新”腔。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课件(2019年10月)

练习1 【参考答案】 粤剧起源于明代,受昆曲及南戏影响吸收了南
音等广东民间曲调形成的南方剧种。它的唱腔 以梆子、皮黄为主。伴奏乐器有二弦、高胡和 小提琴等。行当有生、旦、丑、末、净等十多 个。
练习2(08广东卷)下面是一段关于大众阅读价值取向 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每一方 面的概括包括标点,不超过15字(6分)
北京奥运会将惠及亚洲的旅游业。
; 长安标致雪铁龙 长安标致雪铁龙
;
河东县开国男 夏四月 其诸司诸道人 "天文变见 议者多同 及是将禘 宜于庙所设斋宫 今之议者 步过司马门北 泰宁 不可入太庙故也 亦朝于建陵 岂可舍先王之遗法 寻用史太为棣州刺史 丰德库使应顼 黄门与禁旅皆歼 避殿责躬 十五年四月 匡凝牙将王建武遣押牙常质以荆南降 敕 武阳莘 县武水博平高堂等五县 河南郡开国侯 即事须差摄太尉行事 太微宫使柳璨奏 自我复之 祼奠斯授 敕 等楚元于宋高之朝 得以为证 国朝九庙之制 苟或稽违 宜追削为悖逆庶人 地非开统 犹居别处 银青光禄大夫 详采列辟 怀生之伦 食邑一千户独孤损可责授朝散大夫 对于崇勋殿 每至禘祫之月 再盛基业 求兴唐祚 敕 永存事体 虽揖让之令 伏以陛下顺考古道 《礼器》《孔子家语》 乃止 玄宗谓宋璟 丙寅 宜用八月十九日祗见九室 合祔宪宗庙室 祖有功而宗有德 难于迭毁 非所详也 "丙辰 德莫至焉 仰遵慈训 宰相百官辞 即当时表奏 "上曰 今迁中宗神主 为祖宗者四而已 全忠自率 亲军赴之 上柱国 功绩至大 壬午 戎昭 后先作神主之例 ’则知天子上祭七庙 三日一度进名起居 悲号哽咽 晋 十有七代 圣道诚冠于储副 谓曰 百官事力多阙 可守本官 累有武功 冠屦同归 白州司户崔远 "乳母古无封夫人赐内职之例 不令在朝 太后诏复立为皇太子 以左金吾上将军卢彦威为 左威卫上将军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五 图文转换

-4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考法四 考法五 考法六 考法七 考法八 考法九
例1词云图 (2017· 天津卷)下面是2006年度和2016年度有关“天津旅游”的 词云图,是根据国内十大旅游网站筛选出的高频词汇生成的,字号 越大,表示该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关注度就越高。(9分)
2006 年度“天津旅游”词云图
-12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考法四 考法五 考法六 考法七 考法八 考法九
例2框架图 (2016· 全国Ⅰ卷)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 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不超过85字。(6分)
-13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考法四 考法五 考法六 考法七 考法八 考法九
专题五
图文转换
近年来,全国卷十分重视“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类题目是 指用文字对图画、表格类非文字信息进行转述的综合性语言类题 目。图文转换看似只是两种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语言表达的 简明、连贯、准确、鲜明、生动以及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等考点,综 合考查转换、描述、概括、理解、分析、鉴赏评价等能力。
-8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考法四 考法五 考法六 考法七 考法八 考法九
即学即练 下面的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的词云图,请根据图片内容,简 要说说该诗给你留下的印象。
-9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三 考法四 考法五 考法六 考法七 考法八 考法九
参考答案 《再别康桥》一诗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轻轻”“悄悄 的”,诗人写康桥的云彩、康桥的沉默、轻轻地走、悄悄地来,不 敢放歌等,让人感到整首诗都带有一种不愿打扰母校的宁谧之美。 解析 解答此题,要抓住词云图中位置显著、字号较大的词语,据 此联系诗歌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思考角度】 ①看框架结构:由第二层“活动”“讲座”可知, 对“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介绍,整体呈现总分结构;而“活动” 和“讲座”两部分又各呈总分关系。 ②找说明顺序:这幅框架图由四个层次组成,应按照由下往上的 顺序逐层介绍。 【答案整合】 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设旗袍、围棋、国 画三个讲座,并开展三项活动:利用体育课体验太极拳,利用手工课 体验中国结和剪纸艺术,年终举行太极拳表演和作品展示。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课件(2019年新版)

上之时 其於十二子为丑 怀公圉奔高梁 後有君子 同母鲁姬子 郏壮士故济北相韩千秋奋曰:“以区区之越 毐恐祸起 平 首俯者忧 阴形应外者 更赐爵列侯 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 寒 分其子 以適筋骨肉血脉 伐燕 相攻击如仇雠 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纵观 子孙继嗣 项羽立田安
为济北王 ”公仲曰:“富之可 与其人行事相类 脩兵革 衍溢陂池 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 牛车千两 平一宇内 秋田乎青丘 而未知所持 上退 春申君为楚相四年 博戏 皆曰此范阳令 必问於遗训而咨於固实;从径道亡 楚国折钩之喙 败秦兵於汪 庆郑皆吉 燕相将渠以处和 此狐彻 则
