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复习提纲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含解析)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语言表达“简明”的“简”就是简简单单,不啰唆重复,它是指量上的要求,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语言信息;“明”就是表述要清晰,明白易懂,它是指质上的要求,是要求表达的效果最佳,表达的明晰度最高。
反之,即是晦涩、有歧义、啰唆、无条理。
语言表达“连贯”是语言表达中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它的三个条件是:(1)统一的话题;(2)合理的句序;(3)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一、要明确语言表达“简明”的具体要求1.做到语言简洁。
大体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语句中不要出现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成分。
什么是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成分?请看以下例句:“他年龄不大,头上却早早地谢顶了。
”在这句话中“谢顶”就是指成片的头发脱落光这一生理现象,这里再加上“头上”一词,就不够简洁了。
二是可用可不用的虚词,尽量不用。
比如:“这是一件新的毛衣”,这里的“的”字应当省去。
又比如:“我因为心里有点烦,所以出来走一走。
”这里的“因为”“所以”用得就多余。
三是可以用指代性或替代性词语替代的内容,要尽量替代,而不用再重述原来的内容。
比如:“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在这个复句中,后一分句中的“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完全可以用“对上述问题”来替代。
2.做到语意明白、确定。
这可以从口语、书面语两个角度来考虑问题。
对于口语,一是要注意重音恰当。
在口语中由于重音不同,同样的话却能表示不同的意思。
比如:“王刚来了”,如果说成“王刚..”,表意重点就不一样,前者..来了”和说成“王刚来了侧重表示来的人是王刚,而不是其他人,后者侧重强调王刚已经来到了,没有缺席。
二是要注意合理停顿。
在口语中,同一句话由于停顿不同,表达的意思有时会有很大差别。
例如“演员要演好戏”,如果按如下停顿“演员/要/演/好戏”与按“演员/要/演好/戏”停顿,意思就不大一样。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

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准确辨析近义实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
要掌握和运用好实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
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
辨异首先要求同。
所谓求同,就是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
意义辨析【辨析方法】“语素区分法”。
所谓“语素”,就是词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指单个字。
两个近义词往往含有相同的语素,而它们意义的差别,往往落在两词相异的语素上。
所以,只要提取出相异的语素来加以研究,就可以相对容易地找到两词的区别。
例如“疏离”与“疏远”,两词的相异语素是“离”和“远”,这两个语素在原词中均表示“疏”的结果,只是结果不同:“离”只表“疏”的状态,并不强调“疏”的程度;而“远”则表“疏”的程度,且程度较重。
【辨析角度】:(1)词义侧重点。
例如“冷僻”与“冷落”,“冷僻”侧重指“偏僻,不熟悉”,“冷落”侧重指“不热闹,不热情”。
(2)词义轻重。
例如“嘲笑”与“讥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词义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指一般的取笑,词义较轻;“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词义较重。
(3)词义范围大小。
例如“年龄”与“年纪”:“年龄”指人或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
色彩辨析【辨析角度】:(1)感情色彩分褒、中、贬三种,如“成果(褒)—结果(中)—后果(贬)”;(2)语体色彩分口语与书面语,如“爸爸(口语)—父亲(书面语)”等。
用法辨析【辨析角度】:(1)适用对象是用于自己还是他人,是谦称还是敬称,是用于一般对象还是特定对象,是主动性还是被动性。
例如“爱护(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爱戴(与‘爱护’相反)”,“启用(用于物)—起用(用于人)”,“接受(被动性)—接收(主动性)”。
(俺的定稿)高三总复习第一课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课本)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课本)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取消) 2.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取消)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近义词、成语、 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近义词、成语、 熟语等) 熟语等) 4.辨析或修改病句 扩展语句、 5.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选用、仿用、 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8.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一、语言文字运用
