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射频消融术中观察与护理
臭氧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后的观察与护理

臭氧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后的观察与护理【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334-011、病情观察1.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血压、体温、呼吸、脉搏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术后监测体温3~4天,超过38.5摄氏度应特别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感染。
1.2床旁护理时应询问患者穿刺部位疼痛情况,是在逐渐减轻还是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有无振动痛、不敢活动、腰肌痉挛等椎间隙感染的特点,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对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病人需常规进行心电監护,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预防并发症的重点是观察有无神经根的损伤及腰椎血肿形成。
1.3评估患者术后肢体感觉运动及肌力情况,观察腰痛、下肢痛较手术前有无明显减轻,感觉运动障碍区域、下肢麻木程度、肌力等级有无明显改善。
2、术后康复护理2.1绝对卧床休息一天,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睡硬板床,讲解卧硬板床休息的必要性,卧硬板床是为了保持背部平直,减轻腰背肌肉紧张,减轻椎间盘受压,减少体重对椎间盘压力。
嘱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禁止活动,防止臭氧外溢影响疗效,双膝下垫一枕头使腰部充分休息,可适当翻身,动作宜轻缓,不可用力过猛,症状较重患者,不宜活动,翻身时扎好腰围,嘱病人腰部放松勿用力,注意保持病人肩、胸、腰、臀部的一致性,防止腰椎间盘损伤,影响手术愈合。
2.2 24-36小时后可下床大小便,下床需佩戴腰围,3日后逐渐下床适当走动。
2.3一周后做些轻微活动,3-4周可恢复正常活动,但不能走远路。
2.4一个月内尽量不要开车,避免久坐,三个月内尽量卧床休息,不负重不弯腰,同时腰围间断使用,睡觉吃饭可以取下,到恢复后期,腰围只用于负重及久坐时。
2.5三个月后才可以进行弯腰拖地等动作,否则可引起病情复发。
术后一年小心提重物,防止腰扭伤。
按病人的恢复情况指导参加体力劳动及运动。
逐渐增加活动量,循序渐进,以防复发。
3、术后功能锻炼3.1直腿踏步:平卧、两膝伸直,运用髋关节扭动力量顺水平轴左脚下踏,同时右脚上提,形式踏步运动,但必须两腿保持伸直,右脚下踏,左脚上提,反复10-15遍。
CT引导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CT引导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我科对2011年5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现对围术期护理,术后观察,及预防并发症,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至2012年9月共收治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男21例,女24例,平均48岁。
单阶段突出的38人,其中L4/5突出35人,L5/S1突出3人;双节段突出5人,其中L3/4、L4/5突出3人,L4/5、L5/S1突出2人。
病史长至20年,短则9月,平均15年。
临床表现:腰痛,发生率约91%,为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下肢,并伴有下肢麻木或肌力减退等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
患者就诊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有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无效后,仍有腰及下肢疼痛症状反复发作或进行性加重而采用本方法治疗。
2 治疗方法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治疗靶点。
病人俯卧位于CT检查床上,下腹部垫枕以增大椎间隙,便于穿刺进针。
确定穿刺点并标记后在CT扫描下再次确认穿刺点。
2%利多卡因5ml局部麻醉,选用射频穿刺针,通过标记点进行穿刺。
在CT扫描下进行证实,确认穿刺成功后,CT成像记录下影像资料。
拔出针芯,放入射频热凝针,连接射频机。
首先确认毁损区内无感觉神经存在,可用50Hz的高频电流0.5V进行刺激,刺激时间1S,如果患者没有出现剧烈疼痛,说明毁损区内无感觉神经存在,其次确认毁损区内无运动神经存在,用2Hz的低频电流2V进行刺激,刺激时间1S,如果患者下肢肌肉没有出现收缩现象,证明毁损区内无运动神经存在。
依次用65°、70°、80°各治疗一个周期,再90°治疗两个周期,退针至硬膜外腔,回抽无脑脊液及血液,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2%利多卡因1ml后退出穿刺针,包扎,改为仰卧位后,检查直腿抬高试验并记录,在腰围的保护下用平车将患者送回病房。
椎间盘微创消融术的注意事项

椎间盘微创消融术的注意事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椎间盘微创消融术,是一种应用射频能量消融神经痛源产生物质的方法,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椎间盘疾病的手术方式。
在进行椎间盘微创消融术时,需要患者及亲属密切配合,遵守一定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下面是椎间盘微创消融术的注意事项:一、手术前准备1. 在选择进行椎间盘微创消融术前,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确定手术适应症。
2. 患者需要提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确保身体状况符合手术要求。
3. 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需要提前停止服用抗凝药物等可能影响手术的药物。
4. 在手术前应该保持充分的休息和放松,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负重。
二、手术中的注意事项1. 椎间盘微创消融术需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确保手术环境干净整洁,手术器械无菌。
2. 椎间盘微创消融术需要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包括麻醉医生、介入放射学专家和外科医师等。
