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真正的英雄》知识点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真正的英雄》知识学习总结要点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真正的英雄》知识点解析.演讲者提及女教师麦考利芙的时候,为什么说她“凝聚了整个国家想像力”?提示:麦考利芙是全美选出来的教师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
她参加这次太空航行,其意义非同寻常。
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国和加拿大250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孩子们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噩耗。
在这里,“整个国家的想像力”可以理解为代表着美国未来和希望2.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为什么演讲者还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提示: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冒险的历史,一部勇敢者的历史。
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们并不害怕,而是大义凛然,义无反顾,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一个升空的宇航员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人们学习3.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提示:开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
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
推而广之,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而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
调动你的知识储备,联系生活,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2.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3.我们所能找到的惟一安慰是,我们在心里知道飞得那样高那样自豪的你们,现在在星际之外找到了上帝许诺以不朽生命的归宿。
提示:可让学生联系自己所了解的其他历史事件,来印证第一题和第二题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阐释其中的含义;第三题,只要说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就可以了。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十四课真正的英雄(10)

真正的英雄里根[教学目标]1、加强朗读,把握文章内容,体味文章感情。
2、主动探究,演讲词的主题。
3、培养探索精神[教学重点]主动探究,演讲词的主题。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内容,体味文章感情。
[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背景资料: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进行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中,发生空中爆炸。
这是美国56次载人航天飞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国宇航员第一次在飞行中死亡。
“挑战者”号的失事,是震撼世界的悲剧,全世界人民为人类航天壮举发生的这一重大挫折和不幸感到悲痛和惋惜。
基础知识:1、字词哀悼(dao )锲而不舍(qie)勋章(xūn )锤炼(chui)阴霾(mai )孜孜不倦(zī)企求(q? )凝聚(ning )战栗(li)拓荒(tuo)弥补(mi)不朽(xi? )2、词语积累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树:建立(功绩)。
锤炼:磨练。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希望着。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课文内容把握:1、结构梳理:1-4: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5-13: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14-21: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尽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2、感情归纳:(1)前半部分抒发悲痛心情。
因为英雄已死,无论对人类,对国家,还是对亲人,对朋友,这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2)后半部分主要表达力量。
人类不能永远悲痛、消沉下去,而应该化悲痛为力量,沿着英雄的足迹继续前进。
3、主题概括:这篇演讲词哀悼了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问题研究:1、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演讲者却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如何理解?2、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相对于“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里?3、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
语文人教彩色版七年级下册(2014年1月修订)《真正的英雄》重难点突破

word整理版
《真正的英雄》重难点突破
1.这篇演讲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脉络?
【析】这篇演讲是悼念死难者的,因此它在思想感情上必然要和“悼词”有相似之处,即包含哀悼悲痛和颂扬号召这两个方面。
而两个方面的情感又不是截然分开的,所以阅读思考中要注意各个部分中情感的侧重点。
【参考答案】这篇演讲词中,前半部分主要抒发悲痛赞美之情,后半部分主要表达要化悲痛为力量的愿望和信念。
2.演讲词中为什么说女教师科里斯塔·麦考利芙“聚集了整个国家想像力”?
【析】航天事业本来就是一项充满想像力的事业。
演讲词中的这个说法暗示了这位女教师的与众不同。
【参考答案】科里斯塔·麦考利芙不是普通的宇航员,她以教师代表的身份参加飞行,准备在太空中向美国和加拿大的250多万中小学生讲授太空课及进行太空科学表演。
她的授课和表演必将进一步激发起千百万青少年爱科学的极大热情。
这确实是将科学和教育相结合的大手笔。
学习参考资料。
七年级下册语文《真正的英雄》知识点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真正的英雄》知识点解析演讲者提及女教师麦考利芙的时候,为什么说她“凝聚了整个国家想像力”?提示:麦考利芙是全美选出来的教师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
她参加这次太空航行,其意义非同寻常。
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国和加拿大20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还将在航天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孩子们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噩耗。
在这里,“整个国家的想像力”可以理解为代表着美国未来和希望2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为什么演讲者还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提示: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冒险的历史,一部勇敢者的历史。
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们并不害怕,而是大义凛然,义无反顾,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一个升空的宇航员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人们学习3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提示:开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
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
推而广之,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而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
调动你的知识储备,联系生活,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2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3我们所能找到的惟一安慰是,我们在心里知道飞得那样高那样自豪的你们,现在在星际之外找到了上帝许诺以不朽生命的归宿。
提示:可让学生联系自己所了解的其他历史事,来印证第一题和第二题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阐释其中的含义;第三题,只要说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就可以了。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真正的英雄》知识点分析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真正的英雄》知识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9f6b2d8e9951e79a892742.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真正的英雄》知识点
1. 作者简介
2. 相关背景
3. 主要内容
4. 分段及段意
1作者简介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是美国第40任总统。
(1981年1月20日—1985年1月20日)他是历任总统中唯一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
2相关背景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进行第10次飞行中,发生空中爆炸。
舱内七名宇航员(其中包括一名女教师)全部遇难,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美国陷入一片悲哀中。
这是美国56次载人航天飞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国宇航员第一次在飞行中死亡。
1月31日美国总统里根发表电视讲话《真正的英雄》。
3主要内容
这篇演讲词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4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有21个自然段,按照作者“总-分-总”的写作思路,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第二
部分(第5-13自然段):分别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第三部分(第14-21自然段):号召全国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竟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七年级下册语文《真正的英雄》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真正的英雄》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真正的英雄》一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
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重要语句和文学手法。
学生能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真正的英雄”所蕴含的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互动,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真正的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保持勇敢、坚强的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文学手法和语言特色的理解。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真正的英雄”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英雄事迹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英雄”话题。
提问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
学生尝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提炼中心思想。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文章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每组选取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文章中的生字词、重要语句和文学手法。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真正的英雄”所蕴含的价值观,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点评练习情况,纠正错误,强调重点。
情感拓展: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分享各自心中的英雄故事,谈谈自己对“真正的英雄”的认识和感受。
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勇敢面对挑战,成为新时代的“真正的英雄”。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第24课《真正的英雄》内容透析全套(人教新课标初一下)