高考语文对这一部分的总要求是: 高考语文对这一部分的总要求是:“识记 基本的语言知识, 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 一是“识记”知识。所谓“识记” 一是“识记”知识。所谓“识记”就是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语言知识中,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语言知识中,最基本 的是字的形、 义以及常用词语的含义。 的是字的形、音、义以及常用词语的含义。 二是“掌握”技能。所谓“一定” 二是“掌握”技能。所谓“一定”,是 指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所谓“技能” 指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所谓“技能” 就是实际的语言操作能力。 就是实际的语言操作能力。
复习建议: 复习建议:
字音的识记重在积累、辨析, 1、字音的识记重在积累、辨析,复习 时要注意音、 义的结合。 时要注意音、形、义的结合。 字形复习要明确考查范围, 2、字形复习要明确考查范围,把握重 高考字形题涉及的范围是2500 2500个 点 。 ( 高考字形题涉及的范围是 2500 个 常用字和1000 个次常用字) 1000个次常用字 常用字和 1000 个次常用字 ) 学会归类辨 特别注意音同形异字、 析,特别注意音同形异字、音同形近字 音同义近字等字形, 、音同义近字等字形, 做到对比理解 加强记忆。 ,加强记忆。 近义词、成语、 3、近义词、成语、熟语的复习要注重 对词语的理解以及对语境的把握。 对词语的理解以及对语境的把握。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知识点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知识点高考语文的语言文字应用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理解、表达和运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部分的重要知识点:1.词语理解与运用:1.1同义词、反义词辨析1.2成语、熟语、惯用语的理解与运用1.3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境选择2.句子理解与运用:2.1复杂句子的结构分析2.2句子中的修辞手法识别(如比喻、拟人、排比等)2.3句子的语气、语调和情感理解2.4病句的识别与修改3.标点符号使用:3.1常见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等)的正确使用3.2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效果4.修辞手法识别与运用:4.1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设问、反问等)4.2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效果5.语言表达与逻辑:5.1清晰、连贯、有逻辑的语言表达5.2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有效沟通5.3文本的主旨、观点、态度等的提炼与理解6.文言文阅读:6.1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与运用6.2文言句子的翻译与理解6.3文言文的阅读理解7.现代文阅读:7.1文章的主旨、结构、风格等的理解与分析7.2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的提炼与理解7.3阅读材料中的信息筛选与整合8.写作:8.1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8.2不同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的写作特点与要求.8.3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与得体.这些知识点是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部分的基本内容,但具体的高考题目可能会根据年份和地区有所不同。
因此,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并结合具体的题目进行练习和复习。
同时,也需要注意阅读和理解各类文本,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水平。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

但语气的轻C重、强弱有区别。比较下面两组句子,表达效果好的
一组是 ( ) ①钥匙这东西不很大,恐怕偶尔遗失了,不如多备几个在那儿。 ②钥匙这东西太小巧,恐怕偶尔遗失了,不如多备几个在那儿。 ③任何时代,每个人的认识都不能不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④任何时代,每个人的认识都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遇见华伦夫人改变了卢梭一生的命运。华伦夫人是 一位年轻的贵妇,既有妩媚的风姿又拥有天赋的智慧。 当年仅17岁的卢梭住进她家后,就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 和照顾,令这位自小就失去母爱的年轻人感到无比温暖 甜蜜,他总是亲切地称华伦夫人“妈妈”。
官话 官话又称北方话或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
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汉族 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它的内部一致性较强,分布地域 最广。其内部主要差异是声调,根据声调的不同,官话 又分为八个小区。
• “香远益清”(《爱莲说》) •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中“远”原是形容词,在这里充当“香”的谓语,用作动词,远播 之意。 中的“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面带宾语“贤臣”和 “小人”,翻译为“亲近”和“远离 中“苦”、“劳”、“饿”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当作“使…… 苦”,“使……劳”、“使……饿”讲,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2、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 3、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 ①沛公居山东时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语言文字运用复习归纳71页PPT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语言文字运用复习归纳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