3. 患者在手术中需要保持安静和配合医生的操作,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和言语。
4. 手术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三、术后护理1. 椎间盘微创消融术后,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保持合理的休息和生活规律。
2.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疼痛和肿胀,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和注意事项,患者需要按时服用并避免剧烈运动。
3.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观察疗效和病情的变化。
4. 术后患者需要避免久坐和长时间站立,以免影响手术效果。
5. 术后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椎间盘微创消融术是一种重要的椎间盘疾病治疗手段,患者在接受手术时需要注意许多事项,如手术前的准备、手术中的配合和术后的护理等。
只有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注意事项,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健康。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疑虑,患者可以随时咨询医生。
相信在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患者的积极配合下,椎间盘微创消融术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射频结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

射频结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目的:探讨射频结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疗效。
方法: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行射频结合臭氧消融术的住院患者30例,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法特点,制定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并经3个月回访,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30例患者除1例失去联系外,其余29例中疗效优15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总有效率96.6%。
结论:在射频结合臭氧消融术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康复。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臭氧;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因其疗效好、安全性高、创伤小,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增多。
我科自2012年开始采用射频结合臭氧消融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
在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我科根据病情及治疗特点,制定了一系列临床护理措施,经3个月的回访观察,疗效显著。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患者30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标准,且有微创治疗适应症,无明显禁忌症。
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35~62岁,病程3个月~3年,L4~5节段突出者19例,L5~S1节段突出者8例,L3~4节段突出者3例,双侧突出者6例,两个节段同时突出需要治疗者7例。
1.2 方法经CT定位并做体表标记后,采用旁入路或侧隐窝入路,常规消毒和局部麻醉,用射频穿刺针逐层进入病变椎盘后1/3内,针尖进入盘内约0.8~1.0cm,尽量靠近突出物。
经CT确认后,先进行射频测试、热凝治疗,温度60℃、70℃、80℃、90℃,时间各60秒。
热凝完毕,待针尖温度降至42度以下,先在盘内注射60ug/ml臭氧5~10ml,缓慢退针至椎间孔处硬膜外,注入30ug/ml臭氧10~15ml,双侧突出者只注射一侧,退出穿刺针,清洁局部皮肤,贴创口贴。
协助衣着,平车送患者回病房,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摘要:目的:探究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的最佳的护理方式。
方法:以2017年05月-2018年05月于我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入院治疗的奇、偶顺序将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奇数组和偶数组),每组60人。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及护理满意情况,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优劣性。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与此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在上述两个维度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的不良问题、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益于优化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因而应该大力推广。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颈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护理满意度;不良问题发生率颈椎间盘突出是骨科常见病,是椎间盘退变的病理过程,指颈椎间盘纤维破损、髓核膨出压迫颈神经、脊髓而诱发的系列症状。
椎间盘退变一旦开始,患者的病变关节的稳定性将会逐步减弱。
正因为此,颈椎间盘突难以根治且极容易出现病情反复、病情复发[1]。
颈椎间盘突多为急性发病,多见于青壮年且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
