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课时作业:第14课 “搜集”和“蒐集”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作业:第14课虞美人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第14课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B.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
C.读完李煜的《虞美人》,读者就会被词作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答案】B(A.搭配不当,“提高”与“表现技巧”不搭配。
C.中途易辙,删去“使读者”。
D.句式杂糅,删去“显示”)2.下列对李煜《虞美人》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是指作者在江南南唐国当皇帝的事情。
B.“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了。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雕栏玉砌”指代南唐故国宫苑;“朱颜改”是说宫苑中的妃嫔已年老色衰,不能再来帮助主人排遣心中的苦楚。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问君”的“君”指的是作者李煜自己;“一江春水”写尽了“愁”之深重,于凄恻无奈之中蕴含了忧愤。
【答案】C(“不能再来帮助主人排遣心中的苦楚”有误)二、文本阅读阅读课文《虞美人》,完成后面的题。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词的上阕一共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答案】词的上阕一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五个意象。
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
它们是良辰美景,作者写这些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人生的厌倦。
语文粤教版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课时作业:第14课 “搜集”和“蒐集”

第四单元第14课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久久为功游刃有余昙花一显骄奢淫逸B.囊中羞涩飞扬跋扈学负五车高山仰止C.庖丁解牛拨乱反正青面獠牙洋洋洒洒D.一杯黄土狂放不羁欺世盗名众目昭彰【★★答案★★】C(A项昙花一显—昙花一现;B项学负五车—学富五车;D项一杯黄土—一抔黄土。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处事/处世包含/包涵风言风语/流言蜚语B.分辨/分辩发奋/发愤盛气凌人/诎诎逼人C.留恋/流连提名/题名置之度外/置若罔闻D.声明/申明引见/引荐魂不守舍/失魂落魄【★★答案★★】B(诎诎逼人—咄咄逼人。
)3.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A.座位含义煞车正本清源幡然醒悟B.盘踞屏弃诟骂授人以柄凭心而论C.扫描平添申冤良晨美景鸠占鹊巢D.经典执着耿直嘉言懿行篷荜生辉【★★答案★★】A(B项凭心而论—平心而论;C项良晨美景—良辰美景;D项篷荜生辉—蓬荜生辉。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急流勇退唇枪舌剑直抒胸意摩拳擦掌B.推崇备至清风明月死心塌地韬光养晦C.寻章择句革故鼎新卓尔不群闻风丧胆D.登峰造极开源节流刎颈之交敬忠报国【★★答案★★】B(A项直抒胸意—直抒胸臆;C项寻章择句—寻章摘句;D项敬忠报国—尽/精忠报国。
)5.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针贬幅射甘败下风川流不息B.震撼脉搏不径而走谈笑风生C.渲泄膺品再接再厉呕心沥血D.峻工装帧出其不意走投无路【★★答案★★】C(A项针贬—针砭,幅射—辐射,甘败下风—甘拜下风;B项不径而走—不胫而走;C项渲泄—宣泄,膺品—赝品;D项峻工—竣工。
)6.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诽谤行为必需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
B.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举行“十佳五十优保安员”颁奖典礼,该公司的60名保安员分别获得“十佳”和“五十优”的佳奖。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课时作业:第14课 “搜集”和“蒐集” 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第14课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久久为功游刃有余昙花一显骄奢淫逸B.囊中羞涩飞扬跋扈学负五车高山仰止C.庖丁解牛拨乱反正青面獠牙洋洋洒洒D.一杯黄土狂放不羁欺世盗名众目昭彰【答案】C(A项昙花一显—昙花一现;B项学负五车—学富五车;D项一杯黄土—一抔黄土。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处事/处世包含/包涵风言风语/流言蜚语B.分辨/分辩发奋/发愤盛气凌人/诎诎逼人C.留恋/流连提名/题名置之度外/置若罔闻D.声明/申明引见/引荐魂不守舍/失魂落魄【答案】B(诎诎逼人—咄咄逼人。
)3.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A.座位含义煞车正本清源幡然醒悟B.盘踞屏弃诟骂授人以柄凭心而论C.扫描平添申冤良晨美景鸠占鹊巢D.经典执着耿直嘉言懿行篷荜生辉【答案】A(B项凭心而论—平心而论;C项良晨美景—良辰美景;D项篷荜生辉—蓬荜生辉。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急流勇退唇枪舌剑直抒胸意摩拳擦掌B.推崇备至清风明月死心塌地韬光养晦C.寻章择句革故鼎新卓尔不群闻风丧胆D.登峰造极开源节流刎颈之交敬忠报国【答案】B(A项直抒胸意—直抒胸臆;C项寻章择句—寻章摘句;D项敬忠报国—尽/精忠报国。
