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通流改造及效益分析.ppt
浅析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及效果

(c o lf nry n o e E gnei , h nsaU ies o c nea dTc n l y C ag h 10 6C ia S h o o E e a dP w r n ier g C a gh nvr砂 fS i c n eh oo , h n sa4 0 7 ,hn ) g n e g
s a n h f s a n t e s it e ie Th a s o ma i n o r i e f w e t n i t e e f ci e me s r st e l d s a t e l d o h ra ss v c . e ̄ n f r t f u b n o s ci h fe t a u e a a d o t l o s v o
高机组效率、节能降耗 的有效措施。文章介绍 了自 0 9 2 0年以来某地区汽轮机组改造的技术特点、原则和 内 容, 结合现场性能考核试验对改造效果进行 了分析, 并提 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为国内同类型机组的改造和试
验提 供 了借 鉴 。
关键 词 :通 流部 分 ;汽轮 机 ;改造 ;性 能试 验
22 自带 围带设 计技 术 .
由于 国产2 0MW 及3 0MW汽 轮 机 组 设计 年 0 0 代早, 限于 当 时设 计 技 术水 平 和 制造 条 件 , 之 运 加 行 时 间长 ,主 设备 严重 老 化, 力 系统 过于 复杂 的 热 通病 , 以汽 轮 机 通 流 部分 效 率较 低 , 耗 、煤耗 所 热 高 ,机组 热力 性 能较差 , 与现代 大 型汽 轮发 电机 组 相 比,缺 少 竞 争 力 。 因此 , 为 了提 高汽 轮 机 通 流 部分 效 率 、增加 功率 及 降低 煤 耗 ,提 高机 组 运行 可 靠 性 , 强 机 组 在行 业 中的 竞争 力 , 用 现代 科 增 应
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改造及效果分析

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改造及效果分析作者:周生忠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35期摘要:本文分析了机组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改造的必要性,并分别从高中压通流改造、高中压转子改造、高中压内缸改造以及低压内缸改造等方面,介绍了机组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改造的主要内容,并对汽轮机改造前后的工作效率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机组汽轮机;流通部位;改造;效果分析引言火力发电厂为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不断探索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的新方法1机组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改造的必要性发电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供电煤耗,相关人员对火力发电厂热经济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机组汽轮機本体通流部分效率低下,是电厂煤耗量大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不断投产大容量、高参数的机组,但是目前我国电厂中200MW与300MW机组的总量较大,这两种汽轮机组研发时间较早,当时的制造条件有限,设计水平相对较低,再加上这两种机组运行的时间较长,热力系统较为复杂且设备老化现象严重。
因此,这两种机组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耗煤量与耗热量较大,工作效率较低,热力性能普遍不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所以,火力发电厂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机组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进行改造,降低热能以及煤炭的消耗量,使机组能够稳定运行,提高机组的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某地区的火力发电厂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下发的节能政策,改造了200MW与300MW机组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改造的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
2改造的基本技术原则通过对近年来国内汽轮机流通部分改造的情况分析可以得出改造时必须遵循以下几点技术原则:一是安全性。
安全性改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增强薄弱部位与改善问题部位,从而达到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的目的。
二是控制改造量。
改造量的提高意味着改造成本的增加,且高改造量却不代表着改造效果的提高。
因此,在改造机组时要尽量在原有机组结构的背景之下进行改造,确保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机械结构及设备。
汽轮机组通流改造项目方案优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风险识别
识别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 风险因素,如技术风险、市场风 险、政策风险等。
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和 评估,确定其可能对项目造成的 影响程度。
风险应对策略制定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 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降低或规 避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05
改造实施计划与时间表
改造准备阶段
技术准备
成本较高:该方于该方案较为 复杂,改造周期可能较长。
04
方案四优缺点分析
01
优点
02
经济效益好:该方案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降低运营成本
。
节能减排效果好:该方案能够实现节能减排,有利于环境保护
03 。
方案四优缺点分析
• 灵活性较高:该方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行环境和需求。
改造验收与试运行阶段
验收标准
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和流程,确保改 造后的汽轮机组符合设计要求和性能 指标。
试运行与性能测试
对改造后的汽轮机组进行试运行和性 能测试,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06
预期效果与效益分析
提高汽轮机组效率
01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后,能够提 高蒸汽的做功效率,减少能量损 失,从而提高汽轮机组的整体效 率。
提升安全性能
通流改造能够改善汽轮机组的热力性能,防止因超温、超压 等引起的安全事故。
优化后的通流部分能够减小蒸汽的流动阻力,降低轴向推力 ,从而减少机组振动和位移,提高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对环境的影响减少
汽轮机组效率的提高,可以减少燃煤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通过通流改造,降低噪音和废水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 染和破坏。
电厂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技术研究与实践