颈椎间盘突会导致患者颈肩疼痛、头晕、心悸、活动受限、上肢麻胀,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为探究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的最佳的护理方式,本实验以于我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现将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7年05月-2018年05月于我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入院治疗的奇、偶顺序将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奇数组和偶数组),每组60人。
观察组内男性33人,女性27人,患者年龄29.0-53.7岁,平均(41.3±6.3)岁,病程0.3年-8.5年,平均(4.2±1.5)年;对照组内男性34人,女性28人,患者年龄30.5-57.4岁,平均(40.8±6.9)岁,病程0.5年-8.2年,平均(4.3±1.6)年。
射频消融术护理

射频消融术护理
【观察要点】
1、观察神志和生命征。
2、观察体位、饮水、小便情况、情绪、睡眠,及有无自觉症状。
3、注意穿刺处渗血情况、双下肢肢温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4、注意观察并发症。
【护理措施】
1、遵医嘱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患者保持平卧及术肢伸直制动6—24h,指导并协助其定时行肢体按摩,以缓解肌肉酸痛不适。
3、穿刺处予沙袋压迫6h,注意有否渗血,如有应通知医生及时更换敷料,并适当延长压迫时间,同时观察双下肢肢温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4、手术当日应在床上大小便,排尿不畅者先物理诱导,必要时行留置导尿;排便困难者嘱勿用力,可遵医嘱予缓泻剂等通便处理。
5、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失眠者遵医嘱予镇静处理。
6、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用药或再观察。
7、正常情况下术后6—24h拆除穿刺处加压绷带,以创可贴外贴。
8、术后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四次,共三天。
【健康教育】
1、拆除绷带后需卧床1日。
2、术后一周内勿做腹压增高动作以免再出血。
3、如有心悸、胸闷等应及时就诊。
颈椎间盘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颈椎间盘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护理【摘要】颈椎间盘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颈椎疾病的方法,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需要进行专门的护理。
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中需要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术后的护理包括定期观察病情变化,避免感染和伤口破损。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在康复期的护理中可以给予患者适当的物理治疗。
护理人员还需要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再次发作。
颈椎间盘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而未来护理工作可以更加注重个性化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颈椎间盘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护理、手术前准备、手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处理、康复期护理、生活方式指导、护理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介绍颈椎间盘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意义颈椎间盘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方法,通过射频技术将患有颈椎疾病的病变区域进行热消融,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种手术方法具有许多优点,例如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稳定等。
对于一些无法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的颈椎疾病患者来说,颈椎间盘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选择。
颈椎间盘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还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工作效率。
这项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且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在护理工作中,了解颈椎间盘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意义以及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术后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愈来愈专业的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术后康复。
1.2 护理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护理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多个环节,旨在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护士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信息,以便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

[ 4 ] 王星 , 苏 志军 . 原 发 性 胆 汁 性 肝 硬 化 的治 疗 进 展 [ J ] . 中 国 6 6 . E 5 ] 宁晓艳. 熊 去 氧胆 酸 联 合 复 方 甘 草 酸 苷 治 疗 原 发 性 胆 汁 性 肝 硬 化
休息、 用药等方面人手 , 对其详尽指导 , 以达 到改 善 生 活 质 量 、 延
长 生命 的 目的 。
参 考 文献 :
[ 1 ] Ke i t h D, L i n d o r M, Er i c G, e t a 1 . P r i ma r y b i l i a r y c i r r h o s i s . Th e A
[ 3 3 王立清, 刘燕 敏 . 原发性胆 汁性肝硬化 2 o例 的 护 理 [ J ] . 中 国误 诊
学杂志 , 2 0 0 9 , 9 ( 5 ) : 1 1 4 9 .
