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知识点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知识点:
1.年、月、日是时间单位,它们分别表示一段时间的长短。
2.年是最大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3.月是中等的时间单位,通常以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个
月。
4.日是最小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天。
5.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同,闰年有366天,平年有365
天。
6.每个月的天数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来确定的,一般有28天、30
天和31天三种情况。
7.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
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每四年一个闰年,闰年有366天。
8.计算经过的天数时,可以使用日历或计算器等工具来帮助计算。
9.在日历中,每一天都会标注日期和星期几。
10.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年=12个月=365天(平年),1个
月=30天或31天,1天=24小时。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年月日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
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1、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2、全年天数: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3、判断平年、闰年:(A)年份能被4除尽而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有余数的。
为平年;(B)整百整千的年份要能被400除尽才是闰年。
4、比年大的时间单位是世纪,1世纪=100年。
5、用24时计时法表示:(A)上午时间直接读出钟面上时间即可;(B)下午的时间在钟面上所指时间的基础上加上12小时。
6、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小时=60分,1分=60秒,1刻=15分,一昼夜=24小时,1周=7天。
7、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分为三种情况:(A)头尾都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B)头尾都不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C)头尾算其一: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社教科书第六册81-8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础知识。
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够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引导学生进行收集处理信息,观察比较,进行联想,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闰年、平年的区分与计算及大月、小月的记忆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辅助课件及某年天数统计表若干份2、学生课前收集不同年的年历、学具盒五、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教师展示课件:有个宝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学生猜出是:日历。
年月日知识点

年月日知识点1、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二月叫平月。
2、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有7个大月)小月有4月、6月、9月和11月。
(有4个小月)3、闰年366天,二月有29天,是52个星期零2天:平年有365天二月有28天,是52个星期零1天。
4、公历年份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5、一年有四个季度,第一季度:1月、2月、3月(平年90天,闰年91天)第二季度:4月、5月、6月(91天)第三季度:7月、8月、9月(92天)第四季度:10月、11月、12月(92天)6、上半年:1-6月(平年181天,闰年182天);下半年:7-12月(184天)。
7、纪念日元旦:1月1日劳动节:5月1日儿童节:6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8、如何计算过了几年:用现在的年份减去过去的年份。
例:今年是建国几周年? 2018-1949=69(周年)9、一个月最多有4个星期,最多有5个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10、如何计算过了几日:例:从5月1日到5月21日,过了几天?21-1=20天 20+1=21天注:如果最开始的一天也算在内,最后的天数要加1.11、如何计算现在是星期几例,1月1日是星期二,那么1月31日是星期几?31-1=30天 30÷7=4(周)……2(天)星期二再过两天就是星期四。
(先算出过了几天,再除以7,如果没有余数,就和刚开始的一样;有余数,余数是几,就往后数几天)12、24时计时法1、把普通计时法写成24时计时法: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直接去掉时间名词(如凌晨、早上…),时间不变。
中午12时过后的时刻,先去掉时间名词,再加上12 (如:下午2时:2+12=14 写作14:00);2、把24时计时法换成普通计时法时: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直接在时刻前加上时间名词。
年月日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知识点归类1、常用的是时间单位有: 年、月、日、时、分、秒2、1年=12个月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1星期=7天3、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月是大月,每月有31天;有4个月是小月,每月有30天;二月有时有28天,有时有29天。
4、判断平闰年,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看2月:有28天的是平年,有29天的是闰年。
第二种方法是用年份除以4(整百数除以400),有余数的是平年,没余数的是闰年。
5、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如果有人每4年才过一个生日,他的生日是2月29日,因为只有闰年才有2月29日。
6、平年一年有365天(31×7+30×4+28=365),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有366天(31×7+30×4+29=366),有52个星期零2天。
7、顺口溜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冬、30天,2月有时29,2月有时28。
8、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记时法。
9、时间: 两个不同日期或两个不同时刻的间隔。
时刻: 表示一天内某一特定的时候。
10常见的节日有:1月1日元旦节3月8日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5月12日护士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10、一年有四个季度,第一季度1、2、3月90或91天,第二季度4、5、6月91天,第三季度7、8、9月92天,第四季度92天。
11、普通计时法 24时记时法凌晨0时0时凌晨1时1时凌晨2时2时凌晨3时3时凌晨4时4时凌晨5时5时早上6时6时早上7时7时上午8时8时上午9时9时上午10时10时上午11时11时中午12时12时下午1时13时下午2时14时下午3时15时下午4时16时下午5时17时下午6时18时晚上7时19时晚上8时20时晚上9时21时晚上10时22时晚上11时23时晚上12时24时(第二天的0时)。
年月日知识点汇总(背诵)