语言文字运用知识点复习-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模拟卷(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一上期中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知识点复习+专项练习(解析版)一、答题思路汇总1、成语使用的主要考虑角度:切忌望词生义、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注意使用时的重复等。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没有错误,但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前后矛盾。
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2、语病部分要掌握合理的判断顺序:①句子成分分析法。
可以找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赘余、语序不当等错误;②逻辑思维判断法。
可以找出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错误。
语言表达与运用部分要注意仿句。
仿句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
它不仅涉及到语言连贯、简明、得体,句式和修辞三个方面的内容,而且涉及到学生的模仿、创造能力。
①话题要统一,②句式要统一,③修辞要统一,④色调要统一。
语意连贯题则要注意排除法的运用,上下文之间的连接是解题的关键。
3、题型分类语言运用的题型比较灵活,每年高考的新题型都出现在这个地方。
首选把近段时间各地模拟题中的第五大题翻一遍,熟悉题型是答题的关键。
其次,看到新题型不要慌,慢慢看题目要求,总能有收获。
(1)仿句,概括等(三题)①审题要仔细: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把握。
②条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报喜不报忧”的特点。
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
④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注重积累。
⑤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下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
如果有对话,要注意谦敬词的使用。
(2)语段压缩题答题技巧:明确题干要求,抓住陈述对象、事件经过及事件结果,画出文中的信息点,或归纳或概述特点,连缀成句,不多少文字,不出语病。
解题思路:首先抓住关键词、关键句找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一般是有解释的或重复较多的),其次去掉肯定不要的信息,包括原因、论据、过程等,其次换(调换、转换),其次数(数字数),其次对(与题干要求对应),最后是理(整理使之有条理)。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复习提纲

语言文字运用复习提纲1句子成分分析•重点:六种句子成分的辨别•难点:定语和状语修饰成分的排序•知识点:能划分句子成分并能判别句子成分残缺和搭配不当的语病。
一.句子六种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三种主要成分•定语、状语、补语;——三种附属成分二.句子成分的标识符号•主语:“”划在主语下面•谓语:“——”划在谓语下面•宾语:“”划在宾语下面•定语:“()”用在定语前后•状语:“[ ]”用在状语前后•补语:“〈〉”用在补语前后三.句子成分作用•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宾语——是动语支配、关涉的对象•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语四.句子成分示例•定语:美丽的校园(美丽)的校园•状语:例1:安静地学习[安静]地学习•例2: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关系•补语:•1、去一趟去〈一趟〉•2、高兴得跳了起来高兴得〈跳了起来〉•3、这张报纸好极了这张报纸好〈极〉了五、主谓宾•1、主语:就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可充当主语。
如:发展是硬道理。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
如:战士们英勇顽强。
你是学生。
•3、宾语:是动词中心词支配的对象,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宾语。
如:大家喜欢游泳。
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4、定语:是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
“的”是定语的标志。
如:(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
•注意:定语后置。
如: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5、状语: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
副词、形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
“地”是状语的标志。
如: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介宾短语)•6、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运用复习提纲1句子成分分析•重点:六种句子成分的辨别•难点:定语和状语修饰成分的排序•知识点:能划分句子成分并能判别句子成分残缺和搭配不当的语病。
