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活动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读《经典诵读》中的选定篇目,理解其中的经典文化内涵。
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培养语言韵律感。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促使其主动阅读。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经典文学的热爱和尊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2.1 教学内容:选定经典诵读材料,包括诗歌、小说片段等,涵盖古代和现代经典。
2.2 教学安排:第1-2节课:介绍《经典诵读》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
第3-6节课:分别深入讲解每一篇选定的经典诵读材料,进行逐句解读和语言点分析。
第7-9节课: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其朗读的流畅度和感情表达。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2 教学手段:使用PPT展示经典诵读材料,辅以音频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韵律和语调。
分组进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兴趣。
四、教学评估:4.1 形成性评价:在课堂中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及时检查学生对经典诵读材料的理解和朗读水平。
4.2 综合性评价:通过期末朗读比赛、小组展示等形式,对学生整体的诵读水平和对经典文学的理解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5.1 优点:通过选取经典文学作品,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
采用多媒体辅助,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5.2 不足:部分学生在朗读时发音不准确,需要更多的语音训练。
部分学生对古典文学缺乏兴趣,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
5.3 改进措施:引入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经典文学选材,增加学生的亲近感和兴趣。
通过这次《经典诵读》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热爱和理解,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引导。
未来我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其对中华经典文学的浓厚兴趣。
四年级诵读教案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选段:了解弟子规的内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百家姓》选段:学习姓氏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 古代诗词选段:感受诗词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4. 现代美文选段:学习美文,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难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朗读时的情感把握。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讲解课文,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5. 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背诵课文,并对课文进行解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经典诵读的内容,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四年级学生的经典诵读教材。
2. 音频视频资料:寻找与课文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
八、教学进度安排:1. 每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理解课文。
2. 在每个学习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小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每学期进行一次经典诵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经典诵读活动指导教案

经典诵读活动指导教案
教案标题:经典诵读活动指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经典诵读的定义和特点。
2. 经典诵读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3. 经典诵读活动的实践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准备经典诵读的相关资料和素材。
2. 设计经典诵读的活动环节和流程。
3. 准备相关的诵读指导和评价标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 讲解:讲解经典诵读的定义、特点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经典诵读。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典作品进行诵读。
4. 指导:给予学生针对诵读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诵读的表达能力。
5. 总结:总结经典诵读活动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多参与经典诵读活动。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2. 收集学生的诵读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
六、拓展延伸
1. 组织学生参加经典诵读比赛或朗诵会,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 鼓励学生多读经典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七、教学反思
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上是一份经典诵读活动指导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活动课》教学设计【DOC范文整理】

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活动课》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品读古诗,给诗配画,给画配诗,体会诗境,感悟诗情。
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悟人生哲理。
通过多种形式诵读经典。
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增强对人类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重点: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三、开放式活动课——有诗朗诵,国学经典背诵、讲述表演故事,成语接龙,看画吟诗,配乐唱古诗。
四:活动准备学生准备:背诵四年级下册子五首古诗,及周目标导航中的内容。
五、活动过程:师导课:今天,有这么多老师亲临我们的课堂和大家一起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你们高兴吗?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对老师们的到来表示欢迎!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不辞劳苦,呕心沥血,面对这种默默地无私奉献精神,你们能用学过的古诗来赞美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把这两句诗献给在座的老师们,向老师们问好!孩子们,在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
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让我们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下面由请我们的小小主持人上场:主持人:大家好!我叫程子彤,我叫齐嘉欣。