福州八中2009—2010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命题:高三集备组审核:王艳华校对:吴晖2009.11.14第Ⅰ卷(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是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作者的意思是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2.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3. 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
”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战国时期B.西汉C.南北朝D.北宋4. 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B.行政C.监察D.司法5.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6.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
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7. 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
节能降耗汽轮机通流改造技术应用

节能降耗汽轮机通流改造技术应用摘要:大唐宝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对4台汽轮机通流改造,有效实现机组节能降耗、单台机组供电煤耗下降最小14.09kJ/kW·h,下降最大15.23kJ/kW·h,为大唐宝二公司实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中关于燃煤机组煤耗目标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汽轮机节能降耗热耗供电煤耗一、设备介绍大唐宝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拥有4×300MW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汽轮机型号N300-16.7-537/537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高中压合缸、凝汽式汽轮机,锅炉为东方锅炉(集团)股份公司生产的DGl025/18.3—Ⅱ9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锅炉;发电机采用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QFSN-300-2-20型三相同步汽轮发电机,采用水氢氢冷却方式。
机组原设计参数,THA工况设计值为:锅炉效率91.66%,汽轮机热耗率7962kJ/kWh。
4台机组相继为1998年至2001年2月投产,受机组设计水平、加工制造水平和服役时间等因素影响,机组老化严重,汽轮机热耗率远高于设计值。
多年来由于机组年平均负荷率逐年降低,机组运行工况明显偏离机组经济运行工况点,机组运行经济性较差,导致机组能耗水平偏高。
改造前4台机组在THA工况下的修整热耗为8221.3-8326.88kJ/kW·h,远高于汽轮机设计THA下的热耗值7962kJ/kWh。
汽轮机汽缸效率偏低,以3号汽轮机为例:高、中、低压效率分别为82.91%、88%、81.77%,比设计值低3.34、3.54和7.0个百分点。
二、改造应用技术大唐宝二发电公司4台300MW汽轮机为亚临界双缸双排汽凝汽式机型,该汽轮机运行的经济性相对当前新一代机组要差3%~5%。
在通流改造上采用目前汽轮机设计的先进技术,这些先进设计技术是东汽公司在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后,应用当代技术进步的成果,经过近20年研究和技术创新,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汽轮机通流设计先进技术。
浅析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及效果

浅析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及效果摘要:我厂对两台6MW 凝汽式汽轮机组进行了多项节能改造,包括采用流道子午和后加载叶片等先进技术改造高压通流部分、轴端梳齿式迷宫汽封改造为蜂窝密封、全液压调节系统改为电调系统等措施,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节能效益引言:四川达竹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渡市选煤发电厂装有两台6MW 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为中国东风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N6-3.43(35)型中压、单缸、冲动凝汽式汽轮机。
经统计,两台机组每年可节约标煤878.23T、节水14600T,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均非常明显。
1.抽凝式汽轮机组通流部分节能改造1.1汽轮机改造前情况N6—3.43型汽轮机通流由一双列调节级和九个压力级组成;调节级和2~4级压力级为部分进汽,其余级次为全周进汽;为了提高机组的经济性,第2~7级隔板采用高低梳齿汽封,第8~10级隔板采用平梳齿汽封,第1~8级动静叶间采用轴向汽封,第2~7级动叶叶顶采用径向汽封;汽轮机转子与发电机转子的连接采用刚性联轴器,联轴器红套在汽轮机转子上,通过三个Φ25的骑缝锥销传递扭矩。
通过调速器和抽汽压力智能调节器分别控制高、低压调节汽阀的开度,实现热、电负荷自动调节。
1.2采用的先进技术和具体方案根据我厂机组运行情况,针对汽轮机高压段汽耗率偏高、运行效率低等问题曾提两套技术改造方案。
由于第一套方案改善稍有好转是可能的,但是无法保证达到效果。
但是第二套方案:从汽轮机静体部分着手,用全三维流场数值计算和性能分析,采用子午收缩型线、后加载叶片型线、光滑子午流道和分流叶栅等多项先进技术,通过更改高压喷嘴组、第Ⅰ转向导叶环及第Ⅰ压力级隔板的叶片型线和流道形状,辅之于调整叶片反动度、汽封间隙等方法,实现提高高压段内效率的目的。
第二套措施较为实际,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虽然改造费用相对较高,且是东方汽轮机厂首次在我厂6MW 抽凝机组上应用这几项技术,具有一定的改造风险,但实施后可保证改造效果,可靠度高,为此渡市选煤发电厂决定采用该方案。
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改造及效果分析尉帅

