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复习 第3章 第五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练习题 浙教版
精选2019-2020年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复习特训六十八

精选2019-2020年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复习特训六十八第1题【单选题】下列哪一结构没有黏液腺,不能分泌黏液( )A、气管B、鼻C、支气管D、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当人体内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B、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D、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将生长旺盛的绿色叶片剪成5mm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见图)在这4种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来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是人体某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血管是小动脉B、图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C、气体交换后,组织细胞内含氧量降低了D、气体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了【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石灰水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A、变蓝B、变浑浊C、无变化D、变红【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中正确的是( )A、人在平静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收缩→肺内气体压力增大→气体出肺B、淀粉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C、心脏各腔室工作的顺序是:心房收缩,心室舒张→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心房、心室均舒张D、尿液形成的主要过程:血液→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尿液【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如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X可能是O2B、C6H12O6是一种有机化合物C、C6H12O6与X反应生成CO2、H2O过程中吸收热量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如图是模拟人体膈的升降与呼吸关系的装置,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装置中编号3模拟肺B、装置中编号4模拟横膈膜C、手向下拉4,小气球2变小D、手向下拉4,模拟的是呼气过程【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模拟实验”是科学探究中一种重要方法。
3-5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讲练课堂(浙教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2022·浙江金华一模)如图,在容器中装入等量的不同种子,加入适量的水后密封。
一段时间后向漏斗中倒入清水,通过观察到的澄清石灰水的不同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B.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C.种子呼吸作用需要氧气D.种子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所以题干中的实验验证的是种子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
2.(2022·浙江温州一模)把数棵新鲜菠菜放入黑色塑料袋,扎紧袋口,在暗处放置一夜后,将袋内气体挤压入澄清石灰水中(如图)。
下列现象中,能证明菠菜进行呼吸作用的是()A.塑料袋内壁有水珠B.菠菜质量变轻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菠菜出现萎蔫【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实验说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故能证明菠菜进行呼吸作用的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2021·浙江温州一模)如图是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表示的过程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B.乙图表示的过程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C.④处氧气浓度大于④处氧气浓度D.吸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答案】C【解析】A.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大的地方向浓度小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位置。
甲图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内,氧气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因此通过氧和二氧化碳扩散方向,可以判断甲图表示的过程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正确。
BC.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说明是在组织内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与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即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2019-2020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课后练习第五十篇

2019-2020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课后练习第五十篇第1题【单选题】如图曲线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趋势,下列各项中,该曲线不能表示的是( )A、血液流经肺部时对氧气含量的变化B、血液流经小肠时氨基酸含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尿酸含量的变化D、血液流经大脑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A、AB、BC、CD、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中加NaOH是为了清除空气中CO2B、②的葡萄糖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底物C、②中酵母菌只能在有氧条件下生存D、③中加Ca(OH)2用于检测②中是否有CO2产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呼吸运动是人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均收缩,胸廓扩大,外界气体进入肺B、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C、呼气时,胸廓扩大,肺内气压下降,肺内的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D、冬天,当空气经过呼吸道时,会变得湿润、温暖和清洁【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甲、乙、丙和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量的变化规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表示温度对人体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B、乙图中,若a是茎的向光侧,则b点一定是茎的背光侧C、丙图中,a、b、c和d四种组织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a组织中氧浓度最高D、丁图中,若①③代表肾动脉和肾静脉,则曲线代表尿素等含氮废物的含量变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当人体内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B、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D、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