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文字演变
第19课 文字演变

七年级历史(上)学案
第五单元第19课
文字演变
学校:陌南二中主备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知道汉字的演变。
2、识别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
学习重点:
了解甲骨文的文字结构情况,及发现、地位和影响。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文字起源、文字萌芽、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等图片或实物。
学习过程:
一、自学感悟
(一)、文字起源的传说和文字的萌芽
1、在我国,文字产生之前,古代的先民们是以的方法来记事的。
2、时期流行时代“”的传说。
3、我国的文字是由逐渐演变而来的。
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有它们的痕迹。
(二)、甲骨文和汉字
1、甲骨文是保存在代甲骨上用以记载情况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
2、东汉时,文字学家,编写了一部《》,其中阐述了构字的四种方法,即、、和。
三、合作探究
汉字有哪几种构字方法?请你说说下边四个字分别使用了哪种构字方法。
山
刃林渭
四、展示点拔
汉字结构
构字四法:象形——山,指事——刃,会意——林,形声——渭
五、训练拓展
1、仔细认读图片,回答问题图一:图二
图一属于什么文字?它与今天的汉字有何联系?它对我们研究商朝的历史有何作用?图二属于什么文字?其代表作品是什么?今天我们研究它有何作用?
2、读汉字的演变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片提示,写出我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你最喜欢哪一种字体?对照图片,把你最喜欢的那种字体临摹出6个字。
学后记:。
七上第19课《文字演变》课件

王羲之所书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 下第一行书”。
图为最擅长写行书 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
图为《兰亭集序》 的唐人摹本
名称由来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 游,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 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 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 描述为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 “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 由来。夏代禹时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位
1、简述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说一 说 : 汉字有哪几种字体。
2、你能说说商朝的国家“档案”是用什么
文字书写的吗?
甲骨文
3、想一想秦始皇又是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
公文呢?
小篆
请你判断:
山刃 林渭
给“甲骨文十二生肖”填上现代汉字
鼠牛虎鸡 狗猪 兔羊猴龙 蛇马
牛
虎
猴
猪
鼠
马
蛇
羊
鸡
兔
狗
龙
此字为车。图片依次为拓片、摹写、结构图、复原图1、复原图2。 象形字,车字在甲骨文中异体较多,明显的特征是两个车轮。最 初车轮为圆形,后来为了书写方便,变成了方形,再后来,两个轮子简 化为一个。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七年级第19课 文字的演变 说课稿 华东版

第19课《文字演变》说课稿——七年级历史教师:王晓琳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文字演变》。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请老师指导: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华东师范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的第一课,主要内容为文字的起源传说,文字的萌芽;甲骨文及汉字的演变历程。
文字出现之前,结绳是一种记事的方法。
战国时期流行黄帝时代“仓颉造字”的传说。
然而,我国的文字的萌芽要追溯到五六千年前,“刻划符号”是原始文字的雏形。
经过相当长的演变发展为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的造字结构和字形结构,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脉相乘的。
甲骨文已经齐备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构字方法。
汉字的演变历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
汉字的作用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是维系和链接中华民族的根,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汉字的演变,识别并辨认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了解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能讲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构字方法,并能举一反三,明确文字是文明社会的标志。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文字的演变2.难点识别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四.说学法(一)合作探究法新兴的历史课堂是双向互动式的。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心情愉悦,积极参与学习,大大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自主学习法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答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让学生动起来。
五.学情分析根据初中课程标准安排,《同仇敌忾抗战到底》一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年级学生。
对于十三四岁的学生说,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想活跃、富于想象,常常会提出一些新的设想、见解,并且在经过初一的学习后,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因此我们应力求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学生。
文字演变ppt1 华东师大版

