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角1

合集下载

五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作业设计比赛

五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作业设计比赛

“双减”背景下指向“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比赛模板单元名称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课题一条线段上两端都栽课时第1课时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前置性作业1.算一算:轮滑选手在地上摆放了一行桩杯,练习轮滑技巧。

5个注杯之间有( )段间隔。

每相邻两个桩杯相距2米,从头到尾共( )米。

2.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要在每相邻两棵树之间摆放-分鲜花、6裡树》间有( )目间隔,要捏心 )盆花。

每相邻两棵树相距2米,首尾两棵树相距( )米。

我发现了:引导学生通过图画探究,在课前对间隔、间距、总长三个数量的关系有初步感知,对间隔数和棵数的数量关系有自己预先的思考。

基础性作业1、在一条全长2km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 (两端都要安装),每隔50m安装一盏。

一共要安装多少盏路灯?2、酒店里的大钟3时敲 3下,6秒钟敲完,12时敲12下,几秒钟敲完?3、笔直的跑道一旁插着51面小旗,相邻两面小旗的间隔是2m。

现在要改为只插26面小旗(两端的小旗不动),间隔应改为多少米?使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并练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循序渐进地解决求棵树的基础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问题情境,每一题配了不同程度的图,题目设计也都有易错点。

让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学会观察、分析、思考,积累解决问题的相关经验,实实在在减负增效。

广角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广角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中药广角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广角又名天马角,产自非洲,颜色为黑褐色,可雕刻工艺品,也可做药用,但药效不及亚洲犀角。

广角一般是黑褐色,纹丝较犀牛角细,而且相互粘连。

广角无蜂窝状眼,无鱼籽样纹,无天沟地岗,这是与犀牛角得显著区别之一。

中药界称非洲的白犀角和黑犀角为广角;称印度犀角为火犀角;婆罗门犀牛角和爪哇犀牛角为水犀角。

这也许是因为婆罗门犀牛和爪哇犀喜游水、怕晒与水的接触时间比印度犀牛长的原因。

水犀角的药用价值是火犀角的2-3倍。

水犀角纹如甘蔗,横剖面(断面)有“粟纹”,香味浓,个型小。

是贵重的中成药原料配药,如“安宫牛黄丸”等。

世面上说的文犀、香犀及价格最昂贵的犀牛角就是这种水犀角。

婆罗门犀牛角底盘如西瓜籽;爪哇犀牛角底盘椭圆犀牛角雕工艺品大多数是犀角杯,圆雕较少。

广角较多,亚洲角较少。

亚洲角中关于印度犀牛角的论述较详细,对爪哇犀牛角和苏门答腊犀牛角(婆罗门犀牛角)的论述较简。

药性赋有云:“犀角清乎心热。

”传统认为它是神奇通灵之物,可以开窍辟秽,高热神昏者多用,现代完全可以不用此物。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主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几何图形、方程、分数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够独立解决。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学生可能还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广角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广角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案例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校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是100米,宽是80米,求操场的面积。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板书,向学生介绍数学广角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广角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房间,长是12米,宽是8米,求房间的面积。

数学广角1

数学广角1

某排同学喜欢的两种水果调查统计
孔月 峥嵘 喜欢 孔月 峥嵘 苹果 喜欢 孔月 峥嵘 孔月 峥嵘 梨子
田野 文阳
阳光
云辉
6人 人 4人 人
周洋
子榆
喜欢苹果
喜欢梨子
他们一 共有几 人?
田野 文阳 阳光 云辉
周洋 孔月 峥嵘 子榆
两种都喜欢
我们班部分同学的饮食习惯调查: 我们班部分同学的饮食习惯调查:
去过野生动物园的有20人 去过野生动物园的有 人, 去过蝴蝶谷主题公园的有20人 去过蝴蝶谷主题公园的有 人, 两个地方都去过的有2人 两个地方都去过的有 人,
两个地方都没去过的有多少人? 两个地方都没去过的有多少人?
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 提出哪些问题呢? 提出哪些问题呢?
百岛一日游
一共几人? 一共几人? 18 人
喜欢吃肉的 喜欢吃蔬菜的
有12人 人
只喜欢 吃肉
有8人 人
一共调 查了多 少个同 学吗? 学吗?
(17人) 人
只喜欢吃 蔬菜的
既喜欢吃肉又喜欢吃蔬菜的有3人 既喜欢吃肉又喜欢吃蔬菜的有 人
昨天进了6种水果: 昨天进了 种水果: 种水果 今天进了7种水果: 今天进了 种水果: 种水果 两天共 进了多 少种水 果?
30人 人
30人 人
10 人
谢谢! 谢谢!
昨天进的水果 今天进的水果
两天都有进的水果
三年级某班学生饮食调查: 三年级某班学生饮食调查: 喜欢吃肉的 36人 人 喜欢吃蔬菜 34人 人
两种都不喜 欢吃的有6人 欢吃的有 人 两种都喜欢吃的有30人 两种都喜欢吃的有 人
(46人) 人 该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该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我们班共有同学48人 我们班共有同学 人