(一)年月日1.一年有()个月。
有()个大月,每个月有()天,是()。
有()个小月,每个月有()天,是()。
()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2.一年中,()是连续的两个大月;在年历表上第一年的()也是连续的两个大月。
3.一个星期有()天,每个月至少有()个星期日,最多有()个星期日。
4.日期每加()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
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日还是星期三。
5.平年的2月只有()天,平年全年有()天,合()个星期零()天。
闰年的2月有()天,闰年全年有()天,合()个星期零()天。
通常每4年里有()个平年,()个闰年。
公历年份数除以()没有余数的一般是()。
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没有余数才是()。
6.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个位是()的为平年,个位是()的用公历年份的()除以4,有余数的是(),没有余数的是()。
后两位都是0的用()去除以4。
练习:1925年是(),2000年是(),2100年是(),1940年是(), 2009年是(),1938年是(),2016年是()。
7.一年有()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第二季度是();第三季度是();第四季度是();平年的上半年有()天。
(可以把平年的第一、二季度加起来)闰年的上半年有()天。
(可以把闰年的第一、二季度加起来)一年四季有春夏秋冬,不等于()。
8.常用的节日、纪念日元旦:()爱耳日:()妇女节:()植树节:()劳动节:()儿童节:()爱眼日:()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残疾人日:()爱牙日:()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庆节):()9.计算天数[分月计算]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10.王小刚不久前过了第10个生日,可他爸爸才过了9个生日。
这是因为爸爸的生日是()。
(二) 24计时法1.普通计时法又叫()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必须加上大概时间的词语()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不加表示大概时间的词语。
《年月日》知识点归纳

《年月日》知识点归纳一、年1、平年和闰年平年有 365 天,闰年有 366 天。
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一般年份,能被 4 整除的是闰年;整百年份,能被 400 整除的是闰年。
例如,2020 年能被 4 整除,所以 2020 年是闰年;而 2100 年是整百年份,要能被 400 整除才是闰年,2100÷400=5……100,不能整除,所以 2100 年是平年。
2、一年中的 12 个月一年有 12 个月,其中 1、3、5、7、8、10、12 月是大月,有 31 天;4、6、9、11 月是小月,有 30 天;2 月比较特殊,平年的 2 月有 28 天,闰年的 2 月有 29 天。
3、季度一年可以分为四个季度,1-3 月为第一季度,4-6 月为第二季度,7-9 月为第三季度,10-12 月为第四季度。
二、月1、月的天数规律大月和小月的天数是固定的,记住“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这句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记住每个月的天数。
这里的“腊”指 12 月,“冬”指 11 月。
2、特殊的 2 月2 月的天数会因为平年和闰年而有所不同。
平年的 2 月有 28 天,闰年的 2 月有 29 天。
每四年会有一个闰年,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能被 4 整除的年份是闰年,但如果是整百年份,就需要能被 400 整除才是闰年。
三、日1、一天的时间一天有 24 小时,时针正好走两圈。
第一圈从凌晨 0 时到中午 12 时,第二圈从中午 12 时到晚上 12 时,也就是 24 时。
2、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12 时计时法,需要在时间前面加上上午、下午、晚上等词语来区分不同的时间段,例如上午 8 时、下午 3 时。
24 时计时法,从 0 时到 24 时,不需要加上这些词语,例如 8 时、15 时。
3、两种计时法的转换12 时计时法转换为 24 时计时法,如果是上午的时间,直接去掉时间前面的上午等词语即可;如果是下午或晚上的时间,去掉时间前面的下午、晚上等词语,然后小时数加上 12。
年月日知识点

年月日知识点:年月日知识点整理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2、每年有12个月,其中7 个大月,每个大月有31 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 4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四、六、九、十一月。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①平年:2月(28)天,全年共(365)天;全年有52个星期零1天;平年上半年有(181)天。
②闰年:2月(29)天,全年共(366)天,全年有52个星期零2天;闰年上半年有(182)天。
③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4、季度: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
第一季度:1、2、3月。
平年共31+28+31=90(天);闰年共31+29+31=91(天)第二季度:4、5、6月。
共30+31+30=91(天)第三季度:7、8、9月。
共31+30+31=92(天)第四季度:10、11、12月。
31+30+31=92(天)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事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二、应用和方法1、连续的大月有(7 )月和(8 )月,天数是共(62 )天。
、12月和1月也是连续的大月。
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合起来是61天。
2、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3、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①一般的公历年份÷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
4、通常每4年里有(1 )个闰年,(3 )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5、计算经过的年份:就用2012 -给的年份。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2年是63周年。
(2012-1949=63)8、各类节日: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
时间——年月日知识点