)5.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针贬幅射甘败下风川流不息B.震撼脉搏不径而走谈笑风生C.渲泄膺品再接再厉呕心沥血D.峻工装帧出其不意走投无路【答案】C(A项针贬—针砭,幅射—辐射,甘败下风—甘拜下风;B项不径而走—不胫而走;C项渲泄—宣泄,膺品—赝品;D项峻工—竣工。
)6.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诽谤行为必需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
B.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举行“十佳五十优保安员”颁奖典礼,该公司的60名保安员分别获得“十佳”和“五十优”的佳奖。
C.为了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大学生们纷纷以考各种形式的资格证书来增加就业法码,这样就在高校中掀起了一股考证热。
第14课《电动机与舵机》教案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动机和舵机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电动机和舵机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电动机和舵机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以电动机和舵机为研究对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关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本课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学习电动机和舵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关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本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学情分析
本课面向的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对电子设备和机械装置有一定的了解。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电路知识,能够理解简单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过程。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问题。在素质方面,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和挑战。
2.作业评价
-认真批改: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如答案的正确性、解题思路的清晰度等。
-点评反馈:在作业评价中,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并提供改进的建议。
-鼓励继续努力:在作业评价中,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最新粤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试卷

粤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试卷《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试卷第一部分阅读鉴赏(共76分)命题:梁朝康一、古诗文阅读鉴赏(共40分)㈠古诗文默写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空缺的部分。
(每组只可选1小题,共可选4小题。
每空1分,共8分) ①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两句诗,说的是同病相怜。
这两个诗句是:,____________ __。
(白居易《琵琶行》)②有一幅对联(上联以“有”字开头)说的是你存心做什么,偏做不好,但无意间,却可以做到。
这对联是:,。
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杜甫《登高》)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最后两句是:, 。
①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②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传诵千古的先人后己的经典名句:是:,。
①王维《观猎》的第三第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毛泽东评价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的话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李清照评价项羽的有关生死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㈡、古诗鉴赏(1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一4题。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2、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呵冻提篙手未苏”,意思是说用嘴吹热气使冻僵的手变暖,但提着竹篙的手仍然很僵硬,没有感觉。