一.句子六种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三种主要成分•定语、状语、补语;——三种附属成分二.句子成分的标识符号•主语:“”划在主语下面•谓语:“——”划在谓语下面•宾语:“”划在宾语下面•定语:“()”用在定语前后•状语:“[ ]”用在状语前后•补语:“〈〉”用在补语前后三.句子成分作用•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宾语——是动语支配、关涉的对象•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语四.句子成分示例•定语:美丽的校园(美丽)的校园•状语:例1:安静地学习[安静]地学习•例2: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关系•补语:•1、去一趟去〈一趟〉•2、高兴得跳了起来高兴得〈跳了起来〉•3、这张报纸好极了这张报纸好〈极〉了五、主谓宾•1、主语:就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可充当主语。
如:发展是硬道理。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
如:战士们英勇顽强。
你是学生。
•3、宾语:是动词中心词支配的对象,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宾语。
如:大家喜欢游泳。
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4、定语:是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
“的”是定语的标志。
如:(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
•注意:定语后置。
如: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5、状语: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
副词、形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
“地”是状语的标志。
如: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介宾短语)•6、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
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当补语。
“得”是补语的标志。
如: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六.修饰成分的排序•1.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领属+数量+动词短语+形容词+名词。
•句例:(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2.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何时+何地+副词+形容词+介宾短语•句例:[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压缩句子明确一个标准“缩句,就是减少修饰、限制的词语,把一个较长、较复杂的句子(单句)压缩成为与原句意思基本相同的较短、较简单的句子。
”这是一个大家认识比较一致的缩句的标准。
其中有三点必须明确:1、学生进行缩句,把一个长句缩成较短、较简单的句子,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长句。
2、缩句要去掉的必须是句子的修饰、限制的词语,而不能删去句子的主干。
3、压缩成的句子必须与原句的意思基本相同,保持意思的清晰、完整。
纠正误区:缩句就一定要把所有的附加成分全部删去。
一般地说,缩句要去掉所有的附加成分,以达到较短、较简单的要求。
但有时为了保持句意的清晰和完整,对一些虽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还是要适当保留。
例如:1.我们班的英语老师是一位优秀教师。
2.我们班上黄大春的妈妈原来就是我隔壁邻居张叔叔的姐姐。
把握八种疑难的处理一、否定句中的否定词的处理。
否定句中的“不”、“没”、“没有”、“未”、“别”等否定词,在缩句时应该保留。
如:“革命者决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缩句时,就应保留“不”,压缩为:“革命者不能低下头。
”如果把“不”字也压缩掉,就跟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了。
二、时态助词的处理“着”、“了”、“过”、“起来”、“下去”等时态助词,它们的作用是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时态。
1.他大声地说着话2.他到了北京3.他到过北京三、固定词组的处理“自行车”、“白杨树”、“人民大会堂”等是固定词组,在缩句时不能把它们拆开来,应整个儿保留。
此外,如:“老校长”、“新同学”、“大树”“小河”等词组,一般都结合得很紧密,也可以视作固定词组。
这儿“老”、“新”、“大”、“小”都是起强调的作用,如果把它们去掉后,总觉得意思有较大出入。
四、后补词组的处理后补词组由两个部分组成,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例如:“说得好”、“听不明白”、“去一趟”等,这一类词组在缩句时应该保留,否则意思就特别别扭。
但是,“高兴得跳起来”也是后补词组,但“高兴”不是动词,而是表示“怎么样”的形容词。
这里可以只保留“高兴”,句子意思就明白、简洁了。
五、同位词组的处理同位词组是由两个部分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物作同一个成分。
缩句时一般可保留表示某某人或某某事物的主要词语。
如:“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这一句,“解放军”是表示某某人的主要词语,故应缩成“解放军练习射击。
”但“抗日革命干部李大叔”这个同位词组则不能整个儿保留下来,否则显得不简练。
六、连动词组的处理连动词组是指两个以上的动词直接连用在一起,它们之间也没有修饰、限制的主次之分,前一动词表示先发生的动作,后一动词表示后发生的动作。
如:“拿笔写字”、“走过去开门”等。
由于连动词组中的几个动词共一个主语,都是表示“干什么”的,因此,缩句时都应予以保留,才能保持句意的完整。
七、兼语词组的处理兼语词组是一个动宾词组和一个主谓词组套在一起,动宾词组的宾语兼作主谓词组的主语。
例如:“让我走”、“使他相信”等。
在缩句时,也应整个儿保留。
如:“闰土托他的父亲捎给我一包漂亮的羽毛。