2 . 5 皮肤护理
P B C病 人 常 诉 皮 肤 瘙 痒 难 忍 , 是 由 于 胆 汁 分
泌障碍引起高胆红素血 症 , 胆 盐 刺 激 末 梢 神 经 所 致 。 剧 烈 的 瘙 痒 常 影 响 病 人 的睡 眠 , 病 人 常 不停 地 用 手 搔 抓 , 以求 缓 解 痒 感 , 却 易 导 致 皮 肤 的破 溃 而 引 起 感 染 。护 理 上 应 指 导 病 人 穿 全 棉 、
体重不宜超过 ’ 3 k g L 7 J 。
[ 2 ]
_ J ] . J He p a t o l , 2 0 0 9 , 5 0 ( I ) : 2 9 1 —3 0 8 . He a t h c o t e E J . Ma n a g e me n t o f p r i ma r y b i l i a r y c i r r h o s i s . Th e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椎间盘射频消融术中观察与护理
作者:周筱虹贺志华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4期
摘要:目的微创手段治疗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C臂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治疗240例。
结果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结论射频消融术为解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痛苦开辟了一条新路,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消融术;护理;疗效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Intervertebral Disc Ablation
ZHOU Xiao-hong,HE Zhi-hua
(The Second Hospital of Xiangtan City,Xiangtan 411100,Hu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 Methods In 2009 12 about 2010 December, my courtyard uses C arm percutaneous puncture,lumbar dis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240 cases. Results Good clinical results obtained through elaborate treatment and nursing. Conclusio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the lifting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ain has opened up a new path,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Lumbar disc herniation;Radiofrequency ablation; Nursing; Curative effect
椎间盘源性腰腿痛是人类常见的脊柱疾病,大多由于腰肌劳损、椎间盘退变、腰部外伤引起腰椎间盘纤维破裂、髓核脱出刺激或压迫一侧或双侧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痛等临床特征。
其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者,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
但外科手术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的弊端。
近年来微创治疗手段引起广泛关注。
我院采用C臂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治疗。
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手术中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240例。
男126例,女114例,年龄25~70岁。
1.2症状体征患者经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或轻中度的腰椎间盘突出,或椎间盘变性。
均表现为腰痛并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痛,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
下肢麻术、间歇破行。
1.3皿械与用物所用设备是射频控温热凝仪及配套的穿刺针cjm-200型C臂机常规微创介入手术包。
2 护理
2.1一般护理术前平卧硬板床休息,术前1d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前30min口服抗过敏药,去手术室之前排空大小便。
术后根据手术方式嘱患者平卧或侧卧6h,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术后24h绝对卧床休息,在患者卧床休息期间应该加强基础护理,指导患者多饮水,每日应少量多餐,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含钙高的食物,比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一些肉类。
2.2术中护理
2.2.1 体位协助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软枕,四肢放舒适位置。
2.2.2手术配合术中护士应陪伴患者,给予支持、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
必要时建立静脉通路。
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积极配合。
常规消毒皮肤,穿刺处铺孔巾,局麻后射频针穿刺,穿刺完毕,再次C臂定位无误后,配合医师将电极与射频仪导线相连,根据医嘱选择温度和时间进行治疗。
同时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
完毕后再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C臂扫描,确定无误后,拔出穿刺针并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处,局部按压3~
5min,保持敷料干燥以防感染。
2.3术后护理由于术后患者需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卧床休息3d方可下床,由于长时间卧床可导致肩腰背酸痛,焦虑感明显增加,部分患者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大,有时会出现排尿困难。
主管护士细心周到护理,协助患者床上排泄,并及时打扫干净,保持病室整洁,让患者感觉舒适。
2.4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大多病程长,反复发作,个别患者对治疗效果疑虑或期望值过高,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并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效果,将该术治疗的意义、过程、术中配合等信息告诉患者,以减轻其恐惧感。
并介绍本手术与传统手术的区别,使其坚定信心,以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
并可请同种病例患者现身说法,消除患者顾虑情绪。
2.5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术后卧硬板床休息3d,在可下床活动后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坐、立、行、卧和劳动的姿势,并采取保护措施以减少急、慢性损伤发生的机会。
讲解起床后佩戴腰围至术后2个月的原因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帮助患者制定可行的自
我锻炼计划,嘱患者自觉进行功能锻炼。
在术后2个月症状完全消失后生活可完全自理,但不可剧烈运动及负重,6个月内禁止弯腰、举重物。
建立医患联系卡,行随访调查,可依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改或调整锻炼计划。
3 体会
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直接把突出并致病部分的髓核变性、凝固、收缩。
减少体积,解除压迫症状,很少伤及正常的髓核组织。
术中只需用局麻药不用激素,用1~4d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治疗安全。
目前,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以下优点:①定位准确;②不用开刀、微创、快速镇痛;③手术时间短;④并发症及副作用发生率很低,患者不适感轻;⑤伤口感染机会少,切口愈合后无瘢痕或瘢痕小;⑥缩短住院天数;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⑧术后恢复快,在护理上,我们重视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做好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减轻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迅速康复。
射频消融术为解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痛苦开辟了一条新路,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Kruyta MC, Gaalen SM, Oner FC,et al.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and spinal fusion: the potential of hybrid constructs by combining osteoprogenitor cells and scaffolds[J]. Biomaterials,2004, 25:1463-1473.
[2]Boden SD, Grob D, Damien C. Ne-Osteo bone growth factor for posterolateral lumbar spine fusion: results from a nonhuman primate study and a prospective human clinical pilot study[J]. Spine, 2004,29:504-514.
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