B、“满船凉月雪模糊”,描绘的是冷月照着渔船,白雪一片茫茫。
C、“画家不识渔家苦”,指画家们不了解渔民的悲苦。
D、最后一句的“寒江钓雪”指的是柳宗元的《江雪》诗。
这一句说的是画家们模仿《江雪》描绘的情景去钓鱼。
3、试分析“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和“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4分)答:4、从“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中,你觉得一位艺术家应注意什么?(5分)答:㈢、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5-6题“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020版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第14课 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

第14课苏轼词二首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人生际遇。
2.认识苏轼遭贬后的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3.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4.初步体会苏轼豪放的语言风格和雄奇奔放的文气。
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①子规:杜鹃鸟。
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诗意解读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
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片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
“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
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却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于即景抒情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
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名句识记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考点演示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
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同意。
兰芽溪水,沙路无泥,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
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2习题:第14课后赤壁赋 Word版含解析.doc

第14课后赤壁赋在那片冷风凄雨之中,在那条崎岖难行的泥泞道路上,有这样一位老者,他脚穿着芒鞋,手拄着竹杖,阵阵的凉风吹过他苍白的发梢,冰冷的雨滴打落在他瘦弱的身躯上,而他却浑然不觉,依然悠然吟啸,缓步徐行。
在那个曾经烈火熊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古赤壁前,有这样一位老者,他面对着滚滚而逝的江水,回想起古之英雄的种种过往,不禁从胸中倾泻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美篇章,回首自己这风雨飘零的一生,他更是从心底翻涌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千古长叹!)(选自百度文库放一小撮瘦细的茶叶在白瓷杯中,一股滚烫的开水冲下去,茶叶在滚水中上下翻腾、盘旋,然后慢慢绽开细嫩的叶片,水也渐渐【课内挖掘】吟诗赴宴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
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
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
其余五人轰声叫好。
“我先来。
”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
”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
”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卖肉。
”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
“关云长荆州刮骨。
”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
”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地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选自古诗文网) 【课外运用】风雨任平生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
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粤教版语文高一课下作业第四单元第14课应用体验之旅