今天由我们俩来主持这次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主持开始:主持人1: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
古诗词在中华文明史上划上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面让我们进入版块——“交流展示、点拨激励”。
首先请听古诗串串烧。
主持人2:本学期,我们全体同学在学校领导的精心指导下,一如既往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再一次沉醉在中华经典的春风秋雨里。
下面请欣赏国学经典节选展示。
首先请听《大学》节选。
接下来请欣赏《三字经》节选最后请欣赏《弟子规》节选主持人1:接下来请大家欣赏由四十三们为大家带来的词语对对碰展示。
请欣赏男女生歇后语对答。
主持人2:下面让我们享受轻松一刻,一起来欣赏一段打竹板背诗歌。
表演者王慧敏、冯梦豪、王珂俊、强政源。
主持人1: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第二版块“古诗词探究”。
四年级经典诵读计划3篇

四年级经典诵读计划3篇四年级经典诵读计划一:四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复兴中华民族。
增强民族内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群体价值、协调社会秩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康成人。
二、教学目标:1、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三、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除了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外,还有学校编制的部分经典诗词《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老子》《论语》《孟子》等。
三、课程开设的教学时间:每周五下午一节课;其他利用学校课前准备、早读等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巩固。
四、课程开设的原则: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
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背诵,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
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保障措施:1、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与热情。
2、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
3、教学内容(1)附古诗词;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傍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505字)一、指导思想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深入开展“与经典为伴,以读书为乐”的诵读活动,使四年级形成浓厚的诵读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古诗背诵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设计二(合集5篇)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设计二(合集5篇)第一篇:四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设计二七步诗教学目标:1、了解《七步诗》的背景,理解古诗所隐喻意思。
2、模仿作者声情并茂朗诵古诗。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
1、设置悬念:来数数看,老师走了几步?2、介绍诗名和作者:古代有个叫曹植的人,在这七步中作了一首古诗,就叫《七步诗》,他的本领大不大?为什么他能在七步中就作出诗来呢?二、引出背景故事。
师简单讲解:古代有个人叫曹植,他有个哥哥叫曹丕,曹丕做了皇帝以后,总是妒忌曹植的才华,怕他长大之后会夺取自己的皇位,因而要设计陷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七步中作出一首诗,否则就杀头,结果曹植就作出了这首《七步诗》。
三、欣赏学习《七步诗》三、欣赏《七步诗》课件1、提问:你听到了什么?你听懂了哪句?能说说是什么意思吗?哪一句没听明白?2、师进行朗诵。
3、师讲解古诗意思。
4、帮助孩子理解古诗中隐喻的内容,结合背景更好理解古诗。
四、朗诵七步诗。
1、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学念古诗。
2、跟着老师一起朗诵。
3、模仿曹植,七步之内朗诵古诗。
凉州词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凉州词》。
2、感悟古诗的意境。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曾经学多那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背一背。
2、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
自由读→看图想意思→朗读背诵二、学习《凉州词》:1、出示古诗,用上面的方法自学。
2、检察自学情况。
指名朗读,纠错互评。
3、质疑问难,诗中哪个词的意思你不太懂?点拨:万仞、杨柳、玉门关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5、启发感情,了解作者及其边塞的风格。
简介:王之涣,盛唐边塞诗人。
这首《凉州词》描写了边塞怎样的环境?你能想象当时戍边战士的生活吗?6、有感情地按七绝节奏朗读诗歌。
7、组织背诵。
三、学习写字:1、出示要写的3个字。
提出好的写字建议。
2、练习写字。
3、互相评价。
四、小结。
五、作业:请收集王之涣的其他边塞诗,读一读。
四年级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四年级经典诵读实施方案一、方案背景经典诵读作为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经典诵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朗读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
为此,我们制定了这个四年级经典诵读实施方案,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经典诵读。
二、实施目的1.提高学生们的经典诵读能力;2.培养学生们的朗读优美的习惯;3.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人文素养;4.培养学生们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实施步骤1.经典诵读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5人。
小组内的学生们轮流进行经典诵读表演。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表演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借鉴,一起提高经典诵读水平。
2.经典诵读评比活动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表演情况,选出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
这个活动可以激励学生们更加努力地去进行经典诵读。
3.个人朗读活动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典文章进行朗读,并将录音文件提交给老师进行评估。
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经典诵读自我提高。
4.课间经典诵读在课间时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进行经典诵读。
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实施效果经过实施,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学生们的经典诵读能力得到了提高;2.学生们的情感教育和人文素养得到了培养;3.学生们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4.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得到了培养。