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改造及效果分析尉帅摘要:汽轮机通流部分是工质在汽轮机的本体中流动做功所经过的汽轮机部件的总称。
汽轮机的通流部件主要是包括了截流调节装置、汽轮机静叶栅和动叶片、汽封和轴封及其它辅助装置。
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技术改造是提高机组的效率、进行节能降耗的有效措施。
本文简要分析了汽轮机流通部位改造的技术原则及主要内容,并对改造后的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为国内企业改造汽轮机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机组汽轮机;流通部位;改造;效果分析为了能够满足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近几年来,国家关于节能降耗的政策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稳步的推行,而火力发电厂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的消耗大户,降低火电厂供电煤耗对实现国家号召的节能减排政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国家电源建设高速发展,电力的供需矛盾日益趋于缓和。
节能降耗与发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前发电企业的迫切需要。
供电煤耗是影响发电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火电厂热经济性的分析研究表明,电厂的煤耗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效率低。
虽然高参数、大容量的机组在我国陆续的投产,但是在我国,低参数、小容量的机组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从我国当前的机组运行的情况来看,机组的实际运行的供电煤耗率均大于设计值。
我国自20世纪8O年代中期就开始了研究汽轮机组的技术改造的工作。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通过围绕提高机组效率和电厂效益、改善污染环境、降低成本的理念,在现阶段,国内诸多企业纷纷将多种国际上先进的技术融入到汽轮机改造之上,开始有计划、有步骤、有规模、有针对性地实施对国内的老旧机组的通流部分进行改造,以增加机组出力、降低电厂煤耗。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经过研究,已被证实是提高机组效率的有力措施。
1汽轮机本体改造的必要性采用最新的汽轮机设计技术对超临界660MW等级机组高、中、低压通流部分进行改造,最大限度提高通流效率,尽可能的消除内漏,从设计上提高机组整体效率并确保运行效率与机组设计效率趋于吻合,从而最终降低机组热耗率,提高机组经济性。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通流部分技术改造经济性分析

( h n z o h n y eElcrcC . D, h n z o . n n4 2 7 Z e g h uZ o g u e ti o, LT Z e g h uHe a 5 4 7)
Absr c : T et d t n l tag t o d n i g t r i e p s e s ss me d f c ss c s a k a d i c n q e lw ta t h a i o a r i h n e sn b n o s s e o e e t u h a c w r t h i u ,o r i s c u b n e r n i g e c e c n i h c a o s mp in I r e o r ai e e e g o s r a i n a d p l t n e iso s u n n f in y a d h g o l n u t . n o d rt e l n r y c n ev t n o l i m s i n i c o z o u o r d ci n a v c d f l t r e d me s n l e h o o y i u e a so m sv n i g p r a d c l d rarb e d e u t , d a e l h e — i n i a c n l g s s d t tn f r i e t a t o n u o t o r t n y i e i le n n -
的 目的,采用先进的全三维技术对其通流部分进行改造和汽缸打孔抽汽,消除 了设备 隐患,且机组具有灵 活 的热 电联 产性 能 。