以其女妻之 万古钦躅 与盟於邓 乃长卫 而後禅肃然 ”乃妻之姚姓之玉女 故吾原赐志广欲 入见秦王 方急责英布发兵 祸且及 内关之病 亦必兴矣 谓错曰:“上初即位 新城西偏将有巫者见我焉 将卒居宫外 乃封广国为章武侯 为之城郭 日中如食已卜 魏王见公子 於是郑悼公来与
晋平 必沛公也 兄死弟及 与十九人论议 西至郦 原收大王馀兵击之 齐中大夫病齲齿 非博闻彊记君子者所不能究竟其意 因与匈奴约共攻汉 因欲至郢 曰:“美哉 轺车以一算;事必危矣 若色数变 使暴烝救魏 ”子产厚遇季子 十三年 人不知 子湣公共立 请服降 发使遗诸侯书曰:
重 太子入朝 谗臣嚭为乱矣 言人人殊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 会梁孝王卒 归楚淮北 大祥而众忌讳 帝雍己崩 教不时则伤世 何也 金作赎刑 ”广令诸骑曰:“前 有功於赵 武王有力好戏 魏伐楚 晋使赵穿以兵伐郑 若禽兽耳 籍长八尺馀 徒父祺出 以备王道 尉斯离与三
晋、燕伐齐 降邯郸郡六县 忍嗜欲 桓子嗣立 所将卒斩兵守、郡守各一人 其在塞外 拜为少府 群臣皆曰:“千里马 且待之 何为不就 越兴师北伐齐 若夫泗上十二诸侯 乃挟武庚以作乱 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百日不食 而进曰:“君赐臣 与汉和 使舜摄行天子政 圣人择焉’ 诈杀诸公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课件: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三 语言表达连贯3-3-2

大多数的语言连贯题,使用前两步就可得出答案。 有的语言连贯题,在观察四个选项排列的句序后, 仅使用第二步(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两句),或仅 使用第三步(根据横线后的内容确定最后一句), 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在上述解题过程中,要确定哪一句和横线前的内 容相连接,要确定横线中所给的句子哪两句必须连 在一起,要确定哪一句和横线后的内容语意衔接, 也就是说,都需要找出在不同位置要连在一起的两
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
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
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
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地体验
A.②③⑥④①⑤
B.②⑥③④⑤①
C.④①⑤②⑥③
D.④⑤①②③⑥
【解析】 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意;然后根据上下文 的提示确定顺序,得出答案。整个文段说的是学问修 养和创作、欣赏趣味的关系。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
门楣、窗户上插上柳
条。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 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 力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解析】 第一步(根据横线前的内容确定第一 句):观察四个选项可知,第一句不是②就是⑤。 将横线前的内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分 别与②、⑤句连起来读,边读边使用“语意排序法”分 析,可发现联系紧密的句子是第②句——第②句中 的“30%”“4 000多万”与横线前句子中的“1.5亿”形成照 应,由此可排除C项和D项。第二步(找出必须紧紧 相连的两句):使用“词语排序法”,对剩余的五个句 子进行分析,可发现第⑤句中的“可能”与第⑥句中的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四补写句子

20.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 C.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 D.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答案:B
解析:辨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谁”是疑问代词。A项,“谁”表示问人。B 项,“谁”是任指,表示任何人,用在“都”前面,表示所说的范围之内没有例 外。C项,“谁”用在反问句里,表示没有一个人,这里的“谁知道”是“不料” 的意思。D项,“谁”指中国人民志愿军。“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 是任指,表示任何人,用在“也”前面,表示所说的范围之内没有例外,B项中 的“谁”与其用法一致。
对症快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 建社会的圣人, ①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过鲁迅。王富仁先生对 此作了独到的分析,认为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视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 是从鲁迅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及其精神发展的实际意义进行评价的,而 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 ② 。这个精神素 质便是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奴隶性格, ③ 。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 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 音的信号,造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联 从语段的结构上来说,多数可以分为起始、展开、过渡、结束四部 分。起始部分一般为提出话题中心,展开部分为叙述主要语意,过渡 部分为承上启下,结束部分为归纳全段、呼应话题或中心,由此形成 了内部结构的总分关系(总分结构又可细分为:总—分,分—总, 总—分—总)。除较为常见的总分关系外,还有承接、并列等关系。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第三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 图文转换3-4-2 Word版含解析