想一想:
假如你要记住一件很重要 的事,你要怎么办?
第19课 文字演变
一、文字起源
1、想一想,在没有文字之前,古代人 是怎样记事? 结绳记事 2、在传说中,我国古代的文字是谁发明 的? 仓颉造字
二、汉字萌芽
我国文字是由什么 逐渐演变而来: 刻画符号
这片龟甲 1929年出土 于河南安阳, 现藏中国历 史博物馆。
这种铸刻在铜器上的金文,叫铭 文,也叫钟鼎文。
曾侯乙铜簠:器盖 和器身的内底上均 有铭文2行7字:“曾 侯乙作持用终”。
甲 骨 文 (凿、钻)
金 文 (铸刻)
小 篆 (毛笔)
商 朝
周
朝
秦
文
字
的
演
变
• • • • • • • • • • • • • • • • • •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乾· 象》 5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修身》 6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劝学》 7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8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耿 列传》 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子罕》 13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告子下》 1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劝学》 15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诚廉》 16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光武十王列传》 17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 19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原《离骚》 20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2017年 新版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19《文字演变》课件(共38张PPT)

指事
•用記號、符號來表達抽象的概念 •一看就知道它要表示什麼 •大部份都不是名詞
會意
•兩個或兩個以上字義加起來,表現出 新字的意思
兩隻手表示握手,就是朋友的「友」。
形聲
•一個「意符」加上「聲符」,組 合成新字
中國文字統計
•說文解字書中
象形
3614
形聲
7697
指事
1215
會意
1167
遊戲時間!
王懿荣
甲骨文的意义:
第一,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 要价值。
第二,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 成熟的文字,于今天的汉字有 渊源关系。
甲骨文大观
甲骨文就是商朝时期刻在龟甲或甲骨上的象 形文字。
人
牛
水
日
上
下
明
射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4、甲骨文的四种基本构字方法 象形 山
指事
会意 形声
刃
林 江
象形
•用簡單的筆畫把具體的東西畫出來
1,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 2,是联系和维系中华民族 的根。
利簋及其铭文 这是1976年陕西临 潼出土的西周时期的利簋及其腹 内壁底部的铭文拓片。簋内的铭 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的事迹。
这种铸刻在铜器上的金文,叫铭 文,也叫钟鼎文。
曾侯乙铜簠:器盖 和器身的内底上均 有铭文2行7字:“曾 侯乙作持用终”。
甲 骨 文 (凿、钻)
金 文 (铸刻)
小 篆 (毛笔)
商 朝
周
朝
秦
文
字
的
演
变
这片龟甲 1929年出土 于河南安阳, 现藏中国历 史博物馆。
华师大版七上第19课《文字演变》word教案1

华师大版七上第19课《文字演变》word教案1〖教学实录〗第一课时〔复习导入〕订正上周课堂作业(《基础训练》的第三单元)引导学生看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导言,明白本单元将要学习哪些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
第19课文字演变(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阅读教材〕(约10分钟)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时刻,请大伙儿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把握的内容或者你不明白得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伙儿合上书本,回忆你经历中的本课内容。
〔合书布点〕(约10分钟)△采点布点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
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
教师依照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传奇:结绳记事仓颉造字许慎《说文解字》萌芽:刻画符号六书(假借、转注)甲骨文:定义、发觉、地位、构字四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汉字的作用聪慧的制造和结晶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说明:学生述点情形较好,都能认识到甲骨文的重要性,但对汉字作用的明白得存在问题。
有位同学把“仓颉造字”说成“许慎造字”。
)△布点小结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也是现存最早的字典。
那个地点同学们注意汉字构字和使用的“六书”与构字方法的区别,也确实是说:构字四法(也有人称为“四象”,没有为学生引入那个概念)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另外两个假借、转注是汉字的使用方法。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聪慧的制造和结晶。
因此,这一点是所有文字的共同点。
作为文字,汉字还有不同于其他文字的地点。
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随着所在国家的灭亡而消亡了,多数文字都由象形逐步走向拼音,只有汉字形声表意,历千年而不衰。
即使在电脑时代,汉字仍是当今输入最为快捷的文字之一。
文字演变精选教学PPT 华东师大版