有误A、呼吸道是气体交换的场所B、肺泡的壁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C、流经肺部的血液可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D、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呼吸运动是人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B、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C、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D、呼出的气体中不仅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还含有氧气【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外界气体进入肺的途径是(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B、口→鼻→喉→气管→支气管C、咽→口→鼻→喉→支气管D、支气管→口→喉→鼻→气管【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气管能保证气流顺畅通过的原因是( )A、气管壁较硬B、肌肉较松弛C、有“C”型软骨支架D、周围有肌肉牵拉【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图甲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乙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示意图,图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2019-2020年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浙教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六篇

2019-2020年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浙教版习题精选第五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如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压力变化的示意图,处于a点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关系是( )A、肺内气压>外界气压B、肺内气压=外界气压C、肺内气压<外界气压D、不能确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器官是( )A、鼻腔B、咽C、喉D、气管【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5 年6 月1 日晚,在长江湖北监利段,客轮“东方之星”因遭遇龙卷风翻船,轮船上多数乘客溺水身亡.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哪个环节?(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经不同血管(H、I、J)时血液中氧或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其中H为肺动脉。
则图中曲线和血管I分别表示的是( )A、氧的浓度,肺静脉B、氧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C、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静脉D、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下列哪种气体( )A、H2OB、CO2C、N2D、O2【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患感冒时,常感觉呼吸不畅,主要原因是( )A、鼻黏膜分泌的粘液过多B、气管、支气管分泌痰液过多C、鼻粘膜充血肿胀D、声带充血肿胀【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如理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A、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B、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D、图乙模拟膈肌收缩,位置上升【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呼吸运动是人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B、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C、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D、呼出的气体中不仅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还含有氧气【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图中甲、乙表示人体呼吸运动中的膈肌(用a表示)所处的两种状态。
第三章 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学案—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1)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2)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由呼吸系统来完成的(3)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1)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2)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统称为呼吸道3)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部分(4)在进行气体交换时,空气经鼻的过滤、温暖和湿润后,通过气管和支气管,到达肺,最后进入肺泡,同时把肺内部的气体呼出(5)人的吸气和呼气过程:吸气和呼气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等的活动而产生的2)与吸入的空气相比,呼出的气体氧气含量明显降低,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含量明显升高,但是氧气的浓度还是大于二氧化碳的浓度。
(6)肺泡内的气体交换1)肺泡内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内2)肺泡内的气体和血液中的气体存在浓度差:肺泡内氧气的浓度大于毛细血管内血液中氧气的浓度,所以肺泡内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毛细血管内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所以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离开血液进入肺泡内。
(7)肺泡具有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1)数量多:大约有8亿个,使肺呈海绵状2)有弹性:肺泡壁外有弹性纤维,使肺具有弹性3)面积大:肺泡的总面积达100平方米,远远大于全身皮肤的面积4)非常薄: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5)外面有毛细血管网:有利于气体交换总之,肺是高效的气体交换器官例1、下列对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有重要作B.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C.肺内肺泡数量多,肺泡壁薄,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D.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称为呼吸作用例2、右图中甲乙两条曲线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的位置,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膈肌从甲到乙时,呼气,此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B.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D.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例3、人体平静状态时,吸气和呼气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等活动而完成的,通过膈肌和肋间肌的合作运动造成胸前体积变化,从而改变胸腔内气压,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实现吸气和呼气。
2019-2020年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5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浙教版拔高训练第五十七篇

2019-2020年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