数学广角(1)

数学广角(1)
少年宫
C D
走路中的数学问题
中 心
1


2
3
聪聪的家
第二关
A B
少年宫
C D
走路中的数学问题
中 心
1


2
3
聪聪的家
第二关
A B
少年宫
C D
走路中

2
3
聪聪的家
第二关
A B
少年宫
C D
走路中的数学问题
中 心
1


2
3
聪聪的家
第二关
A B
少年宫
C D
走路中的数学问题
中 心
1
5
6
7
8
一共6种穿法
一共6种穿法
9
上装数 量是2
下装数 量是3
一共6种穿法
2×3=6(种)
10
智慧闯关
11
3 3 3 3 3 3 333
12
9件上装,8件下 装,会有多少种 搭配方法呢?
9×8=72(种)
13
饮料: 牛奶 豆浆 1 3 45 6 2
点心: 薯条 蛋糕 汉堡包
饮料: 八宝粥 牛奶 豆浆
有什么问题?
课后思考: 谢老师有一些衬衫 和围巾,一共有12种不 同的穿法,猜一猜,谢 老师可能会有几件衬衫 和几条围巾?
搭配中的学问
胜利镇中心校 谢勋利
大家好,我叫 童童,很高兴认 识大家。
妈妈要带我去
儿童乐园,我想 穿的漂亮些,可 是衣柜里有好多 衣服我都不知该 穿哪套了,大家 能帮帮我吗?
要求一件上装配一件下装,一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T恤----短裙 T恤----长裤 T恤----长裙 牛仔衣----短裙 牛仔衣----长裤 牛仔衣----长裙

数学广角1

数学广角1

做一做
怎样才能让全家 人最快吃上饭? 人最快吃上饭?
洗锅约 洗米约 煮饭约 洗、切菜约 炒菜约
2分钟 2分钟 35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洗锅 2分钟
洗米 2分钟
煮饭 35分钟 洗、切菜 20分钟 炒菜 15分钟
洗脸、 洗脸、刷牙
煮鸡蛋
热牛奶
小明,帮妈妈烧壶水, 小明,帮妈 快让客人喝 上茶? 上茶?
烧水: 分钟 烧水:8分钟
洗水壶: 分钟 洗水壶:1分钟
洗茶杯: 分钟 洗茶杯:2分钟
接水: 分钟 接水:1分钟
找茶叶: 分钟 找茶叶:1分钟
沏茶: 分钟 沏茶:1分钟
所用时间(分 所用时间 分)
2 3 4 5 6 7 8 9 10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举例: 举例: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 通过合理安排提高效率? 通过合理安排提高效率?
运筹学根据问题的要求, 运筹学根据问题的要求 通过数学的分析与运 作出综合的合理的安排,以达到较经济、 算,作出综合的合理的安排,以达到较经济、有 效地使用人力物力。 效地使用人力物力。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为运筹学的发展和 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华罗庚的“优选法” 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华罗庚的“优选法”和 统筹方法”被各部门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统筹方法”被各部门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红红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 、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红红边吃饭边看《 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
做一做
我感冒了, 我感冒了,吃 完药后要赶快 休息。 休息。
找杯子倒开水 等开水变温 找感冒药 量体温
1分钟 6分钟 1分钟 5分钟
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 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 找杯子倒开水 1分钟 等开水变温 6分钟 找感冒药 1分钟 量体温 5分钟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1课时《数学广角(1)》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1课时《数学广角(1)》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1课时《数学广角(1)》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能熟练快速地读写三位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三位数的认识和书写。

2. 教学难点
•能够快速书写和认读三位数。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数学广角》第1部分。

•学生课前需要复习前几课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口头练习)请学生大声朗读前几课的数字,提高熟练度。

2.(示范展示)教师展示一个三位数,让学生试着读出来。

第二步:讲解
1.(板书示范)在黑板上书写一个三位数,解释每位数的意义。

2.(操练练习)学生自己写下几个不同的三位数。

3.(互动检查)学生相互交换作业,检查对方的书写是否正确。

第三步:练习
1.(学生练习)学生在练习册上做相关练习题。

2.(个别辅导)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第四步:总结
1.(概括复习)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2.(提出问题)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巩固知识。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三位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对于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需要更多耐心和细心的指导。