“我哪有什么故事,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饭都吃不饱,每天还要到山上去捡柴火,家里面五个小孩,我排行第二,上面有个大姐,父亲是泥水匠,母亲基本上做一些零工补贴家用,十六岁去当兵,后来被分配到了工厂做个普工,就这么浮浮沉沉地过了一辈子”他好像情绪有点低落地说到。 我端起一杯咖啡,递到他面前,“那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出来到处“流浪”吧。” “小时候,有一次在河边玩,村里来过一支勘探队,我给他们带过路。” “哦,那跟你出来流浪,有什么联系”我不解。
3、甲骨文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主要是用以记载占卜情况
4、甲骨文的四种基本构字方法 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汉字的四种构字方法:
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
两种使用方法:
假借、转注
思考课本104页练习
“山”:象形字, “刃”:指事字, “林”:会意字, “渭”:形声字。
许慎和《说文解字》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各代表哪 一生肖吗?
青春,是三月的风景,美到极致。我们,在三月的春雨中奔跑嬉戏,在春风中感受它的温润,在春光里感受暖暖的温度,在春花里享醉人的芬芳。三月的风景,陪我们一路向梦想的地方进发;三月的风景,让我们路上不再孤独,不再迷茫,不再彷徨;三月的风景,让我们的青春更加色彩斑斓,鸟语花香。 三月,醉一场青春的流年。我们珍惜三月,就像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青春。三月的雨,三月的风,三月的春光,三月的花香,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在这样一场盛大而清新的流年,我们懂得,青春是一种一去不复返的风景,应当好好保护;青春是一种美丽而活跃的热情,我们必须耐心保持;青春是一种来之不易的懂得,我们必须细心呵护。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文字的演变学案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第19课文字的演变【自主学习】1.古人常说“”。
这指的是在文字产生前的一种记事的方法。
战国时期流行黄帝时代“”的传说。
2.我国的文字是由演变而来的,距今五六千年的半坡、姜寨、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是的雏形。
3.保存在商代甲骨上用以记载占卜情况的文字,称“”。
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
4.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编写的《》,总结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种方法。
构字的四种方法:、、、在甲骨文中都已齐备。
5.甲骨文之后,又相继出现了、、、以及连笔的和。
6.汉字不仅是一种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的根。
【要点破解】要点一:许慎和《说文解字》。
要点点拨:东汉时,文字学家许慎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也是现存最早的字典。
这里同学们注意汉字构字和使用的“六书”与构字方法的区别,也就是说:构字四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些方法在甲骨文中都已具备。
【例1】(2010某某某某中考,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解析:本题考查历史记忆能力,依据课本可知,甲骨文就是保存在商代甲骨上用以记载占卜情况的文字。
所以,故答案为D。
要点二:汉字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要点点拨: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形文字。
小篆是秦始皇规定的统一字体。
隶书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时在民间日益流行的一种更为简易的字体。
楷书是东汉后期人们从笔画上继续简化隶书而出现的一种新书体。
草书形成于汉代。
行书指介于草书和正体字之间的一种流畅书体,是适应性最强、应用X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书体。
【例2】(2010某某某某中考,2)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下列图片所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A B C D解析:本题是一道识图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选项中的四种文字分别是金文、楷书、甲骨文、行书。
然后才可可判断出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小魔棒:关于我国文字演变的历史可编成以下歌谣——文字可考在商朝,甲骨文字算最早;说文解字千古传,构字四法许慎通;青铜器上刻金文,周晚大篆形成了;隶书楷书草和行,传情达意民族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把握文字起源的传说、记事方法。 2、 把握甲骨文的含义、文字结构及意义。 3、 把握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其历史地位。 重点:甲骨文的含义、文字结构及意义。 难点:汉字的构字方法。 分组讨论法、合作讨论交流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学 案 导 案