第24课《真正的英雄》内容透析全套(人教新课标初一下)一、课文导读〔一〕、文题诠释〝真正的英雄〞,给人以新颖、不致之感,〝英雄〞,是才能超群、英勇无畏的人,又用〝真正〞加以修饰、强调,表达了对在这次空难中罹难的七位英雄的充分确信和颂扬,文章以此为题,是对七名宇航员行为的颂扬。
〔二〕、谋篇立意从全文的感情脉络来看,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要紧是抒发悲痛的心情,后半部分那么要紧表达要化悲痛为力量的感情。
演讲者在字里行间处处表达了这种悲痛、哀悼之情。
演讲者表达的这两种感情在课文中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水乳交融的。
更恰当地讲,全篇演讲词给人的整体情绪是悲痛,但又不是仅仅停留在悲痛上,在总统言辞的强烈感召下,全民的悲痛化为一种无形的力量。
这一出航天史上的悲剧,给人的绝不是可怕和惧怕,而是鼓舞和鞭策,使后继者更加奋然而前行。
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能够概括为: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究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创的道路,连续进行太空探究。
(三)、层次划分全文共有21个自然段,按照作者〝总-分-总〞的写作思路,能够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分不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久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第三部分〔第14-21自然段〕:号召全国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竟的事业,连续向太空进军。
〔四〕、写作特点及借鉴写作特点1、恰当的演讲姿势和正确的角色定位。
本文的演讲者在演讲中有着双重的身份,一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总统,二是作为人民中的一员。
因为是总统,因此他要代表人民讲话,要给予演讲以普遍的意义;因为他是人民中的一员,因此他并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得比不人高,而是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这些真正的英雄。
作者抓住英雄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一一展开深情的追忆,使人感到,这些英雄原先也是活生生的平凡的人。
总统对每一位宇航员都专门熟悉,正因为如此,他的演讲才是感人的,平易近人的,发自内心的,而非客套的。
语文人教彩色版七年级下册(2014年1月修订)《真正的英雄》相关知识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真正的英雄》相关知识
学习快读
快速阅读,快速理解,快速记忆,这是一种高效率的读书方法。
加快阅读,不一定影响对读物内容的理解。
阅读一个字,并不需要对字的一笔一画都看清楚,而只要凭整体形象就能辨认;对于句子和段落也是一样,只要其中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映入大脑,就能凭语感和经验把握它们的整体意思。
快速阅读法要掌握哪些要领呢?
第一,必须是默读,不要朗读。
力戒倒回去重读。
第二,根据阅读的目的和材料调整速度。
第三,采取抓内容要点、抓关键字、词、句、段的读法。
第四,多积累词语和句子。
第五,经常练习,养成习惯,逐步加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语文《真正的英雄》知识点解析
演讲者提及女教师麦考利芙的时候,为什么说她“凝聚了整个国家想像力”?
提示:麦考利芙是全美选出来的教师代表,是世界上位“太空教师”。
她参加这次太空航行,其意义非同寻常。
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国和加拿大250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孩子们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噩耗。
在这里,“整个国家的想像力”可以理解为代表着美国未来和希望
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为什么演讲者还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提示: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冒险的历史,一部勇敢者的历史。
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们并不害怕,而是大义凛然,义无反顾,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一个升空的宇航员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人们学习
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提示:开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
不要用狭隘
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
推而广之,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而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
调动你的知识储备,联系生活,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我们所能找到的惟一安慰是,我们在心里知道飞得那样高那样自豪的你们,现在在星际之外找到了上帝许诺以不朽生命的归宿。
提示:可让学生联系自己所了解的其他历史事件,来印证题和第二题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阐释其中的含义;第三题,只要说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