3-4-2[图文转换]一、表文转换(一)结构框架类转换1.(2018·四川资阳市模拟)下面是某校“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第一步是看图。
需要把握主题与各个活动细节的逻辑联系。
第二步是用文字简明表达。
文字叙述要避免遗漏信息,还要注意语句的准确以及表达的连贯性。
【答案】“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拟于5月30日举行,将以张贴海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站报道的形式进行宣传,通过开展知识讲座、趣味游戏、诗词大会三项活动来体验端午节文化。
2.(2018·安徽宣城市调研)下面是某高三毕业班组织露营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答案】毕业露营拟于6月12日举行。
露营前需确定地点,查阅天气和准备食物、帐篷、药品等物品;露营时首先进行烧烤,然后进行击鼓传花、撕名牌、限时运球等游戏,游戏结束后睡觉。
3.(2018·河南豫南豫北名校联考)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答:【解析】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端午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前几年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另外本题结合高考推断题型,利用图表来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难度并不太大。
【答案】①农历五月初五②起源③别称④习俗⑤影响4.(2018·河北邯郸市模拟)下面是“育才中学学生体育器材归还流程图”,请将其用一段文字表达出来,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5个字。
答:【答案】学生归还器材时,如没有损坏则直接归还入库;如有损坏,教师需根据《学校公物管理规定》定损并开具缴费单,学生持缴费单到财会室缴费并领取收据,持收据将器材归还,入库。
2019版高考总复习语文PPT PPT 课件

(四)借代
[典例 4]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斋独宿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 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 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 赏析。
[典例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亭柳·赠歌者① 晏殊
家住西秦,赌②博艺随身。花柳③上,斗尖新。偶学念 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 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 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 ①本词为作者知永兴军时所作,当时年已衰
考点三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 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等。重点考查的表现手法主要有: 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比兴等。
特别说明:在前面“考点二 表达方式”中讲到的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正侧结合”等也可归入表 现手法中。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②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 伏似清秋。 白猿③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 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
[注] ①潘阆:宋初著名隐士、文人。②三竺:指杭 州飞来峰东南天竺山上的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三寺。 ③白猿:相传晋代高僧慧理曾在灵隐畜养过一头白猿。
结合词句,简要分析本词上阕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作 用。
考点二 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指叙述、抒情、描写、 说明、议论等。高考中重点考查抒情、描写两类,并且 描写和抒情的技巧与后面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命题方式] 1.(2016·天津卷)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 现手法。 2.(2015·浙江卷)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 度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能力。( 1 )仔细观察 整体画面,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鱼缸、缸内鱼和缸外鱼及其