下节课需要更多的复习和巩固。

9.1 数学广角(1) 学案

9.1 数学广角(1) 学案

数学广角(1)
项目 内 容
小红、小青和小兰各从家里拿来了一些书,小红说:“我比小青多5本。

”小青说:“我比小兰少6本。

”她们三个人中,谁拿的书最多?谁拿的书最少?
2.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书。

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呢?
分析与解答:(1)有三本书和三个人,小红拿了语文书,剩下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而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只能是( )书,这样小刚拿的是( )书。

(2)我们还可以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然后推敲和连线。

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吧。

小红 小丽 小刚
语文 数学 品德与生活
3.猜三个物品,首先需要找准已知的物品;其次分析其他条件,找出条件之间的关系,再确定第二个物品;最后得出第三个物品。

4.南南、柯柯和小小分别喜欢玩具小熊、小兔、小猫。

小小说:“我不喜欢小猫。

”南南说:“我喜欢小兔。

”你能判断出他们分别喜欢什么动物吗?
5.
小冬、小雨和小伟三人分别在一、二、三班。

小伟是三班的,小雨下课后去一班找
小冬玩儿。

小冬和小雨各是几班的?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生活中简单的推理知识。

学具准备:语文书、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

参考答案
1.小兰拿的最多小青拿的最少
2.(1)品德与生活数学(2)略
3.略
4.南南喜欢小兔,小小喜欢小熊,柯柯喜欢小猫。

5.小冬是一班的,小雨是二班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EPO 有效教育教案
学 科: 数学 执教者: 1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 理解并掌握用假设法和列方程法解决“鸡兔 鸡兔同笼 教 学问题的趣味性。 重点 同笼”问题。 课 题 学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 目 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要素组合 标准课时 理解用假设法的算理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 标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 难点 主体课型 推理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 设 一、历史激趣导入 二、探究交流,尝试解决 三、 尝试用猜测法解决问题 四、探究用不同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计 解决同意意个问题---课堂练习 意 假设法 图 作业布置 探究 1 猜测探究 假 设 探 探究 1 教 究 学 听+看+想 想+看+做 想+做 环 1-1 历史激趣,导入新课 2-1 二、探究交流,尝试解决 想+做+讲 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 问题。 3-1 师学生猜测,老师板书 4-1、小组讨论: 小结:刚才教 学 流 程
介绍一部 1500 年前的数 学名著 《孙子算经》 , 你们 想了解吗?里面记载着许 多有趣的数学名题,其中 有这样一道题请看: (课件 出示以下情境图) 1-2 师:你能说说这道题 是什么意思吗?(说明: 雉指鸡)出示:笼子里有 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 有 35 个头, 从下面数,有 94 只脚,鸡和兔各有几 只?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 究的历史趣题 “鸡兔同笼” 的问题。 (板书课题) 2-2 课件出示 “笼子里有若干 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8 个头; 从下面数,有 26 条腿。鸡和兔各 有几只?” (说明:为了便于分析 时叙述,把“26 只脚” 改成了“26 条腿” 2-3.协助理解: ①鸡和兔共 8 只 。 ② 鸡 和 兔 共 有 26 条 腿。 ③鸡有 2 条腿。 ④ 兔有 4 条腿。 (课件出示) 2-4 猜猜, 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 几只兔呢?学生猜测,在猜测时 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 共是 8 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 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 3-2 怎样才能确定你们猜测的结果对 不对?(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 等不等于 26。 ) 3-3 尝试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为了研究老师把所有的可能按 顺序列出来了,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 的第一列,8 和 0 是什么意思?(就 是有 8 只鸡和 0 只兔,也就是假设笼 子里全是鸡, )那笼子里是不是全是 鸡呢?(不是)那就是把里面的兔也 看成鸡来计算了,那把一只 4 条腿的 兔当成一只 2 条腿的鸡来算会有什么 结果呢?(就会少算两条腿) (课件 出示:把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就少 了两条腿。 ) 假设法 1、假设全是鸡 2、假设全是兔 我们再回到表格中, 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 0 和 8 是什么意思? (笼子里全 是兔)那是不是全都是兔 呢?(不是)也就是假设 笼子里全是兔。那把兔当 了鸡在算。那就是把里面 的鸡也当成兔来计算了, 那把一只 2 条腿的鸡当成 一只 4 条腿的兔来算会有 什么结果呢?(就会多算 两条腿) (课件出示:把一 只鸡当成一只兔算,就多 了两条腿) 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 方法叫做假设法。这种方法 能化难为易,是解答鸡兔同 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 (板 书:假设法) 练习巩固,反思提升。 板书设计: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假设法 作业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