作用浙教版拔高训练第五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 )
A、喉和气管
B、鼻腔和气管
C、呼吸道和肺
D、支气管和鼻腔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如图是人体某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血管是小动脉
B、图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C、气体交换后,组织细胞内含氧量降低了
D、气体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了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人体内氧气最丰富的部位是( )
A、肺泡
B、组织液
C、细胞
D、血液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是( )
A、血液流动的通道
B、气体交换的场所
C、水分进出身体的通道
D、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014年春季,浙江多地遭遇雾霾。
出门戴口罩能防止雾霾中的细颗粒物由口鼻侵入肺部。
雾霾中的细颗粒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
雾霾中的颗粒经过鼻、咽、喉之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气管、肺泡、支气管
B、气管、支气管、肺泡
C、支气管、肺泡、气管
D、肺泡、支气管、气管
【答案】:
【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3章 第五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第五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一、选择题1.春节期间,由于烟花爆竹的燃放,全国多地PM2.5严重超标。
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大气中的这些颗粒主要通过人体的哪个器官进入血液(C)A.皮肤B.口腔C.肺D.小肠图3-14-92.如图3-14-9为人体与呼吸相关的结构和功能示意图,其中①~⑤代表结构,a、b 代表生理过程,c、d代表气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图甲中呼吸的主要器官是结构⑤B.图乙中,a、b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C.图乙中的气体d是在肺泡内产生的D.吸气时,图甲中的结构⑤呈收缩状态3.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聚焦了雾霾及空气污染深度调查。
雾霾中PM2.5颗粒物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
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用鼻呼吸尤为重要,原因是(D)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⑤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⑤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⑤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A.⑤⑤ B.⑤⑤⑤ C.⑤⑤⑤ D.⑤⑤⑤4.如下表示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其中能发生气体交换的是(D)空气||,①呼吸道||,②肺泡||,③血液||,④组织细胞A.①和⑤ B.⑤和⑤ C.⑤和⑤ D.⑤和⑤5.人在吸气的时候与下列情况相符合的是(A)A.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扩大、气压变小B.膈肌收缩、膈顶上升、胸腔缩小、气压变大C.膈肌舒张、膈顶下降、胸腔扩大、气压变小D.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腔缩小、气压变大6.下表是某人吸入空气与呼出相同体积气体的成分含量比较数据,分析正确的是(C)A.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增加了B.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明显减少C.人体与外界进行了部分气体的交换D.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减少了图3-14-107.如图3-14-10表示肺容积在呼吸过程中的同步变化曲线图,表示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是哪一区段(A)A.ce段B.ac段C.ab段D.cd段8.如图3-14-11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据此判断甲、乙两人所处的呼吸运动过程分别是(C)图3-14-11A.甲、乙都吸气B.甲呼气、乙吸气C.甲吸气、乙呼气D.甲、乙都呼气图3-14-129.如图3-14-12所示的曲线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
八年级科学下册 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2)同步练习 (新版)浙教版(1)

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2)A组1.下列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C)A. 萌发的种子B. 晒干的种子C. 煮熟的种子D. 刚收获的种子2.俗话说“水太多会把植物淹死”,其主要原因是(D)A. 水太多,植物胀死B. 水太多,温度太低而冻死C. 被淹部分二氧化碳太多而中毒D. 被淹部分缺少氧气而不能呼吸3.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其意义是(A)A.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C.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D.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4.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且NaOH溶液能吸收CO2气体)(A)(第4题)A. A处上升,B处下降B. A、B两处都下降C. A处下降,B处上升D. A、B两处都不变5.盛夏季节,沙漠地区的人们有时会将食物存放在“双层陶罐”中,通过降温来延长食物保鲜期。
双层陶罐是将一个较小的陶罐放在一个大的陶罐中间,并在两个陶罐之间装入沙子,然后在沙里加水,通过湿沙层水蒸发吸热使食物降温,瓜果蔬菜在陶罐中低温贮存,保鲜效果较好。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A. 降低温度,瓜果蔬菜中水分蒸发变快B. 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增强C. 低温环境对微生物繁殖起抑制作用D. 如果内陶罐改用铁罐,效果更好6.如果用保鲜袋把新鲜的水果封装起来,可以大大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
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C)A. 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B. 减少水果的水分散失C. 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D. 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7.如图为探究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回答:(第7题)(1)用黑布遮住大烧杯,不让光透过,并放置24小时。
(2)第二天揭开黑布,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大烧杯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大大增加。
(3)将燃烧的木条放入大烧杯中,木条会熄灭,说明大烧杯内的氧气浓度大大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一、选择题
1.春节期间,由于烟花爆竹的燃放,全国多地PM2.5严重超标。
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大气中的这些颗粒主要通过人体的哪个器官进入血液( C)
A.皮肤 B.口腔 C.肺 D.小肠
图3-14-9
2.如图3-14-9为人体与呼吸相关的结构和功能示意图,其中①~⑤代表结构,a、b 代表生理过程,c、d代表气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图甲中呼吸的主要器官是结构②
B.图乙中,a、b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C.图乙中的气体d是在肺泡内产生的
D.吸气时,图甲中的结构③呈收缩状态
3.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聚焦了雾霾及空气污染深度调查。
雾霾中PM2.5颗粒物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