(时间:40分钟满分:57分)一、基础巩固(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静女其姝.(shū)垣.墙(yuán)将.子无怒(jiānɡ)B.城隅.(yú) 愆.期(qiān) 体无咎.言(jiù)C.帏裳.(shánɡ) 桑葚.(shèn) 泣涕涟.涟(lián)D.徂.尔(cú) 涉淇.(qí) 淇水汤.汤(tānɡ)解析:A项中“将”应为“qiānɡ”;C项中“裳”应为“chánɡ”;D项中“汤”应为“shānɡ”。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延误B.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遂:于是,就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差错,这里指爱情不专一D.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贸:买,交易,交换解析:B项“遂”是“顺心,满足”的意思。
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以.望复关②以.我贿迁B.①不思.其反②反是不思.C.①静言.思之②言.既遂矣D.①桑之.未落②女之.耽兮解析:A项“以”,①连词,来;②介词,把。
答案:A4.名句默写。
(6分)()(1)静女其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说怿女美。
(2)_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
________________,秋以为期。
(3)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答案:(1)贻我彤管彤管有炜(2)匪我愆期将子无怒(3)靡室劳矣夙兴夜寐二、阅读鉴赏(30分)(一)阅读《君子于役》,回答问题。
(10分)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14课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久久为功游刃有余昙花一显骄奢淫逸B.囊中羞涩飞扬跋扈学负五车高山仰止C.庖丁解牛拨乱反正青面獠牙洋洋洒洒D.一杯黄土狂放不羁欺世盗名众目昭彰【答案】C(A项昙花一显—昙花一现;B项学负五车—学富五车;D项一杯黄土—一抔黄土。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处事/处世包含/包涵风言风语/流言蜚语B.分辨/分辩发奋/发愤盛气凌人/诎诎逼人C.留恋/流连提名/题名置之度外/置若罔闻D.声明/申明引见/引荐魂不守舍/失魂落魄【答案】B(诎诎逼人—咄咄逼人。
)3.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A.座位含义煞车正本清源幡然醒悟B.盘踞屏弃诟骂授人以柄凭心而论C.扫描平添申冤良晨美景鸠占鹊巢D.经典执着耿直嘉言懿行篷荜生辉【答案】A(B项凭心而论—平心而论;C项良晨美景—良辰美景;D项篷荜生辉—蓬荜生辉。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急流勇退唇枪舌剑直抒胸意摩拳擦掌B.推崇备至清风明月死心塌地韬光养晦C.寻章择句革故鼎新卓尔不群闻风丧胆D.登峰造极开源节流刎颈之交敬忠报国【答案】B(A项直抒胸意—直抒胸臆;C项寻章择句—寻章摘句;D项敬忠报国—尽/精忠报国。
)5.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针贬幅射甘败下风川流不息B.震撼脉搏不径而走谈笑风生C.渲泄膺品再接再厉呕心沥血D.峻工装帧出其不意走投无路【答案】C(A项针贬—针砭,幅射—辐射,甘败下风—甘拜下风;B项不径而走—不胫而走;C项渲泄—宣泄,膺品—赝品;D项峻工—竣工。
)6.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诽谤行为必需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
B.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举行“十佳五十优保安员”颁奖典礼,该公司的60名保安员分别获得“十佳”和“五十优”的佳奖。
C.为了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大学生们纷纷以考各种形式的资格证书来增加就业法码,这样就在高校中掀起了一股考证热。
D.在鸦片战争以后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究竟有多少国宝流出中国,迄今无法估量。
【答案】D(A项必需—必须;B项佳奖—嘉奖;C项法码—砝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风雪夜归何蔚萍早归者与晚归者的心理是不一样的。
她是个晚归者,街上早已冷冷清清,多的是风、是雪、是脚印。
拐过这个弯,就可以看到大门了,她觉得心跳得很急,但愿不会关着门。
但愿……她觉得手脚冰凉。
在大街的拐弯处,在雪花萦绕的惨淡的灯光下,大门紧紧地闭着。
她拉紧了围巾,向目所能及的地方张望了一番,希望大院里还有一个跟她一样晚归的人。
但一个也没有。
只得叫门了。
她绕着墙走过去。
叫谁呢?金娣是她最好的朋友,可上个月出嫁了,要是在上个月看这场电影就好了,她立刻觉得自己好笑。
算了,叫刘安婶吧,在大院里,打招呼她最亲热,可她嫌这胖老婆子势利,平常是不大搭理她的;那是好多年前了,她读完高中被下放,妈妈难过得哭了,刘安婶却说:“你下放以后就是贫下中农了,以后生了伢儿也是贫下中农了。
”后来她招工回城。
这刘安婶对她并不坏,可她总忘不了那句话,不能叫她,再说既然平时没交往,现在打搅人家也不合适。
那么只好叫马平平了。
这个十四岁的男孩,父母在外省工作,他跟姥姥住。
打小时候起,他就总缠着她讲故事,她也不叫他失望。
她瞅准了平平家的方向,她像是第一次发觉,墙头怎么这么高哇!声音该传不进吧?唉,就传进去了又怎么样呢?十四岁的孩子,哪怕在旁边敲大鼓也不会醒的。
那就叫平平的姥姥吧。
那是最慈祥不过的老太太了,全院里也就她最关心她的婚事,三天两头要给她介绍对象。
但她却对此怕极了。
那些衣冠楚楚的小伙子的审视的目光,能把她的人看矮了一截,她心里很痛切地感到了悲哀,她在广阔天地里磨去了最美好的年华,人说,十七、十八无丑女,可她,已经三十岁了,如果再年轻五岁,哪怕三岁呢,她也要争取一下。
她并不笨;可现在都晚啦,就像去看这场电影,不防门已关上一样。