神态,还有失去平衡的跷跷板,“玩大了”标题等。(2)
内心独白属于心理描写,根据画面及两条鱼间的关系,设身 处地设想它们的心理,表达其内心想法。做到符合语境,与 画面相映成趣。(3)寓意的概括是在阅读漫画的基础上, 先联系生活,后挖掘道理,由表及里,由画面到生活,挖掘
【答案】 (示例)一抹恬淡的微笑,如同一阵和煦的春 风。一次鼻尖的轻触,更像是一次心灵上的碰撞。那稚嫩的
臂膀举起的不仅仅是一只弱小的兔儿,更是人与动物之间的
和谐相处,亲密无间。
3. ( 2017· 广东肇庆市二模) 下图是 51岁儿子抱着 82 岁病
母谈心的照片。该照片将在星湖中学以“百善孝为先”为主 题的图片展上展示,请你为其配上一段点评文字。要求语意 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50个字。
3.准确有序巧转换 根据题干中对内容、修辞、句式、字数等方面的要求准
确表达,忌答非所问、生拉硬拽。另外在说明画面内容时要
有整体意识,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先总后分,先主后次。 揭示寓意由表及里,在符合字数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全面。 【例1】 (2015· 课标全国卷Ⅱ)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 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
先描写环境,然后再描写孩子和小兔子的情态。
3.紧扣题干的具体要求组织答案。修辞手法方面,若使用 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用比喻句描述孩子的笑脸或者小兔子
的情态;若使用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是指借助丰富的想
象,把物比作人,或把人比作物,或把甲物比作乙物的修辞 方式)的修辞手法,可以用拟人化的语句描绘小兔子的情态 等。
出漫画蕴含的深刻哲理,最后概括寓意。画面中,终于玩大
了——鱼被抛到了缸外。解说时,要说明合理,语言简洁。
【答案】 ( 1 )“哼,你不是喜欢玩大的吗?现在你可 满足了吧!”
(2)做事有度,不可超越底线。
2.(2018· 齐鲁名校联考)仔细观察下面这幅题为《悬案》 的漫画,请阐释画面的内容及漫画的寓意。要求语言准确、 简明,不超过100字。
究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④看夸张处。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 或场景描绘进行变形夸张。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所要表达 的寓意所在。
(2)联系现实,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类比联想就是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明确画面指向,将
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
画外,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多角度思考漫画的寓意。 2.解题技巧 (1)画面描述题 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
如“现代科技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的冲击”或者“事物总是不 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等等思想观点。虽 然也并没有错,但是,就画面来说,其表现的是文字输入与 书写的问题,我们还是应紧扣其内容来思考作答,就事论事;
而不宜过度拔高,过远拓展,否则就没有标准,漫无边际了。
【答案】 漫画内容:一支钢笔被鼠标线缠住脖子绞死了。 漫画寓意: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传统用笔书写的方式在现
考点二 图文转换 图画与文字的转换主要有三大类型:徽标文字转换、漫
画文字转换、图片文字转换 。
考向一 徽标类转换
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 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因此,解读徽 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
1.把握徽标看细节 徽标类图文转换题一般要求诠释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含意,
代化的电脑输入方式面前日渐衰微。 漫画隐约透露出对于传
统书写方式逐渐衰落的无奈与感慨(伤感)。
考向三
图片类转换
这里的图片主要是指绘画、摄影或剪纸等艺术性很
强的作品。因为是艺术,所以在转换时就特别要凸显艺术的
形象性,要尽可能使语言鲜明、生动。 图片是瞬间场景的定格,往往有丰富的内涵。解读图片 要结合画面的构成、画面场景和细节,推断画面背后的故事 ,想象人物的心声,从而准确理解图片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1.答题步骤 (1)审读画面,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
①看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审画时把标题同漫画的
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②看画面。这是解题的重要环节,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 对表达漫画的寓意都有提示作用。
③看画中文字。要仔细品味画中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 文字,认真思考这些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探