”这句的“托他的父亲捎”就是一个兼语词组,因此,这句只有缩成“闰土托他的父亲捎给我羽毛。
”才能保持句意的清晰、完整 。
八、“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处理“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两种比较特殊的句式。
“把”字句的作用是把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前边,以强调动作的结果。
而“被”字句则是以“被……”作状语,用“被”引进主动者,同时指明主语是被动者。
因此,“把……”和“被……”都是句子的主干,应在缩句时保留主要意思。
词性、短语(一)并列短语的各词之间是平等联合或选择的关系,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铅笔和橡皮、美丽温柔、疲劳和饥渴)(二)主谓短语的各词之间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谓语陈述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阳光灿烂、今天星期天、飞机起飞)(三)偏正短语各词之间是修饰与被修饰或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
(朦胧的月光、向沙漠进军、认真地学习)(四)动宾短语各词之间是支配或牵涉的关系,受动词支配的是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结果、处所。
(发现敌情、读一本、选出正确的)(五)后补短语(中补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对动词或形容词补充说明的词两部分组成的短语。
“动词或形容词”在前,“补语”在后,回答“怎么样”。
两者之间有的用助动词“得”连接,有的不用。
(排得整齐、热得喘不过气、出去一趟) A 组:上山采药出去闲逛B 组:看着心烦听了很高兴C 组:怀着一丝希望去找朋友打听消息1、请思考以上短语都是几个部分构成的?2、再请思考各个短语中几个部分之间的意义关系怎样?3、还请思考A 、B 、C 三组都是连谓短语,各组间有什么区别?(六)连谓短语 A 组 动词+动词B 组 动词+形容词C 组 动词+动词+动词+动词1.连谓短语有不止一个谓词性成分连用,2.谓词性成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3.也没有上述五种结构关系,4.也不用任何关联词语。
先请看下面的例子:连谓短语的功能类型只能是动词性的。
请他过来派你去学校称他为球迷1、请思考以上短语都是几个部分构成的?2、再请思考各个短语中几个部分之间的意义关系怎样?3、还请思考同位短语的功能类型,可不可能是动词性和形容词性的?(七) 兼语短语 兼语短语的功能类型只能是动词性的。
先请看下面的例子:兼语词组是一个动宾词组与一个主谓词组套叠在一起而组成的.首都北京游泳这种运动神医喜来乐1、请思考以上短语都是几个部分构成的?2、再请思考各个短语中两个部分之间的意义关系怎样?3、还请思考同位短语的功能类型,可不可能是动词性和形容词性的?(八) 同位短语同位短语的功能类型只能是名词性的。
同位短语有叫复指短语。
先请看下面的例子:复句复句的特点复句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关系结构;只有一套句子结构,不管有多长,中间有多长,中间有多少逗号,仍然是单句。
1、并列复句若干个分句相提并论地分别说明几件事,几种情况,或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
单用的:也、又、还、同样、同时、以及、另外搭配用的:不是……而是是……不是既……又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也……也例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什么神仙皇帝。
他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又习惯地抬头巡视着辽阔的星空。
1、并列复句的构成1)直接组合A云散了,雨住了。
B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照射特别强烈。
2)借助关联词组合A他既勇敢,又机智。
B风又急,雨又大。
2、连贯复句(承接复句)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
单独的:就、便、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搭配用的:首先……然后其先……后来例句:大姐一时没听懂,接着明白过来了。
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3、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种情况,这几种情况不能同时并存,要求从中选择一种。
单用的:或、或者、还是、宁可、倒不如、宁肯、还不如搭配用的:是……还是要么……要么不是……就是也许……也许与其……不如与其……宁可宁愿……也不宁可……也例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4、递进复句的构成•关联词语配对使用1、不但……而且……2、不仅……还……3、不光……也……4、不只……又……5、不但不……反而……•单用关联词语•而且并且甚至尤其•例句:他不但学习好,而且思想品质也好。
•例句:他不但不生我的气,反而跟我越发亲近。
5、转折复句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或相对的意思上去。
轻转句单用的:不过、只是、但是、可是、却、然而重转句搭配用的:尽管……但是虽然……但是虽然……可是尽管……然而虽然……却例句:工作虽然很紧张,但是心情是很愉快的。
他长得结结实实,只是比原来瘦多了。
夜已经很深了,他还在不停地工作着。
(可是)6、条件复句单用的:只有、只要、除非、才、不管、无论、任凭搭配用的:只有…….才只要……就一旦…….便除非……不除非……否则不管……都不管……总无论……也任凭……也例句:一旦丧失了信心,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除非是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花。
7、假设复句前一分句提出一种假设,后一分句说明这种假设的结果。
单用的:如果、假如、倘若、要是、要不是、搭配用的:如果……就假使……便若是……那么要是……则假若……那么例如: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去白云山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