都比较方便,逐渐成为我们日常通用的字体。 合 作 2、汉字的作用 课 交 ⑴、汉字是我们祖先 的 和 。 中 流 探 ⑵、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历 年而不衰的形声表意的方块字。 究 ⑶、汉字是当今 时代输入最为快捷的文字之一。 ⑷、汉字是一种 ⑸、汉字是 和 的工具。 中华民族的 。
合作善探究:众人智慧胜一人,合作交流价更高! 举例说明,汉字有哪几种构字方法?
1、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出现在( 2、汉字“林”的构字方法是(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4、中国汉字发展的顺序是( )
)A、夏朝 A、象形 )A、夏朝
B、商朝 B、会意 B、商朝
C、周朝 C、指事 C、周朝
D、秦朝 D、形声 D、秦朝
自 课 主 前 学 习
一、文字起源的传说 1、 记事 2、 造字 二、文字的萌芽 1、我国的文字是由 逐渐演变而来的。 2、距今五六千年的 、 、 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 ,是原始文字 的雏形。 三、甲骨文 1、 甲骨文 ⑴、定义:保存在 代 上用以记载 情况的文字,称“甲骨文” 。 ⑵、发现时间: 朝末年。 ⑶、发现地点:河南安阳市西北的小屯村。 ⑷、地位:是一种比较 的 文字,与我们今天的汉字是 的。 2、 《说文解字》 ⑴、作者: 时, 学家 ,编写了一部《说文解字》 。 ⑵、内容: ①归纳总结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种方法: 、 、 、 、假借、转注, 即所谓的“ ” 。其中 、 、 、 是汉字构成的四种方法,在甲 骨文中都已齐备。而假借、转注是汉字的使用方法。 ②发明了汉字的 。 四、形声表意的方块字----汉字 1、汉字的发展。 ⑴、总体:甲骨文之后,虽然 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基本 仍是相通的。 ⑵、具体:甲骨文之后,又相继出现了 、 、 、 以及连笔书写的 和 。 ①金文: 时代, 在 器 上铸刻铭文, “ 称为 文” 也叫 , “ 文” 。 春秋战国时代,又有书刻在 上的“ 文” 。
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祖国的未来奠基。
代家中学“三步七环”导学案
“三步”即:课前、课中、课后。 “七环”即: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示方法、学生独立学习) 、学中知识质疑(记录学习困惑、问题等)合作交流探究(教师课堂导演,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交流展示) 、课堂达标检测(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检查评价) 、知识拓展梳理(师生归纳梳理、拓展延伸) 、师生课后反思(师生课后对教学知识反思总结) 、课后巩固训练(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
“三步”即:课前、课中、课后。 “七环”即: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示方法、学生独立学习) 、学中知识质疑(记录学习困惑、问题等)合作交流探究(教师课堂导演,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交流展示) 、课堂达标检测(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检查评价) 、知识拓展梳理(师生归纳梳理、拓展延伸) 、师生课后反思(师生课后对教学知识反思总结) 、课后巩固训练(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
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祖国的未来奠基。
代家中学“三步七环”导学案
七年级: 课题 主备人 授课 时间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学法 指导 黄修业 审核人 班 级 第 19 课 授课人 科 目:历史 文字演变 编 姓 号 名 ②小篆、隶书: 的 。 的笔画连接起来,或有所减省,形成了 和 。 。 书写方便, ③草书:西汉时,把 但辨认困难。 ④、楷书、行书:东汉时,又出现了 为我国文字的标准字 那么潦草,也不像 统一后,规定 为标准文字,民间通行的是比小篆更为简化
) A、甲骨文—金文—小篆
B、金文—隶书—小篆
C、甲骨文—小篆—金文 D、甲骨文—楷书—金文 课 后 5、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 ) A、形声表意 B、历史悠久 C、书法艺术 D、电脑输入快捷 课 巩 后 固 6、就汉字的构成而言,你所学的汉字大多是 ( )A、象形字 B 会意字 C、指事字 D、形声字 训 ) A、仓颉 B、黄帝 C、秦始皇 D、李斯 练 7、对统一文字作出直接贡献的是( 8、我国 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9、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是( 10、 《说文解字》一书的编写者是( 11、汉字的演变: → → ) A、使用火 B、文字的出现 C、制造工具 ) A.黄帝 → → D、定居生活 B.仓颉 C.孟子 → D.许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