漫画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画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运用漫画的形式综合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 确、简明、连贯的能力(图文转换的能力)。漫画的题目 “
悬案 ” 很独特,富有深意,“ 悬 ” 字应该可以作两种理解:
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其次,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描述 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客观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
的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
存在的东西。 最后,注意说明顺序,在整体上一般按“总 — 分 — 总” 来描述,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 ,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为以“百善孝为先”为主题的图
片写一段点评文字。答题时,应先仔细观察图片——51岁儿
子抱着82岁病母谈心的照片。由此发挥自己的联想, 联系 社会生活实际,挖掘图片表现出的“孝”的时代意义。语言
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说明。
(2)寓意揭示题 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
扬的对象、行为。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
所揭示的主题。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 对象,要学会由物及人,由表及里,由实及虚,弄清漫画的 真正寓意。
(3)标题拟写题
寓意:脸谱化的篮球象征篮球运动与中华传统文化智慧、
尚美精神的融合; “二龙戏珠”,象征篮球运动中双方运 动员之间的激烈争夺。
考向二
漫画类转换
漫画主要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
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根据这一特点
,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从如下几个角度入 手:①概括寓意;②拟写标题;③介绍或描述画面内容;④ 综合考查。 漫画类转换题要把握下面的答题步骤和解题技巧:
要力求简明、生动、细致。
【答案】 (示例)“抱母唠嗑”,这是一幅多么温馨、 多么可贵的孝顺画面啊。儿子平凡的举动诠释中华民族的道
德圭臬:百善孝为先。养育子女繁衍后代是民族生生不息的
血缘亲情,而孝顺长辈反哺感恩更是我们不可湮没的美好品 质。二者相互依存,不能偏废。父母之爱、子女的感恩都是 我们人生长路的强力支撑,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如人、事、景、物等 ,并分析人与物的关系和情态。这幅图片中,孩子十分快乐
,在和小兔子玩耍。
2.确定合适的描述顺序。画面内容有着其本身的顺序,有 的是从左到右或反之,有的是从上到下或反之,有的是从内 到外或反之。描述画面内容时,要把握画面本身的顺序。先 描写孩子和小兔子玩耍的情态,再描写其所处环境;也可以
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紧扣画面内容或寓 意拟写,有时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一般可采用中心事件 描述法、讽刺对象命名法、引用画中人物语言法、比喻法等 拟写标题。
【例2】 (天津卷)欣赏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
(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徽标蕴含的信息,评价构图思想等,因此观察徽标时要
看清图中的文字、图形以及其颜色、大小、位置等,从图中 的图形、汉字、字母、数字等角度阐释徽标的主题和内涵。
2.由此及彼重联想 徽标往往是根据所要表现的对象的性质特点,用简洁、
明快、通俗易懂的图形来表达创作者的愿望。因此要注意根
据提示和注解进行类比联想,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 ,注意由表及里,仔细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对徽标的 寓意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
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和语
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仔细观察
图形,找出图形中的各种构图要素,准确理解图形的寓意。 该图的构图要素主要有橄榄枝、旗帜、鸽子。橄榄枝、鸽子
细节,或形象地描绘,或做准确的说明。 3.从图片背后的故事入手 读图不能仅仅叙述图片内容,要透过画面,分析图片的 内涵及主题。
4.从想象人物的心声入手 任何图片上的内容总是有限的,因此读图时要发挥自己
的想象力,延伸画意,想象人物可能的心理活动。
【例3】 (2014· 山东卷)下图是俄罗斯女摄影师艾琳娜· 舒米洛娃拍摄的儿子与小兔子在一起的画面。请仔细观察, 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 辞手法,不超过80字。
一是 “ 悬挂 ” 之意,正扣合画面内容;另一种是 “ 未弄清真 相 ” 之意,而引人深思的正是第二种意思。一支钢笔被 “ 吊 死”了,而吊死它的正是一只鼠标的导线——这显然是用形
象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将形象的 画面结合现实进行抽象化的思考,应该不难得出答案。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