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合集下载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p

q
为真命题,p

q
为假命题.求
c
的取值范围.
解:由命题 p 知:0<c<1.由命题 q 知:2≤x+1x≤52
要使此式恒成立,则 2>1c,即 c>12.
又由 p 或 q 为真,p 且 q 为假知,p、q 必有一真一假,
当 p 为真,q 为假时,c 的取值范围为 0<c≤12. 当 p 为假,q 为真时,c≥1.
A.不存在 x0∈R,2x0>0
B.存在 x0∈R,2x0≥0
C.对任意的 x0∈R,2x≤0
D.对任意的 x∈R,2x>0
解析:特称命题:“存在 x0∈R,2x0≤0”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对任意的 x∈R,2x>0”.
答案:D
反思感悟:善于总结,养成习惯 对一个命题的否定是全部否定,而不是部分否定:(1)全(特)称命题的否定与一般命 题的否定有着一定的区别,全(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将其全称量词改为存在量词(或存 在量词改为全称量词),并把结论否定;而命题的否定,则直接否定结论即可.(2)
形;④2x+1(x∈R)是整数;⑤对所有的 x∈R,x>3;⑥对任意一个 x∈Z,2x2+1 为
奇数.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A.1 B.2 C.3 D.5
答案:B 4.下列命题的否定错误的是
()
A.p:能被 3 整除的数是奇数;綈 p:存在一个能被 3 整除的数不是奇数
B.p:任意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綈 p:存在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不共圆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 与存在量词
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能正 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1.3(2015文)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知识点)

1.3(2015文)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知识点)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 逻辑连接词
(1)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且q”
(2)一般地,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
(3)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读作“非p”或“p的否定”
(4)命题p∧q,p∨q,¬p的真假判断,如下表:
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常见的全称量词有“任意一个”“一切”“每一个”“任给”“所有的”等. (2)常见的存在量词有“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些”“有一个”“某个”“有的”等.
(3)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
3.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
(1)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对中任意一个有成立”可
用符号简记为
(2)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 “中存在元素有成立”
可用符号简记为
4.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注意:(1)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2)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命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一个命题进行否定,就是要对其结论进行否定,而否命题是既否定条件又否定结论。

1.3简单的逻辑连接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3简单的逻辑连接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解:(1)p 或 q:1 是素数或是方程 x +2x-3=0 的根.真命题. 2 p 且 q:1 既是素数又是方程 x +2x-3=0 的根.假命题. ������ 不是素数.真命题. p:1 (2)p 或 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或互相垂直.假命题. p 且 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假命题. ������ p:有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相等.真命题. (3)p 或 q:方程 x2+x-1=0 的两实根符号相同或绝对值相等.假命题. p 且 q:方程 x2+x-1=0 的两实根符号相同且绝对值相等.假命题. ������ p:方程 x2+x-1=0 的两实根符号不相同.真命题.
解析:命题 p:存在 x∈R,使 tan x=1 是真命题,命题 q:x -3x+2<0 的解集 是{x|1<x<2}也是真命题,∴ ①命题“p 且 q”是真命题;②命题“p 且(������ q)”是假 命题;③命题“(������ p)或 q”是真命题;④命题“(������ p)或(������ q)”是假命题,故应选 D.
1 2 2
5 2
2
解析:由 sin x= >1,可得命题 p 为假;由 x +x+1= ������ +
2
5
2
+ ≥ ,可得
4 4
3
3
命题 q 为真,则命题“p 且 q”是假命题;命题“p 且(������ q)”是假命题;命题“(������ p)且 q”是真命题;命题“(������ p)或(������ q)”是真命题.
1.命题 p:x2+y2<0;q:x2+y2≥0.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B ). A.p 或 q C.q B.p 且 q D.������ p

1.3简单的逻辑连接词

1.3简单的逻辑连接词
符号“∨”与“∪”开口都是向上
我们可以从并联电路理解联结词“或”的 含义。若开关p,q的闭合与断开分别对应命 题p,q的真与假,则整个电路的接通与断开 分别对应命题p∨q的真与假。
p
q
同假为假,一真必真.
s
总结思考
如果p∧q为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 命题吗?反之,如果p∨q为真命题,那么 p∧q一定是真命题吗?