那么,就听天由命,随便找一个,她又不愿意;于是人们背后都讲她会挑剔,只有平平的姥姥没讲过,可是,叫这六十多岁的老人深更半夜地冒着大雪来给自己开门,这万万使不得!她觉得很冷。
才发现雪更大了,风更紧了,近处远处,都是白茫茫的世界。
当看到大街尽头时,有个黑点朝这边走来。
她的眼睛猛然睁大,如果是大院里的人该有多好啊!她一定会对他说一千声一万声的谢谢,不管他在不在意。
终于走近了,一个提篮子的中年人。
但他丝毫没有进大院的意思,匆匆过去了。
她真想顿脚,真想诅咒。
不知是诅咒那人,还是诅咒自己;是诅咒天气,还是诅咒运气。
她眼巴巴地盯着他的背影,一时充满了羡慕。
他是提着东西的,回家一定有人给他开门,是母亲、是妻子?那家,一定是温暖极了的。
她也有家、有床、有被、有炉子;尽管有点孤独,却是暖和的,然而她进不去,咫尺天涯,该死的电影。
她不能设想在门外过一夜。
喊吧!笼统地喊,谁愿意谁来开。
她发誓,不管开门的是谁,以后都要对他很好很好。
她终于放开了嗓子,并用手去捶,“开开门——”“吱”的一声,门开了。
原来门并没有关上。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题目中的“风雪”,在文中以环境描写的形式渲染了凄清死寂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彻底绝望的心情;并且以风雪中的寒冷与屋内的温暖构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夜归人内心的焦急和凄凉。
B.刘安婶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中年妇女;马平平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年;平平姥姥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
她们平日都关心或亲近着这个夜归者。
C.是婚姻上的挫折,使这位大龄女青年对周围的人产生了由衷的反感,因而不肯与邻里真心交往,邻居也就没有人关心她,于是她倍感孤独。
D.“提着篮子的中年人”的路过,使夜归者在焦急中有了一丝希望,进而陷入失望。
正是这一情节的设置使故事有了一点波折,为小说增添了情趣。
E.这篇小说选取了一个典型的生活横截面,主要以夜归者站在院门口短时间内心理活动的描述为手段,展现了院子里邻居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答案】BD(A项“彻底绝望的心情”表述不准确。
C项“倍感孤独”不妥。
E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于文无据。
)8.文章两次写到风雪,试分析其作用的异同。
【答案】异:首段描写风雪,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又显现故事发生的背景;中间借风雪之冷衬托中年人有家的温暖。
同:渲染气氛;深化主题。
9.文章插入对中年男人的描写,其作用何在?【答案】插入对中年男人的描写,既给“她”带来希望,为行文制造波澜,又衬托“她”的孤苦和凄凉。
10.文章结尾虽然只有寥寥8个字,但却有着极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含义。
试作分析。
【答案】①突出主题。
说明有人留门,表现人间并不像夜归者所揣想的那么冷。
②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使故事有了更深的意趣。
③戛然而止。
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④蕴含深意。
人们常常在心理上虚掩着一道门,轻轻一推即可打开,那里面就是一个别样的世界。
11.20世纪60年代,台湾兰丽化妆品公司为推出祛痘霜新产品,在电视上做了这样一则广告:荧光屏上显示出七个醒目的大字“只要青春不要痘”,紧接着一位妙龄少女从人群中走来,用扇子遮住了面颊,显得十分忧伤,然后一句副标题说明了含义——“青春是美好的,但恼人的青春痘却令人十分扫兴,既遮不住又躲不掉”。
广告语要求简洁、鲜明、生动、独特,将所宣传对象的特点凸显出来。
请从广告的形式、内容和效果等方面,对“只要青春不要痘”这一广告语的妙处,作简要评析。
【答案】形式方面:①巧妙地拆分“青春痘”为“青春”与“痘”;②运用关联词“只要……不要……”,语气铿锵,态度坚决;③语言诙谐风趣。
内容、效果方面:①爱憎分明,不容置疑;②符合青年人的内心期待;③激发了青年人的购买欲望;④凸显了产品的特定功能和用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简明、连贯、准确、生动的效果。
题目明确提示了答题的角度,思考时,可立足于广告凸显产品功能和用途、迎合消费者心理的特点,从广告的形式、内容和效果等方面分析其妙处。
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
要求:①要点全面;②不超过50字。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
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
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答案】志愿服务能够弥补政府和市场服务的不足,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实现个人美好价值,使人获得精神满足。
解析:注意以“志愿服务”开头,只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
13.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凡是一湾池塘,如果你甘于沉寂,终将成为一潭死水;平凡是一株野花,只要你愿意绽放,也会成就一抹绚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平凡是一眼清泉,如果你停止喷涌,终将变成一口枯井;平凡是一棵老树,只要你愿意吐绿,也会摇曳一片春光。
(2)平凡是一枚铁钉,如果你甘于腐朽,终将化为一撮锈尘;平凡是一星渔火,只要你愿意发光,也会照亮一条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