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用鼻呼吸尤为重要,原因是( D)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如下表示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其中能发生气体交换的是( D)
空气①
呼吸道
②
肺泡
③
血液
④
组织细胞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③和④
5.人在吸气的时候与下列情况相符合的是( A)
A.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扩大、气压变小 B.膈肌收缩、膈顶上升、胸腔缩小、气压变大
C.膈肌舒张、膈顶下降、胸腔扩大、气压变小 D.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腔缩小、气压变大
6.下表是某人吸入空气与呼出相同体积气体的成分含量比较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C)
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在吸入空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A.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增加了 B.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明显减少
C.人体与外界进行了部分气体的交换 D.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减少了
图3-14-10
7.如图3-14-10表示肺容积在呼吸过程中的同步变化曲线图,表示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是哪一区段( A)
A.ce段 B.ac段
C.ab段 D.cd段
8.如图3-14-11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据此判断甲、乙两人所处的呼吸运动过程分别是( C)
图3-14-11
A.甲、乙都吸气 B.甲呼气、乙吸气
C.甲吸气、乙呼气 D.甲、乙都呼气
图3-14-12
9.如图3-14-12所示的曲线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B)
A.Ⅰ、Ⅲ阶段种子的鲜重显著增加
B.Ⅰ、Ⅱ阶段种子的干重显著减少
C.第Ⅲ阶段种子的胚根已发育成幼根
D.第Ⅲ阶段种子增加的重量主要是水
图3-14-13
10.如图3-14-13表示在25 ℃条件下研究种子萌发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取甲、乙两个暖水瓶,甲瓶内装有萌发的豌豆种子,乙瓶内装有煮熟并冷却至25 ℃的豌豆种子,两瓶均用包有温度计的棉团塞严。
能正确表示几小时后温度计读数的是( D)
图3-14-14
11.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
图3-14-15
①胸腔容积缩小②胸腔容积扩大③肺收缩④肺扩张⑤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⑥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12.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请从图3-14-15的人体呼吸系统图中找出致病的微生物从外界到达人体发病部位的正确路线( C)
A.①⑧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⑧②④⑤⑦
13.图3-14-16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图3-14-16
A.气体a、b分别代表氧气和二氧化碳
B.外界的a进入红细胞穿过5层细胞膜
C.①处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运动
D.②处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扩散作用
14.打嗝时,膈肌收缩,图3-14-17正确模拟膈顶和肺的是( B)
图3-14-17
15.(双选)如图3-14-18显示一人处于静止状态平静呼吸时,肺泡内的气压变化的情况。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D)
A.A点时,膈肌处于完全放松状态 B.从V到X期间,肺排出空气
C.从V到X期间,肺完成了一次呼吸 D.B点时,肺内气体量最多
图3-14-18 图3-14-19
16.图3-14-19甲、乙分别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和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p O2和p CO2分别代表O2和CO2的分压,下面括号中的数值单位是千帕,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来实现的
B.根据气体分压值的变化,可判断甲图中血流方向是B→A
C.乙图组织细胞内CO2的分压值一定低于6.33 kPa
D.O2从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要穿过3层细胞膜
17.人体与外界环境交换的氧最终到达的场所是( D)
A.鼻腔 B.肺泡 C.血液 D.组织细胞
18.如图3-14-20,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且NaOH溶液能吸收CO2气体)( A)
图3-14-20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二、填空题
19.下面两幅曲线表示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的呼吸状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1代表平静(睡眠、散步、坐等)状态下的呼吸。
曲线2代表运动(长跑、打篮球、踢足球等)状态下的呼吸。
(2)根据图表,你能计算出曲线1的呼吸频率是每分钟18次;曲线2的呼吸频率是每分钟27次。
(3)在单位时间内,曲线2吸入的氧气更多。
图3-14-21
三、解答题
图3-14-22
20.如图3-14-22为人体内肺部的气体交换图,请据图回答:
(1)外包丰富的毛细血管,仅由一层上皮细胞围成的③,是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是肺泡。
(2)血液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再经肺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3)空气中的氧气是通过图中标号①过程进入血液的。
(4)人吸气时,③的容积会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下表是人体不同部位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C)
A.①代表肺静脉内血液 B.②表示肺泡处
C.③代表组织细胞 D.④表示流经大脑的血液
2.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最后到达组织细胞内,这一过程,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C)
图3-14-23
A.七层细胞膜 B.八层细胞膜
C.九层细胞膜 D.十层细胞膜
3.如图3-14-23为测量动物呼吸作用的密闭实验装置,图中a为红墨水珠,b中装有NaOH溶液。
随着动物呼吸的进行,试推测玻璃管中的红墨水珠的移动方向是( A)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先向右再向左移动 D.先向左再向右移动
4.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的种子开始做鲜重测量,得到了如图3-14-24所示的曲线。
下列对曲线变化原因的分析中,
图3-14-24
不正确的是( C)
A.Oa段鲜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种子中水分的减少
B.ab段种子中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变化量少
C.bc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
D.c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
二、解答题
5.如图3-14-25甲表示淀粉的消化终产物a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的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图3-14-25
(1)物质a进入组织细胞后,在气体b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该生理过程叫呼吸作用。
(2)人体吸入的b气体由血液中的红细胞来运输,是因为红细胞中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其功能特点是
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
(3)正常情况下,图中d与f两种物质在组成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尿液f中是不含葡萄糖a。
(4)在同一时刻测定某器官动脉和静脉血液内a、b、c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值如图乙所示,该器官是肺。
(5)有些药物常被封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胃内不消化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