(2)p:3 < 2
解: p : 3≥2.

(3) p:空集是集合A的子集
解: p : 空集不是集合A的子集。 假
课堂小结
1、逻辑联结词 “或”、“且”、“非”的含义 2、判断含有逻辑连接词的命题真假的步骤
(1)把命题写成两个简单命题,并确定命题的构成 形式;
(2)判断简单命题的真假; (3)根据真值表判断命题的真假.
2.在下列命题中
(1)命题“不等式 | x 2 | 0 没有实数解”;
(2)命题“-1是偶数或奇数”;
(3)命题“ 2 既属于集合Q ,也属于集合R”;
(4)命题“A A U B ”
其中,真命题为_(__2__)__(__4_)___.
3.
命题p:“不等式
x
x 1
0
的解集为
{x | x 0或x 1}”;命题q:“不等式 x2 4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 1.3.1 且 (and)
思考 下面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12能被3整除; (2)12能被4整除;
命题(3)是由命 题(1)(2)使用联 结词“且”联 结得到的新命 题.
(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一般的,用逻辑联结词“ ”把命题p和q连接起来, 就得到一个新命题, 记作p∧q,读作“p且q”.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归纳定义
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 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且q”。 一般地,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 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
问题3:你能判断每组中三个命题的真假吗? 命题(3) 的真假与命题(1)(2)有何关系?总结规律,填表。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1)2是质数 (2)4是质数 (3)2或4是质数
问题1:每组中命题(3)与命题(1)(2)有什么关系? 你还能列举出数学中其他方面的例子吗? 问题2:如果用p表示命题(1),q表示命题(2),那么命题 (3)该如何表示?

p:35是4的倍数; q:35是6的倍数.
(1)35能被5整除; (2)35不能被5整除.
p
p




问题5:每组中的两个命题有什么关系?
问题6:若用符号 p表示命题(1),那么命题(2)该如何表示? 归纳定义: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 新命题,记作¬p,读作“非p”或“p的否定”。
p
q
p∧q
真 假 假 假
p ∨q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问题4:电路中开关的开合与灯的亮灭的关系与真值表中命题 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相通之处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1 :将下列命题用“且”联结成新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1) p:2是偶数; q:3不是质数. (2) p:平行直线没有交点; q:异面直线没有交点. (3
“非”命题最常见的几个正面词语的否定:

课件13:§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课件13:§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解:(1)因为 p∧q 为真,所以 p 和 q 均为真, 所以 a 的取值范围是[-12,-4]∪[4,+∞). (2)由 p∨q 是真命题,p∧q 是假命题知,命题 p 和 q 一真一假. 若 p 真 q 假,则 a<-12;若 p 假 q 真,则-4<a<4. 故 a 的取值范围是(-∞,-12)∪(-4,4). (3)因为¬p 为真命题,所以 p 为假命题,故 Δ=a2-16<0,即-4<a<4. 即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4,4).
(C)
A.∀n∈N,n2>2n
C.∀n∈N,n2≤2n
B.∃n∈N,n2≤2n D.∃n∈N,n2=2n
【解析】因为“∃x∈M,p(x)”的否定是“∀x∈M,p(x)”,所以命 题“∃n∈N,n2>2n”的否定是“∀n∈N,n2≤2n”.故选 C.
典例剖析
(2)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为( A.∀x∈R,ex>0
1.若命题“p 或 q”与命题“非 p”都是真命题,则( B )
A.命题 p 不一定是假命题 B.命题 q 一定是真命题 C.命题 q 不一定是真命题 D.命题 p 与命题 q 同真同假
2.命题 p:∀x∈N,x2>x3 的否定是( C )
A.∃x0∈N,x02>x30 B.∀x∈N,x2≤x3 C.∃x0∈N,x20≤x30 D.∀x∈N,x2<x3
【解析】在命题 p 中,当 x<0 时,x+1x<0,所以命题 p 为假命题, 所以¬p 为真命题;在命题 q 中,sin x+cos x= 2sinx+4π,当 x=π4 时,sin x+cos x= 2,所以 q 为真命题,故选 A. 【答案】A
(1)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真假的步骤: ①先判断简单命题 p,q 的真假.②再根据真值表判断含有逻辑联结 词命题的真假. (2)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的等价关系: ①p∨q 真⇔p,q 至少一个真⇔(¬p)∧(¬q)假.②p∨q 假⇔p,q 均假 ⇔(¬p)∧(¬q)真.③p∧q 真⇔p,q 均真⇔(¬p)∨(¬q)假.④p∧q 假⇔p, q 至少一个假⇔(¬p)∨(¬q)真.⑤¬p 真⇔p 假;¬p 假⇔p 真.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 c 0, 1, 2
练习: 已知命题p : 不等式 x x 1 m的解集 为R, 命题q : 函数f ( x ) (5 2m ) 是减函数,
x
若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命题, 求m的范围
解:p为真 m 1
q为真 m 2
个”、“有些”、“有一个”、“某个”、“有
的”等.
(3)全称量词用符号“____”表示;存在量词用符号
“____”表示.
(4)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 ①_____________的命题叫全称命题. 含有全称量词 含有存在量词 ②_____________的命题叫特称命题.
3.命题的否定
(1)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
(4)p:5≤5;q:27不是质数.
练 习 : 如 果 命 题 “ Q” 与 命 题 “ 且Q” 都 是 P或 P 假命题,则 D ) ( A.命 题 “ 非 ” 与 “ 非 ” 的 真 假 不 同 P Q C .命 题P与 “ 非 ” 同 真 假 Q D.命 题 “ 非 且 非Q” 是 真 命 题 P
2
A.a∈R,f(x)在(0,+∞)上是增函数 B.a∈R,f(x)在(0,+∞)上是减函数 C.a∈R,f(x)是偶函数 D.a∈R,f(x)是奇函数 a 解析 f ' ( x ) 2 x 2 , 故只有当a≤0时,f(x)在 x (0,+∞)上是增函数,因此A、B不对,当a=0时, f(x)=x2是偶函数,因此C对,D不对.
求a的取值范围 .
2 解 : (1)x0 [1,1], a x0 x0 1成立,
2 a ( x0 x0 1)max .
3 x0 [1,1], x x0 1的值域: ,3] [ 4 2 ( 2)x [1,1], a x0 x0 1恒成立, a 3 2 a ( x0 x0 1)min .

第1章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第1章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第11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数学选修2-1
【答案】 命题③是命题①②用逻辑联结词“或”联结得到 的新命题.
第12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数学选修2-1
互动 3 观察下列两组命题,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p:5 是 25 的算术平方根;q:5 不是 25 的算术平方根. (2)p:y=tanx 是偶函数;q:y=tanx 不是偶函数. 【答案】 两组命题中,命题 q 都是命题 p 的否定.
【解析】 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 60°,故命题 p 是假命 题.根据反证法可证,命题 q 是真命题.故只有(綈 p)∧q 是真命
题. 【答案】 D
第24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数学选修2-1
探究 2 如何判断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 (1)逐一判断命题 p,q 的真假. (2)根据“且”“或”“非”的含义判断“p∧q”,“p∨q”, “綈 p”的真假.
③命题“綈 p 或 q”是真命题;④命题“綈 p 或綈 q”是假命题.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第26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数学选修2-1
【解析】 因为命题 p 是假命题,命题 q 是真命题,所以綈
p 是真命题,綈 q 是假命题.结合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判断
方法可知:命题“p 且 q”是假命题,命题“p 且綈 q”是假命题;
【思路分析】 解答本题可先求 p,q 中的 a 的范围,再利 用 p∨q 为真,p∧q 为假,构造关于 a 的不等式组,求出适合条 件的 a 的范围.
第37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数学选修2-1
【解析】 设 g(x)=x2+2ax+4.由于关于 x 的不等式 x2+2ax +4>0 对一切 x∈R 恒成立,所以函数 g(x)的图像开口向上且与 x 轴没有交点,故 Δ=4a2-1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结论的否定形式.
原结论
反设词
不是 不都是 不大于
原结论
至少有一个
反设词
一个也没有