1.年月日的定义和意义:年月日是在历代历法中表示时间的一种形式。
年是指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长度,从一个年初到下一个年初;月是指地球环绕太阳运动周期的一个周期,从一个朔望月开始,到下一个朔望月结束;日是指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长度。
年月日的概念是人们为了方便计算和记录时间而提出的。
年月日的具体表达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阿拉伯数字表示的“年-月-日”格式,例如2024年6月1日;还有以罗马数字表示的日期,例如二○二二年六月一日;另外还有以汉字表示的日期,例如贰零贰贰年六月一日。
不同的文化和地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它们都是为了记录和表示一个具体的时间点。
2.年的计算和纪年方法:人类历史上,不同的文化和地区采用不同的纪年方法。
最常用的方法是阳历和农历。
阳历是指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基准的历法。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阳历是公历,也称为格里高利历。
公历以公元1年为起点,以年份递增,每个年份包含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固定。
公历采用365或366天的周期来计算年份。
农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和月亮围绕地球运动周期为基准的历法。
农历的年份通常以十二生肖为周期,并且月份以朔望月为周期。
农历的月份和日期不固定,每个月的天数也不固定。
3.年份的特殊含义: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中,一些年份有特殊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例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每个生肖年有不同的意义和象征,每个生肖年都代表着不同的品质和特征。
例如,鼠年代表智慧和灵活,虎年代表勇猛和力量。
在西方文化中,一些年份也被认为是吉利的或不吉利的。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13号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被称为“不吉利号”或“不吉利日”。
4.闰年和闰月: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并非整数,所以需要一些特殊的规则来调整年份和月份。
闰年是指在公历中添加一个额外的一天,即2月29日,来调整年份。
闰年的规则是: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为闰年,但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仍然是闰年。
而农历中也会有闰月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月日单元知识点
1、与“年”有关的知识
(1)一年有12个月,半年是6个月,平年全年365天,闺年全年366天。
(2)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1.年份的末位是单数(1、3、5、7、9)的一定是平年,如:2011年、1985年、
2.年份末位是双数看末两位是否是4的倍数。
3.后两位都是0的用前两位去除以.整百年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年
是闰年,但1900年不是闰年。
)
(3)周年的计算方法:末位年份-开始年份=周年
2、与“月”有关的知识: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一个平月(二月)
(1)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4月、6月、9月、11月。
(2)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7月和8月、12月和1月都是连续的大月。
在同一年中,那么只有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4)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5)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
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是星期三。
(6)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31×7+30×4+28=365)。
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31×7+30×4+29=366)。
(9)一年有4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
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每年固定是91天,
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每年固定是92天,
第四季度是10月、11月、12月,每年固定是92天。
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年四季,是按照农历的节气划分的,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季节和季度是不一样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根据温度变化进行区分的,而季度是根据月份区分的。
(10)平年全年有365天,有52个星期零1天,
闰年全年有366天,有52个星期零2天。
(11)常用的节日、纪念日一定要记住:
元旦: 1月1日爱耳日:3月3日妇女节:3月8日
植树节:3月12日劳动节:5月1日儿童节:6月1日
爱眼日:6月6日建党节: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
教师节:9月10日爱牙日:9月20日国庆节:10月1日
残疾人:12月3日
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12)
(13)计算天数[分月计算] 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计算天数时,可采用“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两头都算要减1.
(二) 24计时法
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分段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必须加上大概的时间段词语(如凌晨、早上、上午、下午、晚上)
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可以不加表示的大概时间段的词语。
3、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把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进行互化。
如: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转换方法:
上午9时 9时 (12时前时刻不变,就差 “上午”两个字)
晚上9时 (21时) (9+12=21时)(下午晚上的时刻要加12)
(下午4时) 16时 (16-12=4时)
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
24时计时法不加。
4、 计算经过时间: 结束时刻 — 开始时刻 = 经过时间
如:火车11:00出发,21时30分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21时30分-11时 = 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5、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6、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 1年 =12个月 1天(日)=24小时
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1 星期 = 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