五、总结经典诵读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提出的四年级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高他们的经典诵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同时,这个方案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我们相信,在本方案的指导下,学生们的经典诵读能力会不断提高,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活动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活动》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品读古诗,给诗配画,给画配诗,体会诗境,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悟人生哲理。
3、通过多种形式诵读经典。
4、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增强对人类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重点: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三、开放式活动——有诗朗诵,国学经典背诵、讲述表演故事,成语接龙,看画吟诗,配乐唱古诗。
四:活动准备学生准备:、背诵四年级下册子五首古诗,及周目标导航中的内容。
五、活动过程:(一)师导:今天,有这么多老师亲临我们的堂和大家一起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你们高兴吗?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对老师们的到来表示欢迎!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不辞劳苦,呕心沥血,面对这种默默地无私奉献精神,你们能用学过的古诗来赞美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就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把这两句诗献给在座的老师们,向老师们问好!孩子们,在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
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让我们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下面由请我们的小小主持人上场:(先打出灯片1)(二)主持人:大家好!我叫程子彤,我叫齐嘉欣。
今天由我们俩来主持这次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三)主持开始:主持人1: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
古诗词在中华文明史上划上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版块——“交流展示、点拨激励”。
首先请听古诗串串烧。
(背诗)2主持人2:本学期,我们全体同学在学校领导的精心指导下,一如既往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再一次沉醉在中华经典的春风秋雨里。
下面请欣赏国学经典节选展示。
首先请听《大学》节选。
(背诵)接下来请欣赏《三字经》节选(背诵)最后请欣赏《弟子规》节选(背诵)3主持人1:接下来请大家欣赏由四十三们为大家带来的词语对对碰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活动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活动课》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品读古诗,给诗配画,给画配诗,体会诗境,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悟人生哲理。
3、通过多种形式诵读经典。
4、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5、增强对人类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重点: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三、开放式活动课――有诗朗诵,国学经典背诵、讲述表演故事,成语接龙,看画吟诗,配乐唱古诗。
四:活动准备学生准备:1、背诵四年级下册子五首古诗,及周目标导航中的内容。
五、活动过程:(一)师导课:今天,有这么多老师亲临我们的课堂和大家一起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你们高兴吗?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对老师们的到来表示欢迎!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不辞劳苦,呕心沥血,面对这种默默地无私奉献精神,你们能用学过的古诗来赞美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就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把这两句诗献给在座的老师们,向老师们问好!孩子们,在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
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让我们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下面由请我们的小小主持人上场:(先打出灯片1)(二)主持人:大家好!我叫程子彤,我叫齐嘉欣。
今天由我们俩来主持这次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三)主持开始: 1.主持人1: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
古诗词在中华文明史上划上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版块――“交流展示、点拨激励”。
首先请听古诗串串烧。
(背诗) 2.主持人2:本学期,我们全体同学在学校领导的精心指导下,一如既往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再一次沉醉在中华经典的春风秋雨里。
下面请欣赏国学经典节选展示。
首先请听《大学》节选。
(背诵)接下来请欣赏《三字经》节选(背诵)最后请欣赏《弟子规》节选(背诵)3.主持人1:接下来请大家欣赏由四十三们为大家带来的词语对对碰展示。
请欣赏男女生歇后语对答。
(男女生歇后语对答) 4.主持人2:下面让我们享受轻松一刻,一起来欣赏一段打竹板背诗歌。
表演者王
慧敏、冯梦豪、王珂俊、强政源。
5.主持人1:同学们,接下来让
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第二版块“古诗词探究”。
首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看图吟诗”。
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给出的一幅幅插图猜出我们学过的几首古诗并有感情地吟诵了来。
下面请看大屏幕! 6.主持人2:“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
诗也会吟”接下来请欣赏由我们全体四十三改编创作的两首古诗《题十三壁》。
8. 主持人2: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三版块:课外经典诵
读展示环节。
首先请听《木兰辞》诵读。
表演者:刘超瑞、武芝俊下面请听《水调歌头》诵读。
表演者:刘佳烨、张思妍最后请听《将
进酒》诵读。
表演者:凤煜迪、赵沛扬、张怡 9.主持人1:下面让我们进入第四版块“化人化文,赏析体验”。
古诗词韵调优美,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可以谱上词、曲唱出来。
下面让我们一起哼唱古诗新唱歌曲《春晓》和《春夜喜雨》。
10、主持人2:这动听的歌声引领我们感受到了春雨的润物细无声。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我们沉醉在了雨夜花落的美好意境之中。
下面请语文老师为本次活动作总结。
师:同学们,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童心,诵读古代
诗词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更能让我们感觉古人深邃的思想内涵和高远的人生境界。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也是老师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孩子们,那就让我们继续读经典、诵经典让我们在经典的海洋中“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课后请把你今天活动后的感受写下来,题目自拟。
主持人1、2(合):今天的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