都是
大于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两个
p或q
﹃p且﹃ q ﹃ p或﹃ q
小于
大于或等于
p且q
课堂小结
1、逻辑联结词 “或”、“且”、“非” 的含义 2、判断含有逻辑连结词的命题真假的步骤
(1)把命题写成两个简单命题,并确定命 题的构成形式; (2)判断简单命题的真假; (3)根据真值表判断命题的真假.
① ③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命题“p∧q”是 真命题
②命题“p∧q”是 假命题
③命题“p∨q”是真命题
④命题“p∨q”是假命题
3.若p、q是两个简单命题,且“p或q”
的否定是真命题,则必有( D ) A、p真q真
B、p假q真
C、p真q假 D、p假q假
拓展运用: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①a、b、c都相等。
自主总结
p 真 真 假 假 q 真 假 真 假 p ∧q 真 假 假 假 p∨q 真 真 真 假

p
假 假 真 真
当堂练习:
1、命题
“x=±3是方程 x =3的解” 中 C( ) A、没有使用任何一种联结词
B、使用了逻辑联结词“非” C、使用了逻辑联结词 “或”
D、使用了逻辑联结词“且”
2、如果命题“非p或非q”是假命题,
真假性: “非p”形式的命题的真 假和p的真假性相反。
p 真 假
p 假 真
例:写出命题p: “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否定与 它的否命题.
正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 命题┓p:
P的否命题: 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
条边不相等.
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1)原命题“若P则q” 的形式,它的非命 题“若p,则 q”;而它的否命题为 “若 p,则 q”. (2)命题的否定(非)的真假性与原命题 相;而否命题的真假性与原命题无关.
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 结起来,得到的一个新命题, 记作p∨q,读作“p或q”。
如果p:集合A,q:集合B,则p∨q为集 合 A∪ B 。
包含三个方面。
A
A∩B
B
例2、将下列命题用或联结成新命题 并判断真假。
1、p:2=2; q:2<2;
2、p:集合A是A∩B 的子集; q:集合A是A∪B的子集; 3、p: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q: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真 真

假 真
3、p:35是15的倍数; q: 35是7的倍数;
解: p∧q : 35是15的倍数且是7的倍数.

真假性: “p∧q”形式的复合命题当且 仅 当p与q都真时为真,其余为假。
p 真 真 假 假
q 真 假 真 假
p∧ q 真 假 假 假
练习1 用且改写下列命题并判断其
真假。
1、1既是奇数,又是素数。
2、12不能被3整除。
命题2是由命题1的否定,即是命题的 否定。
非称为逻辑联结词。
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 个新命题, 记作﹃p,读作“非p”或“p的否 定”。
如果p:集合A,则﹃ p为集合
C
A U 。
C
A U
A
例3、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并判断真假。
1、p:y=sinx是周期函数; 2、p:3<2; 3、p:空集是集合A的子集;
②任何三角形的外角至少有两个钝角。
③他是数学家或物理学家。
④(x-2)(x+5)>0。
⑤ a∈(A∩B)。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高二数学
探究一 : 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12能被3整除。 2、12能被4整除。 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命题3是由命题1、2两个命题用“且” 字联结在一起而得到的新的复杂命题。
且称为逻辑联结词。
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 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的一个新命题, 记作p∧q,读作“p且q”。
如果p:集合A,q:集合B,则p∧q为集 合A∩B。
A
A∩B
B
例1、将下列命题用且联结成新命题 并判断其真假。
1、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真 假 q: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
解: p ∧q :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假
2、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解: p∧q :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解:1 是奇数且 1 是素数 。 假命题
2、2和3都是素数。
解: 2 是素数且 3 是素数。 真命题
探究二: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12能被3整除。
2、12能被4整除。
3、12能被3整除或能被4整除。
命题3是由命题1、2两个命题用“或” 字联结在一起而得到的新的复杂命题。
或也是逻辑联结词。
真假性: “p∨q”形式的复合命题当 且仅当p与q都假时为假,其余为真。
p 真 真 假 假
q 真 假 真 假
p∨ q 真 真 真 假
练习2: 写出“p或q”并判断其真假性。
p:能被5整除的整数的个位数一定为5 q:能被5整除的整数的个位数一定为0 能被5整除的整数的个位数一定为5
或一定为0。
探究三:下列两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12能被3整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